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子壺
最早的“蓮子壺”流行於明崇禎年間,為“罐”狀,直口,垂肩,圈足,鼓腹長圓身,蓋面略鼓,整體形似一顆蓮子。
蓮子壺壺體飽滿,壺身為蓮子形,三彎流,口蓋略大,弧形蓋頂與飽滿的身形呼應,融為一體。
壺把根部帶“尾巴”,即壺把底端帶垂耳,使用時可用無名指相抵,以免燙手。這個把扣的設計,也為日後區分蓮子和掇球了重要的辨識作用。
掇只壺
掇只壺,是清道光年間的邵大亨創制的。此壺有著渾圓的壺身,微鼓的壺蓋,圓鈕,線條流暢,比例得當,壓蓋略微渾厚,點線之間見出魅力,器型寬厚。掇只壺最顯著的區別,是蓮子演變出來的拉高版本。
掇球壺
掇球壺也是邵大亨創制的。依靠部件和整體的輪廓表現多圓組合,似用圓規畫出。壺身、壺鈕為球體,壺蓋、壺流、壺把為半球體,壺蓋承上啟下。
掇球壺整體造型為簡明的靜態,卻有著鮮明的動勢,有著強勁的力度。飽滿敦實,渾樸醇厚,洗練含蓄。掇球壺是典型的幾何型傳統圓壺式,也是最優秀的紫砂壺代表款式之一
“掇球”壺與“掇只”壺的基本區別是:前者強調“球”,故無足,圓蓋鼓凸;後者強調“只”,故有足,圓蓋寬扁。
蓮子壺
最早的“蓮子壺”流行於明崇禎年間,為“罐”狀,直口,垂肩,圈足,鼓腹長圓身,蓋面略鼓,整體形似一顆蓮子。
蓮子壺壺體飽滿,壺身為蓮子形,三彎流,口蓋略大,弧形蓋頂與飽滿的身形呼應,融為一體。
壺把根部帶“尾巴”,即壺把底端帶垂耳,使用時可用無名指相抵,以免燙手。這個把扣的設計,也為日後區分蓮子和掇球了重要的辨識作用。
掇只壺
掇只壺,是清道光年間的邵大亨創制的。此壺有著渾圓的壺身,微鼓的壺蓋,圓鈕,線條流暢,比例得當,壓蓋略微渾厚,點線之間見出魅力,器型寬厚。掇只壺最顯著的區別,是蓮子演變出來的拉高版本。
掇球壺
掇球壺也是邵大亨創制的。依靠部件和整體的輪廓表現多圓組合,似用圓規畫出。壺身、壺鈕為球體,壺蓋、壺流、壺把為半球體,壺蓋承上啟下。
掇球壺整體造型為簡明的靜態,卻有著鮮明的動勢,有著強勁的力度。飽滿敦實,渾樸醇厚,洗練含蓄。掇球壺是典型的幾何型傳統圓壺式,也是最優秀的紫砂壺代表款式之一
“掇球”壺與“掇只”壺的基本區別是:前者強調“球”,故無足,圓蓋鼓凸;後者強調“只”,故有足,圓蓋寬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