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養魚老道
-
2 # 農學谷
魚類的原始生殖上皮組織,同時具有決定向雌性發育和向雄性發育的髓質部的兩個組成部分,在雌性激素作用下,皮質部分分化為卵巢,髓質部不發育而呈雌性,具有產卵生殖功能;反之,在雄性激素作用下,魚變成雄性,所以魚類性別分化具有相當大的可塑性,能夠按照人的意願獲得單一性別魚群。依據這個原理,我們在養殖的時候,若想增加雌性鯉魚、鯽魚等魚類數量,可以增加雌性激素進行干預。
也就是說在魚苗池中仔魚開始攝食時,將飼料新增一定量的苯甲酸二醇,連續投餵2至3個月,雌性比例就可以達到95%左右。如果用雄性激素甲基睪丸酮處理羅非魚、黃鰭等魚苗,可獲得99%以上的雄性魚。經過處理後的魚類因性別單一,密度穩定,不僅生長快,而且成本低、產量高。
我認為就目前的科技而言,魚的性別還是不能夠人為的去控制的!
所謂的人為控制也就是透過水溫的高低,可能使某些魚兒的幼魚出現一定量的雄多雌少或是雌多雄少的局面而已,想要真正的去控制到精確的生男生女是不可能的!
人類目前連自己的生育性別都控制不了,為什麼非要去過多的干涉大自然呢?順其自然,才能穩定生態,如果真要想去控制魚兒的性別,那還不如先把自身研究好了再說吧!誰能猜出圖中的各種小魚,是男還是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