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太王碑是高句麗第十九代王的墓碑,矗立在集安市東太王鄉大碑街。這塊聞名於亞洲的石碑,是高句麗時期鐫刻保留下來的長篇文字資料之一。碑文內容豐富,是研究高句麗政治、軍事、文化和各種制度的重要文獻。
高句麗十九代王,名安,也有記載稱他為談德,號永樂太王。他在位22年裡,高句麗政治穩定,經濟繁榮,軍事力量空前強大。他曾親率水陸大軍,先後征伐百濟、夫餘、碑麗,多次擊敗侵入新羅、百濟的倭寇。因為戰功赫赫,他死後被諡為國岡上廣開土境平安好太王。其子長壽王為紀念他父親的功業,銘記守墓煙戶,在公元414年於陵墓東側建起這座巨大的好太王碑。此碑形體碩大,沒有碑額,碑座埋土中。碑體由一整塊天然的角礫凝灰岩石柱修整而成,略呈方柱形。通高6.39米,四面寬幅不等,分別在1.3米到2米左右。四面環刻碑文,共44行,近1800字。碑文為漢字隸書,大多清晰可讀。碑文首先記述了高句麗建國的神話,稱第一代國王為天帝之子,然後稱頌好太王的功績,最後是記載守墓煙戶的數量來源及有關守墓制度。因為碑中記載了許多史書不見的內容,受到了國內外學者特別是日本和南北韓學術界的重視與關注,眾多研究成果紛紛出版。但碑文中涉及到的許多問題仍有待於進一步研究。
好太王碑是高句麗第十九代王的墓碑,矗立在集安市東太王鄉大碑街。這塊聞名於亞洲的石碑,是高句麗時期鐫刻保留下來的長篇文字資料之一。碑文內容豐富,是研究高句麗政治、軍事、文化和各種制度的重要文獻。
高句麗十九代王,名安,也有記載稱他為談德,號永樂太王。他在位22年裡,高句麗政治穩定,經濟繁榮,軍事力量空前強大。他曾親率水陸大軍,先後征伐百濟、夫餘、碑麗,多次擊敗侵入新羅、百濟的倭寇。因為戰功赫赫,他死後被諡為國岡上廣開土境平安好太王。其子長壽王為紀念他父親的功業,銘記守墓煙戶,在公元414年於陵墓東側建起這座巨大的好太王碑。此碑形體碩大,沒有碑額,碑座埋土中。碑體由一整塊天然的角礫凝灰岩石柱修整而成,略呈方柱形。通高6.39米,四面寬幅不等,分別在1.3米到2米左右。四面環刻碑文,共44行,近1800字。碑文為漢字隸書,大多清晰可讀。碑文首先記述了高句麗建國的神話,稱第一代國王為天帝之子,然後稱頌好太王的功績,最後是記載守墓煙戶的數量來源及有關守墓制度。因為碑中記載了許多史書不見的內容,受到了國內外學者特別是日本和南北韓學術界的重視與關注,眾多研究成果紛紛出版。但碑文中涉及到的許多問題仍有待於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