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從嚴格意義上講,1974年印度爆炸的是核裝置,而不算是核彈。
2、核彈的定義是利用核反應發出巨大能量造成破壞力的武器。作為能夠用於實戰的武器,首先要具備一定的安全性,即裝有一系列防護和保險裝置,避免錯誤觸發,對己方造成殺傷和破壞。其次,要具備一定的機動性,即體積適當,不能太大,不需要太多的外界保障,比如供電、供水、恆溫等,能夠比較方便的投射到敵方位置。最後,要具備相當的可靠性,投放後該爆炸時一定要爆炸,釋放出設計的爆炸威力,而不是啞火或威力不達標。
核彈能用於實戰,必須具有相應的防護、保險,並實現小型化,便於投射。
3、印度1974年進行的地下核試驗是本國的第一次核試驗,目的是驗證自身核技術的正確性和準確性,確認可以觸發核裝藥的不可控鏈式反應。因此,核裝置並不會以實戰要求考慮其安全性、機動性和可靠性。所以並不能算是核彈。
核裝置主要用於驗證原理和技術,體積較大,不便於投射,而且可靠性低於核彈,畢竟,試驗內容就包括能不能爆炸。
4、核裝置與核彈的區別總的來講,就看是否具備在實戰中使用的條件和要求。分開來看,核裝置不會完全具備核彈足夠高的安全性、機動性和可靠性。
1、從嚴格意義上講,1974年印度爆炸的是核裝置,而不算是核彈。
2、核彈的定義是利用核反應發出巨大能量造成破壞力的武器。作為能夠用於實戰的武器,首先要具備一定的安全性,即裝有一系列防護和保險裝置,避免錯誤觸發,對己方造成殺傷和破壞。其次,要具備一定的機動性,即體積適當,不能太大,不需要太多的外界保障,比如供電、供水、恆溫等,能夠比較方便的投射到敵方位置。最後,要具備相當的可靠性,投放後該爆炸時一定要爆炸,釋放出設計的爆炸威力,而不是啞火或威力不達標。
核彈能用於實戰,必須具有相應的防護、保險,並實現小型化,便於投射。
3、印度1974年進行的地下核試驗是本國的第一次核試驗,目的是驗證自身核技術的正確性和準確性,確認可以觸發核裝藥的不可控鏈式反應。因此,核裝置並不會以實戰要求考慮其安全性、機動性和可靠性。所以並不能算是核彈。
核裝置主要用於驗證原理和技術,體積較大,不便於投射,而且可靠性低於核彈,畢竟,試驗內容就包括能不能爆炸。
4、核裝置與核彈的區別總的來講,就看是否具備在實戰中使用的條件和要求。分開來看,核裝置不會完全具備核彈足夠高的安全性、機動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