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白兔紙說史

    當然有機會了,他剛即位的時候,局勢並沒有糜爛,遼東也在和後金互相拉鋸。但是崇禎皇帝刻薄寡恩,剛愎自用,容易輕信,又不容易堅信。

    輕信袁崇煥,結果袁崇煥殺了毛文龍,導致遼東局勢失控,最後又因為袁崇煥阻擊不力,將其凌遲,差點導致關寧大軍譁變。自此之後皇太極在遼東再無對手也無後顧之憂,連續五次突破長城,攻入關內,最遠到達現在的山東,燒殺搶掠,對全國抗擊的士氣造成了極大的打擊。

    在對待國內農民起義上,真正優秀的將領盧象升、孫傳庭等人或被逼死,或被關起來,大量庸官掌握剿匪最高權力,導致起義軍一度被撲滅,卻終難以徹底消除。這主要是財政危機,國家稅負大增,卻沒有新的財政來源,只能繼續盤剝百姓。

    在朝內的大臣裡,更換內閣成員如同換衣服,對大臣及不信任,且沒有擔當精神,兵部尚書陳新甲奉命祕密與皇太極和談,事情被洩露之後滿朝譁然,崇禎卻將罪過都推到了陳的身上,將其殺死以謝朝臣。自此之後,再無實心實意為朝廷之人,以至於最後李自成兵臨城下,都沒有人敢贊同遷都南京(怕事敗被殺),而崇禎皇帝敲鐘上朝,也幾乎沒有一個大臣去應召。

  • 2 # 楚霸王歸來

    沒有機會。崇禎帝時,明朝已經爛到骨子裡沒有任何機會對農民起義軍進行徹底彈壓。

    財政收入不足,軍費難以支出

    崇禎帝登上皇位後第一個拿魏忠賢開刀,儘管魏忠賢有種種不是把明朝弄的烏煙瘴氣,但是收取商業稅充實國庫。魏忠賢倒臺後,崇禎帝任用東林黨人。東林黨人上臺後直接取消商業稅,國家財政收入只有農業稅這一項。但是那時明朝正經歷小冰河期,農業減產,稅收根本就收不上來。另一方面,明朝後期土地兼併嚴重,自耕農很少,多是佃戶為大地主權貴們打工的。

    因此崇禎一朝財政緊張,但流民叛亂需要軍隊去鎮壓,軍隊又開不出軍餉,軍糧又缺乏,兵無鬥志,訓練嚴重不足。

    袁崇煥一心為大明鎮守遼東,但卻被多疑的崇禎給凌遲了。孫傳庭多次把李自成,張獻忠的闖軍打的沒剩幾個人,就因為有人打小報告崇禎就把他下獄,後農民起義軍壯大,沒人剿之,才想起在獄中的他。後出潼關與李自成決戰失敗,最後身死潼關。但是因為孫傳庭的屍體一直未找到,崇禎懷疑他逃跑,始終未追封加諡於他。

    跟著這樣的領導,你拼命的幹活領導不說你一句好,反而不相信你,這是何等的悲哀啊!

  • 3 # 流嶺

    崇禎皇帝有沒有機會平叛,有沒有,我來說,沒有。

    為什麼,“野火燒不盡,春風春又生”,當時的明朝經濟已經崩潰、民不聊生,怎麼平叛,平了這波、還有下一波,沒有任何機會。白銀大量流入,通貨嚴重膨脹、錢不值錢,用工用兵成本都高,努爾哈赤為什麼佔優勢,他經濟行嗎、李自成經濟行嗎,都不行,但是光腳的不怕穿鞋的,他們可以搶,政府軍可以搶嗎,孫傳庭說過“暴民可以輸很多次,我們輸一次就完了”就是這個道理。所以社會期待的是重新洗牌,財富重新分配,不管是努爾哈赤還是李自成,人民群眾才不管不顧、都想著能夠重新打土豪、分田地,也就是對“土地革命”的期待,超過了關心明王朝的死活,明亡時官員都不想捐錢,他們都想著在新的朝廷可能會貪的更多,舊朝太窮了,皇帝都伸手向大臣要錢,幸虧他們大部分都被狠人李自成給弄死了,要不然,還不一定怎麼禍害老百姓。而老百姓大部分受災荒、官員壓榨、兵荒禍害已經不能正常生活了,唯一活的滋潤的只有江南的大地主、鹽商、礦主,但這些人是東林黨的後臺典型的一毛不拔,所以朝廷那什麼來平叛,財政先沒法保障,更不用說是賑濟災民。

    而且叛軍其實遍地都是從陝西、一直延續到安徽,遍地的流民,殺不完、抓不完。大家都缺衣少食,所以整體情況已經崩盤,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

    所以明亡已經是大勢所趨、迴天無力,。叛亂根本無法徹底平定。如果我們老幻想崇禎如果能重用幾個猛將的話就能平叛那就太幼稚了,整個國家經濟、政治、甚至文化導向都出現了問題,已經大廈將傾,對任何人來說都是獨木難支,所以不要抱有幻想。

  • 4 # 銀河鐵道小靈通

    沒有可能。但是操作得當的話,可以延緩明朝的滅亡。明朝的滅亡首先是財政的崩潰。因為沒有錢,所以就不能安撫反叛的農民軍。這些人大部分口飯吃的 ,農民軍有一部分就是原來的明朝的邊軍,長期發不了工資就反叛了。因為沒有錢就是逼洪承疇和清軍決戰。鬆錦大戰後,關外的主力全都完了。 清軍入關之後就是採用或者說恢復了張居正的嚴格財稅制度,稅就收上來了嘛。當然清朝是依賴所謂旗人的支援,所以說不需要這些地主支援,也能幹下去。清政府是敢於罷免這些秀才所謂的士紳的功名也就是免稅權。崇禎殺大學士殺將軍殺巡撫如殺狗一樣,但是對普遍欠稅的士紳一根毫毛都不敢動。有錢的江南你不徵稅,讓他們欠稅下去,沒錢甚至因旱災人都活不下去的陝西河南你去徵稅 甚至加稅,那還能撲滅反叛才怪哪。

  • 5 # 江曉01

    有機會,但崇楨皇帝沒有能力。皇帝最重要的一個能力就是知人善任,用人不疑。最典型的就是孫傳庭,孫傳庭是一個有能力的鐵血將領,對於起義軍很有一套,是李自成的剋星。他在陝西剿匪,把李自成部消滅殆盡,李自成只剩十八人,逃進了商洛山。結果,崇楨聽信讒言,把孫傳庭下獄。不到三年,李自成死灰復燃,攻城略地,又發展達百萬之眾。崇楨被迫釋放孫傳庭,臨危受命。可惜孫傳庭坐牢坐傻了,不知外面實際情況,自吹自擂,只要5000精兵,就可平叛。孫傳庭到陝西后,見勢不妙,向朝庭要求增兵。可憐崇楨不理,孫傳庭壯烈殉國。更令人傷心的是,崇楨刻薄寡恩,一分撫釁金沒發。歷史學家評價:傳庭死,大明亡。

  • 6 # 歷史小奴才

    沒有機會。

    明朝在熹宗時期就已經病入膏肓、積重難返了。明熹宗時期朝政腐敗、官宦專權導致民不聊生,天下流民怨聲載道、起義不斷。

    崇禎皇帝上臺後剷除官宦專權,決心改革弊政,節源開流,但是時政動盪,崇禎皇帝又生性多疑,除官宦後又重用官宦,政治陷入死迴圈。恰逢當時又遇連綿不斷的天災、瘟疫,終於導致更大規模的農民起義爆發,以闖王李自成和張獻忠為首的農民起義以摧枯拉朽之勢席捲中原大地;明朝又把重兵佈防到北方防禦女真人的南侵,導致地方空虛。地方軍隊在黑暗的政治通知下也腐敗墮落,面對聲勢浩大的起義軍,紛紛投機倒戈,坐視都城淪陷,明朝滅亡。

    所以,面對內憂(農民起義)外患(清軍入關),明朝腹背受敵,最終走向滅亡。對於明朝積重難返的爛攤子,崇禎皇帝可以說是有心無力、難以起死回生的。

  • 7 # 無心報國

    我認為,有機會,也沒有機會。

    首先我們把崇禎面臨的明末危局復一下盤。

    1、關外滿清羽翼已豐,明朝實際上屬於守勢,無力在短期內通過主動進攻消滅滿清。但為了應付滿清威脅徵收的遼餉已經超過了每年財政收入的六成,中央根本無力負擔。

    2、朝堂內魏忠賢死後,東林黨人一手遮天,瞞上欺下,中飽私囊,不管老百姓死活,只管自己升官發財。其中代表人物就是袁崇煥,為什麼我後面慢慢分析。

    3、因為自然災害頻繁,加之官員腐敗,管理不善,農業欠收,賦稅又高,老百姓沒有活路,官逼民反,農民起義此起彼伏,已成燎原之勢,民怨已形成,明朝自身腐敗的頑疾無法消除,好比火藥桶,只要一點火就著。

    上述講的主要三點,就是明末的爛攤子。其中第一點滿清威脅是歷史遺留原因,與崇禎無關,第二,三點既有歷史遺留原因,但更主要是崇禎在位時用人不當造成局面更加惡化。下面我就來逐條破解難題,如能解決,明朝就有機會度過危局,轉危為安。

    1、如何應對滿清軍事集團的威脅,努爾哈赤在李成樑的縱容下統一了整個女真,學習了漢人的先進經驗,改革了軍制,改良了武器,已經有了自己的根據地,已無法靠武力強行消滅,在野戰中,明朝暫時拿滿清沒有辦法,這是薩爾滸會戰中明軍用全部九邊13萬精銳全軍覆沒買到的血淋淋的教訓。假設明朝強攻,只能是添油戰術,最後滿清越打越壯大,明朝失血而亡。但野戰打不過,不代表大明沒其它辦法消滅滿清。我們先來分析一下滿清的致命弱點。

    1、人口限制:滿清治下人口有限,滿族本身人口很少,全民皆兵也不過幾萬人馬(5萬以下),人口一二十萬人。當然還有一些掠奪的漢人包衣(奴隸),但這些人的忠誠是不高的,滿人也不放心讓他們當兵。

    2、生產生活資料限制:因為發展度較低,滿人並不是農耕文明,以漁獵放牧為主,生產生活需要的各種資料皆需要外購,鹽,鐵,茶,衣物絲綢,生產的農具,作戰的鐵器等,都要靠外購。

    3、被明朝及明朝的藩屬國完全包圍(除了一個不可靠的牆頭草盟友蒙古,本來也是大明的蕃屬,大明自己沒搞好),沒有戰略發展空間,朝明朝一線明朝有遼東堡壘群和山海關,硬打是出不去的,而硬打只要敗一次,傷亡個萬把兩萬人,就有亡國的危險。

    4、唯一一個還算安穩的後方還被毛文龍在皮島打入了一個釘子,導致根本無法安心發展生產,隨時要防止明軍從後方封路兩路夾擊。

    滿人自身有這麼多致命弱點,只要明朝不昏了頭主動出擊或者自廢武功,是很難發展起來的,就算能,也需要很長時間至少要幾代人的努力。但可惜的是,明朝就這麼做了。

    好,言歸正傳,崇禎皇帝的機會在哪裡?首先,五年平遼的基本國策是完全錯誤的,滿清已經成了氣候,越急越壞事。把明朝比作一個大房子,農民起義是房子內部著火,東林黨害國屬於房租管理員監守自盜拆牆板賣肥自己,滿清屬於門外不懷好意的強盜,但大門比較結實他一時半會進不來。崇禎的做法是讓貪汙的房屋管理員帶著全部老本出去找強盜拼命,敗了,卻不管房子內部著火。此時明朝的基本國策應該恰好反過來就對了,先滅火(救災輕賦稅),再整頓地方吏治(殺貪官,提拔有能力的非東林黨人),再整頓中央吏治,最後平滿清。期間遼東地區以困獸法為主,依託防禦不要主動進攻,最大限度的減少遼餉,減輕農民負擔,先發展生產,再整頓吏治,再開海禁興商貿,最後平遼。這樣估計3-5年可以穩定局面,10-15年準備好後,水陸並進兩面發兵,正面緩步推進吸引滿清主力後,出奇兵背後致命一擊,一舉平遼。這就是崇禎的機會。

    但可惜的是,歷史沒有如果,性格決定命運,崇禎最終還是沒機會的。為什麼這麼說?我們來分析一下崇禎無法改正的錯誤在哪裡?

    1、大局觀不足,不懂平衡之術。崇禎幹掉魏忠賢沒有問題,但他沒有再扶植起另一個魏忠賢就不對了。代表地主士紳利益的東林黨人在失去制約後徹底放飛了自我,肆無忌憚的貪汙侵佔打壓異己,富裕的江南地區發災,東林黨人一面借救災大肆貪汙,為所欲為;另一面趁機低價兼併土地,老百姓口無裹腹之糧,身無立錐之地,只能造反。

    2、魄力不足,個性多疑,政策搖擺不定,朝三暮四。用人方面是崇禎最令人詬病的地方。除了袁崇煥,崇禎沒有堅定不移的用過任何一個人。恰好又是這個袁崇煥,把大明帶進了溝裡,順便坑死了崇禎。

    3、好大喜功,喜歡聽好話,容不得批評的意見。東林黨人的傑出代表袁崇煥就是利用了崇禎的個性弱點,說什麼5年平遼,建不世偉業,成就陛下千古明君,把崇禎忽悠瘸了。後面崇禎終於明白過來殺了袁崇煥,可惜為時已晚,最終無力迴天,袁崇煥可以說是標準的豬隊友。

    4、除了袁崇煥外最關鍵一條,以東林黨為首的文官大地主集團已經徹底腐朽走向反動,他們眼裡除了既得利益必須要堅守外,任何東西都可以出賣,皇帝,國土,良心都不值錢,老百姓的命更不值錢。這個集團不打倒,大明根子上就好不了,就算用我的策略過了初一,最終還是逃不過十五,必然會自取滅亡。

    下面我就以袁崇煥是怎麼做一個合格的豬隊友的經過來解釋一下東林黨人乾的一部分壞事。袁崇煥先是吹牛,說自己能五年平遼,把遼東軍政大權一把抓後就開始擁兵自重,年年找國家要錢,每年財政收入超過6成都給了袁崇煥,扶持力度不可謂不大,說是平遼,然而平了5年遼後滿清打到了北京城下,不知道那麼多銀子用到什麼地方去了。所以說打仗是最賺錢的生意。

    在袁崇煥當遼東總督任內,以愛國的名義做了一件滿清做夢都要笑醒的事情,把敵後的毛文龍給咔嚓了。然後毛文龍手下帶著兵馬投奔了滿清,結果八旗兵裡有三旗是漢人,這三個旗主在滅明中立下汗馬功勞,最後因功勞受封三藩。這三個漢八旗加入滿清後,不但帶去了最先進的火炮技術,最壞的是幫滿清完成了民族融合,再以後的漢人投降被俘都有去處了,不用做奴隸了,極大的調動漢人協助滿清的積極性。這是從根基上協助滿清摧毀大明。

    那麼袁崇煥為什麼一定要殺毛文龍?是毛文龍虛報軍餉,擁兵自重,販賣物資,暗通滿清?都不是,這些事,袁崇煥自己也做過,其它的明軍將領都做過,這些不過是殺毛文龍的藉口。真實的原因只有一個,毛文龍不是東林黨人,分了遼餉,擋了東林黨的財路。而袁崇煥的愛國是狹隘的愛國,首先要忠於東林黨,假設與東林黨人的利益有衝突,那皇帝也是可以欺騙的,大將也是可以枉殺的,國家也是可以賣的,老百姓的死活也是可以不顧的。

    可惜空有中興志向的崇禎,目光短淺,識人不明,用人不當,放任只顧自己升官發財的東林黨人,與人民利益背道而馳,終究是會被歷史拋棄的。

  • 8 # 孟冬二九

    明確觀點:沒有機會!明朝體制的問題是老生常談了這就不提了,今天就說說崇禎!

    首先什麼叫平定叛亂?我崇禎本來就是大順王朝的第一功臣!要不然大明還是有不少名將的,這麼快就亡了還是挺不容易的。崇禎十七年用了五十個首輔,宋朝一百三十年才用了五十一個宰相;十七年換了十七個刑部尚書,總督砍了七個(包括大家熟悉的袁都督),巡撫砍了十一個。就這個頻率別說孫傳庭頂不住農民軍,就是白起,韓信,諸葛亮集體穿越也得被崇禎背後捅刀全帶走了。

    說起鎮壓起義軍,孫傳庭那是一把好手,向來是當者皆破。上任四個月就把一代目闖王高迎祥給生擒送到京城剮了;張獻忠被追的走投無路,眼看就要被孫傳庭徹底剿滅,令張獻忠極為恐懼,要不是朝廷保全,早就沒有張獻忠這號人物了;新上任的二代目闖王李自成也逃不過毒打,在洪承疇和孫傳庭的齊心協力之下,李自成也被花式吊打,僅剩十八騎遁逃,淒涼無比。

    那崇禎是如何對待孫傳庭的呢?首先,屢次立大功幾乎沒有封賞,就加秩。後來因部下失石泉,就連坐到孫傳庭,所加秩又都削了。合著我老孫這麼多年給你老朱家白打工了。孫傳庭極力諫阻崇禎把陝西精兵調離山陝地區,以防造成不可測之後果。當然,我崇禎足智多謀深謀遠慮當然是不會聽的,該咋辦還咋辦。最後,因為楊嗣昌彈劾孫傳庭假裝生病就直接將孫傳庭貶為民,送到大牢裡吃牢飯。奇葩的是崇禎派楊一儁去檢驗孫傳庭是否真的聾了,楊一儁考察完回來說:沒錯,是真的聾了。你這不是打我崇禎的臉嗎,我這麼英明神武怎麼會錯呢,就把楊一儁一起送去吃牢飯當獄友。

    孫傳庭在大牢裡吃牢飯,張獻忠、李自成一看大剋星孫傳庭被我方內奸崇禎給幹了,紛紛歡呼雀躍,大家重操舊業一起造反,明軍山陝主力正好都被崇禎送到遼東送死,李自成、張獻忠三年間聲勢滔天,叛亂局面開始一發不可收拾。在崇禎無比信任的楊嗣昌也一敗塗地之後,想起了被他下獄三年的孫傳庭,又重新把孫傳庭從獄中拉出來,不給錢不給糧就要開赴前線。

    孫傳庭招募新兵,日夜練兵。練兵九個月就已經被我們的大順功臣崇禎強迫出師面對多年征戰的闖王軍。毫無意外明軍先勝後敗,孫傳庭被迫退守潼關,打算“益募勇士,開屯田,繕器,積粟”打持久戰,然而剛剛出手在松山坑死了洪承疇的崇禎再次出手,逼迫孫再次進攻李自成,孫傳庭被迫出關與李自成決戰,大敗全軍覆沒,身死戰場。可憐孫傳庭死了還要發揮餘熱替崇禎背鍋,被安排一個“詐死潛逃致大軍戰敗”的罪名,家裡也不給撫卹,下場淒涼。

    兵部侍郎張鳳翔曾勸崇禎說“孫傳庭所有皆天下精兵良將,陛下只有此一付家當,不可輕動”。這是最後一支崇禎指揮的動的精銳部隊,所以才有“傳庭死而明亡矣”的說法。而崇禎就是這樣對待他最後的依仗的:有功不賞,三天兩頭就背黑鍋送去吃牢飯,打仗不給錢不給糧還喜歡瞎指揮,人都死了還要汙名化背黑鍋…就這樣崇禎還有機會平定叛亂?所有人都明白有這樣的皇帝明朝亡的真是一點也不冤,當然除了崇禎自己,畢竟我這麼英明勤勉,一定是諸臣誤我!

  • 9 # 公子魏

    你要是能活著你想死亡嗎?要是有機會他用得著殺親上吊嗎?就平常百姓尚且惜命,何況九五之尊,若不是萬念俱灰他也不至於走上這條不歸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電影拍攝要使用膠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