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過了很多機會!
如果?不可能有所謂翻身的機遇,因為你在機遇裡面的時候,大多都不太確定這是一次機遇。比如2008年時期的房價,房價多年來第一次下跌有多少人敢出手買?
細數那些錯過的機會:
第一次錯過。N多年前,親戚是工程隊的包工頭,蓋著房子,一直覺得開發商偷工減料,罵天罵地,開盤房價2800元/平。由於他的不推薦,一直沒考慮,多年後之後,房價28000左右。當然,當時自己還只是學生,父母也沒錢,但只要願意借,還是能湊出來的。
第二次錯過。A股到達峰值。年紀稍長的朋友都會知道,那時候保潔阿姨、保安大叔每天的的話題都是股票股票,幾乎沒啥股票不漲。
第三次錯過。2008年的房價下跌,只賣不買,大錯特錯。
第四次錯過,賣房,創業,錯失風口,機遇和資金一去不復返。
第五次錯過,類似錢.寶這樣的工具平臺,儘管正式是騙,但其初期幾年,確實很多人賺的彭滿缽滿。可能有人說這一條不算,但就收益率而言,都一樣。難道國內股票就不算騙麼?呵呵。
錯過了很多機會!
如果?不可能有所謂翻身的機遇,因為你在機遇裡面的時候,大多都不太確定這是一次機遇。比如2008年時期的房價,房價多年來第一次下跌有多少人敢出手買?
細數那些錯過的機會:
第一次錯過。N多年前,親戚是工程隊的包工頭,蓋著房子,一直覺得開發商偷工減料,罵天罵地,開盤房價2800元/平。由於他的不推薦,一直沒考慮,多年後之後,房價28000左右。當然,當時自己還只是學生,父母也沒錢,但只要願意借,還是能湊出來的。
第二次錯過。A股到達峰值。年紀稍長的朋友都會知道,那時候保潔阿姨、保安大叔每天的的話題都是股票股票,幾乎沒啥股票不漲。
第三次錯過。2008年的房價下跌,只賣不買,大錯特錯。
第四次錯過,賣房,創業,錯失風口,機遇和資金一去不復返。
第五次錯過,類似錢.寶這樣的工具平臺,儘管正式是騙,但其初期幾年,確實很多人賺的彭滿缽滿。可能有人說這一條不算,但就收益率而言,都一樣。難道國內股票就不算騙麼?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