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蕭霆龍吟
-
2 # 風輕雲淡175945865
第一,人家越戰越勇,作戰方法達到遊刃有餘。第二,人家社交 政治 軍事 農業各方面做得好。實體經濟,底蘊,強有利的支撐,士農工商。每當滅一國打下東西變成自己的腰包,多資源,甚至聯合打他警惕能力安全以我保護能力強。至於6國都想撈油水,你防著我,我防著你,都想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所以很多東西難得談攏失去最好作戰機會,怕戰,不敢戰,不能戰。總是想拖~直到慢慢的被吞沒。
蘇洵有一篇《六國論》說的就是這件事。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
六國為反秦,組織了十次聯盟,都沒有成功。首先是沒有明確的目標,要麼是為了解燃眉之急,要麼是收回被佔領的土地。這樣的聯盟不夠具有統一,持續的目標性。
其次是聯盟的核心人員的更替。第二次反秦聯盟持續了三年,從軍事領域上來說,取得了勝利。但核心主導人員齊相國孟嘗君受到齊王的懷疑,孟嘗君相位被罷免。再加上廉頗和樂乘等趙國名將被新趙王罷免。秦國再適時的使用離間計,最後兩位抗秦明將李牧和司馬尚也死了。
國家面前,往往是利字當頭。不為土地,不為權利,不為金錢,聯盟如何持續。但這些因素往往又是最為脆弱的,各國有各國的小算盤,誰都不想把自己全投進去,但又想獲得最大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