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良人執戟2

    導語

    明朝經萬曆、天啟兩朝的折騰,已經命懸一線。朱由檢接手這個老大攤子時有一種難以為繼的感覺。內憂外患的嚴峻局面使朱由檢時而清醒;時而昏庸。正如一位史學家的評論:“苛察自用,無知人之明。”典型案例就是誅殺袁崇煥。請繼續閱讀。

    一,閩南邵武知縣關注遼東戰事

    袁崇煥,號自如。廣東東莞人,也有廣西藤縣(捂州轄)一說。生於萬曆12年(1584)。35歲中進士。步入仕途的地方就是偏僻的福建邵武任知縣。這時是1619年。作為一個典型的文人官員,卻對千里之外的遼東戰事十分敏感和關注,凡是遼東士卒退伍回當地者,他總是親自拜訪,瞭解敵情。也許他的一生註定要與遼東結下不解之緣,他開始潛心鑽研兵書,議論古今用兵之道。

    袁崇煥任了兩年知縣後的萬曆44年(1616)建真女真在努爾哈赤帶領下,在赫圖阿拉(今遼寧新賓縣西老城)登基稱汗,建立與大明對抗的後金政權。一時間,遼東半島風雲變幻,戰局揪心,大明上下朝野關心。

    天啟二年(1622),怯意十足如初涉江湖的小白、袁崇煥用濃重南音的京腔到北京述職,在這裡他遇上“伯樂”,御史侯恂,見他對遼東戰事瞭如指掌,且熟悉兵事,於是舉薦為兵部六品主事,他的工作就是研究幾任遼東大臣戰守方略的得失。

    其實,遼東戰略的根本癥結在於朝廷不放心鎮守的經略大臣,又用閹黨任巡撫牽制,如熊廷弼接楊鎬主遼,袁崇煥報告肯定了熊廷弼“以守為戰,堅守漸逼”的八字總結,但是,依附閹黨的巡撫王化真堅決要求出戰。努爾哈赤利用明軍戰和的猶豫,攻佔遼西重鎮廣寧,朝廷震動,兵部的研究人員袁崇煥卻單獨潛入遼東半島,考察敵我雙方態勢,研究當地地形地貌.......

    二,給我部隊,我一人可守住山海關!

    袁崇煥與大明朝的許多文職官員如孫承宗、楊昌、盧象升、熊廷弼一樣,由書生而督軍,這一干就是五年半。他的軍旅生涯是由關外監軍開始,朝廷同時十分放心的支付他二十五萬兩白銀,由他招募士兵,扼守山海關。

    對官場已經頗有了解的袁崇煥時年38歲,嶽元帥的“滿江紅”詩詞激勵著他,他沒有過多的看身後拖長的陰影,永遠向著Sunny前進。

    遼東戰局依然如故,戰與和猶如Sunny和陰影,同時存在,袁崇煥積極的主戰態度得到兵部尚書孫承宗的賞識,在改任職遼東鎮守職後的孫承宗,以錦州為中心。大小淩河、松山、杏山、老屯環繞組建防禦中心,到了天啟五年(1625),錦州、寧遠二鎮成為後金的關坎,他們的鐵騎始終無法逾越。但是,主帥孫承宗仍然受到魏忠賢閹黨攻擊,一氣之下不幹了。

    1. 寧遠大㨗

    天啟六年(1626)五月二十三日,努爾哈赤進攻袁崇煥鎮守的寧遠城。袁崇煥與總兵滿桂、趙率教、袓大壽等會集全軍校卒,滳血為盟,誓與城市共存亡。此戰大勝努爾哈赤,斃敵數千,努爾哈赤讚歎:“餘自25歲起兵,大小百餘戰,全部勝利,今日卻輸給袁蠻子(金人對南方人的慣稱),於是抑鬱不歡,七月癰疽發背身亡。

    2. 寧錦大捷

    天啟七年(1627),後金入侵東亞某鄰國,由於袁崇煥深陷閹黨王之臣的掣肘,於是上書朝廷,在這危急時刻,朝廷終於同意召王之臣回京,袁崇煥統帥關內外大軍。此時的後金金主為皇太極。他戰勝那個某鄰國後回身攻擊錦州、中左、大淩河、寧遠防線。

    3. 關於二次議和

    第一次議和是派員弔唁努爾哈赤,窺探後金虛實,有議和緩壓的動機,為此事曾三次報告朝廷,中樞指示可以與後金議和,全權行事。

    第二次議和是皇太極失敗後,深知無法控制局面,但是,沒有與大明的貿易後金政權無法生存,於是他作為了較大讓步:“奉明為正朔,去天聰年號.....”

    但此時年輕的崇禎皇帝正沉浸在除魏後的勝利喜悅中,血氣方剛的皇帝的詞典裡盡是豪言壯志,弄得袁崇煥只有冷漠對待議和之事,這就是天命的具體表現,假如朝廷允許議和,去除後金國號,編減軍隊,抽調皇太極到京城任職,後金不可能“尾大不掉”,大明尚有可為!

    這是一個頗有爭議的問題,我同樣持不可殺毛文龍的態度。理由如下:

    毛文龍長期鎮守東江,島上軍民四萬七千人,可以牽制後金政權,雖然毛文龍有走私,吃空缺的習慣,但是,孤懸遼東一隅的毛文龍只要不降金,則可以容忍,雖然他對袁崇煥大不敬,袁督師大可不必計較,即使要怎樣,也要等“秋後算賬”,豈可臨陣殺將,而且不先奏朝廷得知,這是袁崇煥的大錯誤。

    三,寒冬的悲劇

    崇禎二年十月,皇太極議和不成,女真部落凍餓交加,這些靠搶掠為生的落後政權,避開山海關,繞道蒙古,從長城喜峰口入關,長驅直入,兵臨北京城下,袁崇煥飛兵勤王,皇太極長嘆一口氣:“袁蠻子在一日,我愁一日,一定要設法除去此人。”......

    守德勝門的士兵檢到滿州兵留下的信件,上面寫著:“滿洲國主致袁督帥麾下”。崇禎皇帝看了內容,無非是前二次議和的往事,沒有詞語上的問題。於是派兩個太監出城探訪,但被金兵抓獲,卻受到漢人軍官的優待,吃飯喝酒中,隱約聽見往來人員頻繁,行動陒祕,似乎有同意議和的聲音。

    皇太極聽到此訊息,連聲稱讚范文程:“老範,你娃智多星呵,袁蠻子一除,實乃中國一大幸事!”

    崇禎三年(1630)八月十六號(應該是農曆),北京天氣秋高氣爽,城中西市法場擠滿圍觀秋決的士紳百姓。

    今天處決的是“太子太保,督帥遼東的封疆大吏袁崇煥。五花大綁的袁崇煥昂首挺胸,凝目遠視,咬緊牙關,旁若無人,一臉威武不屈的浩然之氣。他突然掙脫士兵的押解,用盡力氣仰天長嘯!這亡命的狂吼,壓住所有喧囂,似乎向天地後世發出“寃枉”的表白!......

    後面略去一萬字。

    結束語

    滿清入關後修纂巜清太宗實錄》與編修巜明史》中,皇太極的反間計公佈於世,袁崇煥沉寃大白。

  • 2 # 小殷說歷史

    第一:五年復遼基本上可斷定不可能,一直欺騙皇帝

    1:袁崇煥說五年復遼,其實在吹牛

    2:崇禎皇帝把袁崇煥這句話當真,承諾給他封侯

    3:曾經想方設法想延長期限,無奈崇禎不給面子

    袁崇煥要什麼崇禎皇帝都給他,可以說應有盡有。可他這會卻後悔了自己的話,一直賴在京城不走。後面給皇帝上疏暗中想延長收復遼東的期限,要知道一言九鼎。皇帝說過的話覆水難收,態度很堅決。僅僅過了幾年后皇太極避開關寧錦防線,繞道蒙古直接攻打北京,讓遠在北京城的崇禎皇帝如坐鍼氈。

    第二:斬殺毛文龍,可以說斬斷一臂,最終被殺的重要原因之一

    1:袁崇煥想要跟毛文龍談判,讓其聽從他的指揮安排

    2:袁崇煥做事果斷聰明,眼看毛文龍不聽從安排,於是殺了他

    3:負面影響是袁崇煥所料未及的,許多部將紛紛投降了清朝

    這麼做的負面影響是他所料未及的,那些比如說孔有德,耿精忠那些部將紛紛投降了後金,給予了明朝沉重打擊。

  • 3 # 雲卜南遠景

    袁崇煥以通兵略、曉邊事被薦為兵部知方主事。聞後金(清)軍進佔廣寧,單騎出山海關考察形勢,還朝自請戍遼,超擢兵部僉事,監關外軍。1623年,築關外重鎮寧遠城,撫卹將士,招集流民守垣護土。繼又修錦州、松山、杏山等城,開疆二百里。1626年後金軍攻犯寧遠,誓死堅守,炮傷努爾哈赤,致其兵敗北歸。1627年興屯田,且戰且守,且築且屯,以堅壁清野、乘間擊暇之策,敗皇太極,獲寧(遠)錦(州)大捷。時魏忠賢專權,為其黨所劾去職。1628年,復以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之職,督師薊、遼,兼督登、萊、天津軍務,重鎮寧遠。次年皇太極率軍避寧遠西逼京師,其星夜引兵馳援,重創後金軍於廣渠門外。皇太極無奈,施離間計,崇禎聽信閹黨謠言,以謀叛罪將其冤殺於京。臨刑遺言:“一生事業總成空,半世功名在夢中。死後不愁無勇將,忠魂依舊守遼東。”

    本人認為:袁崇煥胸懷大志,膽略過人,正大剛直,乃良將忠臣。書生躍馬,效命疆場,為民族脊樑,中華之魂。大清兩代皇帝無奈其何,崇禎一念之差,長城毀損。英雄蒙冤,慘絕人寰,磔刑西市,痛徹雲天。然百年後仍遭非難,冤!莫過此案!

  • 4 # 史筆似塵鉤

    答:冤在何處?早就該弄死他!

    其一、袁崇煥擅自殺害鎮邊大將毛文龍,這等罪行早就該死。毛文龍是壓制後金的重要將領,對於扼制後金西征的作用要比袁崇煥重要的多,然而就是這樣的一位將軍,竟然只因為幾句拌嘴,就被袁崇煥擅自殺害,直接導致後金西征沒有後顧之憂,皇太極順利的拿下蒙古諸部,此時的後金才成為真正的威脅。

  • 5 # 多多和田田

    袁崇煥被凌遲處死肯定冤了。

    1.袁崇煥的悲劇在於碰到了一個剛愎自用的皇帝,崇禎之所以會失去天下,其實和他的性格有很大關係,他在位17年,死於他手裡的督撫太多了,搞到最後上位的首輔都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2.崇禎太急於求成,袁崇煥也說過五年復遼的豪言,不知道袁崇煥是安慰還是給皇帝臺階下,但是崇禎自己是當真了,最後感覺自己被欺騙了,把袁崇煥給殺了。

    3.袁崇煥擅自殺死同級別的毛文龍,可是犯了大忌。

    4.皇太極繞道進攻北京,袁崇煥帶兵護駕居然想進城,讓崇禎非常生氣,覺得袁崇煥和皇太極內外勾結,以崇禎的性格不殺崇禎才怪呢。

    5.袁崇煥沒皇帝詔命私自和皇太極協議,多疑的崇禎不多想才怪。

    6.袁崇煥的悲劇,結果就是遼東痛失主心骨,讓局勢更加惡化。

  • 6 # 常棣tandy

    袁崇煥的死的確是冤,是崇禎自毀長城之舉,至於百姓為什麼會恨之如骨,一方面袁崇煥方略失措導致滿清橫行殺戮,引起勳貴和百姓的不滿,而滿清皇太極利用這種輿論氛圍行“離間”之計——他們大肆宣傳製造輿論說袁崇煥投降滿清要和滿清裡應外合攻破北京城;另一方面,朝中奸臣和崇禎帝此時也是對於袁崇煥半信半疑,甚至有政敵故意造謠生事詆譭袁崇煥(袁崇煥之前有投靠魏忠賢的門下),這也加重了百姓的仇恨。

    下面我就分析一下袁崇煥的死到底冤不冤?

    一、己巳之變——袁崇煥的催命符

    袁崇煥殺毛文龍,為後金軍隊大舉南下解除了後顧之憂,終於導致兵臨京都城下的己巳之變。

    崇禎初年,明朝的北方邊防形勢頗為吃緊,除了要對付遼東的後金,還要對付漠南的蒙古,他們的鐵騎隨時可以從山海關到居庸關一線威脅北京。

    因為這個緣故,思宗在任命袁崇煥為督師出山海關處理遼東軍務的同時,根據袁崇煥的推薦,任命三朝元老王象乾以兵部尚書兼右都御史督師行邊,撫馭漠南蒙古,總督宣大(宣府、大同)。

    當時漠南蒙古的插漢虎墩兔攻掠哈喇慎、白黃臺吉、卜失兔諸部,危及宣府、大同。思宗在平臺召見王象乾時,討論了這一形勢。思宗隔著御案對近在咫尺老臣說:卿三朝元老,忠猷素著,見卿矍鑠,知督師袁崇煥薦舉不差,有何方略可面陳來?王象乾以他多年之經驗,力主招撫插漢虎墩兔,建議皇上把他們安插在薊鎮沿邊住牧,為我藩籬,東擁關門以斷右臂,則永無邊患。

    思宗不無拒憂地問:插漢如不願受撫怎麼辦?王象乾答:從容聯絡,撫亦可成。思宗仍感疑惑,在一旁的閣臣劉鴻訓插話:虎酋(即插漢)知道王象乾到來,立即後退六百里。思宗又問:倘款事不成如何?王象乾便向皇上悄聲密語一番。思宗聽了很高興地說:卿撫插酋於西,袁崇煥禦敵於東恢復成功皆賴卿等之力。

    顯然他對於任用袁、王兩位督師是很滿意的,對他們寄予很大的期望。為此他特地叮囑王象乾去和袁崇煥共同協商邊防大計。袁、王兩督師計議的結果不謀而合,英雄所見略問:撫西以拒東。這個道理很簡單:“西靖東自寧,虎(墩兔)不款,而東西並急。”

    撫西以拒東的戰略方針自有可取之處,使明朝可以集中兵力於遼東。但是也透露出袁、王兩人對邊防缺乏信心的內心世界,不得已退而求其次。文秉的評論是有道理的:“崇煥原知遼不可復,冀以款羈縻歲月耳。觀其舉薦象乾意可知矣。蓋象乾專主撫也。”

    後來的事實表明,他們的方略並未奏效,因為皇太極也深知漠南蒙古地位的重要性,極力拉攏,又是聯姻,又是盟誓,又是封賞,力圖為其南下尋找更多的突破口。在雙方爭奪漠南蒙古的竟爭中,皇太極的撫馭手段略佔上風。這就使明朝北方邊防出現了隱患,後金武裝隨時都可能乘虛而入。

    當時這種跡象已經十分明顯。確實,漠南蒙古勾結後金,為後金南下讓出通道,是不可忽視的隱患。遼東明軍內部同室操戈,袁崇煥殺毛文龍,為皇太極發兵南下提供了一個極佳時機。

    崇禎二年十月下旬,皇太極率後金兵與蒙古兵約十萬之眾,避開袁崇煥在寧遠、錦州一線的重兵,繞道遼西,經由哈喇慎部地面,選擇明朝邊防薄弱環節下手。他們早已偵知薊門一帶“兵馬瘦弱,錢糧不敷,邊堡空虛,戈甲朽壞”。因此很快突破喜峰口以西的長城邊隘:大安口、龍井關、馬蘭嶼,乘虛而入,幾乎沒有遇到什麼有效阻擊,就兵臨長城南面的軍事重鎮遵化城下。

    遵化縣城距離北京不過二三百里,滿洲鐵騎已經威脅京師。這種突然襲擊讓紫禁城大吃一驚,十一月初一日京師宜布戒嚴。

    面對這種局面,袁崇煥是責無旁貸的。長城以南遵化至薊州線,屬於薊遼總理劉策的防區,關內防守疏虞,劉策負有直接責任是無可置疑的。袁崇煥此時“治兵關外,日夕拮据”(思宗語),自顧不暇,但他畢竟是薊遼督師,負有分兵成守薊州鎮的重任,從廣義上講,整個順天府都在薊州鎮的防務轄區之內,在這一地區出了問題,他脫不了干係。

    於是他立即派總兵趙率教前往救援。趙率教原任薊鎮總兵,現已調任山海關總兵,是一員驍將。他接到命令後,火速馳援,行年三晝夜抵達三屯營(薊州鎮的駐地),總兵朱國彥不讓他的部隊入內,只得策馬西向。十一月初四日,趙率教在遵化城下與滿蒙騎兵激戰,身中流矢陣亡,全軍覆沒。趙率教為將廉勇,與滿桂並稱良將。

    他的解圍失利使京師外圍頓時陷於危急之中。次日,敵兵包圍遵化縣城,城中起火,守軍崩潰,巡撫王元雅自縊,三屯營副總兵朱來同等棄城逃跑。總兵朱國彥憤怒之極,把逃跑將領姓名張榜公佈,然後偕妻子張氏上吊自殺。思宗得報後十分氣憤,立即在平臺召見廷臣責備邊防無效,詢問禦敵方略。

    在這種形勢下,袁崇煥不得不親自出馬,十一月初五日他督率副總兵張弘謨、參將張存仁、遊擊於永綬、張外嘉、曹文詔等,進入山海關內增援。次日,又調參將鄭一麟、王承胤、遊擊劉應國以及總兵祖大壽接應。

    十一月初十日,剛入閣辦事的大學士成基命鑑於形勢的嚴峻,向皇上極力推薦原任內閣輔臣孫承宗為兵部尚書兼中極殿大學士,督理兵馬錢糧駐通州(今通縣)以控馭東陲,確保京師安全。

    思宗不但接受了這一推薦,而且特地召見剛剛履任的孫承宗,與他磋商京師防務大計。孫承宗是老資格的軍事家,久歷戰爭,對袁崇煥過於收縮防線於京師外圍的消極部署有不同看法,他只贊成守薊州、順義、三河一線,而不贊成退守昌平、通州一線。

    他對皇上說:“臣聞袁崇煥駐薊州,滿桂駐順義,侯世祿駐三河此為得策。又聞尤世威回昌平,世祿駐通州,似未合宜。”思宗問:“卿欲守三河何意?”孫承宗答:“守三河可以狙(敵)西奔,遏(敵)南下。”三河位於薊州與通州之間,守住三河可以挫敗敵軍進犯通州逼近京師的企圖,也可以防其南下香河武清,包抄京師南翼。

    思宗一聽點頭稱是,進而問道:“若何為朕保護京師?”孫承宗提出了諸如整器械、厚犒勞、固人心等具體措施,頗為思宗讚賞。思宗見孫承宗對京師防務胸有成竹,便改變對他的任命,說:“卿不須住通(州),其為朕總督京城內外守禦事務,仍參帷幄。”這樣孫承宗就不必前往通州去督理兵馬錢糧,而是留在京師擔負總督京城內外防務的重任。他出宮時已是深夜,披星戴月巡視了都城的防務。殊不知到了次日半夜,思宗又改變主意傳旨孫承宗駐守通州。

    當時戰火已經逼近京師四郊,孫承宗從東便門出城,率二十七騎冒著烽煙疾駛通州。趕到通州立即與保定巡撫解經傳、御史方大任、總兵楊國棟登城固守。

    二、京師輿論洶洶與滿清的“反間計”

    此次虜變,暴露了兵部對於軍事情報的反應過於遲鈍,聞警後又驚慌失措。其實,之所以“連日不見動靜”,是敵軍正在準備直搗北京的計劃,東襲永平、關寧只不過是一個幌子而已。袁崇煥奉旨偵察後發現,敵兵已經越過薊州向西進發,便率兵跟躡。這是一招錯著,理應狙擊,而非跟躡。於是乎敵兵毫無阻擋地連陷京城東面屏障玉田、三河、香河、順義等城。

    十一月十五日,袁崇煥趕到河西務,與諸將計議前往北京。副總兵周文鬱極力反對,他認為:大兵宜迎擊敵軍,不宜入都。況且敵軍在通州,我屯張家灣,離通州十五里,糧餉取給於河西務,理應在此戰守。外鎮之兵未奉明旨面輕易進至京師城下,斷斷不可。

    袁崇煥不聽,固執己見:君父有急,顧不了這些,倘能濟事雖死無憾。在這種思想指導下,他率師直奔北京,於次日晚抵達廣渠門外。這一決策鑄成大錯。

    本來應該把來犯之敵阻擋於薊州至通州一線,展開決戰,以確保京師安全。現在他捨棄了這個上策,先是跟躡敵軍,後又退保京城,無異於縱敵深人,把戰火引到京城之下,此其一。

    其二,袁崇煥的這種消極戰略引起了住在北京城外的皇親國戚與太監的極大不滿,他們紛紛向朝廷控告袁崇煥聽任敵軍劫掠焚燒民舍,不敢一矢相加,城外戚畹中貴的別墅莊園被敵軍蹂躪殆盡。當時民謠說:“投了袁崇煥,東人跑一半。”

    其三,在京城民眾對袁崇煥普遍不滿的情況下,皇太極施離間計散佈謠言說:後金與袁崇煥有密約在先,故意引建州兵進入內地。袁崇煥的上述部署恰恰印證了這種謠言,更加激起公憤。

    這一切袁崇煥全然不知,他在前往京城的途中,向皇上上疏對指揮不力引咎自責。思宗下旨安慰:“卿治兵關外,日夕拮据而已,分兵戍薊,早見周防,責有分任。既統兵前來,其一意排程,務收全勝,不必引咎。”十七日晚,袁崇煥率軍抵達廣渠門外。

    當時京城戒嚴,塘報無法送入,到半夜才奏報朝廷:“建虜薄城下。”次日,訊息傳開後,輿論譁然,京城民眾紛紛指責袁崇煥“召敵。趙吉士《寄園寄所寄》說:“時督師袁崇煥握重兵壁城平,疑其有外心,大司馬募士能入袁營探實者…公(沈文學)慨然應募……公說:天子能踐祚,即不次擢公,可謂公知己,固知必不忍負朝廷。但公列營城外,而不入朝,天下何從識公忠誠哉?臺省含沙,明主投抒,公族無噍類矣。且公往殺毛文龍,人已疑公,方冀公立功自贖,稍不盡節,天下爭臠公,可不畏乎!”袁崇煥的悲劇終於釀成。

    文震孟在他的日記中記錄了這幾天北京城中的動態和反應:“(十一月)十八日,聞袁督師至城下。又云是奴囚奸細偽為袁者,憂惶殊甚。十九日,至朝中,洶洶而已。二十日,虜薄城六百,袁師殺相當。至德勝門,滿桂總兵戰敗,城上放炮不能及虜,殺傷殘兵殆盡。晚刻,復至朝房會議,餘以軍旅未學,不敢為金聲之見……半夜聞警甚,舉家驚駭,坐以待旦”。可見“已已之變”的震動之大,使得朝廷上下陷入惶惶不可終日的非常狀態之中。

    實際情況確實如此。二十日,宣府總兵侯世祿、大同總兵滿桂屯兵德勝門,與來犯之敵展開血戰。城上守兵發炮助戰,誤傷滿桂所部將士,滿桂本人也負傷,率敗兵百餘人退入關帝廟中,以後又避入德勝門甕城。

    與此同時,袁崇煥率總兵祖大壽在廣渠門與敵軍展開場殊死戰,身先士卒的袁崇煥差一點被敵刀砍中,終於取得開戰後的一場大勝,迫使皇太極退兵南海子。

    二十三日,思宗在平臺召見了袁崇煥、滿桂、祖大壽、黑雲龍等將領,以及新任兵部尚書申用懋。根據推斷,這時思宗已經得知關於袁崇煥與皇太極有密約的謠言,但是為了穩定軍心,驅逐來犯之敵,也為了嘉獎德勝門、廣渠門之戰的有功人員,他以若無其事的姿態召見這些手握重兵的臣下。

    袁崇煥雖然還不知道皇太極的離間計,但鑑於自已曾在皇帝面前誇下海口,如今平遼不僅未見成效,反而導致兵臨城下的危局,頗感自咎,心中志忑不安。

    他甚至向朝臣揚言:“東人此來要做皇帝,已卜某日登極矣!”舉朝一片疑惑,戶部尚書畢自嚴吃驚得舌頭伸出久久不能縮回。見了皇上,他又強調局勢危急,思宗則顧左右而言他,拒不表態,只是對袁崇煥等人加以慰勞,把他自己身上的貂裘大衣解下來給袁崇煥披上,隨即向他徵詢戰守策略。

    袁崇煥在回答皇上的徵詢時,始終不敢提及議和之事。當他向皇上提出連日征戰士馬疲憊不堪,請求援引滿柱進入德勝門甕城的先例准許軍隊入城休整時,思宗毫不猶豫地拒絕了他的請求。看來思宗對袁崇煥已經有戒備之心,而袁崇煥卻毫無察覺。

    十七日,袁崇煥派出五百人的特遣隊,手持火炮潛往南海子附近,炮擊皇太極的軍營,迫使皇太極逃遁。此後幾日京城外圍局勢漸趨平靜。

    三、對於袁崇煥的不信任和解職下獄

    十二月初一日,思宗作了一系列佈置,任命司禮監太監沈良佐、內官監太監呂直提督九門及皇城門;任命司禮監太監李鳳翔總督忠勇營、提督京營。很明顯,此舉是把京城及皇城的警衛置於自己的直接控制之下,以應付不測事件。

    作好這一切佈置後,他下令在平臺召見袁崇煥。此時的袁崇煥正在指揮副總兵張弘謨等追蹤敵軍。聽到來使傳旨:皇上召見議餉,立即丟下軍務趕往宮中。由於有前幾天召見是皇上仍一如既往信賴,因此沒有上次召見時那種惶恐心情。

    殊不知皇上召對並非議餉,而是宣佈將他逮捕,這是他萬萬沒有料到的。當袁崇煥進宮後,便有一名太監出來對他說:“萬歲爺在平臺,速入!”他疾步趨入平臺時,見應召前來的滿桂、祖大壽、黑雲龍等已經先到,預感警沮。

    見面後,思宗直截了當地問袁崇煥殺毛文龍、導致敵軍犯闕、射傷滿桂三件事情。思宗得到楊太監竊聽來的袁崇煥與皇太極有密約的傳言,把先前殺毛文龍與今日帶兵逗留京城之事聯絡起來。袁崇煥其實並沒有與皇太極“密約”,當然摸不著頭腦,一時語塞,無言以對。

    思宗以為他默認了,便命滿桂脫去衣服驗示所受之傷,那意思是指責袁崇煥蓄意而為。其實當時滿桂戰於城北,袁崇煥戰於城南,互不相干,滿桂所受之傷乃城上守軍發炮誤傷。思宗不分青紅皁白地厲聲下令:“著錦衣(衛)拿擲殿下!”錦衣衛的校尉們一擁而上把袁崇煥的朝服脫去,扭解到西長安門外的錦衣衛大堂,發南鎮撫司監候。

    這當然是天大的冤枉。袁崇煥的愛將祖大壽在旁目睹他所敬仰的督師被逮的情景,大為驚訝以至戰慄失措,這對於一名血戰沙場多年的驍將而言,實在是非同尋常的。

    在一旁的大學士成基命觀察到了祖大壽的“心悸狀”,立即頓首請皇上慎重慎重再慎重,並說:“敵在城下,非他時比”,思宗不聽。閣臣們極力勸諫:“臨敵易將,兵家所忌。”思宗回答:“勢已至此,不得不然。”看得出來,他是有不得已的苦衷的,但又不能把“密約”的傳言放到桌面上,所以他在與孫承宗談及此次處分袁崇煥時,只是追究他作為督師的失職:“朕以東事付袁崇煥,乃胡騎狂逞,崇煥身任督師,不先行偵防,致敵深入內地。雖兼程赴援,又鉗制將士,坐視淫掠,功罪難掩暫解任聽勘。理由固然冠冕堂皇,但他沒有考慮後果將會多麼嚴重。

    四、袁崇煥下獄對於遼東局勢的影響

    遼東的各路將領平素對袁崇煥十分感戴,祖大壽又與代袁崇煥的滿桂互相牴牾,袁督師被逮,又要祖大壽聽滿桂節制,激起遼兵不滿。祖大壽唯恐遭到皇上懲處,於十二月初四日清晨悍然率部東行欲歸寧遠。這一突發事件引起朝廷上下震驚:敵兵還未退去,一支最有戰鬥力的勁旅撤走形勢堪憂。

    兵部尚書樑廷棟建議皇上召見餘大成,謀求對策。奉命前來召對的餘大成對皇上說:“(祖大)壽非敢反朝廷也,特因崇煥而懼罪,欲召壽還,非得崇煥手書不可。”思宗覺得有理,便責成在場的大臣:“事有可行,宜急圖無級。”於是閣部九卿一行入等趕忙來到獄中,對袁崇煥多方開導。

    袁崇煥執意不肯:“壽所以聽煥者,督師也,今罪人耳,豈尚能得之於壽哉?”袁崇煥始終以為“不敢以縲臣與國事”。餘大成對他曉以大義:“公孤忠請俎,隻手擒遼,生死唯命,捐之久矣!天下之人莫不服公之義,而諒公之心。臣子之義,生死明君,苟利於國,不惜髮膚,且死於敵於死於法孰得耶?明旨雖未及公業已示意,公其圖焉。”

    袁崇煥這才欣然從命,當即寫了致祖大壽的蠟書,言辭極其誠懇地要他顧全大局。思宗根據廷臣的建議,派專人持袁崇煥蠟書前往召回祖大壽,同時又要督師大學士孫承宗以個人影響安撫祖大壽。

    這幾方面的措施果然發生了效力。手持袁崇煥蠟書的信使終於在距錦州一日路程的地方追上了祖大壽一行人等。祖大壽下馬捧讀袁督師手書,泣不成聲,一軍盡哭,但還是猶豫不決。在軍中同行的八十多歲的祖大壽老母果斷地說:“所以致此,為失督師耳。今未死,爾何不立功為賅,後從主上乞督師命耶?”將士們聽了無不踴躍,祖大壽這才下令回師入關,收復永平、遵化一帶。

    思宗聞訊大喜過望,他原本對袁崇煥疑慮重重,及至聽說遼兵收復不少地方,頓時又閃現出重新起用袁崇煥的意念,甚至還說“守遼非蠻子不可”。所謂“蠻子”,是思宗對廣西人袁崇煥的一種暱稱。事情似乎有了轉機。

    五、朝臣的黨爭讓袁崇煥不得不死

    然而事情的複雜性大大出乎人們的預料。由袁祟煥被逮入獄引起的政局動盪,一些別有用心的入唯恐天下不亂,乘機制造事端,閣黨餘孽上竄下跳,掀起欽定逆案以來第一次翻案風波,並且由袁崇煥牽連到內閣輔臣錢龍錫,終於使袁崇煥的罪狀層層加碼,喪失了轉寰的可能。

    原先思宗下令速捕袁崇煥時,並沒有要把他處死的意思,只是“暫解任聽勘”而已。當時朝廷大臣為袁崇煥鳴冤者十有六七,憚於皇上震怒,而未敢輕易進諫。獨有兵科給事中錢家修冒險進言,說袁崇煥“義氣貫天,忠心捧日”,“身居大將未嘗為子弟求乞一官……自握兵以來,第宅蕭然,衣食如故”,因此他希望皇上“超釋袁祟煥,照資拔用”。

    思宗接到這份奏疏,並無絲毫反感冷靜地批示:“覽卿奏具見忠愛。袁崇煥鞠問明白,即著前去邊塞立功,另議擢用。”從中可以窺見思宗仍想起用袁崇煥“邊塞立功”的心情。這與他獲悉祖大壽收復永平遵化帶後,“復欲用煥於遼,又有“守遼非蠻子不可之語”,可以互相印證。

    由於朝廷中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把袁崇煥與黨爭糾纏在一起,使事情複雜化以致無法收拾。山東道御史在這方面起了極壞的作用。他在崇禎三年八月初六日的奏疏中,捏造事實誣衊已經辭官的錢龍錫“主張袁崇煥斬帥致兵,倡為款議,以信五年成功之說,賣國欺君,秦檜莫過”。

    與袁崇煥商量平遼方略,是一個內閣輔臣分內之事,居然被扣上“賣國欺君”的大帽子,並與千古罪人秦檜相提並論,居心叵測。思宗接到這份火上澆油的奏疏,怒不可遏,沒有核實就草率下旨:“崇煥擅殺逞私,謀款致敵,欺藐君父,失誤封疆,限刑部五日內具奏。龍錫職任輔弼,私結邊臣,商囑情謀,互謀不舉,下聽臣會議其罪。”

    顯然,他已經把袁崇煥“暫解任聽勘”,逐步升級到“欺藐君父,失誤封疆”,袁崇煥的命運岌岌可危了。

    已故前內閣首輔徐階之長孫錦衣衛左都督徐本高與錢龍錫同為松江人,萬曆三十九年(1611年)聯姻,當時一個是錦衣衛千戶,一個是翰林院庶吉士,都是卑冷之官原無攀附黨緣的意圖。

    現在受到御史的無端誣陷——錢龍錫曾接受袁崇煥賄賂幾萬兩銀子寄存於姻親徐本高家,錢龍錫寄存銀兩數萬云云實屬無稽之談。當時錢龍錫以大學士致仕,皇上欽賜馳驛而歸,恩禮優容,何必把細軟銀兩寄存與他人?思宗對這位歷事四朝侍衛之臣的辯詞表示理解,以為是“風聞”,不必追究。

    不過事已至此,袁崇煥是否賄賂錢龍錫,錢龍錫是否把財產轉移,已經無關緊要,思宗要處決袁崇煥的決心已經下定。

    八月十六日下午,思宗先是在乾清宮暖閣召見內閣輔臣成基命等大臣,商議處決袁崇煥之事;然後又在平臺召見內閣、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翰林院等文武大臣,共同商議對袁崇煥的處決事宜。

    思宗先定基調“袁祟煥付託不效,專恃欺隱,以市米則資盜,以謀款則斬帥,縱敵長驅,頓兵不戰,援兵四集盡行遣散,及兵薄城下又潛攜喇嘛,堅請入城,種種罪惡。”在列舉了袁崇煥該殺的各種所謂“罪狀”後,思宗以諮詢的口問道:“卿等已知之,今法司罪案云何?”

    對於如此重大事件,諸臣都不敢造次,如果為袁崇煥辯護則得罪皇上,如果贊成處死袁崇煥則於心不忍,因此一味頓首,聽憑皇上發落。思宗以為大家並無異議,便宜布他的決定:“依律磔之!”

    所謂磔,乃是一種酷刑,即寸寸割肉致死。至於袁崇煥的家屬,思宗說:其妻妾子女及同產兄弟流放二千里以外,其餘不加追究。內閣輔臣聽了立即頓首稱謝。思宗又叮問一句:“諸臣更何言?”輔臣說:“其罪不囿。”思宗馬上命令刑部侍郎塗國鼎前往監刑。袁崇煥這位戰功顯赫的大帥就這樣被他所效忠的皇帝處死了。

    六、袁崇煥的冤死

    袁崇煥的死令人慘不忍睹。據當時人記載,在西市處磔刑時,“割肉一塊,京師百姓從劊子手爭取生啖之,劊子亂撲,百姓以錢買其肉,頃刻立盡。開膛出其腸胃,百姓群起搶之,得其一節者,和燒酒生齧,血流頰間,猶唾罵不已。拾得其骨者,以刀斧碎磔之,骨肉俱盡。止剩一首,傳視九邊。”袁崇煥的死比熊廷弼要慘多了。嗚呼,難道那個時代為國家獻身的忠臣都要付出如此沉重的代價麼?

    崇煥的功過是非自有公論。《明史•袁崇煥傳》說“崇煥無子,家亦無餘資,天下冤之。”又說“初,崇煥妄殺文龍;至是,帝誤殺崇煥。自崇煥死,邊事益無人,明亡徵決矣。”這段議論堪稱公正持平之見。

    如果說袁崇煥殺毛文龍是妄殺,是一大錯誤,那麼思宗殺袁崇煥便是誤殺,錯上加錯。兩者均為親者痛仇者快使皇太極不費吹灰之力而除去兩員難以對付的大帥。大敵當前,本當以大局為重,捐棄前嫌,而不應該自相殘殺。

    對思宗而言,殺袁崇煥無異於自斬手腳,自毀長城,此後再難謀求足以克敵制勝的帥才,遼事更加難以收拾。楊士聰說:“袁既被執,遼東兵潰數多,皆言以督師之忠尚不能自免我輩在此何為……封疆之事自此不可問矣。”

    令人遺感的是,思宗對此渾然不覺處死袁崇煥後還振振有辭地說:“袁崇煥通虜謀叛,罪不容誅。爾廷臣習為矇蔽,未見指摘。今後有朋比行私,欺君罔上者,三尺具在。”說袁崇煥“通虜謀叛”實在是冤枉!

    (正文完)

  • 7 # 老蟲

    百姓並不痛恨袁崇煥,更多的人,可能連袁崇煥是誰都不知道。但是百姓們痛恨“漢奸”,而袁崇煥正是被朝廷,以“漢奸”的罪名被凌遲處死。

    百姓們肯定相信朝廷的官方說法,也就自然而然的認為,袁崇煥就是“漢奸”。由於百姓都受過後金的欺凌,所以對“漢奸”才極為痛恨,恨不得分食其肉。

    說白了,這就是一種資訊的不對等,由於百姓沒有真實資訊的來源,也就容易被朝廷所矇蔽。再加上中中國人骨子裡的忠君思想,和對官府的天然懼怕心理。也就使得他們,不會對朝廷的決定,產生絲毫懷疑。這也是中中國人看客心理的來源,不是愚昧,而是接收不到正確資訊。

    其實袁崇煥的死,也是黨爭的必然結果。早年間,袁崇煥以賄賂魏忠賢為代價,換取了他在北方軍事上的絕對權利。這也是袁崇煥,能在抗擊後金的行動中,有所成就的原因。

    就是因為他和魏忠賢關係過於密切,也就導致他身上,深深的被刻上了“閹黨”的烙印。在魏忠賢勢力被清算的時候,東林黨自然不願意放過袁崇煥。

    對於東林黨這些文人而言,打仗就像過家家一樣簡單,隨便派一個大將上去,都可以解決問題,所以他們也就輕易的殺害了袁崇煥。黨爭是明朝末年最大的內耗,直接導致明朝的滅亡。

    要說袁崇煥冤,他確實很冤,一代名將,在小人的汙衊下,走向消亡。但在明朝末年,那個特定的歷史情況下,袁崇煥的死也是必然。在殘酷的黨爭面前,任何個人,都是渺小的。面對大趨勢,誰也不可能逃脫。

    而廣大的民眾,也只是充分的發揮了,他們看客的身份。分食其肉,也只是百姓,被上層階級所愚弄的一個表象而已。

  • 8 # 另類物種

    袁崇煥,明末清初不可多得的一員將才,雖然歷史將其評為民族英雄,但從他的事蹟來看,袁崇煥的死是他咎由自取,怨不得別人。

    天啟二年,袁崇煥上京面見木工皇帝朱由校,正直廣寧被金軍擼掉,朝廷派其去勘察地形,回來後這哥們對木工皇帝說只要給他足夠的兵馬錢糧,他可以一個人鎮守山海關。

    朱由校許之。袁崇煥開始經營他的軍事生涯。

    天啟六年正月,努爾哈赤得知主持遼東防務的孫承憲被罷免,大喜,乃率領大軍西渡遼河強擼寧遠,經略高第和總兵楊麟擁重兵山海關,不敢去救寧遠,袁崇煥寫下血書與部下死守,在西洋大炮的狂轟下努爾哈赤敗退。

    事後高第及楊麟被罷免,袁崇煥一炮走紅!

    三月,袁崇煥官升遼東巡撫也從此驕傲起來。

    袁崇煥借努爾哈赤駕崩與皇太極接觸想議和,天啟七年正月,皇太極同意議和發兵擼北韓,北韓在得不到大明救援倒向皇太極,發生了丁卯之役,成就毛文龍大將之名。

    皇太極兵退北韓,五月擼錦州攻守雙方僵持一個月,雙方損失慘重,六月皇太極在西洋大炮的威力下死傷慘重,無奈退兵。

    大捷之後袁崇煥桀驁不馴,得罪魏忠賢,使得其只官升一級與自己的功勞不配,怒罷官回家。

    天啟七年,木工皇帝駕崩,崇禎繼位,魏忠賢與木工皇帝的奶媽客印月被削,袁崇煥被請回明廷。

    崇禎二年,袁崇煥重回遼東,與毛文龍對眼不爽,請出尚方寶劍砍了毛文龍,開始了作死之路。

    十一月,皇太極率領十萬大軍攻入龍井關,大安口,直逼京師,袁崇煥回兵勤王,在兵馬勞累申請入京修整,崇禎不許,乃在城外與皇太極大軍鏖戰。袁崇煥部下奮勇殺敵,擊退皇太極。

    史稱己巳之變。

    袁崇煥本以為勤王有功,誰知十二月卻鋃鐺入獄,魏忠賢遺黨趁機發難說是袁崇煥私自放金兵入關,這是一出袁崇煥自導自演的戲,皇太極也藉機除掉眼中釘說袁崇煥與自己卻有交易,想當年正是袁崇煥私自與皇太極和談。

    崇禎疑心病重,越想越心裡發毛,崇禎三年八月,朱由檢下旨剮了袁崇煥並抄家家人流放三千里。但袁崇煥實際窮得叮噹響,並無家產。

    觀其事蹟,我們不難看出,袁崇煥功不可沒,但其行事作風真是自取滅亡。

    其一,好大喜功是重病,兩戰大捷後聲名雀躍不假,卻忘記了為官初衷,好逐名利。毛文龍一員武將,讀書不多,言語輕浮,但也是大明為數不多的良將,對眼不爽就妄殺大將,袁崇煥這哥們真的以為自己吊炸天了。

    其二,四處樹敵,一戰成名之後就不可一世,彈劾大將滿桂,驅趕魏忠賢派來鍍金的黨羽,不知道與別的官員和睦,甚至不惜得罪那些人背後的大山,常言道為官之道與虎狼為伴,桀驁不馴的資本有了,卻不知道在當朝為官的人才是官道上的保命符。得罪了魏忠賢與其黨羽,也就是自尋死路。

    其三,不會揣摩上級心思,就連十分器重他的孫承憲也對好大喜功的袁崇煥憤怒不已,敵人兵臨城下,袁崇煥卻不知道帝王心思,想帶兵入城修整,這就是犯了帝王之大忌。也正是如此,崇禎才會覺得袁崇煥是不是有了不臣之心。加上魏忠賢黨羽的誹謗,皇太極的離間計。

    袁崇煥自己為自己敲響了喪鐘。

    綜上所述,袁崇煥死得不怨,就是死得可惜。也正因為袁崇煥之死,無人能對抗皇太極的大軍。

  • 9 # 一米私距

    冤是一定冤的,但要究其原因,也有袁崇煥自身因素!具體我就不多說了,總之,做事情除了要有崇高的目標,更離不開合適的方式方法!換句話說,若要實現崇高理想,必須也要有實現理想的智慧!

    但畢竟人無完人!但畢竟歷史是公正的!!

  • 10 # 跪射俑

    他是抗擊後金(抗擊外來侵略者)的英雄,被殘酷地凌遲處死當然冤,崇禎帝這是自毀長城!

    明朝政府以袁崇煥通敵叛國、是漢奸為由處死了他,百姓不明真相,被裹挾、迷惑信以為真。

  • 11 # 大漢豐劉

    袁崇煥被凌遲處死其實是挺冤的,肉被百姓分食,就更是冤上加冤了。

    一,擅殺毛文龍。

    1.毛文龍(1576一1629),“少不喜讀書,不事生產,遊手好閒",可以看出,毛文龍年青時並不是一箇中規中矩的人,倒象是混社會的不良青年。

    I605年,毛文龍開始遼東軍事生涯。1621年,突襲鎮江,打出威名,振動遼地,後攻陷東江,在皮島建立根據地,給後金軍以很大的牽制。1626年,晉升平遼總兵,加左都督,賜尚方劍,得到朝中重臣孫承宗的支援,成為權傾一方的實力派人物。

    但是,在軍功上頗有建樹的毛文龍卻名利薰心,貪財好利。他私營黑市,冒領空晌,屢犯朝庭禁令,對上巴結魏忠賢,對下欺瞞驕狂,唯我獨尊,總之,戰功累累,卻也劣跡斑斑。

    2、袁崇煥(1584一1630),於萬曆十四年(1619年)中進士,後通過自薦在遼東邊關任職,得孫承宗器重,鎮守寧遠,在抗擊後金的戰爭中取得寧遠大捷(致努爾哈赤受炮傷,後不治而亡)、寧錦大捷,一時名聲顯赫,因不得魏忠賢歡心而辭職還鄉。

    1627年,明思宗朱由檢即位。這個懷揣夢想,立志中興大明的年青的皇帝,一眼就看中了袁崇煥(也許對袁的功績早就瞭然於胸),於是在平臺招見了他。

    袁崇煥慷慨激昂,信誓旦旦:給我五年,還一個風清河晏的遼東。這正與血氣方剛的朱由檢(17歲)的心理相契合,遂被任命為兵部尚書兼右副督御使,督師薊遼,兼督登萊、天津事務,賜尚方寶劍,成為東北地區和渤海灣部分地區的最高指揮官。

    以上是兩個人的基本履歷,比較一下。

    1、毛比袁大八歲。

    2、毛於16O5年(29歲)入伍遼東,1621年(45歲)建功立業;袁162O年(36歲)左右入伍遼東,高位起步,不久取得兩次大捷。二人都得到孫承宗的器重,都取得了驕人業績。

    3、毛於1626年(50歲)達到事業頂峰;袁於1627年(43歲)達到事業頂峰。袁崇煥職務比毛大,歲數比毛年輕。

    1627年是分界年一一朱由檢繼皇位,也就是說,毛文龍屬於前朝遺老,袁崇煥屬於本朝新秀。

    此時43歲的袁崇煥有著得天獨厚的優越感,他的後臺是皇帝,他在遼東這片土上是頂級一哥,他有殺伐予奪的權力,他掌控的部隊必須令行禁止,軍紀嚴明。

    也許袁崇煥對毛文龍那糟糕的為人處事的作風早就忿然於胸,也許五、六年前的和毛文龍的不愉快的經歷始終讓人耿耿於懷,也許是在部隊調配佈署中,毛文龍作為一地領主驕蠻慣了,不大買他的帳,真讓人受夠了,袁崇煥決定收拾他!

    袁崇煥借巡視軍備之名登上皮島,在貌合神離地例行公事中,與毛文龍進行著有意無意的交談。第二天,在受到毛文龍傲慢地頂撞之後,他將毛文龍當場拿下。袁崇煥痛斥其十二條大罪,用尚方寶劍將毛文龍斬殺。

    太突然了,這件事情讓所有人震驚!

    受震動最大的應該是最高領導崇禎皇帝。

    給你了尚方寶劍只是一種榮譽,誰讓你真的用它殺人了,而且是不經請示,而且殺的是朝廷一品武將。你到底是幾個意思?太過分了吧。

    朱由檢在"袁崇煥"後邊打了個"?"。

    袁崇煥的形象不再完美。

    這樣的行事作風確實讓人很難理解,包括孫承宗,包括朱由檢,包括每個人。

    二資敵、叛國。

    1,資敵。

    在和後金對峙的艱難時期,袁崇煥曾和皇太極和談,為表善意,資助了一些糧草。皇太極也曾表示,如果條件合適,可以"去帝稱汗"。

    但是,一向對外剛烈的大明皇帝,怎麼能"屈尊"對敵和談呢?象南宋皇帝一樣和敵人訂立盟約,簡直就是"丟份“,那是對自己的侮辱。

    2,叛國

    擅殺毛文龍確實是袁崇煥的敗筆。

    因為毛文龍在皮島的軍事存在,給後金軍以極大的掣肘,使後金軍不能大規模向西展開軍事行動。

    這樣看來,在當時條件下,殺毛文龍應該是不明智的舉動。

    很快,這個不明智就得到的證實。

    毛文龍被殺三個月後,皇太極親率大軍長途奔襲,撇開袁崇煥防線,繞道內蒙,突破大安口,佔領遵化,直逼都城北京,史稱"己巳之變"。

    袁崇煥得訊後,迅速帶領騎兵回援京師,星夜趕至薊州作迎敵準備,聞聽京城有敵情時,又揮軍直至北京城下。(這裡要說的是,這是犯了大忌的,明朝嚴禁戍邊大將沒有詔令,私自帶兵回京。)

    袁崇煥部在北京廣渠門外與皇太極部展開激烈的廝殺,最後將其擊退。

    皇太極撤離時,實施了一個反間計。他製造機會,將兩個被俘的太監放走,又故意讓他們聽到"與袁共謀大事“的話。

    聽到太監帶回來的"情報",崇禎皇帝的怒火衝到了腦門。這段時間,一個一個的重大事件紛沓而至,讓朱由檢有些應接不暇,腦力透支。他回憶了一下這段時間發生的一系列事情,包括袁崇煥做的、皇太極做的,還真能串聯到一起。

    A,與皇太極私下議和一一有罪;

    B,擅殺大將毛文龍(是不是討好皇太極呢?)一一有罪!

    C,殺了毛文龍,致使皇太極大軍可以西進;作為戍邊統帥沒有防住敵軍,使戰火燃至京城之下一一大罪;

    D,戍邊將領沒有詔令,私自帶兵回京(雖然是在緊急情況下)一一大罪;

    E,欲投靠敵軍謀反(不確定)一一極大罪。

    還能怎樣,袁崇煥,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通敵、叛國成立嗎?

    任何事情都怕胡亂猜想,當深居大內的崇禎皇帝"運籌帷幄"之中推斷出袁崇煥的"真面目"時,他心中的那顆雷終於炸了。

    袁崇煥就在城外,立即詔入城內,逮捕下獄。

    對於如何處理這個曾經倚為柱石的人物,崇禎帝還是挺謹慎的,經過半年的仔細斟酌和反覆搓商,終於痛下結論:袁崇煥與外敵勾結,擅殺邊關大將,私自帶兵抵進京城,將敵軍引至城下,與敵合謀叛國,袁崇煥罪大惡極,處凌遲!

    有沒有搞錯,是不是哪裡不對呢?這不直接把人表述為徹頭徹尾的大漢奸、大國賊、大特務嗎。

    這個結論在坊間該怎樣流傳一一難怪敵軍可以打到天子腳下,原來有這種"敗類“。

    那些在戰火中飽受疾苦的流眾難民是怎樣的心情一一恨得牙根疼,生啖其肉過份嗎?

    由是,歷史上罕見的悲慘的一幕出現了:行刑中,劊子手在袁崇煥身上每割一片肉,都會被圍觀民眾爭相搶購,購得者放入嘴中大嚼而食,嘴裡還嘟嘟囔囔,發洩著不知怎樣的憤怒。

    此刻的袁崇煥會怎樣呢,他還能怎樣呢?透過一陣陣顫慄的軀體,肉被刀割的銳痛直戳心底,而在更幽深的心靈深處,不時地湧出更大的痛,更大的酸,更大的苦……。

    袁崇煥有錯,但錯不致死,更不應揹負內奸的汙名,成為人們對這混亂的年代發洩不滿的出氣筒。

    如果認為袁崇煥在遼東前線不合適,可將他改放別位、用作他途,也許他還能勵精圖治、建功立業,為鞏固明朝大廈添磚加瓦。

    即便是處死,也不能搞成那麼大場面,給人那麼大的視覺衝擊和心靈震撼。

    袁崇煥從備受推崇、極盡榮耀,到深陷囫圇、千刀萬剮只用了短短的三年時間。

    當朝的同僚會怎麼想,會從袁崇煥身上得到什麼啟示?

    哪個願落得袁崇煥那般的下場呢。

    於是,每個人都學會了明哲保身、虛以委蛇,不想建功立業,只求不犯錯誤。因為頂層領導反覆無常、翻臉不認人。

    從此,文官不文,武將不武。

    袁崇煥之死是崇禎一朝的分界點,"崇禎中興"的勢頭戛然而止,大明朝廷開始左支右絀、後繼乏力,整個系統熵增加劇,土崩瓦解之象日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學醫真的養活不了自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