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937787127551

    常玉的風景動物作品,創意和意境也很特別:畫中多表現蒼茫大地,古道綿綿,或黃沙漫道,渺無人煙的蒼涼情境。畫中在無邊的空曠遼遠的蒼穹中,只有那小小如滄海一粟孤單的動物,動物有時急行、有時緩步,或深思、或徘徊。它們要往哪裡?它們心在何方?鄉關何處?使觀者無不感到這位異鄉遊子晚年的孤獨和悽楚。

    常玉一生都極為坎坷,他畫的畫根本就賣不出去,為了藝術理想,他又不去按世俗的觀點而創作,以致他在蒙巴那斯的家中被煤氣燻死的時候,仍然是一貧如洗。常玉至今雖然不為國內人所熟知,但他在臺灣,在法國以及歐洲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所賞識。常玉是中國的莫迪利阿尼式的人物,生前潦倒而死後榮光。在上世紀四十年代,常玉本想去臺灣辦個展,幾十幅有代表性的作品提前運抵臺灣,但是因為簽證時護照問題未能成行。這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常玉的許多代表性作品都被留在了寶島,成為當代人瞭解這位繪畫大師的心路歷程的重要憑證。

    常玉的靜物作品是他內心世界的一面鏡子,畫中的花朵大都孤單無力,殘花敗韻、強撐姿色,像失去母親的孩子般孤單寥寂,無依無靠,直叫人有“殘月伴秋寒,冷冷清清”的淒涼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朱文正為什麼背叛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