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都賦》,是西晉左思的作品,分別是《吳都賦》,《魏都賦》,《蜀都賦》。這些賦實際上不只是寫三個都城,而是寫魏、蜀、吳三個國家的概況。左思早年曾寫成《齊都賦》,全文早佚,佚文散見《水經注》及《太平御覽》,一年後又欲賦三都。洛陽紙貴這個成語就是因為當時人們競相抄寫《三都賦》的內容,而造成紙張供不應求,紙價上漲的情形。陸機原本打算寫《三都賦》,因為左思已經寫了,並且感覺很難超越,就放棄這個念頭。
皇甫謐看過《三都賦》以後,予以高度評價,為這篇文章寫了序言。今人傅璇琮考證,《三都賦》成於太康元年(280年)滅吳之前。姜亮夫認為《三都賦》作於291年。白居易《和酬鄭侍御東陽春悶見寄》:“一緘疏入掩谷永,三都賦成排左思。”洛陽紙貴這個成語就是因為當時人們競相抄寫三都賦的內容,而造成紙張供不應求,紙價上漲的情形。陸機原本打算寫《三都賦》,因為左思已經寫了,就放棄這個念頭。 王鳴盛說:“左思於西晉初吳、蜀始平之後,作《三都賦》,抑吳都、蜀都而申魏都,以晉承魏統耳”。《文選?三都賦》李善注引臧榮緒《晉書》一段文字,雲:“思作賦時,吳、蜀已平,見前賢之是非,故作斯賦,以辨眾惑。”
《三都賦》,是西晉左思的作品,分別是《吳都賦》,《魏都賦》,《蜀都賦》。這些賦實際上不只是寫三個都城,而是寫魏、蜀、吳三個國家的概況。左思早年曾寫成《齊都賦》,全文早佚,佚文散見《水經注》及《太平御覽》,一年後又欲賦三都。洛陽紙貴這個成語就是因為當時人們競相抄寫《三都賦》的內容,而造成紙張供不應求,紙價上漲的情形。陸機原本打算寫《三都賦》,因為左思已經寫了,並且感覺很難超越,就放棄這個念頭。
皇甫謐看過《三都賦》以後,予以高度評價,為這篇文章寫了序言。今人傅璇琮考證,《三都賦》成於太康元年(280年)滅吳之前。姜亮夫認為《三都賦》作於291年。白居易《和酬鄭侍御東陽春悶見寄》:“一緘疏入掩谷永,三都賦成排左思。”洛陽紙貴這個成語就是因為當時人們競相抄寫三都賦的內容,而造成紙張供不應求,紙價上漲的情形。陸機原本打算寫《三都賦》,因為左思已經寫了,就放棄這個念頭。 王鳴盛說:“左思於西晉初吳、蜀始平之後,作《三都賦》,抑吳都、蜀都而申魏都,以晉承魏統耳”。《文選?三都賦》李善注引臧榮緒《晉書》一段文字,雲:“思作賦時,吳、蜀已平,見前賢之是非,故作斯賦,以辨眾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