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閒人152978883

    完全準確。楊式太極拳的前身叫十三勢軟手,拳譜和楊式拳譜一模一樣,明朝萬曆年間已經明確記載,所以產生的時間還在前面,比陳式早很多,陳王廷學會十三勢軟手結合陳家拳(通背纏拳、砲捶)創編出養生功四套(可能是濟源神拳),這是陳家拳演變成太極拳的初始階段。陳長興由博歸約演變成老架一路二路,這是陳家拳演變成太極拳的完成階段。陳長興傳給楊露禪的是十三勢軟手,而不是陳家拳(通背纏拳、砲捶、老架一路二路),因為陳家溝不許傳拳給外人,楊式拳譜和十三勢軟手拳譜一模一樣證明了這一點,也證明了楊露禪沒有改拳只是有些發展。楊家學會了十三勢軟手而後被稱為楊式太極拳。陳發科在北京把老架演變成新架一路二路,這是陳氏太極拳發展成熟的高峰。為什麼陳式老架演練很像楊式太極拳,因為老架是從十三勢軟手演變而來,楊式太極拳就是十三勢軟手。要想弄清太極拳的源流應該從十三勢軟手追溯開始。已知十三勢軟手有五套,有拳譜記載的有四套,其中一套和楊式拳譜一模一樣,這裡引出陳式小架和趙堡和式拳相像的事,是誰學誰的爭執爭論不休,我的看法可能是共同學習了十三勢軟手其中的一套,可以從套路動作、練法、拳理、演變過程來論證,而不是糾纏誰學誰。所以需要大家把十三勢軟手弄清。

  • 2 # 閒人152978883

    完全準確。楊式太極拳的前身叫十三勢軟手,拳譜和楊式拳譜一模一樣,明朝萬曆年間已經明確記載,所以產生的時間還在前面,比陳式早很多,陳王廷學會十三勢軟手結合陳家拳(通背纏拳、砲捶)創編出養生功四套(可能是濟源神拳),這是陳家拳演變成太極拳的初始階段。陳長興由博歸約演變成老架一路二路,這是陳家拳演變成太極拳的完成階段。陳長興傳給楊露禪的是十三勢軟手,而不是陳家拳(通背纏拳、砲捶、老架一路二路),因為陳家溝不許傳拳給外人,楊式拳譜和十三勢軟手拳譜一模一樣證明了這一點,也證明了楊露禪沒有改拳只是有些發展。楊家學會了十三勢軟手而後被稱為楊式太極拳。陳發科在北京把老架演變成新架一路二路,這是陳氏太極拳發展成熟的高峰。為什麼陳式老架演練很像楊式太極拳,因為老架是從十三勢軟手演變而來,楊式太極拳就是十三勢軟手。要想弄清太極拳的源流應該從十三勢軟手追溯開始。已知十三勢軟手有五套,有拳譜記載的有四套,其中一套和楊式拳譜一模一樣,這裡引出陳式小架和趙堡和式拳相像的事,是誰學誰的爭執爭論不休,我的看法可能是共同學習了十三勢軟手其中的一套,可以從套路動作、練法、拳理、演變過程來論證,而不是糾纏誰學誰。所以需要大家把十三勢軟手弄清。

  • 3 # 漪思飄緒

    “陳王廷創拳說”與“太極拳發源地”的事,來自四種情況。

    【一】唐豪 | 民國14年(1925年)以後,新舊思潮激烈爭論,流行“疑古”思潮。

    那時,反對舊道德、舊文化,曾有“廢止中醫”之事。唐豪在《於“武藝叢書”的感言》中寫道:“清算,清算,一切理論全需要清算,武藝這一門當然也沒有例外”。

    清末明初,楊氏太極拳是主流的太極拳正宗。1930年,陳微明創辦的致柔拳社舉行張三丰祖師壽誕典禮,中央國術館編審處長唐豪指責楊派偽託神仙炫耀於世。唐豪在1930年7月《少林武當考》中,先斷定了“張三丰亦絕不是太極拳的鼻祖”。

    張三丰龍行大草書法

    “民國二十年春(1931年),吾在上海認識了一位陳溝新架太極拳拳家陳子明先生,那時的吾,因為看到太極拳風靡南北,而這類拳家的著述內容,幾乎無一不含有賊人思想的毒素。”唐豪在《太極拳根源》中這樣敘述。抱著否定“賊人思想”的目的,去尋找太極拳發明人......

    唐豪的《王宗嶽太極拳經研究》,收集14本太極拳經進行對比,其中10本都有“此係武當山

    張三丰老師遺論”之語。

    陳子明(1878-1951),河南省溫縣陳家溝人。自小隨父親復元(字旭初)、叔父貫元習練家傳拳術,又從族叔陳鑫(字品三)讀書習文。1932年12月31日,上海武術學會印刷發行陳子明《陳氏世傳太極拳術》,其中記述“這種太極拳有別於當時流行的楊(祿禪)派、吳(鑑泉)派、郝(為真)派、孫(祿堂)派各式太極拳。”(見該書<陳子明傳>)

    1931年春天,唐豪約同陳子明赴陳家溝一帶考察,看到了幾本拳譜(陳家溝三省堂本拳譜、三三拳譜),看了看陳氏家譜,還有一首長短句歌訣,其中一句寫陳王廷於“悶來時造拳”。然後以此為論據而猜測,推出了“陳王廷創拳說”,以一個猜測,代替另一個猜測。

    唐豪的《太極拳根源》,本為個人研究成果,屬於一家之言、一己觀點。受掌握資料所限或者某種思想所左右,其結論出現錯誤,這在學術研究中是常見的。正如李英昂在《太極拳源流》中所寫:“本書即為唐豪赴陳家溝考證太極拳後的所著專文之一,無論其價值如何,唐氏之精神及其多年有關搜太極拳之資料實為研究太極拳者不可多得之著作。”

    鄧時海常常與唐氏“討論武術史”,他在其後出版的唐豪著作《著者介紹》中有這樣一段話:“其著作稍有武斷處……許多舊的著作因為近年發現了許多資料重新改寫,可惜天不假年,1951年1月忽以逝世聞,……”儘管唐氏“勇於認錯,敢於揚發和批判”,但是他的突然離世,使其糾錯的願望與可能終成無法彌補的遺憾。

    唐豪把陳森(1843~1926年,陳季甡次子)在上世紀20年代為《陳氏家譜》所做的“旁註”,說成是“乾隆十九年最可信的史料”。 (陳森應受到了陳鑫“決不可言陳氏拳法傳於蔣氏”的影響,《文修堂拳械譜》中的短文,與《辯拳論》“謂學於蔣氏,大為背謬”的意思一樣。)

    在《太極拳根源》中,將陳溝拳架描述為:“所謂陳氏拳手也者,除指太極拳外,尚有一套勢法

    出於同一系的炮捶。太極拳有兩套:一套叫做長拳......已失傳,譜尚存。一套叫作十三勢。

    十三勢又分頭二、三、四、五套......村民只習頭套,餘僅存譜。”(由此可知,“炮捶”本不當作太極拳的,但被人們稱為陳家太極拳的“第二路拳”。)

    唐豪在1936年出版的《王宗嶽太極拳經》中說:“據吾親詣陳家溝調查之所得,陳耕雲的子孫都不會太極長拳。太極長拳在陳耕雲之父陳長興時早已失傳,現在只備拳譜還可以找到。”

    陳庚首先提出的修譜建祠,勒碑紀事。1711年以前陳氏家史無文字記裁,僅有囗傳。直至1711

    年,陳氏十世祖陳庚為陳卜立碑,記述陳卜“詩書傳家”,陳王廷亦無創拳之說。

    徐震,字哲東(1898—1967),在1937年出版的《太極拳考信錄》中,指出唐豪認定陳王廷創編太極拳論據不足。同時認為,“王宗嶽傳蔣發,蔣發傳陳長興,與陳鑫所言乾隆年間有一蔣把拾(即拳師),其時正合”。

    兩儀堂本把文修堂的炮錘作為二套炮捶,顯然文修堂比兩儀堂本要早一些。而陳鑫的一拳經抄本比文修堂也要早一些。

    太極拳宗師楊露禪

    【二】顧留馨 | 在極左思潮逐漸盛行的時代。

    顧留馨支援唐豪的說法,並進一步發揮,才有一定影響。

    在當時,張三丰創拳說已成禁區,正如顧留馨所說:“儘管宣傳過張三丰仙傳太極拳者如喪考妣地反對陳王廷造拳之說,但他們不再敢於正面提出張三丰仙傳了。”

    再提張三丰就成為罪狀了?顧留馨在1964年的《從纏絲勁問題談起》一文中說:“現在不大有人敢於再認仙傳為榮。”

    1960年,顧留馨為編寫《陳式太極拳》,從京借調陳照奎來滬教拳,陳式拳開始在上海生根。顧留馨與沈家楨透過編撰《陳式太極拳》,巧妙地把沈家楨體悟的楊式太極拳理論、以及推手技法,融合進陳式太極拳中,使陳式拳繼陳鑫之後有了更豐厚的理論。陳式拳也更“太極化”了。 1981年3月,顧留馨曾力勸三浦英夫訪問邯鄲與陳家溝。當時的陳家溝十分閉塞落後,沒有一條公路。為更好接待日本訪問團,溫縣政府立即撥款修路,開辦陳式太極拳培訓學校,建校舍、操場,陳式拳也順勢走上發展之路。多年來顧留馨邀請陳照奎、馮志強等來滬教拳,力推洪均生,又鼓勵陳立清、陳小旺、丁金友、萬文德等繼承陳式太極拳,他嘔心瀝血為陳式拳培養了大批人才,為陳式拳的興盛開闢了路徑。對陳式太極拳在海內外的發展,功不可沒;對中國武術走向世界,厥功至偉!。(摘自《顧留馨<砲捶>新版序》)

    唐豪顧留馨編造了“陳清平招贅趙堡鎮”之說,認為楊祿禪是“改革簡化陳氏老架”,甚至的說楊祿禪“十歲賣身為僮凡三十年”,回到永年仍是“孑然一身。楊祿禪40歲之前已有三個兒子。

    李經梧先生是陳式、吳式太極拳大家,也是眾所公認的曾經名噪京津,李經梧的《對纏絲勁等問題的看法》一文,詳細論述了“運勁如抽絲”與“纏絲勁”的區別,認為“纏絲勁是陳式太極拳的主要特色之一,只有陳式太極拳的套路才能表現這個特色”。

    顧留馨在臨終前三個月,臥床為來訪者寫下了這樣一段話:“太極拳在中國流傳有三百餘年,河南溫縣陳家溝村人陳長興教了楊露禪,經楊氏祖孫三代教學於北京。逐漸流到全國。今已遍及世界。顧留馨,1990年3月20日於上海寓所。"這裡已不再提陳王廷發明太極拳了。是否迴避太極拳的創始問題,不得而知。他對楊氏太極拳的高度評價,是完全符合近代太極拳發展史的 (見《武林》1991年第2期《太極名家顧留馨生前一席談》)。

    【三】當地的願望與武協主席

    《少林寺》這部電影本來也是屬於陳家溝的。”張蔚珍說,拍《少林寺》之前,當時的劇組來到陳家溝,說想拍一部電影,但縣裡和村裡都沒人管這事,劇組在這裡待了幾天,就走了。

    《少林寺》電影一放映,他就感覺到少林寺要火了。他立馬想,少林寺靠著少林功夫能火起來,陳家溝一定也要靠著太極拳火起來。但陳家溝卻沒有抓住機會讓自己“火”起來。

    王西安坦承,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政府對陳家溝和太極拳的支援力度不夠,太極拳的宣傳和推廣,僅僅是民間自發形式,所以才有今天和少林寺的巨大差距。

    陳家溝陳式太極拳的功臣---張耀庭。在擔任中國武協主席期間,張耀庭致力於把中國武術推向全世界。

    1978年,張耀庭主政“武術之鄉”河南登封,這期間他拍板做了一件大事,參與、支援拍攝電

    影《少林寺》。張耀庭稱,拍攝電影《少林寺》,最初的想法就是能把少林寺給推出去,沒想

    到影響了一代年輕人。

    1987年,張耀庭擔任河南省體委主任,致力將“兩拳”(少林拳、太極拳)從河南推向全國、

    走向全世界,並一手發掘出陳家溝“四大金剛”陳正雷、陳小旺、王西安和朱天才,將他們調

    到了省體工大隊。張耀庭此舉不僅是給“四大金剛”找了一份工作,更是把他們作為推廣、發

    展太極拳的主力軍來培養。在太極拳傳承過程中,“四大金剛”及其後人至今仍發揮著極為重

    要的作用。

    【四】南韓申遺與鄉村振興

    南韓和日本要將太極拳申遺的新聞不絕於耳。其中,南韓妄稱太極拳的發明人是張三丰,“張三丰是遼東濟州島人,現在濟州島屬於南韓。”於是,趕緊申請,成了太極拳人士的一件大事。

    同時,“名人之爭”,是近些年地方政府積極參與的普遍現象。每一個歷史文化名人背後,都是一個可供利用和開發的資源。在太極拳方面,直接就是河北永年、河南趙堡、河南陳家溝和王宗嶽的家鄉山西太谷(武當山1994年進入了世界非遺)。這四個地方,河南政府是積極並主導的。在申請的過程中,又與相關太極拳人員磋商,最終申遺成功。

    所以,有了這四個時期的事情過程,就有了“陳王廷創拳說”與“太極拳發源地”的事。

    當然,還有個關鍵的前提,就是楊露禪曾學拳於陳長興。

    (以題面而應答,只看歷史痕跡,無關溯源考證)

  • 4 # 提醒辣語

    張三丰是太極拳的祖師。

    太極拳傳播路徑如下:張三丰傳給劉古泉(武當四仙之一),劉古泉傳山西絳縣王宗嶽,當時的名子叫道師拳;王宗嶽在河北趙堡開拳館,時名趙堡太極,後傳將發,蔣發是李自成馬伕,為清庭通緝犯,蔣發躲進河南溫縣陳家溝,蔣發把太極拳傳到陳家溝。陳王廷的後人將蔣發隱去了,陳王廷就成了太極拳的祖師了。

    武當山練也是太極拳,而且比陳家溝早,而武當太極拳史中,即沒有陳家溝人上武當做道士,也沒有人去陳家溝去學太極。

    以往說武當缺乏太極拳發源地的證據,是傳說。2015年王宗嶽的明清家譜被發現,王宗岳家譜對太極拳的發源地記錄,同絳縣縣誌記錄一致。即太極拳發源於武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打鼓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