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名是《給15歲的自己》,這首歌的原版是Angela Aki自己作詞作曲的“手紙~拝啟 十五の君”。
非常有力量,非常好聽的一首歌,風靡日本。
在60屆紅白歌會上,第一次聽到這首歌,幾百人的大合唱,感動到[喊]。
然後聽到了香港的翻唱。
鍾舒漫的版本:“給自己的信”,還不錯,港味十足。
然後sammi鄭秀文在love mi演唱會的尾場,唱了鍾舒漫的這個版本,看得我淚流滿面,sammi唱的很用力,很動情。
sammi的這個現場版本,是我覺得最有feel,最有power的一個版本。
現在聽到劉若英的版本,是典型的臺灣系風格。
power不足,感性有餘,是最文藝的一個。
我不喜歡的是最後的部分,中氣不足的樣子。
除此以外,還有陳明等人的版本,不一一詳述。
值得一提的是,幾乎所有的翻唱版本都沿用了原唱Angela Aki の編曲、歌詞,乃至整個意境。
蘿蔔青菜,各有所愛,自己聽著舒服有感觸就行……
原名是《給15歲的自己》,這首歌的原版是Angela Aki自己作詞作曲的“手紙~拝啟 十五の君”。
非常有力量,非常好聽的一首歌,風靡日本。
在60屆紅白歌會上,第一次聽到這首歌,幾百人的大合唱,感動到[喊]。
然後聽到了香港的翻唱。
鍾舒漫的版本:“給自己的信”,還不錯,港味十足。
然後sammi鄭秀文在love mi演唱會的尾場,唱了鍾舒漫的這個版本,看得我淚流滿面,sammi唱的很用力,很動情。
sammi的這個現場版本,是我覺得最有feel,最有power的一個版本。
現在聽到劉若英的版本,是典型的臺灣系風格。
power不足,感性有餘,是最文藝的一個。
我不喜歡的是最後的部分,中氣不足的樣子。
除此以外,還有陳明等人的版本,不一一詳述。
值得一提的是,幾乎所有的翻唱版本都沿用了原唱Angela Aki の編曲、歌詞,乃至整個意境。
蘿蔔青菜,各有所愛,自己聽著舒服有感觸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