-
1 # 大漢校尉
-
2 # 不凡歷史
古代生產力低下,貴金屬的價值非常的高,電視劇裡動輒一錠錠的銀子拿出來付錢使用是很少見的,銀子鑄錠多用於國家的儲備,富商巨賈的儲存和大宗交易,一般百姓還是用一些碎銀子,而且真假難辨,百姓拿到銀子最簡單的分辨真假方法就是用牙咬,所以碎銀子上有很多的牙印。一般的生產生活還是用銅錢居多。
一兩銀子等於制錢一千二百多文(清初以前)到三千多文(清道光以後)。而直到清末,一斤(相當於1.2市斤)豬肉只要二十文錢,一畝良田只要七至八兩銀子或者十二、三個銀元。幾兩銀子、幾十兩銀子是件大事情了,有百兩銀子就是今日的大款了,能夠買上十幾畝良田了。
-
3 # 學益精舍
明朝確定銀子作為合法貨幣。
早在宋朝四川地區使用的鐵錢,阻礙了四川的商貿往來和經濟發展,於是最早的紙幣交子誕生,便於攜帶和獲得,在元朝被馬可波羅傳播到了西方歐洲國家。元朝將紙幣作為國家法定紙幣,忽必烈以絲或銀為鈔本,根據鈔本發行紙幣,制定紙幣管理制度,因此紙幣在元朝暢行無阻。由於元朝場面對外戰爭,導致國家財政赤字,政府只好大量印製紙幣,導致通貨膨脹,影響生產,金融體系崩潰。洪武八年國家發行大明通行寶鈔,一直用到明朝滅亡,一開始一貫寶鈔還可以換銅錢1000文,60年後形同廢紙,因此老百姓不顧政府的禁令,銅錢、金、銀都開始代替寶鈔使用,印造紙幣比鑄造銅錢更加方便,節約成本,因此明朝政府不願意回到鑄造銅幣的道路上,開始尋找政府和百姓都能接受的貨幣,已經提上日程。
到了明朝,江南地區的商品經濟已經發展起來,還像以前一樣帶著大量銅錢已經行不通,只有攜帶方便的貨幣才能符合要求,因此貴金屬白銀被投入使用。正統元年北京官員到南京領取奉米,官員們感覺路途遙遠不划算,就想就地賤賣,這樣對國家和官員都不利,官員們請求皇帝在徵收地方賦稅時,折算成布、絹、白銀運到北京,充當官奉,明英宗同意了,第二年一百多萬兩白銀運到北京,後來稱為金花銀,成為了明代破除紙幣弊端的利器。從此以後白銀的使用範圍變廣,軍費也用白銀,十六世紀寶鈔已經貶值的找不到蹤影,嘉靖年間明確規定了白銀和寶鈔的折算比例,隆慶帝登基後下令,承認了白銀作為貨幣的合法地位。
-
4 # 浮生sr
很多人都喜歡看古裝片,看裡面的大俠豪氣大方的扔下一錠銀子喊小二結賬。心想:哦買噶的,好帥!我也要做土豪。是的土豪,古代能用銀子的可都是不折不扣的土豪。那你對古代貨幣有一個清晰概念嗎,我來陪你聊聊。
首先要說明一點是古代民間流通的貨幣肯定是銅錢,這毋庸置疑。
不過,即便到了明、清時期,大部分人還是以使用銅錢居多,少數使用我們在影視劇當中常聽到的所謂的零碎銀子。整塊銀子還是主要作為官銀使用,用來向朝廷繳納賦稅。
所以現在大家應該很清楚了吧,古代民間流通的貨幣主要就是銅錢了。
-
5 # 血色衣冠
這個問題從古代的貨幣單位就可以看出來了,“貫”和“金”,“吊”和“兩”要一分為二來說:明朝以前和明朝往後。
1.明朝以前
主要貨幣是銅錢,大額的就是黃金了,這時候白銀是奢侈品,偶爾也會流通,白銀比黃金貴重。
其實準確的說應該是明朝中後期,市場上主要流通的貨幣就是銅錢和白銀,黃金較少流通,這時候金比銀貴。
-
6 # 歷史檔案館
其實大部分人是不陌生的,準確來說,是大部分女人不陌生,如今,銀作為各種的裝飾品很是受到民眾的喜愛,但是我們都知道銀是古代的貨幣,除了銀外,還有金,銅錢等,這些都是古代的一種交易錢財,那古代的白銀和銅錢之間到底是怎麼兌換的?答案或許會讓人意外。
-
7 # 楊康小王爺
古代是用銀子還是用銅錢,這個話題問的有點迷糊。
首先我們要統一的就是在古代無論銀子還是銅錢都是一種貨幣單位,可以在市場上自由的流通,而不像現在,如果你缺錢了,家裡有金銀首飾的,只能現拿去變賣之後換成人民幣才能購買商品。
回覆列表
中國正式使用銀作為貨幣,始於金代,但並不是主體貨幣;元代濫印紙鈔,到最後都通貨膨脹成了廢紙,於是不得不改用銀作為貨幣。哥倫布發現美洲後,歐洲掠奪了大量美洲的銀,明代國際貿易發達,中國又開始大量輸入西班牙銀幣,再加上一條鞭法施行後,讓百姓以銀作為貨幣來交稅,所以從明代開始,銀正式成為中國的主要通用貨幣。現在看古裝影視劇,如果一個漢唐或更早時代的人從懷裡掏出一錠銀子來付賬,多半是編劇和導演們的閉門造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