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中醫者
-
2 # 陽光1012517354376
我是喜歡研究中醫,沒跟師傅學過,就是自己看書。理解慢一些,我可以多看幾遍。我開心的是,醫院說這病治不了了,我缺用幾味藥,花幾塊錢就給治好了。所以覺得中醫,奧妙無窮。我治好了,好幾個,醫院說治不了的病,我是研究完,在去開藥方。就是覺得好玩。我別的書,看不進去,一看中醫書,有時候看到半夜都不困。中醫書,包羅永珍。太深奧了。
-
3 # 謹仁中醫
老中醫收徒不像其他的行業一樣,是師傅發現了有靈性的人,求著他要收其為徒的。這也要看緣分。自學中醫,畢竟有一些障礙的,比如,中醫典籍是否讀的通理解的了,臨床時是否能得心應手地將學到的知識轉化為治病的實際操作等。
-
4 # 健康有道蔡野平
現在的中醫都是很開放了,只要心誠、打好基本功,大多數都會收的。有位老師經常說,絕不保守,把經驗都傳授,為什麼要這樣做?老師說的很真誠也很悲壯,“現在真正想學中醫的人太少了,再保守中醫真的要失傳了”。
-
5 # 橘井生香
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學則亞之,多聞博識知之次也。學習中醫關鍵在於自身的意志和恆心,只要在讀,寫,背這三個方面下死功夫,閱覽中醫藥群書,增強對中醫藥知識愛好的興趣,然後在富有臨床經驗中醫師的指導下,採用學用結合的方法,這樣學習中醫很能成功的。
-
6 # 天氣越來越熱了
最近疫情期間也在斷斷續續的看一些中醫的書,現在資訊非常通達,幾十秒鐘就可以搜尋到自己想要的資料,只要想學,有強烈意願,學習條件很多都是水到渠成的。
可以多看看一些著名老中醫的書,像一般鄧鐵濤鄧老李可老先生的視訊、藥方、書只要有時間就看,受益匪淺,他們的治學精神和專業知識甚至是為人處世都有很多很多值得我們學習借鑑的地方。
只要自己想學辦法總比困難多
-
7 # 風雨無阻
估計是怕麻煩,不要東學一下西學一下,先看最新版中醫基礎理論,再看最新版中藥學和中醫辯證理論最後看方劑學,有了基礎再找師傅可能容易些,當然學這個很枯燥也要很長時間,沒有確實喜歡或難以長期堅持的就別學了。很多中醫院校的最後轉行的也很多,望你三思而後行。
-
8 # 使用者626664602599
首先應該考慮老中醫為什麼不收徒,再去考慮怎麼學。
中醫收徒首要條件是看個人修養———醫德。對中醫醫術的認知———醫術是斂財的還是治病的。
-
9 # 健康實習生
很多前輩也並不是有師承的,不少都是30歲以後自學成才,老中醫不收徒,那就自學啊,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金匱要略,傷寒論等等都是先要通讀的。本人也是自學入門,古語有言,為人子女者不知醫謂不孝,為人父母者不知醫謂不慈。
-
10 # 路上走者
自己看書唄,然後給周邊親戚朋友試著診病,但是不要開藥方。建議他們看中西醫結合,然後陪著他們看醫生,驗證自己判斷。不一定能救人,但是可以自救
-
11 # 嶺南春風2
老中醫一般是願意收徒弟的,可是自己身份都不合法,教了徒弟更加不合法,自學中醫也不合法,學了中醫又能如何=~一隻腳踏進牢門。
-
12 # 中醫王群
老中醫不收徒,目前學中醫有兩個辦法。第一個呢,就是自考中醫類學校,學習科院派的理論知識,當然,課本內容全國都差不多。在學校學習,能夠很方便的拓寬自己對於中醫的認識,但是實用的臨床知識可能略微少一些。在學校裡,可以多打聽一些臨床功底紮實的老師,諮詢可不可以跟老師門診。老師一般是不會拒絕的。這樣,基本上臨床和理論都能夠兼顧到。第二個,就是自學了。這條路就非常辛苦了。建議可以先大體看一下《名老中醫之路》這套書,大體瞭解一下。專業的書籍看哪些,需要根據自己的古文功底個體化選擇。目前市面上的書很多可以說稂莠不齊。個人覺得清代的官撰《醫宗金鑑》可能更適合初學者。當代的可以買一套第五版綠皮的中醫教科書系統學習。最後說一句,中醫學習,最好的辦法還是跟師,臨床和理論結合應用的很快,如果有可能,首選的還是師帶徒。
回覆列表
喜愛中醫的各位同道本人04年自學方劑學08年開始學習中基、診斷學、傷寒、金匱等現已購買中醫書籍數百本,自學中醫不到半年就開始給親朋好友看病開方(汗,膽很大)有成功也有失敗!初學者建議先看一些能激發自己喜愛中醫的書籍1:如《中醫是無形的科學》《中醫人生》等,2:《神農本草經》和《中藥學》等:3:再看《傷寒論和金匱要略、方劑學》如《劉渡舟傷寒論講稿》《張琦主編:金匱要略講義》和《鄧中甲方劑學講稿》等,4:然後再看醫案 《傷寒、金匱名醫驗案精選》等醫案書籍, ,5:《鄭欽安醫學三書》《圓運動的古中醫》等 6:還要多臨床多總結,多嘗方和藥,多悟等, 7:自學者一定要建立自己的四診和辨症體系如“辨六經+方證”或“辨八綱+症候”,等自己慢慢理解吃透再在原有基礎上做學術上延伸,當有一定的臨床基礎後再看《黃帝內經》《難經》等書籍以上是本人的一些自學感悟希望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