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書共三卷十三論。上卷為古銅器、古畫、古墨跡、古碑法帖四論;中卷為古琴、古硯、珍奇(包括玉器、瑪瑙、珍珠、犀角、象牙等)、金鐵四論;下卷為古窯器、古漆器、錦綺、異木、異石五論。此書後來又由王佐增補為十三卷,題為《新增格古要論》,書成於天順三年(1459)。王佐字功載,號竹齋,江西吉永人。主要增補為墨跡、古碑法帖部分,此外新增金石遺文、古人善書畫者、文房論、誥敕題跋及雜考等,對原著次序也作了調整,但其識見遠不及原著。此書在明景泰七年至天順三年間(1456~1459),由王佐對墨跡石刻等部分多所增補,章次也有變更,易名《新增格古要論》,共十三卷。王佐字功載,號竹齋,江西吉水人。他主要增補了墨跡、古碑法帖部分,又新增了金石遺文、古人善書畫者、文房論、誥敕題跋和雜考等,文字雖然增加了很多,但在內容上除墨跡碑帖部分有所論述之外,其他多為雜抄,遠不如曹昭原著的見識。故《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只著錄曹昭三卷本,乾嘉學者亦皆輕視王佐新增十三卷本。又萬曆年間胡文煥所刻《格致叢書》中,另有五卷本《格古要論》,次第與曹昭原本及王佐新增本均不相同。
全書共三卷十三論。上卷為古銅器、古畫、古墨跡、古碑法帖四論;中卷為古琴、古硯、珍奇(包括玉器、瑪瑙、珍珠、犀角、象牙等)、金鐵四論;下卷為古窯器、古漆器、錦綺、異木、異石五論。此書後來又由王佐增補為十三卷,題為《新增格古要論》,書成於天順三年(1459)。王佐字功載,號竹齋,江西吉永人。主要增補為墨跡、古碑法帖部分,此外新增金石遺文、古人善書畫者、文房論、誥敕題跋及雜考等,對原著次序也作了調整,但其識見遠不及原著。此書在明景泰七年至天順三年間(1456~1459),由王佐對墨跡石刻等部分多所增補,章次也有變更,易名《新增格古要論》,共十三卷。王佐字功載,號竹齋,江西吉水人。他主要增補了墨跡、古碑法帖部分,又新增了金石遺文、古人善書畫者、文房論、誥敕題跋和雜考等,文字雖然增加了很多,但在內容上除墨跡碑帖部分有所論述之外,其他多為雜抄,遠不如曹昭原著的見識。故《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只著錄曹昭三卷本,乾嘉學者亦皆輕視王佐新增十三卷本。又萬曆年間胡文煥所刻《格致叢書》中,另有五卷本《格古要論》,次第與曹昭原本及王佐新增本均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