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熊二是個二貨
-
2 # 荔浦青山
每年冬至過後,我家鄉的人都會做臘肉與臘腸,雖然每個地方做臘腸的方式有一點區別,但是在灌臘腸的時候,很多人還是會用植物的刺、牙籤、縫衣針在臘腸上扎眼,這樣做的好處我認為有著如下二點:
1、將腸衣的一端用細繩綁住,在灌臘腸的時候,腸衣的某個部位就會出現有空氣的現象,此時在臘腸上扎孔,就是為了排出腸衣內的空氣,不讓腸衣爆裂;
2、在晾曬臘腸時,扎有孔的臘腸比較容易幹水;曬乾的時候,臘腸上又不會出現空殼現象。
在灌臘腸時,只要發現臘腸內出現空氣就需要扎孔,在給臘腸分節的時候,保證每節臘腸上有三五個孔眼,接著就把分好節的臘腸用開水燙一下(更容易幹水)就可以晾曬。
我們這邊年前灌香腸都會在香腸上扎一些小孔。
扎小孔的目的一是為了排出腸衣裡面的空氣,防止晾曬或者熏製的時候,裡面的空氣受熱將腸衣漲破,二是有利於香腸幹得快,三是扎孔後,晾曬和燻幹過程中,肉在縮小,這樣腸衣和裡面的肉不會脫節。
至於怎麼扎,什麼時候扎,很多人有不同的見解。我一般在香腸灌好後,先用棉線將香腸分成一節一節的,然後用牙籤在每節上扎一些小洞,每節不同地方扎個5-6個,然後將香腸放置在盆中一晚上,第二天再進行晾曬風乾或者熏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