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音:sāi
基本字義:
〈名〉 形聲。字從魚從思,思亦聲。“思”本義為“考慮糧食問題”,轉義為“與糧食有關”。“魚”和“思”聯合起來表示“魚頭上過濾食物的器官”。本義:魚頭上過濾食物的器官。
部首:魚;四角碼:26130;倉頡:nmwp
86五筆:qgln;98五筆:qgln;鄭碼:RKWZ
統一碼:9CC3;總筆畫數:17;筆順:35251211251214544
組詞如下:
魚鰓、鰓裂、鰓蓋、鰓鰓、鰓孔、鰓草、丹鰓、鼓鰓、板鰓、潛鰓、鰓鰓過慮
擴充套件資料
字形演變
組詞解釋:
1、鰓草
水藻之一種。水薀的俗稱。形如魚鰓,故稱。又名牛尾薀。
2、丹鰓
赤色的魚鰓。指赤色的魚。
3、鼓鰓
魚類鼓動兩鰓。
4、板鰓
板鰓魚類是一種古老的魚類,它的系統發生史至少有 3億 5千年.加拿大學者曾經在北冰洋地區發現4億年前的完整鯊魚化石,這種化石比已經發現的最早的恐龍化石還要早1.75億年。
5、潛鰓
水底之魚。
讀音:sāi
基本字義:
〈名〉 形聲。字從魚從思,思亦聲。“思”本義為“考慮糧食問題”,轉義為“與糧食有關”。“魚”和“思”聯合起來表示“魚頭上過濾食物的器官”。本義:魚頭上過濾食物的器官。
部首:魚;四角碼:26130;倉頡:nmwp
86五筆:qgln;98五筆:qgln;鄭碼:RKWZ
統一碼:9CC3;總筆畫數:17;筆順:35251211251214544
組詞如下:
魚鰓、鰓裂、鰓蓋、鰓鰓、鰓孔、鰓草、丹鰓、鼓鰓、板鰓、潛鰓、鰓鰓過慮
擴充套件資料
字形演變
組詞解釋:
1、鰓草
水藻之一種。水薀的俗稱。形如魚鰓,故稱。又名牛尾薀。
2、丹鰓
赤色的魚鰓。指赤色的魚。
3、鼓鰓
魚類鼓動兩鰓。
4、板鰓
板鰓魚類是一種古老的魚類,它的系統發生史至少有 3億 5千年.加拿大學者曾經在北冰洋地區發現4億年前的完整鯊魚化石,這種化石比已經發現的最早的恐龍化石還要早1.75億年。
5、潛鰓
水底之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