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追夢在路上136

      概念:  組成:祛溼藥。  外溼:  ①溼邪客於肌表(表證):頭脹重痛,肢體沉重,惡寒發熱,脈濡。見表證在解表劑中討論,如九味羌活湯、敗毒散等  ②風溼痺證:關節疼痛,腫脹,屈伸不利。  ③溼溫初起證。  內溼編輯  ①溼困脾胃證:脘腹脹滿,食少嘔吐,洩瀉。  ②溼熱鬱結證:黃疸,洩瀉,溼熱淋濁。  ③寒溼內阻證:痰飲,水腫,痺證,腳氣。  ④水溼內停證:蓄水,水腫,癃閉,淋濁,洩瀉。  分類:  分類、適應證及代表方。  1、化溼和胃—芳香化溼,闢穢化濁—中焦溼濁內阻證。  代表方:平胃散、藿香正氣散。  2、清熱祛溼—清熱利溼,或清熱燥溼— 溼熱諸證。  代表方:茵陳蒿湯、三仁湯、八正散、甘露消毒丹。  3、利水滲溼—通利小便,滲溼消腫。  —水腫、淋濁、癃閉等。  代表方:五苓散、豬苓湯。  4、溫化水溼—痰飲、水腫等。  代表方:真武湯、實脾散。  5、祛風勝溼—風溼在表證、痺證。  代表方:獨活寄生湯。  使用注意:  1、藥多辛燥或滲洩,易於傷陰,故陰虧,體虛、孕婦應慎用。  2、常配伍理氣藥,使“氣化溼亦化”。  3、要注意病因及涉及的臟腑靈活運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做鹹香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