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蛩嗚齋主

    兩種文化起始的源頭不一樣,中國文化是靜態的經驗型的,注重承襲前人經驗以感教後人,西方文化是動態的探究型的,習慣將老的看成是過去式,注重思維活躍的年輕人探究發現新的知識。我們尊老敬老本質上是尊崇敬畏老年人的經驗,把老看作是經驗智慧的象徵,孝道也好,祭祖也好,一切都是從這裡派生出來的,再加上古代宗法制度視家族年老者為最高家族長,因此年紀越大就等級越高,而不是從人越處在青春上升期越有身體活力和旺盛智力這樣的生命規律考慮設計該尊崇誰不該尊崇誰的,年齡越輕越能幹越易出成績的時候反而越要敬畏老的和順從老的。但西方文化正相反,西方文化崇尚青春,年輕就是道理,老人別擋路,事實證明整個世界也是靠年輕人的想象創造才發展到今天。現在時代進步了,我們提倡的尊老敬老的內容和古代比有了變化,不是從迷信老人經驗的角度去膜拜老人了,而是從人文關懷出發愛護和照顧老人,這樣做符合現代社會實際,比西方把老人送到養老院更加人道些。總之各有各的優劣,正是因為西方文化沒有尊老敬老的傳統,或許把老人送進養老院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畢竟不尊老敬老不意味可以剝奪老人的延緩壽命權利,社會化的養老也算一種善待老年人的客觀有效方式。

  • 2 # 文藝青年李鐵柱

    看了許多答案沒有提到這一條:

    西方的“普世價值”中,更強調個人的價值,“平等”是西方文化的重要觀念。

    所以說,“西方有沒有形成尊老敬老愛老的文化?”答案是沒有。

    那麼西方人有沒有尊老、敬老、愛老呢?

    答案是有。

    因為我尊敬這個人和我尊敬其他人的道理一樣,而並非因為這個人“老”就格外尊敬他。

    反過來,年輕人就不應該被別人所尊重嗎?

    所有人都應該被其他人尊重,因為他本身就是“人”。

    而你格外尊重的那些人,應該是因為他的言行,因為他的貢獻,因為你瞭解他,而不是因為他的年齡。

    所以,又何必刻意強調尊“老”呢。

    這是普通的“老”。在中國,有時候“老”又指父母。

    我想西方人的想法可能是這樣:我愛我的父母,因為他們給了我生命,他們照顧我,他們愛我,所以我也愛他們,而且我自然而然地愛他們。

    這樣的愛就很平等,而沒有等級之分。

    其實這樣也很符合自然的規律,“尊敬、愛”應該是一種自然而然的情感。

    所以,當尊老敬老愛老變成一種要求的時候,當你不是很尊重誰,愛誰。而被要求“你要尊重誰誰誰”的時候,我覺得,那樣的尊重並不是發自內心的尊重了。

  • 3 # 隔夜的粥

    文化差異,中國傳統儒家文化影響深遠,講究“百善孝為先”,中國是“反哺式”,父母年老後,其後代【多為男子】承擔養老義務。

    西方國家的資本主義文化講究獨立,是“接力式”,父母只需要培養後代到其成年,養老問題自行解決。

    儒家傳統中也有尊老的教誨,這種理念已經深深地融入了我們民族。

    西方很多發達國家社會保障體系比我們國家建立的時間長很多,老年人有退休金,對子女的依賴性沒那麼強。中國以前社會保障體系不行,中中國人篤信“養兒防老

  • 4 # 東木510

    西方文化是功利型、利益型文化,凡事講求一個“利”字。老年人在社會群體裡,由於精力衰微,便沒有了利用的價值。所以他們不尊老。所以從西方的文化深層次分析,你不要妄想西方人會尊敬你,只有你能給他們帶來利益的當下,他們才會恭維你,一旦失去了利用價值,你便會被淘汰和拋棄。這是重利文化所必然的表現,所謂食盡鳥飛,利盡人散。

    而中國文化是仁義型文化,凡事講求一個“義”字。你養我小,我如何忍心不養你老!這種相互幫助,和諧共生的社會活動便自然產生了。中國文化裡處處顯出相互性,比如,父慈和子孝;你不仁和我不義;你有恩於我,我加倍還報;你有仇於我,我以牙還牙;君敬臣賢;兄友弟恭;夫義婦隨;等等等等。特別強烈這種相互性,我想這也是人性的選擇,畢竟假如一方欺辱另一方,對方又怎麼會甘心當舔狗呢?就算當了,能沒有怨念嗎。所以中國文化更尊重人性本真的東西,從而加以提倡。引申一下,自然會派生出“氣節”精神,如“餓死不吃嗟來之食”是也,你把我不當人看,我自然不屑與你為伍,正是這個意思。當然忍得一時,十年為報,也是有的。我以為,這也是孔子不責伍子胥的原因所在。孔子強調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正是人與人之間良性互動的模範,一個“仁”字,二人,所謂兩人同心,其利斷金,人類基本的五倫關係,心存對方才能得到對方的正反饋和正回報。而如果為害另一方,以人性和自然規律來說,當然得到負反饋和負回報。人性本真的東西,孔子當然無法責備伍子胥。

    扯遠了,中國之所以有尊老的文化,這正是仁義互助的自然表達。養你小在前,卻不尊老在後,這不是忘恩負義嗎?當然要受到鄙夷和唾棄的。

  • 5 # 葉恆

    因為國外是基督教、天主教等宗教國度。他們只尊重上帝,人與人之間沒有五倫關係,只有朋友這一倫關係。所以西方人才提倡父母玩跟孩子做朋友。

    而中國不是,中國有父子,夫婦,君臣,長幼,朋友這五倫關係。倫是類別的意思。五倫就是五種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所以,凡是那些提倡父母要跟兒女做朋友的,都是受西方文化影響。中國講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很多人對這句話望文生氣,深惡痛絕。其實都是不瞭解真實含義的誤會。“君”是領導人的代表,上至一國之君,下至一個公司的老闆,都是君,就是領導人。“臣”是下屬的代表,上至將相,下至普通員工,都是下屬。“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第一個“君”是動詞,第二個“君”是名詞。就是說當領導就要像一個領導,就要講仁慈,仁義。做下屬就要像一個下屬,下屬就要對領導忠誠。忠誠,也不是領導說啥都是對的,那就不是忠臣,而是馬屁精。“忠”是個象形字,心要在中間,不偏不斜。領導做對了要認可,做錯了要想盡辦法規勸。不要讓領導在錯誤的路上越陷越深,把整個團體帶向毀滅,那就是陷領導於不義。

    父子關係也是同樣的道理。

  • 6 # Laodayba

    這些文化其實虛的大於實際的,所謂這些文化啥的,都不過是建立在他人表面的眼光裡面的認知而已,不能說明什麼,國外那就不同了,怎麼說那人家還是世世代代的信仰使然,善良的本質比俺們這裡表面虛偽要好多少呵呵呵呵不知評會的怎麼樣。

  • 7 # 殷竹

    中中國人嘴上說得好聽,實際上很多家庭還不如別的國家尊老敬老,拿老人當免費牛馬使的人家到處都是。

    要不就是把劣種老年人縱上天!

  • 8 # 崑崙4759

    外中國人也是人也講論理所謂孝道現代有多少人講或做到?

    自立,外中國人父母也有幫助資助子女的,人性。動物也養育下一代。

    現代不需要過份講此事。廣大農村對長輩晚年關照如何!既使在城裡,農村難道沒有聯絡。

    政府對老人有照顧,適當發給零用錢,比一些子女還用心。這是事實吧!

    有子女養老無擾嗎?非也。條件夠了還是到養老機構最好。

    這與孝無關~

  • 9 # 祥龍

    外國講的是依法,公平公正,他們認為每個公民在社會都是平等的,政府不會刻意提倡這些東西,在他們的文化及意識中這是不公平的。

  • 10 # 國學新聲派

    你指的國外,應該是西方文明影響下的社會國家。其實國外同樣尊老愛老敬老,只是與我們的形式不同,本質也不太一樣。

    我們的尊老敬老核心在“孝順”二字,這裡面蘊含的思想是等級制,家長制,是對權威的一種順從,服從。其考核的標準即不能違背老者,長者意志,所以我們的孩子只有在暫時消除自我存在,才能“乖”,也就是“孝順”,便是尊老敬老。

    國外的尊老敬老是基於平等的視角,基於親情的愛,出於自我的意願,而非某種道德的綁架。

    可以說,我們的尊敬文化是要求出來的,是必須和應該的,而國外是從愛從心出發。

  • 11 # 沁冷墨

    三十六計之反客為主,尊老愛幼老壽星

    ---樑馨元

    兵書雲:乘隙插足,扼其主機,漸之進也。

    漸之四:鴻漸於木,或得其桷,無咎。九月,進。

    風山漸的九月裡主導的力量在北方西北的重陽之地,但是悠悠情思,脈脈深情依舊在東南的天王星座下。濤聲依舊,客家人的船帆已經開始在東南的空間裡體味九月裡的王者氣息,這種反客為主的變化是歷史賦予客家人的重要責任。懷念已經年邁的老人,贍養身體不適的高堂,漫漫長空,良好的契機在朋友默默的祝福中升起。

    東南風急飛千里,南洋水冷夢無期。悠悠海天鹿,砍砍極地鯢。

    露露追思,妮妮細語。化作娃娃,拇指龍犄,物種傳傳,冰蠶佛地。

    挈帶長空煙波重,更喜火光正南離。踐行堪堪鶴童淡,滑翔默默無咎繼。

    二十八宿中,東方七宿分別為角、亢、氏、房、心、尾、箕成蒼龍之形。其中角宿二星,形似羊角,故曰角,在東方蒼龍宿中猶如龍角。亢宿四顆星,引亢直上,故曰亢,在東蒼龍七宿中猶如龍頭。現代天文將此二宿劃入室女座,其中角是一等亮星,甚為出名。

    南極老人星則劃入船女座,也是一等亮星,它常顯眼地出現在三月月間晚上九點點後的東南方低空。在因為真實的戰爭而使精壯力量為國捐軀後,壽星即將成為主力,應觀之。

    南極仙翁的手杖即為桷,充滿新希望的具有頑強生命力的桷,手杖的頂端為斑鳩鳥的雕像。魏晉以後,壽星的手杖產生了變化,斑鳩的王杖換成了桃木手杖。

    古代的太平盛世的確短暫而稀少,幾十年一亂一治,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而這顆時隱時現的老人星恰是這種動盪局面的絕好象徵。東漢明帝在位期間,曾主持一次祭祀壽星儀式。普天之下,只要年滿70歲,無論貴族還是平民,都有資格成為漢明帝的座上主客。

    盛宴之後,皇帝還贈送酒肉、穀米和一柄做工精美的手杖,至此南極仙翁正式登場,曾經隱退的老人再度以自己的豐富的閱歷重新展現自己的獨特功用,在年輕人思想過於激進的時代以老人的遠見卓識主導的動盪時代是處理混沌時期重要的漸進的過程。智慧也是一種神聖的力量,人們的智慧越深遠,靈魂越純正,對周邊世界的影響力也就越大。在人們因為各種原因靈魂與肉體分離之後,人的靈魂就成了主導回憶梳理自己曾經過往的主人,一點一滴的靈魂匯聚成了原始的混沌世界,元始天尊就是靈魂的集合體炁的主人,而自己的身體則真正成了客體被各種屍腐菌分解迴歸自然。

    昔太空未成,元炁未生,元始天王為昊莽溟律大梵之祖,凝神結胎,名曰混沌。混沌既拆,乃有天地。中外之炁,方名混虛。元始天王,運化開圖,金容赫日,玉相如天,陶育妙精,分闢乾坤。乃自玉京上山下游,遇萬炁祖母太玄玉極元景自然九天上玄玉清神母,行上清大洞雌雄三一混化之道,生子八人,長曰南極長生大帝,亦號九龍扶桑日宮大帝,亦號高上神霄玉清王,一身三名,其聖一也。

    太陽的生成與元始天尊的生成幾乎雷同,軒轅的父親身軀就在船底座,而頭顱則留在了銀河系中心,太陽的未來也是一樣。懷念東南方的聖靈自然要以懷念軒轅的父親為第一要務,將心比心,以物易物,太陽系的九大行星實際上也是以八大行星的實體形式存在著,七郎八虎,第九個是一種原始的陰陽合一的炁。

    天地是大的陰陽,天地也是可大可小,並沒有實際的尺度,即是無限大,也是無限小,因為有氣在,也就是有炁在,物質也就成了不可分的,不可分的就是原始的混沌,不可分才可分,是為暗之極。南極也是難及,物極必反,開天后必然就要闢地,二者相輔相成。

    如意蓮花冠,鶴氅、牌子、玎當、白髮、白髯、執圭歷次眾多的祥瑞造就了福祿壽三星,殷切的祝福與殷切的希望是相輔相成的,心靈的共鳴才是可以獲得恩澤的法力。

    敬老,尊老,養老就是福祿壽,尊老愛幼是反客為主,也是民心所向,民心所願。

  • 12 # 老非2020

    你以為國外的老人都是這樣的,在城市廣場孤獨地傻坐一整天?

    或者更慘,都是這樣的?

    但其實人家也有這樣的。

    你以為中國的老人都是這樣的?

    但其實我們也有這樣的。

    首先,這個問題本身就是錯的——全球有二百多個國家和地區,有哪一項統計資料或社會學論文說過,只有中國才有尊老敬老的文化?

    甚至都不用舉例子,可以帶著思考反問一下:人類繁衍之初,以及逐漸走到物質相對發達的今天,如果不形成尊老敬老的習俗,還能進化到今天嗎?

    答案是不能!

    因為放到物質不發達的古代——不管是哪個種族,哪個國家,如果傳統是毫不敬老,自己養的孩子一旦成年,而自己衰老了,就會被遺棄、虐待、不聞不問,那麼從社會學角度而言,誰還會養孩子?

    因為養個孩子不但要消耗自己捉襟見肘的物質,未來還沒有好果子吃!

    所以,尊老是全人類的基本傳統,不僅僅只在中國。

    中國有很多強過國外的的東西或傳統;反過來,國外也有一些東西強過中國。

    否則,我們為什麼一直都在發奮追趕,努力趕超呢?

    妄自菲薄,或者閉門自大,都不是正確的世界觀。

    這也是這個問題本身就有問題的點之一。

    說到尊老愛老,中國傳統上一直是非常提倡的,尤其是孔子的儒家思想被扶為正統之後,尊老就不僅僅是道德範疇了,還升級為社會行為規範——即所謂的“天地君親師”。

    不孝之子,或者虐待老人的人,在古代是有可能被官方懲罰的。

    尊老敬老的孝子,如果加上有文化,也有可能被官方嘉獎,比如“舉孝廉”。

    但是,雖然中國的尊老傳統一直存在,但也無法避免會有不尊老、不敬老、甚至虐待老人的事情。

    文化歸文化,傳統歸傳統,人們是否踐行,卻並非同一個概念。

    所以,尊老是主流,也是絕大部分中中國人都會去做的事;但我們還是能看到一些虐待自己老去的父母的個例,有的甚至還十分惡劣。

    說到國外,尊老敬老的例子同樣很多。

    比如歷史上大中華文化圈所輻射到的周邊國家,同樣會受到儒家思想的影響,它們也會尊老敬老。

    再比如亞美尼亞,該國在尊老敬老方面,有著同中國同樣強烈的傳統,有不少至今仍在執行的尊老行為規範。

    只不過有些西方國家,強調個體人的概念——孩子也好,老人也好,首先都是一個獨立存在的人。

    不像中國古代一直相對強調宗族、家庭;也不像中國有不少家長,把孩子視為自己的私有財產——比如中國古代所言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這句話別說在西方了,就是在現在的中國,也早已是不能被實操了。

    所以,從表象上看,它們不像中中國人那樣,一家人生活在一起,或者互相之間的走動相對頻繁。

    但這並非就是不尊老。

    尊老也不是說,都要天天跟老去的父母住在一起。

    因為現在,中國也有不少老人,如果有條件的話,可能也有不太願意跟孩子們住在一起的!

    人家還想自由地去打個麻將!

    或者去大馬路上放飛自我,跳廣場舞呢!

  • 13 # 嚴嘚嘚

    “他是他,我是我!”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文化,但在本質上是共通的,國外也有尊老愛老敬老的文化,只是各自表達方式不同,中國多以行動和物質體現,國外多以情感表達。

    譬如美國,雖然美國沒有法律規定子女必須承擔贍養老人的義務,但是有出臺其它政策保障老人的養老制度。子女不能繼承父母的遺產,父母死後,遺產將歸於國家。國家承擔退休老人的生活費,而若子女主動贍養老人,國家可以提供少繳稅的福利。另外,他們會通過信件、網際網路聊天、定期探望等方式孝敬父母。

    在許多歐美國家,老人們都很獨立,在晚年依然有自己的生活,不依靠兒女。有些人老了就住養老院,有些人選擇寵物來陪伴自己,有些人與老伴一起開店、繼續經營自己的事業和興趣愛好等等。

    “I love you”“I love you.too.”歐美國家思想開放,他們毫不避諱的表達自己的內心,不管是對家人對朋友對愛人,他們可以追從內心說出“我愛你”,讓父母知道雖然子女不能陪伴在你身邊,但是心永遠與你同在。從某種層面上講,也是給予父母一種安全感,給予力量和信心去過好自己的後半生。

  • 14 # 我是傳奇198910440

    我們常說,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敬重老人愛護老人, 已經是我們悠久的文化傳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對於不贍養老人甚至虐待老人的行徑, 會遭到社會的一致譴責。 那麼, 在國外有沒有敬老尊老愛老的文化呢? 從家庭角度來說, 西方確實不太把對老人的關愛作為子女應盡的責任與義務;但是從社會角度來看, 西方建立了比較完善強大的老人扶助系統。 因此,我們可以說, 在西方對老人的關心不是出於文化的約束, 而是出於制度的保護。

    首先, 在西方傳統的文化觀念裡面, 孩子是上帝的賜予, 不是父母的私有產物 。父母對孩子的責任就是養育到十八歲, 讓孩子鍛練出獨立自住的能力, 然後孩子就進入社會單打獨鬥了。絕大部分孩子從高中畢業就離開家裡, 即使離家很近, 也是自己獨立租房。從此孩子與父母沒有很強烈的關係維繫, 父母既不會干預孩子的事業,更不會介入孩子的婚戀家庭。 西方基本沒有像中國老人那樣幫子女帶孫輩的現象, 子女成家後的小家與父母的家庭界限非常清晰, 彼此往來通常就是一頓飯而已。 因而父母年邁以後也很少去寄望於子女來照顧。

     

    其次, 西方更重視個人價值,而相對比較看淡人情關係。 平時大家都在努力實現自我價值, 既不過多地關注他人, 自己有困難的時候也不太會去麻煩其他個體。 在朋友間是這樣, 在親人間也是這樣的;對老人是這樣, 對病人也是這樣, 對孩童也是這樣。  

     

    再次, 西方不喜歡老人的說法。 對他們來說, 他們更喜歡被成為年長者, 而年長者不一定就是很衰老的人群。 比方在中國公交車上給老人讓座是一種禮貌, 而在西方給一位白髮老人讓座, 可能會讓他覺得你嫌棄他。 很多老人白髮蒼蒼依然在超市、在餐廳工作忙碌, 對他們來說不是缺錢, 而是希望展現他們還有能力工作。 筆者最近還聽說一位83歲的“碼農”工程師, 在疫情期間很多人被解僱的時候, 依然能保有他的工作職位, 這說明他的工作還能得到價值。

     

    最後, 西方的老人因為有著完善的養老保障,可以依靠社會力量的幫助而不倚賴家庭內部靠文化約束的愛老行為。 在西方文化的綿延影響下, 社會上有強大的養老扶弱機構, 對行動不便的老人都有相應的機構和機制來保障他們的健康和安全。

     

    可以說, 中國的傳統家庭觀念給了老人很多的溫暖, 西方的養老機制也給了老人良好的保障。 中國國情不同,道路更具特色。不同的文化孕育了不同的制度,堅持制度自信,首先要堅守我們經久不衰的文化。我們尊老、敬老、愛老的文化傳統,通心、融情、聚力,具有強大的生命力。當然,其他國家的養老機制也有很多方面值得我們借鑑,以完善中國的養老機制。

  • 15 # 魔法小窗

    文化差異,中國有句古語“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何況中國和外國的文化有著很大的差異。

    首先,中華民族的文化傳承獨特

    中國的文化信仰中儒家的教育思想仍然是主流思想。

    孔孟之道,在於明德。那麼尊敬父母,贍養父母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內容,正所謂百善孝為先!所以中華文明中孝敬父母是一種責任是有"德行"的提現。

    在中國的社會體系中,不孝順是會受到社會排斥和牴觸的。比如某某人不孝敬父母,對父母不進行贍養導致老人流落街頭乞討為生,那這個人也不會有好結果,他走在街上都會有人戳他脊樑骨的!

    其次,老外自主養老的觀念根深蒂固。

    以美中國人為例,美國的養老金主要是國家政策支援和個人儲備,美國老人大部分住在服務設施完善的公寓裡養老,一些缺乏獨立行動能力的,比如老年痴呆等住在養老院養老。

    因為大部分美中國人不愛儲蓄,所以老年人也時常出現手頭緊,那麼老人沒錢了怎麼辦?都退休了啊。

    其實,美國社會對老年人再就業非常包容,經常去超市的會發現經常會有老人在超市門口做“迎賓”衝你打招呼或者微笑。有些甚至是坐在輪椅上上班,你想想這要是在中國會怎麼樣?

    可是在美國,這就是常態,就是尊老上的文化差異太大。

  • 16 # 知恥de打油詩

    這個題目不合適,國外範圍實在大。儒家學說流傳廣,影響不止東南亞。遊牧民族狼性多,歐美父子平等化。國內也有忤逆子,爹孃跟前充惡霸。

  • 17 # 樸墨草堂

    尊老愛幼是我們優良的傳統,千百年來被中國人所推崇。但是,尊老愛幼只是中國的優良傳統,國外(特別是西方國家)並沒有形成這種文化。究其原因主要有:

  • 18 # 雅趣yongqiang

    你怎知道人家不尊老愛幼,?總是閉門意淫自己多麼強大,老強調自己多文明,把別人描繪成野蠻無知的原始狀態,這種阿Q式的思維方式該變變了,最好花點錢,去各國旅遊下看看實際情況在發問~

  • 19 # 濤聲弘願

    以下是我個人的觀點,還請大家多多指正

    首先國外的文化跟我們中華的文化是不一樣的,國外人一直強調的是人權,是人人平等。我們中華文化一直講倫理道德的,關於愛老敬老,我們是講長幼有序,也就是長者先,幼者後。這個是在我們骨子裡流淌的文化。

    舉個例子,比如說排隊這個問題,外中國人總說我們中中國人沒有素質,但是其實不是,我們中國是早就拍好了,叫長者先,幼者後。一個外中國人正在排隊,他的二大爺來了,他會說我先來的;一箇中中國人在排隊,他二大爺來了,他會說二大爺您先來。這就是差別

  • 20 # 午夜陽光3226

    人家有完善的社會福利系統,小孩和老人,會得到社會的全面照顧,而我們沒有社會福利,只能用強調家庭尊老愛幼,在家裡解決問題以減輕社會負擔,其實我們的傳統文化已被我們徹底拋棄,網上罵孔子罵儒家文化的大有人在,尊老愛幼也只是句穩定人心的口號而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健身減肥時怎樣制定健身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