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廣陽梁山

    應邀作答:

    我在幾十年的收藏的古陶瓷中,其中所藏明歷朝德化窯的產品為數不少,而且件件都是德化窯的精品。因此對明德化窯產品的特點了解的多一些,深入一些。由於篇幅所限,只能大致講一下。首先要說的是胎質,明代德化窯瓷土含鐵量很低,鉀的食物較豐富,可塑性很強。胎土經反覆淘煉後十細膩,尤似糯米粉一般,由此燒成的胎質緻密潔白,這是一。二是明代德化窯釉面特徵很明顯,迎光觀察,其釉色白中隱現粉紅色,光澤柔和細膩,故其白瓷有“象牙白”、“豬油白”之稱。在國際市場上,還被稱之“中國白”和“鵝絨白”。三是明代德化窯佛造像人物雕塑作品最為精彩,其雕塑形體優美,比例合適,面部神態安詳。其使用了捏雕、堆貼、雕刻、粘接等多種手法,雕塑得十分精細自然生動。特別是人物手指,腳指雕塑的細緻入微,甚至指甲也表現的秀美如真。四是明代德化窯出現了一批能工巧匠,有何朝宗、林朝景、張壽山、林捷隆、陳偉等人。這些人名不見經傳,但作品流傳於世,常有他們的款識。在一些明代白瓷觀音上,可見到有“何朝宗印”和“葫蘆形德化二字”印記。

    從您提供的照片上的觀音像來看,無論從線條,神韻都與明清時期德化窯的產品相去甚遠,我初步判斷照片上的東西是現代仿品,沒有收藏價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關於《娛樂至死》,我們究竟怎樣才能避免娛樂至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