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774229420433

    參知政事:宋代設中書門下(習稱政事堂),此後參知政事演變成一個常設官職,作為副宰相,其根本目的是為了削弱相權,增大皇權。參知政事協助宰相處理中樞事務有兩種方式:一是幾位參知政事並無具體分工,通盤協助宰相處理各方面政務;一是幾位參知政事有了具體分工,各負責某一方面政務。前者稱為“通治省事”,後者稱為“分治省事”,以前者方式居多。

    樞密使:宋代以樞密使為樞密院長官,與同門下平章事等共同負責軍國要政。樞密使有時亦稱知樞密院事,簡稱知院。其副職稱樞密副使或同知樞密院事。任此職者一般為文官,且往往即由同平章事兼任。凡軍事之措置,均由樞密使秉皇帝意旨決定執行。

    三司使:北宋前期最高財政長官。宋初沿五代舊制,三司總理財政,成為僅次於中書﹑樞密院的重要機構,號稱“計省”,三司的長官三司使被稱為“計相”,地位略低於參知政事。三司的設立最初是為了分割宰相的財權,有利於君主專制的加強,但與中央集權無關。後來三司是一個幾乎無所不管的部門,它的職權範圍涉及了原來的兵戶工禮吏部的事務,甚至連監察部門的職權也受到了侵犯,而且還包辦了地方州縣的所有財政事務。元豐改制後,將三司侵奪各部門的職權重新歸還給了各部,其中最大的財政權歸屬戶部,“三司”這一機構從此退出歷史舞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太極功夫扇第二套口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