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壹點靈

    有些人好像很難感知別人的情緒和感受,甚至連自己有情緒時也難以辨識和表達,情感淡漠、彷彿是情緒“色盲”,生活在一個黑白世界,並伴有社恐、社交回避等表現,這種情況很可能是“述情障礙”

    述情障礙不是一種精神疾病,分為先天型(原發性述情障礙)和後天型(繼發性述情障礙)兩種。

    先天型屬於一種穩定的人格特質,跟遺傳基因、腦部結構或兒童早期受到的忽視養育有關;後天型則是由心理困擾、創傷引起,或是抑鬱症、自閉症等的併發症,是一個階段性的狀態,經過調整有恢復的可能。

    所以這些人不是刻意冷血,而是“不能”——沒有能力去辨識或表達自己&他人的情緒。

    不是不會愛,而是怕再次受到傷害

    由於先天型的述情障礙很難改善,目前研究還無法提供顯著有效的解決方案,這群與情感世界失聯的人,往往要經過專業的治療和漫長的訓練,才能取得些許好轉。所以我們在這裡主要討論“後天型述情障礙”。

    其實很多人,表面看似性情寡淡,但他們過去可能是情感充沛、共情能力很強的人,只不過由於各種原因,他們關閉了這個能力。

    比如,有些人經歷過嚴重的創傷體驗:分手、離婚、家人離世、重大的自然災難或原生家庭的暴力、虐待等,他們會突然感到一陣“麻木”,對感覺失去了原有的控制力,用“情感隔離”的防禦機制把自己包裹起來,有效地隔絕外界的痛苦體驗,之後神情也會變得淡漠,甚至會用歡快愉悅的語調來講述這段經歷。

    有些人對錶達情感有過不太順利的經驗,比如試著安慰一個沮喪難過的朋友,結果自己被勾起了傷心回憶,悲傷像開閘的洪流一般將自己迅速吞沒;

    勸阻一個正在火冒三丈的人消氣,但對方卻調轉矛頭拿你開涮;向朋友表達自己被誤解忽視的感受,結果讓對方陷入深深的自責和內疚,怎麼都安慰不好.....

    似乎每次真情實意地表達或想要幫忙,都會把自己搭進去弄得一身傷,慢慢的他們覺得情緒是一個負擔,也不再接收別人傳遞過來的情緒。

    還有些人患有精神疾病,也會與述情障礙相關聯。比如,自閉症患者群體中,約有50%的人有述情障礙。抑鬱症、創傷後應激障礙、軀體形式障礙、精神分裂症等也有可能產生述情障礙。在某些情況下,述情障礙甚至是患上這些疾病的徵兆。

    那麼述情障礙大致會有哪些表現?我們如何判斷自己或身邊人可能就是述情障礙?

    以下可參考:

    識別、表達不同的情緒感到困難,對他人面部的表情不敏感難以在軀體感覺和情緒之間做出區分思維模式相對固定,對造成某些情緒的源頭感到難以理解想象活動或白日夢減少,缺乏對內心世界的關注,基本上只關注外部世界的資訊邏輯思維很好,行事作風偏於理性對身體感覺過度敏感,可能伴有慢性、常年的疼痛感覺自己不會愛了,不輕易被感動,跟他人相處總感覺隔了一堵牆,很難信任別人在某些場合會故意假裝出一些合理的情緒反應,讓自己表現得像個“正常人”

    符合三條以上就要引起注意了哦~

    如何走出述情障礙的困局?

    方法一:學會識別情緒、貼標籤

    我們可以有意識地學習更多表達情緒的詞彙,而不僅是停留在模糊的“舒服”和“不舒服”之間。有時我們不知道自己的感受是什麼,正是因為我們不能準確地命名它。

    所以,參考專業的心理學書籍或者論壇,我們可以蒐集到很多形容情緒的詞彙,記錄下來在日常生活中隨身攜帶。

    一旦察覺自己有情緒波動時便拿出來看一看,尋找列表上有哪些可以準確形容自己當下心情的詞語。通過這樣不斷地練習,我們便會內化這項技能,越來越準確地表達出自己的感受。

    方法二:寫日記、看小說

    有研究表明,堅持記日記可以顯著提高對情緒的感知能力。當然一開始的時候,很可能寫成流水賬,但堅持一段時間,寫到後面就會逐步細化自己對外界的察覺,能用一些更有感覺的文字將內心表達出來。

    讀小說也一樣,它會讓你代入到某個特定的情境中,當下的內心反應會有一些情緒語言與之對應,讀小說還能鍛鍊第一人稱“我”的敘事能力。

    還有機會接觸表達類藝術的朋友,可以嘗試繪畫、音樂、戲劇表演等,來增加自己和內心世界打交道的機會,在體驗過程中不斷嘗試向外表達自己所感受到的事物。

    方法三:回溯創傷事件,必要時尋求諮詢師幫助

    有原生家庭或其他創傷經歷的朋友,可以試著追溯一下,在久遠的記憶中是否存在有自己情緒失聯的事件,找到後重新體驗那個場景,讓情緒流動起來。

    比如曾經一位述情障礙患者,在諮詢師的引導下回顧了自己的過去,嘗試與過去被封閉的情感重新建立連線,然後他慢慢能體會到憤怒、傷心等,並有效地緩解了身體的纖維肌疼痛。

    方法四:用複述的方式,學習認知共情

    共情有兩種,一種是感同身受,屬於情緒共情;另一種認知共情,指知道別人當下是什麼情緒,並且可以推測和理解他人產生相應情感的原因。

    情緒共情難度較大,但認知共情可以透過訓練習得,比如:複述。複述不是單調的復讀機,是把對方說的話進行加工、理解,然後用自己的話說出來。

    比如要先複述下對方講話的內容,再傳達對情緒來源的理解:“本來以為是XXX,結果發生了這樣的事,你肯定會覺得委屈……”這種表述,能提高自己對情緒理解的準確性,也能讓對方感到被關注和被接納。

    方法五:用冥想與身體的傷痛對話

    情緒雖然被隔離、壓抑、迴避,但它們並沒有消失,那部分能量由身體在承擔,以慢性疼痛的方式表達出來。

    這時我們要主動關注自己的情緒和心理狀態,可以嘗試用冥想來觀察感受的起伏變化,對它們不批判、不壓抑、不黏著。長期的練習能提高我們的情緒靈活性,在感受自己或他人時更容易做到收放自如。

    如果嘗試過以上方法,效果還不理想時,可能需要專業的心理諮詢介入了。感受和表達情緒,是一種能力,每個人生來不同,但都有機會改善。願每個人都能找到真實的自己!

  • 2 # 劉墨先生

    海德歸因理論認為事件的原因無外乎有兩種: 一是內因,比如情緒、態度、人格、能力等;二是外因,比如外界壓力、天氣、情境等。一般人在解釋別人的行為時,傾向於性格歸因;在解釋自己的行為時,傾向於情景歸因。

    除去內向型人格的人,我相信大部分人是後來變得“不想與人往來,情感淡漠”。為何?

    從情景歸因角度講,是這個社會變得淡漠,準確的說是冷漠,我想問,誰不曾是個熱血少年?我想問,有誰不是一開始內心有一團熱火,想溶解逐漸冰化的人情?可當社會一次一次給予人無情痛擊:小悅悅的死,碰瓷的大爺大媽……試問社會不溫柔的待人,人又何必懷抱熱情。所以,當大多數人不能達則兼濟天下,他們會選擇獨善其身,這也是一種通透,花費很多時間在不靠譜的人際往來,怎比得上自己獨處的美好。我們可以把這種淡漠稱為一種“佛性心理”,且不去評論這種心理的好與壞,但它是明哲保身的好辦法。

    可我再問,要是每個人都是這種心理,那這個社會會如何?更怕的是,如果這種心理從上一代傳輸到下一代人的身上,後果我不敢想象。

    所以,試著換一種心態,試著去與他人交往,試著去多看這個社會的溫暖,他人、社會說不定會給你些料想不到的感動。當然,僅僅是個人的拙見,接受大家的批評。

  • 3 # 鄒可樂

    我知道有人是愛我的,但我好像缺乏愛人的能力。若能避開猛烈的狂喜,自然也不會有悲痛的來襲。----《人間失格》

    越長大越覺得自己是一個感情淡薄的人,一開始以為是懶,懶得打理各種關係,後來覺得可能是一種病,冷淡到沒有一天24小時都想聯絡的人,即便戀愛了也是如此。更多時候只想獨處,不想與人來往。

    從不干涉別人,走得近了也要刻意保持一定界限,看得慣的就看,看不慣的就遠離,有時候會想要是一輩子就這麼獨處下去也挺好的,不想分享自己的時間給任何人。

    與人相比,對動植物好像更有耐心、更有感情。寧願花上數個時辰摘花餵魚,也覺得比跟別人聊天有趣的多。

    大學剛畢業,與身邊朋友的狀態就是:你不聯絡我,我也不聯絡你。明明沒有經歷過什麼大的變故,卻不知為何卻總透著一股子清淡絕情的氣息。

    看起來隨意、好相處,一般別人說什麼都OK,很少反駁別人的意見。但只有我知道,這樣的性格背後是冷漠和無所謂,因為一旦大喜大悲以後會非常累,所以不希望情緒有大的波動。

    心裡其實什麼也沒有,也不想要什麼,有時候甚至想老了也不錯,坐在屋外晒晒太陽,有書就夠了。

    “希望你能多點菸火氣,千萬別成仙”

  • 4 # 珠海老金

    1、首先,不想與人來往這種心態是不好的。因為我們生活在一個現實世界裡,不與現實世界進行和諧良好的溝通,把自己封閉起來,首先對自己的身心健康不利,同時也對自己的事業和生活不利。人是需要情感的,情感是需要溝通的,只有良好的溝通才會在自己身邊建立起來一個和諧健康的氛圍,有利於自己融入社會這個大家庭。所以,你要克服這種心理,漸進式地接受外界的一切。

    2、其次,情感淡漠也是不好的。這可能與你的成長環境有關,但不能因此這些因素,自己就自甘情感淡漠。你嘗試去接納人,在不斷地接納人的過程中,對方也會接納你,在彼此接納的過程中,慢慢融化心頭上的淡漠情感,不斷在被認可中提升自己的價值,豐富自己的內心情感。

    3、再其次,不想與人來往和情感淡漠這種心理如果久了,容易造成心理疾病,譬如封閉症或精神病,所以,一定心態Sunny一些,把自己投入到人流中去,學會主動溝通,即便溝通存在一點障礙,也不要退縮。克服自己的心理特別重要,只有戰勝自己,才會更快地健康起來。

    好了,希望這些描述對你有益,附送一首小詩——《在兒子房間》

    在三胖房間

    找一找依戀

    海的那邊

    望姑娘已經太晚

    ===

    劃拉下吉他

    音樂響了

    三胖和了一聲

    哦,親愛的老爸

    ===

    媽媽進來舞蹈

    光著腳丫

    三胖放下作業

    親自彈奏吉他

    ===

    高山不流水

    江河不騰達

    彩雲不追月

    遊子不戀家

    ===

    在三胖房間

    賴一賴依戀

    聽一聽吉他

    久違兮宣言

    ===

    悶不作聲不是我的性格

    薄命的存在不是沒有自我

    如果你不把我束之高閣

    優美的旋律一樣為愛謳歌

    ===

    ——於2018年5月8日晚,雨來雨不去,海邊怕風雨。倦怠兒子房,索要小樂趣。隨筆《在兒子房間》。

  • 5 # 柳月潤色

    在人群裡都要把熱情的一面放大,有算計人的人也有熱心幫助人的正能量。總受傷的人就不想和人太親近。保持距離大都是不想傷害別人也不想自己受傷害。即不算計人,也不想被算計。其實心理很孤單。誰不想有個健康的社交圈呢。給不了別人愛,自己獨處也好。人在群中就分高低。

  • 6 # 善心從心

    應該是經歷的多了,看淡了,現在有幾個真心朋友呢,不過都是為了利益的酒肉朋友,人家不想對這些不值當的人浪費感情,過好自己,挺好

  • 7 # 牛笨笨的生活

    我現在基本處於這種狀態,只是因為這幾年窮困潦倒,可能有些自卑吧,但事實也是,親人也好朋友也好,只有永遠的利益,這是如今的社會現象,人有時候就是要有自知之明,就好象哪怕非常要好的朋友今天請你吃飯因為是好朋友,明天再請你吃飯還因為是好朋友,那後天再後天呢?你不回請你自己也不好意思,別人也怕你了,躲避你了,那還能當朋友嗎?所以選擇一種保護自己的尊嚴的方式,跟人保一定的距離,我是這樣想的

  • 8 # 微塵106115216

    沒想到還有跟我一樣的人。或者我會更甚。年輕時把一切人心都看為好,對誰都是兩肋插刀,只要自己有。後來自己撩倒了卻發現一個電話安慰都是奢侈。從此心冷心硬,變得漠然,不在熱心,發現自處、怡然自得的美,從此沉浸悠之、樂之,很好!

  • 9 # 吃瓜子的向陽花

    曾經對人世間滿腔的善意和熱情,被無數的人和事傷得麻木到沒有知覺,已經絕望的心不想再面對任何的虛偽,往後餘生寧肯活在一個人的世界裡,看似孤獨卻也安心放鬆!

  • 10 # 安東660

    我是一個活過了一個甲子的過來人,我的人生經驗明確無誤地告訴我:君子之交淡如水 小人之交甘若醴。此話適合於任何人際關係,包括親人……

  • 11 # 慕是慕之的慕

    首先專業上對“情感淡漠”的定義來了解一下:情感淡漠是說那些可以引起別人情感波動的事情或者與自身利益緊密相連的事情,你壓根沒有相應的情感反應。比如,中了500w大獎,別人可能會高興到飛起,可是你卻毫無反應;同樣都是最親密的親人去世,別人悲痛萬分,你也依舊好汙悲痛。簡單來說,就是對所有事情漠不關心,各類表情呆板,極度缺乏內心體驗…情感淡漠實質上是情感障礙的一種,所以別輕易給自己打上情感淡漠的標籤。

    說回不想與人來往的事情。人具有獨特的社會屬性,也是社會屬性的影響所以產生了各類的人際交往,如:家庭關係、友誼、愛情等。不想與人來往的態度可能是在成長及後天環境作用下,某幾次的受挫而導致;也可能是從小在家庭環境下,父母家人的耳濡目染,導致對與人來往的厭惡及迴避;或可能是因為在某一段親密人際關係中的失去給你造成了難以磨滅的打擊等等。當然,這一切假設是在排除了你有心理疾病的前提下形成的,某些器質性疾病也是會導致情感淡漠的。

    每個人為了自己更好的生存和發展,都會選擇對自己有利的行為模式來生活,如果不喜歡與人來往並沒有給你造成一些麻煩和困擾,大可隨它去吧!

  • 12 #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婦

    ☞本篇由婦專委特邀心理問答專家志願者陳瀅如老師回答。

    在我們身邊,會發現有很多很“宅”的人,除了在工作等方面,其他沒有什麼太多連結;甚至有些兄弟姐妹、親戚間也是如此,你不主動聯絡對方,對方也不會聯絡你。表現出人與人之間情感很是淡漠。

    不想與人來往,我們要從兩個方面探究一下:

    一是,不想與人來往,也只是自我保護的一種方式,由於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可能遇到過傷害自己的人或事,為了避免再次受到傷害,就會選擇不與他人有來往,表現出情感的淡漠,對誰都是無所謂的,保持一定的距離。

    在諮詢的案例中,曾經有這樣的求助者說,“我不想與同學建立更親近的關係,因為一畢業我們就該分開了,那讓我會久久痛苦著,我不要那種感覺”。這個就是他內在有分離焦慮的心理在作祟。

    再有,即便是親人間,也會有這樣的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疏離的,他似乎總是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裡,習慣於一個人的獨處。這可能會與他自身的人格是有關係的——疏離型人格。這樣的人,他對任何人都是如此,即便是最親近的人。

    那麼如果我們碰到的是第二種型別的疏離型人格的人,我們該如何去做呢?這裡可以提供給你兩點幫助:

    明白他們不是隻對你會有牴觸和拒絕,長久以來的行為和思維模式讓他們會自覺的產生拒絕行為。明白這一點之後,如果你被這個人所吸引,那你就要嘗試去接受他的行為。如果對你來說太難,請你不要去對他的行為進行其他的解釋和誤會。

    二,人格雖然在很大程度上,跨時間和情景有穩定性,但是,也不是一成不變的。相信一個有愛心和責任感的人,對一個疏離型人格的人的人格改變是有好處的。

    面對“不想”和你來往的人,讓我們主動點吧!

  • 13 # 中醫許天賜

    哈哈,我來也。不想與人來往,情感淡漠。我相信很多人都有。我自己很多時候也這樣子。

    首先,這是一種比較內向的心理。外向型人格的人會活躍在交際場所。在觥籌交錯中的到自己認為的價值所在。而內向型的卻躲避,不願踏入別人的生活,也不願別人踏入自己的領域。

    第二,這是一種人生態度,也是價值觀。不想和他人來往的人比較多是想要靠自己,不願意靠別人。

    第三,沒安全感,逃避社會。怎麼說呢,當我們覺得一個人比較好的時候我們會躲起來。出去,我們需要遵守社會規則,還需要接受別人的評判,壓力比較大。躲起來,用房子給自己暫時的安全感。

    第四,有效外交原則,放無效外交,提升自己,自己好了,一個層次的人自然就聚起來。

    也是一種比較

  • 14 # 我說精神

    先糾正一個錯誤,不想與人來往的人,絕大部分應該不是情感淡漠,而是情感平淡。如果是情感淡漠,可能就不是單單的沒有興趣去與人來往,而是可能已經嚴重到了精神分裂症那種無法去控制的精神疾病的程度。

    為什麼會不想與人來往

    我們生活的社會是一個群體性的社會,深處社會當中就不可避免的回去與人來往,去進行社交活動,那為什麼我們有的時候會不想與人來往?難道是我們不需要與人來往嗎?顯然不是。出於某種社會心理因素,或者乾脆來自於生理上的某些不可控因素,都會在某一段時間裡讓我們興趣缺缺,想必這種感受大家都曾經經歷過,既然所有人都經歷過就不能說是一種病了吧?確實不是病,而是正常低落情緒,而這種低落的情緒,往往就是我們不願去接觸外界,不願去與人來往的真正原因。

    不必擔心,任何人都會有這樣的時候,大部分人或靜下來,或動起來,都可以在短時間內調整自己的情緒,重新回到原本的生活狀態中去。不過世事無絕對,如果社會心理因素相對強烈,可能我們的低落情緒也會很強烈,那隨之而來的行為變化也會很強烈,可能不單單不想與人來往,可能會哭,可能會吃不下飯,可能會無心工作,可能會找人傾訴。如果這種強烈的低落情感持續的時間在長一點,也許就符合了抑鬱症的診斷標準,成為了抑鬱症。

    在我的門診工作中,經常會遇到來訪者稱自己越來越不合群,不想與人來往,原本正常的社交活動並不會給自己帶來任何愉快感,反而成為了自己的負擔,不去會影響朋友感情,去又會委屈自己,刻意堅持社交活動也會因此感到心力憔悴。其實這個時候可能最適合的是休息,運用自己的方式去調整自己的情緒。

    情感平淡的原因可能很多,不見得就是心理問題,可能只是最近生活或者工作的一種情緒上的反饋。如果真的長時間存在,那麼也不見得就是心理問題,可能需要去看我這樣的精神科醫生,幫你判斷是否可以排除抑鬱的可能。

  • 15 # 裡外雅堂

    在日常生活中,有時候會看到一些人獨來獨往,不太喜歡與人來往。

    這樣的人可能是性格上比較寡淡,或者自閉,而不僅僅是偏內向

    內向是人的一種氣質,艾森克個性問卷將典型內向描述為:安靜,離群,內省,喜歡獨處,保守,與人保持一定距離(除了摯友),生活規律,嚴謹,做事靠譜,很少有進攻行為等等。多數人則認為內向是種不好的性格,認為內向的人性格孤僻,心理陰暗……這其實是對“內向”的巨大誤解。

    實際上,內向只能說是性格的一部分,即一個人的性格可能是偏內向的,或者偏外向的,但不會是完全內向或者完全外向的。性格偏內向的人,並不一定就是安靜或孤僻的,在摯友面前或遇到感興趣且可以發揮的話題時,他們通常可以滔滔不絕,甚至有點話癆。

    而偏內向的人之所以在多數人面前或者公開場合前顯得沉默寡言,可能是因為當時的話題TA不感興趣或者發揮不了,為了儲存精力,避免體驗到不舒服的刺激,他們選擇限制自己的社交活動,以免被過分消耗。也就是說,他們對於外部世界刺激是敏感的,只是選擇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好沉思,善內省,避免自己被外界左右。

    這類性格的人因為自我意識較強,不容易被外部世界影響,有的性格寡淡,對外界不太看重,覺得自己過好、不給社會添亂就行,有種淡泊名利的感覺,因而很多時候不太願意與人來往,僅保留幾個摯友。尤其是一些名人,在大眾面前看起來侃侃而談,實際上也是個偏內向者,當他們的心理需要到達一定的高度後,對外界也就沒那麼看重了,這個時候就會顯示出一種讓人覺得孤僻的錯覺。

    有的人則可能是因為成長經歷的緣故,性格上比較自我封閉,什麼事都自己承受,不太願意與人交往,而這樣的人可能給是一種沉默式討好型人格。比如《華胥引》裡的鶯歌,因為被容潯所救,喜歡上了容潯,而努力地成為“容潯希望她成為的樣子”,即堅強,受傷不吭一聲,什麼事都自己解決,從不尋求幫助,也不與人來往。如果說一個家庭裡,養育者以“所謂的什麼事都要自己扛,該求助的時候不能求助,不容許孩子有一點點軟弱的時候”來教育孩子,那麼,孩子成年以後,就可能形成自我封閉的性格,不願意與人來往,或深交,內心極其缺乏安全感,卻又無法滿足,而這樣的性格,一旦陷入絕境,無法自救,很容易崩潰。

    迴避型人格出於對親密關係的迴避,也會顯示出不想與人交往的一面

    迴避型人格最大的特點是行為退縮,心理自卑,面對親密關係大多采取回避態度或無能應付。

    迴避型人格主要形成於童年。

    當嬰兒有需要,養育者不重視,認為哭鬧一會兒就好,並且經常性地不滿足嬰兒的心理生理需要,嬰兒就會形成一種“我不夠好”、“爸爸媽媽不喜歡我”的意識,此後當養育者出現時,嬰兒便會漸漸表現出一副事不關己、滿不在乎的假象,實際上內心十分渴望。如果在成長過程中,個體長期遇到這類情境和待遇,甚至遭遇養育者的打擊式教育,就有可能形成迴避型人格障礙或偏執型人格障礙。

    其中,迴避型人格障礙主要表現為:

    因為害怕自己被批評或否定或排斥,而主動迴避任何涉及較多人際接觸的職業活動或者工作如果不能確定自己是不是被喜歡,TA不願意與人打交道在社交場合會出現被批評或被拒絕的先佔觀念,因而不願意主動參與骨子裡的自卑使得迴避型人格因為害怕失去,恐懼被拒絕而回避親密關係認為自己在社交方面笨拙,缺乏個人吸引力或低人一等有些時候由於不得已而勉強參加一些社交活動,但不會主動

    迴避型人格對於社交是有意識地迴避,自己選擇性願意或者不願意,但其實,他們內心是十分渴望親密關係的。

    有的人可能不是不想與人交往,而是患有社交恐懼症

    與迴避型人格不同,社交恐懼症患者雖然也不主動與人交往,卻不是主動選擇的。

    社交恐懼症也叫社交焦慮症,是一種對社交場合和人際接觸表現出過分擔心、緊張和害怕的神經症。患者常擔心自己在公眾場合會做出一些令自己尷尬的言行而感到十分恐懼,因而害怕與人接觸。

    其主要症狀表現為:

    對自己嚴重的不自信,深深的自我懷疑,因而總是擔心自己在社交場合出醜;在進行社會活動或者出現在公眾場合的時候,會感到侷促不安,表現出害羞的樣子,同時會伴有口吃結巴、說話緊張的跡象;患者的恐懼與實際情況極不相符;患者深知自己的恐懼與擔憂是多餘的,不應該的,但無法自控;若患者被迫進入社交場合會產生嚴重的焦慮反應,茫然不知所措;患者在公眾場合或社交場合伴有口乾、出汗、臉紅、震顫、心跳加速、呼吸急促、手腳冰涼等軀體症狀,部分患者甚至會驚恐發作,出現呼吸困難,有瀕死感等症狀。

    社交恐懼症患者儘管內心十分渴望參與社交活動,但由於無法自控自己的焦慮與恐懼,因而不得不拒絕大部分的社交活動,有的甚至連與自己的親人接觸,也會呈現社交焦慮,因而不得不迴避社交活動,不與人打交道。但他們的行為在其他不瞭解的人看來,就是不想與人打交道

    抑鬱症患者由於無活動意志,也會出現不願意與人打交道的表現

    會出現“不願意與人打交道”表現的,還有抑鬱症患者,尤其是重度抑鬱症患者。

    這是因為,抑鬱症患者由於大腦多巴胺、五羥色胺等神經遞質分泌異常,興奮度大減,甚至降到零點,對任何事物或活動都提不起興趣,缺乏活動意志,哪怕是起個床,健健身,他們都不會動,像極了一般人口中的“懶惰”,因而抑鬱症也被稱為“懶病”,一旦發作,什麼事都不想幹,包括聯絡朋友,更別說與人打交道了

    同時因為心理與生理互相影響,在抑鬱情緒的影響下,人肝氣鬱結,消化系統功能下降,腸胃執行不暢,導致氣血兩虛。而在中醫理論中,氣血虛的人往往缺乏精神,顯示出疲勞、睏倦、乏力等症狀,更加不想動。

    尤其是對於帶有精神病性的重度抑鬱症患者而言,因為伴有被害妄想,精神病性重度抑鬱症會產生一種擔心被人迫害的恐懼感,為了保證自己安全,TA拒絕與人打交道

    不想與人來往和情感淡漠是兩回事

    情感淡漠是心理學和精神病學的一個名詞,屬於情感障礙的一種,指的是個體對外界刺激缺乏相應的情感反應,哪怕這個事情與個體本人的切身利益密切相關,也是如此。其內心體驗極為貧乏,思想阻滯,顯得呆滯、遲鈍、麻木、毫無生氣,看起來好像事不關己,多見於精神分裂症和一些腦器質性病變類的精神障礙。比如說,帕金森病、阿爾茨海默症、精神分裂症、其他精神障礙等。

    不想與人來往,則是人意識清醒的情況下作出的選擇。有的人可能因為一些不幸經歷,性情上變得較冷漠,但與情感淡漠完全是兩回事。

  • 16 # 拽拽的黑洞

    你的這種心理狀況,現在很多人都有,只是嚴重程度不同。造成這種心理的原因可能有幾種:

    在人際交往或者情感中受到過多次傷害

    情感淡漠是現代人的特徵。人生的早期階段,我們可能充滿了熱情和對人性的期待,但這樣熱情不斷地被傷害,被打擊。

    比如說:

    你曾經瘋狂愛過的女孩,她可能因為你錢不夠多跟你分手,而後你遇到的其他女孩,談來談去都是現實條件。這很容易讓你對愛情灰心。

    你的兄弟、鐵黨,在面對利益選擇的時候,果斷地拋棄了你,讓你對友情失望。

    兄弟姐妹爭父母財產反目成仇,讓人對親情失望。

    社會新聞天天都在上演人性之惡,這些都會讓人灰心。

    受過傷害的人,如果不具備很強的自愈能力,就會越來越拒絕付出感情,從而越來越淡漠。

    巨大的現實壓力和打擊下產生的逃避心理

    從年幼到年輕,再到步入中年,老年,我們對生活的熱情在不斷地被減弱。巨大的現實壓力,讓我們感覺筋疲力盡。而很多人習慣往上對比,在與周圍人的攀比中,很容易產生自我懷疑之感。面對現實的壓力和自我否定的打擊,人很容易產生逃避心理。

    所以,有抑鬱症狀的人群在不斷增多,抑鬱症患者數量逐年增長。

    性格內向,不善溝通導致的自我封閉

    有的人性格內向,不敢與人溝通,而現在的社會,除了自己的親人,可能很少有人會去主動關注你,有耐心地引導你。

    久而久之就越來越不善於和人交往,最後就成了不願意。這種狀況下,有些是逃避情緒,有些是對抗情緒,也有些人只是自我封閉。

    童年陰影,原生家庭帶來的傷害

    並不是每個人的童年都是幸福的。有的人來到這個世界,遭遇了很多不幸,有些傷害來自於家人。

    原生家庭對於一個人的影響非常大,影響到人的心智模式和對世界、對自我的認知。而且這種傷害和影響,即便隨著年齡增長,也不一定會消除。

    題主所說的狀況,其實已經是一種心理問題,應該嘗試積極尋找方法走出這種狀態。

  • 17 # 易道家業向益賢

    要明白,他們不僅會對你有抵制和排斥,而且長期存在的行為和思維方式會使他們自覺地拒絕行為。當你明白這一點時,如果你被這個人所吸引,你就得試著接受他的行為。如果對你來說太難了,請不要對他的行為給出其他的解釋和誤解。雖然個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穩定的,但在很大程度上並不是一成不變的。相信一個有愛心和責任感的人對一個性格疏遠的人的性格變化是有益的,這是很好的。面對"不想要"的人和你在一起,讓我們主動吧!

    可能是靈魂受到了很大的創傷!人與人相處,心是好是壞?看不見,摸不著,隨時都會變!尤其是能偽裝的人!如果你想傷害別人,你就會傷心甚至死去!一個很久不願與人打交道的人可能會遭受太多的痛苦!我無法擺脫某些人!我是唯一一個會把自己關起來的人!如果你不和別人接觸,你就不會受苦。

    首先,不要和人交往,而是要保護自己,因為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可能遇到過傷害自己的人或事情,為了避免再次受到傷害,我們會選擇不與他人互動,表現出情感上的冷漠,對任何人都漠不關心,並保持一定的距離。在協商中,有一位這樣的人曾說:"我不想和我的同學建立更親密的關係,因為一旦我們畢業,我們就應該分開,這會讓我痛苦很長一段時間。我不想要那種感覺。"這就是他心中的分離焦慮。

    在我們周圍,我們會發現有很多"家"人,除了在工作和其他方面,沒有太多的聯絡;甚至有些兄弟姐妹、親戚也是一樣的,你們不主動聯絡,對方也不會聯絡你。這說明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是很冷漠的。

  • 18 # 蝴蝶飛不過滄海LINA

    是不是對人生感到非常失望了呢,人世間是一個複雜的結合體,我們身處此處,會有很多的無奈和不得已,但是生命其實還是很美好的,因為有生命的存在,我們體驗了無數未曾想過的事情,我們的世界也開始變得五彩斑斕。

    雖然社會和人都很複雜,我們小心行事就好了。不該理會的人和事就不要去碰觸,保持自己的平和的世界是一件非常困難但是非常可貴的一件事。有多少人能不被外面的世界所吸引所迷惑呢?

    當遇到很多坎坷和不順的時候,我想我也會和你一樣,覺得這人間真是沒有什麼值得留戀的,人都沒有好人,事都沒有好事,付出了那麼多始終得不到回報。到底什麼時候才能走到盡頭呢?

    正是因為經歷了太多的事情和糟糕的人,所以才會討厭這個世界,覺得不要和這個世界有太多的瓜葛才是最好的,不要認識那些複雜的人,簡單的一個人生活也是非常幸福的。

    可以冷眼旁觀這個世界和這世上的一些人,尋找那些能對自己的人生有所助益的存在。感情的淡薄都是因為人心的涼薄,對世界失望了,不再付出真心是最可怕的一種結局。會形成一種惡性迴圈!

  • 19 # YY雲朵兒

    已經歷過繁華和落寞,付出和失去,不再期望什麼,不想再受傷,只想安靜地做回自己,不打擾別人 也不被別人打擾,簡單生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不扮嫩不顯老,30歲的女人如何穿出自然氣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