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1192151140

    “春秋筆法”是指孔子首創的一種文章寫法。《史記·孔子世家》說 :“孔子為《春秋》,筆則筆,削則削,子游、子夏之徒,不能措一辭,不能改一字。”即指此。 《春秋》是中國最早的編年體史書,它用語準確,選詞嚴謹,常根據事件的性質、情形和結果以及作者對該事件的態度,選用不同的詞語。《春秋》的記事極簡短,一般一件事只有一兩句話。可是這極簡短的記敘,往往微言大義,有著很豐富、很深刻的含意,不僅表現了作者的思想傾向,而且也給讀者以深刻地影響。 例如,《春秋》中,“鄭伯克段於鄢”,雖然只四六個字,卻記錄了這樣一件大事:魯隱公元年,鄭國君之弟共叔段,謀劃奪取哥哥鄭莊公的君位,莊公發現後,巧施心計,採取欲擒故縱的手段,誘使共叔段得寸進尺,愈加驕橫,然後在鄢這個地方打敗共叔段,使他“出奔”。《左傳》對《春秋》這句經文隱含的褒貶用意解釋道:“書曰:‘鄭伯克段於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稱鄭伯,譏失教也。謂之鄭志。不言出奔,難之也。”《春秋》中這句話,從表面上看,似乎的純客觀的記錄,不流露作者的思想傾向,實際上是有褒有貶的。 後來,人們就把這種文筆曲折、微言大義,並帶有一定傾向性的文字稱為“春秋筆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去除腳臭的小竅門,這個方法最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