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清代文人鄭板橋為蘇州網師園濯纓水閣寫的一聯:
曾三顏四、禹寸陶分。
1、“曾”即孔子弟子曾參。他說過:“吾日三省我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意思是每日反省自己的忠心、守信、複習三個方面,此為“曾三”。
2、 “顏”為孔子弟子顏回,他有四勿,即“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故稱顏四。
3、 “禹寸”,是說大禹珍惜每一寸光陰。《遊南子》謂:“大聖大責尺壁,而重寸之陰”。
4、 陶分,指學者陶侃珍惜每一分時光。他說過,“大禹聖者,乃惜寸陰,至於眾人,當惜分陰”。
鄭板橋化古人之名言,以最簡練的語句,囊深邃之內容,此聯在於激勵人們,珍惜時光,思想積極,值得效仿、學習。
鄭板橋簡介:鄭燮(1693年11月22日-1765年1月22日),"燮"讀音xieˋ,字克柔,號板橋、板橋道人,江蘇興化大垛人,祖籍蘇州,清朝官員、學者、書法家。“揚州八怪”之一。其詩、書、畫均曠世獨立,,世稱“三絕”,擅畫蘭、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畫竹已五十餘年,成就最為突出。著有《板橋全集》。
這是清代文人鄭板橋為蘇州網師園濯纓水閣寫的一聯:
曾三顏四、禹寸陶分。
1、“曾”即孔子弟子曾參。他說過:“吾日三省我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意思是每日反省自己的忠心、守信、複習三個方面,此為“曾三”。
2、 “顏”為孔子弟子顏回,他有四勿,即“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故稱顏四。
3、 “禹寸”,是說大禹珍惜每一寸光陰。《遊南子》謂:“大聖大責尺壁,而重寸之陰”。
4、 陶分,指學者陶侃珍惜每一分時光。他說過,“大禹聖者,乃惜寸陰,至於眾人,當惜分陰”。
鄭板橋化古人之名言,以最簡練的語句,囊深邃之內容,此聯在於激勵人們,珍惜時光,思想積極,值得效仿、學習。
鄭板橋簡介:鄭燮(1693年11月22日-1765年1月22日),"燮"讀音xieˋ,字克柔,號板橋、板橋道人,江蘇興化大垛人,祖籍蘇州,清朝官員、學者、書法家。“揚州八怪”之一。其詩、書、畫均曠世獨立,,世稱“三絕”,擅畫蘭、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畫竹已五十餘年,成就最為突出。著有《板橋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