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漢語常將“形”與“象”二詞合而用之曰“形象”,是指能夠體現其內在之外緣現象。諸如“英雄形象”“企業形象”“個人形象”云云。
原本“形”與“象”為本質上絕然不同之兩個概念。
“形”者,物之外緣,“象”者神之現也。
極目滄海
《尚書》中“詩言志,歌詠言,聲依水,律和聲”及《周易》中“以像觀象”,“立象以盡意”的觀點,便是中國繪畫形成為“重神輕形”之意象藝術之理論淵源。漢代劉安及其門人在《淮南子》中已準確提出了“以神為主者,形從而利;以形為制者,神從而害”之思想,把對形之描繪完全徹底地臣服於主體精神表現之絕對控制之下。
至今,“以神導形,以形載神”依然為中國意象繪畫藝術永不倒斜之大旗。
中國畫向來不以純粹客觀之“形”入畫,是將形經過整合、剪裁、臆造、虛擬等手段轉化,昇華為能夠充分表現主體精神,並具有形式美感和強烈個性之“象”而登臺表演。清石濤所謂“搜盡奇峰打草稿”,便是由形至象,由生活到藝術之不二法則。
中國畫不是照搬,是創造,不是畫形是造象。
錦繡山河
吾言,畫者載也,借形造象,以象傳神。或言:畫無形,唯象是用。
現代漢語常將“形”與“象”二詞合而用之曰“形象”,是指能夠體現其內在之外緣現象。諸如“英雄形象”“企業形象”“個人形象”云云。
原本“形”與“象”為本質上絕然不同之兩個概念。
“形”者,物之外緣,“象”者神之現也。
極目滄海
《尚書》中“詩言志,歌詠言,聲依水,律和聲”及《周易》中“以像觀象”,“立象以盡意”的觀點,便是中國繪畫形成為“重神輕形”之意象藝術之理論淵源。漢代劉安及其門人在《淮南子》中已準確提出了“以神為主者,形從而利;以形為制者,神從而害”之思想,把對形之描繪完全徹底地臣服於主體精神表現之絕對控制之下。
至今,“以神導形,以形載神”依然為中國意象繪畫藝術永不倒斜之大旗。
中國畫向來不以純粹客觀之“形”入畫,是將形經過整合、剪裁、臆造、虛擬等手段轉化,昇華為能夠充分表現主體精神,並具有形式美感和強烈個性之“象”而登臺表演。清石濤所謂“搜盡奇峰打草稿”,便是由形至象,由生活到藝術之不二法則。
中國畫不是照搬,是創造,不是畫形是造象。
錦繡山河
吾言,畫者載也,借形造象,以象傳神。或言:畫無形,唯象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