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括描寫與具體描寫相結合。
這首詩是在詩人過去北遊幽燕的生活基礎上,加上張守珪軍中之事的觸發而創作的,實際上是概括了開元年間唐軍將士的戍邊生活。作者透過一次行軍出征的描寫,高度讚揚了士兵奮不顧身,殺敵立功的精神,也表現了他們長期戍邊的思鄉之情,抨擊了邊防將領的驕奢。
2.採用對比的方法,揭示軍隊內部矛盾。
從全詩來看,出師時的鋪張揚厲與戰敗後的困苦淒涼是鮮明的對比。從描寫來看,士兵的效命死節與漢將的怙寵貪功;士兵辛苦久戰、室家分離與漢將臨戰失職,縱情聲色,都是鮮明的對比。而結尾提出李廣,則又是古今對比。全篇“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二句最為沈至”(《唐宋詩舉要》引吳汝綸評語)。這種對比,矛頭所指十分明顯,因而大大加強了諷刺的力量。
3.平仄相間、抑揚有致。
詩極流暢,四句一換韻,四句是音樂單位也是意義單位。四句一組的詩句非但換韻,也換平仄,造成平仄相間、抑揚有致的效果。此詩雖是古風,但也採用了一些對偶句,如“校尉羽書飛瀚海,單于獵火照狼山”、“少婦城南欲斷腸,徵人薊北空回首”等都是對仗工整的詩句,經過了慘淡經營而至於自然無跡。表現出格律盛行的年代古風的特徵。
1.概括描寫與具體描寫相結合。
這首詩是在詩人過去北遊幽燕的生活基礎上,加上張守珪軍中之事的觸發而創作的,實際上是概括了開元年間唐軍將士的戍邊生活。作者透過一次行軍出征的描寫,高度讚揚了士兵奮不顧身,殺敵立功的精神,也表現了他們長期戍邊的思鄉之情,抨擊了邊防將領的驕奢。
2.採用對比的方法,揭示軍隊內部矛盾。
從全詩來看,出師時的鋪張揚厲與戰敗後的困苦淒涼是鮮明的對比。從描寫來看,士兵的效命死節與漢將的怙寵貪功;士兵辛苦久戰、室家分離與漢將臨戰失職,縱情聲色,都是鮮明的對比。而結尾提出李廣,則又是古今對比。全篇“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二句最為沈至”(《唐宋詩舉要》引吳汝綸評語)。這種對比,矛頭所指十分明顯,因而大大加強了諷刺的力量。
3.平仄相間、抑揚有致。
詩極流暢,四句一換韻,四句是音樂單位也是意義單位。四句一組的詩句非但換韻,也換平仄,造成平仄相間、抑揚有致的效果。此詩雖是古風,但也採用了一些對偶句,如“校尉羽書飛瀚海,單于獵火照狼山”、“少婦城南欲斷腸,徵人薊北空回首”等都是對仗工整的詩句,經過了慘淡經營而至於自然無跡。表現出格律盛行的年代古風的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