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007521561936

    失敗的革新家的形象

    我不認為倪煥之對他的理想有多麼地不真誠,這只是那一代中小知識分子的時代困局:

    他們習得的一切,正是他們無法在現實生活中找到的一切。

    從這個角度來看,說透過教育來啟蒙心智、改造國家民族之命運,或許有一定的道理,

    只是,對大多數人來說,這是一個被動地痛苦的過程,而遠非一個自覺地痛苦的過程,

    其間的區別在於,前者一味地痛苦,而後者卻知道自己的痛苦由何而來。

    也許正是因為這種被動的痛苦,造成了那一代年輕人的焦慮,倪煥之的焦慮,

    也許也是葉聖陶的焦慮,這焦慮使得他的文字,他筆下的人物,都顯得磕磕絆絆。

    所以我會想,與其說這是一部小說,毋寧說這是一份自白書,也許是心境本身便是如此,

    並非是作者在文字上刻意矯情,而是那個時代的青年,習慣在日常生活中說著書上的話,

    習慣關注自己內心的或大或小焦躁,更習慣直接向現實要求理想,

    而不甘心走一條艱難的長遠的曲折的路。 所以,跳出小說本身,我們也能夠管窺那個時代,

    那位作者,那些無所適從的焦慮,那些求而不得的痛苦,還有那些頭破血流的絕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雙混動力汽車掛什麼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