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寶媽育兒攻略

    我身邊很多朋友,生了孩子都是奶奶姥姥幫忙看的,情況又各不相同。

    一、奶奶(姥姥)幫忙帶孩子,爺爺(姥爺)去打工補貼小兩口

    這種情況竟然是最常見的,作為90後小夫妻,父母年齡還不算大,普遍是50多歲,都還在工作崗位上。奶奶(姥姥)為了子女提前犧牲自己的職業,前來幫忙帶孩子,爺爺(姥爺)則繼續打工,一方面補貼揹負沉重房貸和養孩子負擔的小兩口,一方面為自己的養老攢錢;

    二、爺爺(姥爺)給老大帶孩子,奶奶(姥姥)給老二帶孩子

    家裡兩個孩子的,年齡相差不大,又幾乎同時結婚生子,老兩口為了孩子只能分開,一個人去一個孩子家,只為了孩子能過好,自己的需求早就顧不上了;

    三、奶奶(姥姥)獨自一人去大城市幫忙帶孩子,爺爺(姥爺)一人留在老家

    因為奶奶在照看孩子上更自信,更有經驗,一般是奶奶去看孩子,留老伴一人在家。

    分居老人現狀

    老人無疑是孤獨的,獨自來到大城市的孩子家,說是主人,自己什麼都做不了主,說是客人,卻什麼髒活累活都要做,甚至還要自掏腰包。

    在大城市裡,生活不習慣,語言不通,沒有朋友,沒有社交,又因為自己育兒觀念落後了,跟兒媳或者女婿產生矛盾,受了委屈也無人訴說。

    兒女通常會忽略老人的需求,卻忘了,父母老了,不像年輕人那麼適應環境,在小城市生活了幾十年了,突然來到大城市,那種迷茫,孤獨,和對家鄉的思念,是我們體會不了的。

    而留在老家的爺爺(姥爺)也不好過,有的男人一輩子被媳婦照顧慣了,沒有生活自理能力,自己一個人在家,不會做飯,不會用洗衣機,整個生活一團糟。(不是朋友親自訴說,我也不敢相信)

    年輕人應該怎麼做?

    一、多體諒一下老人,遇到一些高科技新產品時,老人不會操作,請耐心一些,像小時候他們耐心教我們走路說話一樣;

    二、育兒觀念產生分歧的時候,多替老人想一想,只要不是原則問題,就隨她去吧;

    三、老人提出想回家看一看的時候,滿足老人的心願,孩子上了幼兒園後,儘量自己帶吧,老人忙碌了一輩子,有權利去過自己的生活。

    中國父母的一輩子就是為了兒女而活,只要兒女需要,他們隨時準備奉獻自己的一切,可是他們老了,希望也能為自己想想,過他們自己的生活。

  • 2 # 敏西園長

    很多奶奶姥姥隻身一人去給兒女帶孫子,把姥爺爺爺一個人扔在老家分居,這個在我們中國還真的多!特別是我身邊遇到很多這種情況。

    很多年輕人在城市打拼,本身年輕,經濟也不很富裕,生了孩子,兩人還要繼續上班打拼,各種原因不便請保姆,所以很多都是家裡的父母去幫著帶。

    但是因為住房、經濟、還有就是奶奶姥姥會做家務等等因素吧,基本上都是奶奶姥姥去帶,爺爺姥爺一人在家,兩個老年人就開始分居,甚至有很多50多歲就開始因為要照顧孫子輩,就開始分居了。

    我的看法是:“老伴老伴,”老了互相陪伴,夫妻倆一輩子,老了就要互相照顧,相濡以沫,儘量不要分開,不然感情慢慢會變淡。

    還有如果老夫妻倆感情好,分開了對身心都不利。特別是在飲食上,兩人吃慣了口味,因為分居,肯定在飲食上照顧的就沒有那麼舒心,對身體養身都不利

    老兩口在一起磨磨唧唧互相嘮叨,這是一種交流,一種傾訴,對身體有利,分開了不利於老兩口的身體。老兩口長期生活在一起,兩人的氣場已經相融了,分開了氣場小了,老兩口容易生病。

    我的一個同事去年生了寶寶,媽媽過來照顧她和孩子,她父親一個人在老家,因為沒有老伴的陪伴和飲食上侍候,她父親犯了胃病。媽媽有一些老毛病也犯了,所以還是建議儘可能地不要讓父輩的老兩口為了來照顧孫子輩而分居。

    如果要帶兩人一起帶,不僅互相照顧雙方,還能減輕一方的工作量,這樣對孩子對老年人都是好事。

  • 3 # 遇見凌薇

    姥姥奶奶去看孩子,而爺爺姥爺一個人在家的現象,還是挺普遍的。我媽媽和爸爸就是這個情況。媽媽到弟弟那帶孩子了,爸爸就一個人在老家。

    老人還是需要身邊有個伴

    老來伴,就是老了身邊有個人一起,不那麼孤單,可以相互照應。而很多老人,因為要幫帶孩子,不得不選擇分開。

    我爸有結石。之前媽媽在家時,有一次就疼得半夜送醫院。媽媽擔心他到時一個人在家,半夜發病就麻煩。

    於是,在媽媽去城裡前,就讓爸爸去檢查吃藥,儘量將發病機率降到最低。不過,年紀到了,總會有這樣那樣的毛病。身邊確實要有個人在才好。

    而又不得已被分開的老人,確實會是被牽掛的。

    現在通訊方便了,每天打個電話或發視訊,瞭解下對方的情況,問候下身體,也讓對方不那麼寂寞。

    2.裝個監控

    一個人在家如果發生緊急情況,是很難發現或知道的。可以裝個監控,及時關注情況,好讓自己安心。

    3.儘量接到一起

    其實,老人一個人在家是挺孤單的。我爸會因為我媽在忙,沒接電話生氣。為什麼呢?一個人太寂寞了,想找個人說說話。能力允許,還是讓兩老人一起吧!

    像我也建議爸媽一起,不過爸爸覺得自己在家做點生意自由,到城裡打工不自由。可能是他沒有接受這樣的方式,如果來了,應該是可以慢慢習慣的。

    總之,我覺得老人還是要在一起好,除了相互照應外,陪伴也很重要。

  • 4 # 燕旅聊育兒

    記得有一年,我父親因為要留在老家處理一些事情,所以我母親不得不獨自一人在城裡幫我大哥帶孩子,那個時候我還勸父親要不就放下家中的事情,畢竟父親和母親一輩子也沒有異地分居這麼久時間,總擔心兩個老人不習慣獨自一人的生活。

    後來我不經懷疑,難道是兩個人在一起時間久了,反而更期待獨處空間嗎?在我陷入自我懷疑中的時候,父親的表現又讓我顛覆了剛得出來的結論,原因是父親瀟灑了沒多久以後,就草草結束了老家的工程,沒有任何通知的去到城裡,幫母親一起帶孩子。看來,快樂獨處時光只適合於短期分居。

    公婆一起帶孩子,婆婆為主,公公輔助

    其實公婆一起帶娃,能夠避免很多矛盾,婆婆負責孩子的生活起居,公公負責帶孩子玩,就和爸爸媽媽的不同職責是一個道理,既能避免一個老人帶娃的辛苦和煩悶,同時也能讓孩子獲得更加全面的愛。

    公婆與父母帶孩子的時間配比要合理

    我們不能完全指望於老人帶娃,父母自己也要盡到撫養義務,如果白天忙於工作,那麼就晚上接手帶孩子的工作,讓老人也有充分休息的時間。

    如果老人在陌生環境不習慣,建議週末給父母返鄉時間,或者幫老人找朋友

    其實很多老人家並不是完全討論呆在城裡,而是缺少了玩伴,比如我婆婆在小區裡面有很多同年齡段的夥伴,平時都是一起帶娃和玩耍,所以日常也並不會覺得孤獨和難過,如果老人自己社交能力有限,那麼我們年輕人就應該幫父母考慮好這件事,多收集周邊常住老人的資訊,一定要是常住老人哦!

  • 5 # 一月愛八月

    在中國這種現象真的很多很多,姥姥奶奶一個人去幫著照顧孫子,姥爺爺爺扔在家分局,我覺得這種情況以下原因:

    第一、兒女城裡房子小

    現在生活壓力大,房價又貴,在城裡買的房子又小,如果爺爺奶奶同時去城裡,肯定住不下,那麼為了方便只能讓爺爺在老家,奶奶進城裡幫忙照顧孫子。不去照顧又沒有辦法,兩個人要上班,沒人照顧孩子,請保姆照顧,第一不放心,第二費用不低。所以沒辦法,只能要求一個人幫忙去城裡照顧孩子。

    第二、農村需要打理

    有的家庭在城裡買的房子可能足夠大,夠爺爺奶奶住,但是農村還有一畝三分地需要打理,所以必須要留一個人在家裡打理。年輕人又不願把孩子送到老家去,所以只能委屈一個人去城裡幫忙照顧孩子。

    第三、合不來

    有的老人和年輕就是合不來,不願意住在一起,寧願一個人在老家,也不願意去和年輕住,照顧孩子的事情,就只能由奶奶去照顧了,爺爺怎麼也不願意去城裡。而且有很多老人不習慣住在城裡,覺得城市不方便又吵鬧,寧願在農村清淨。

    你怎麼看?

    說話實在話,這樣讓老兩口分開真的不好,這種現象多,也說明如今年輕人壓力大,不靠老人幫忙,很難維持生活。

    雖然有很多缺點,但是那也是沒有辦法的,年輕人壓力大,作為老人的能幫忙就幫忙一下吧!天下父母心,誰都疼愛自己家的孩子。

    另外也希望年輕人結婚前,多考慮將來生孩子的問題,如果情況允許,一定要要把爸媽同時接在身邊,別讓一個人落單,父母一輩子為子女操勞,真的不容易。

  • 6 # 三更擷萃

    萬般無奈。

    去年冬天,我見到71歲的趙先生時,他正在路邊休息,自駕的老年三輪車在一旁停著。

    天冷的時候,他的支氣管炎總髮作,咳喘非常嚴重。

    我問道:“老哥,天這麼冷,你為什麼停在這裡?”

    他說:“腰痠腿痛行動不便,開個老年三輪車上街吃個飯,走一會兒就累的受不了,只好停下來歇一下。”

    我問道:“你家我嫂子在忙什麼?”

    他答道:“她在北京哄孫子。”

    聽趙先生說,他的孩子大學畢業後,在北京成就了事業、收穫了愛情、組建了家庭,五年時間生了兩個孩子。兒子、兒媳要工作,請保姆又貴,忙不過來,妻子只好去“北漂”哄孫子。他自己一人留守在家,體弱多病,連飯都不會做,生活很難自理。

    我問道:“你為什麼不去北京一起照顧孫子?”

    他說道:“咱是農村人,又上歲數了,支氣管炎總髮作,咳嗽、吐痰避免不了。本來兩親家與你嫂子一起鬨孩子,我一去,兩親家嫌棄我,就回自己家去了。我身體不好,自顧不暇,在那兒也幫不上忙,他們還得照顧我,你嫂子一個人管孩子又忙不過來,我只好回來,讓兩親家還去幫忙。”

    無奈,趙先生只好回到老家獨居,常常在街上吃快餐,飢一頓飽一頓,身體越來越不如從前。

  • 7 # 乖乖瘋子410

    這種家庭很多啊,我們家就是其中一個。原因有很多:

    1、我們家還有長輩需要人照顧。如果爺爺奶奶都來帶孫子的話,那家裡的老人就沒人照顧了,又不可能把老人也接過去,而且城裡的房子也住不下那麼多人。我公婆老家離城裡15公里左右,考慮到公公一個人平時在老家照顧老人,和孩子接觸的時間少,所以我們週末會經常回去,這樣孩子也能和爺爺親近親近。要是沒空回去的話,公公也會幫我們送點菜過來。如果有事臨時需要公公來幫忙的,他騎電頻車也方便過來的。

    2.奶奶隻身一人來看孩子,其實對公婆都是一個挑戰,我們應該看到他們倆為我們的小家庭的付出。奶奶一個人帶孩子,白天我們都上班,她一整天帶到晚很辛苦,還要燒飯做家務,特別孩子還小比較難帶的那幾年,奶奶一個人那真的是連上廁所吃飯都不定時的。而對於爺爺來說,一個男的要上班,要照顧老人,家裡的衛生還要搞搞,自己的衣服也要洗洗(雖然有洗衣機),也確實很難的。所以我們做兒媳婦的也要儘量體諒他們一點,有些地方要求嘛低一點!

    3.對於兒媳婦來說,自私點說其實公公不住在一起也挺好的。公公不在,平時在家穿衣什麼的就可以隨意點,行動也會自由很多。但壞處就是奶奶一個人帶孩子,真有個什麼事的,那就必須我們自己頂上去了。例如現在我們家生了二胎,依然是奶奶一個人帶,那麼老大上學接送就得是我們夫妻自己解決了。另外還有很多方面,兩個孩子要照顧,經常會有轉不過來的時候,我們夫妻自己也會辛苦很多了。

    所以,奶奶一個人來看孩子,把爺爺一個人扔家分居,兩位老人確實為我們的小家庭犧牲很多,我們應該常懷感恩之心!

  • 8 # 幸福魚兒

    我想:約有40%的家庭,是這樣的吧!姥姥奶奶隻身一人去看孩子,把姥爺爺爺扔在家分居。約20%的家庭,是姥姥奶奶去幫一個孩子帶孩子,姥爺爺爺去幫另一個孩子帶孩子。約20%的家庭,是姥姥姥爺或者是爺爺奶奶兩個人同時去幫忙看孩子。約10%的孩子,是被迫當 留守兒童,被父母放在姥姥姥爺或爺爺奶奶家帶,父母只有放假才能回來陪陪孩子。最後,約有10%的家庭,是小兩口自己看孩子。

    大家看看,自己屬於哪一種呢?

    我老公單位,大部分都是雙職工,我所熟悉的人之中,都是老老奶奶隻身一人在這邊看孩子,幫忙接送孩子、送孩子去各種輔導班、給孩子做飯、輔導孩子學習之類的。而他們的姥爺爺爺,都在老家忙家中的一灘事。

    離家近的姥姥奶奶,等著週末了,就趕緊回去看看老伴,週一又趕回來。離家遠的姥姥爺爺,只有等著孩子放暑假寒假了,才能帶著孩子一塊回老家去陪姥爺爺爺。

    還有的家庭,是雙方父母,輪著在這邊看孩子。姥姥過來看幾個月,換奶奶過來看幾個月。

    而我身邊有幾個同事,則是孩子小的時候,把孩子放在老家給父母帶,等孩子三歲之後,才把孩子接回來。

    我家同樣是這樣。兩個孩子三歲之前,都是放在老家給父母帶。姥姥姥爺帶一個,爺爺奶奶帶一個。等著孩子三歲之後,我們才接回來。

    我們夫妻都是雙職工,孩子們上幼兒園之後,我們是早上上班之前,送去幼兒園,下午四點半左右去幼兒園接孩子回來。

    我媽17年因病去世了,我就一直都是自己在帶孩子。起先也想著讓孩子爺爺奶奶過來幫我接送著點,但是爺爺奶奶說來不了。只能是我們自己克服困難了。

    去年,我家老大上一年級,而老二還在幼兒園。兩個孩子的學校,放學時間點相沖,並且也相差一段距離,我們無法兼顧,沒辦法,我只要央求我爸過來幫我接送了半年孩子。

  • 9 # 瀟常媽咪

    其實這是很普遍的情況。我身邊有很多奶奶去看孩子,爺爺一個人在家的情況。

    一般城市裡的房子小,居住不方便,尤其是衛生間不方便,我知道的一個爺爺就是這種情況。還說全家人就圍著一個客廳,兒媳婦餵奶的時候也不方便,所以他選擇自己一個人在家。

    爺爺要在家看家

    人年紀大了,不想住在外面,尤其家裡有雞有狗,說要在家照顧家裡。有的老人呢,一輩子種地,還想種點莊稼自給自足,現在半機械化,勞動力小一點,就是需要打理。

    爺爺不願意去

    有的老人喜歡安靜,雖然也會孤獨,想待在在家裡。還有的不喜歡城市裡的生活,沒有人說話,爺爺不像奶奶看孫子,有任務打發時間,所幸不去在家裡自在。

    與其說是分居,影響最大的是獨居老人的孤獨,每天一個人,身邊的鄰居都有自己的事,其實很孤獨的,雖然老人不說,心裡感受很強。

    尤其像我大伯這樣有基礎疾病的,自己一個人住,萬一有個意外真的很危險。

    現實情況就是這樣,作為老人幫襯兒子,物力財力不遺餘力。就我們年輕人來說,確實也需要幫助,自己要工作,孩子要照顧,上下學要接送,太現實了。

    希望我們對老人多些理解,多些溝通和表達,尤其是留在家裡的爺爺,作為兒女每天固定時間聯絡。

  • 10 # 土豆那麼圓

    是啊,普通的家庭小兩口又要打拼事業,又想結婚生子都不耽誤,那就必須要有人照顧孩子,請保姆又不放心又要花錢,而遠在老家的奶奶姥姥就成了最好的人選,而老家又還有爺爺姥爺,家裡還有雞鴨牲口,還有莊家,怎麼辦呢,老兩口就老了老了分居了,少年的夫妻,老了卻不能相伴。

    其實我覺得這都是子女想的不夠周到,子女夠自私。如果子女有能力,能夠在工作的城市買房子,把父母接過來,這是最完美的情況。如果沒有能力,在結婚前就規劃好,婚後在哪裡生活,孩子誰帶,不可以走一步看一步。

    那會我跟我老公在廣東打工,要結婚前我們經過慎重考慮一致決定回老家去。因為首先我們沒有在廣東買房子的能力,我們也不想在這裡生活,而老公是個獨生子,父母在不遠游,將來也是要回去的。還有就是孩子,我不會讓我的孩子成為留守兒童。讓婆婆過來帶孩子也不現實,公婆那會不到五十歲,讓他們分開也太殘忍。所以,我們就回了老家。現在很慶幸當初的選擇。一家人在一起怎麼都好!

    所以,現在的年輕人萬事要考慮周到,父母不欠我們的,沒有幫我們的義務,他們愛我們比我們愛他們多!

    附圖,婆婆做的牛肉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輩子不結婚,該怎麼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