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武靈王趙雍(約公元前340年—前295年),嬴姓,趙氏,名雍,趙肅侯之子(先秦時期男子稱氏不稱姓,故當稱為趙雍,不叫嬴雍),戰國中後期趙國君主,政治家、改革家,生於趙國首都邯鄲。
趙武靈王既位時,趙國國力不強,受中原大國欺侮。林胡、樓煩等遊牧民族也不時騷擾,鄰境較小的中山國也時常進犯。趙武靈王二十四年(前302年)頒佈命令,推行的“胡服騎射”政策,改革軍事裝備和作戰方法,趙國因而得以強盛。趙雍率將士攻擊匈奴,佔領今內蒙古南部黃河兩岸之地,建立雲中、九原兩郡,又在陰山築趙長城以抵禦胡人,公元前296年吞併中山國。
公元前314年,燕國發生子之之亂,國都被齊國、中山國攻破,趙武靈王扶植燕昭王回國即位。
趙雍晚年傳位於子趙惠文王,自號為“主父”,公元前295年的沙丘宮變中被圍困活活餓死於沙丘宮(在今河北廣宗縣)。諡號為武靈王,趙國君主稱王,自武靈王始(按照周禮只有周天子才能稱王,但楚、吳、越三國的君主在春秋時期就已經稱王,到了戰國各大強國的國君相繼稱王)。
趙武靈王趙雍(約公元前340年—前295年),嬴姓,趙氏,名雍,趙肅侯之子(先秦時期男子稱氏不稱姓,故當稱為趙雍,不叫嬴雍),戰國中後期趙國君主,政治家、改革家,生於趙國首都邯鄲。
趙武靈王既位時,趙國國力不強,受中原大國欺侮。林胡、樓煩等遊牧民族也不時騷擾,鄰境較小的中山國也時常進犯。趙武靈王二十四年(前302年)頒佈命令,推行的“胡服騎射”政策,改革軍事裝備和作戰方法,趙國因而得以強盛。趙雍率將士攻擊匈奴,佔領今內蒙古南部黃河兩岸之地,建立雲中、九原兩郡,又在陰山築趙長城以抵禦胡人,公元前296年吞併中山國。
公元前314年,燕國發生子之之亂,國都被齊國、中山國攻破,趙武靈王扶植燕昭王回國即位。
趙雍晚年傳位於子趙惠文王,自號為“主父”,公元前295年的沙丘宮變中被圍困活活餓死於沙丘宮(在今河北廣宗縣)。諡號為武靈王,趙國君主稱王,自武靈王始(按照周禮只有周天子才能稱王,但楚、吳、越三國的君主在春秋時期就已經稱王,到了戰國各大強國的國君相繼稱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