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橋下桑

    人不可能永遠站在巔峰,古今中外晚節不保的大作家大導演比比皆是。

    張藝謀的優秀影片實在是太多了,隨口就能說出《紅高粱》、《大紅燈籠高高掛》、《菊豆》、《秋菊打官司》、《我的父親母親》等等眾多優秀故事片,加上執導了08年奧運會的開閉幕式,更是讓長期保持在神壇上。

    在中國很長一段時間,只需要說“導演”二字,大家都知道它稱呼的是張藝謀。

    張導的《英雄》開創了大陸商業片的先河,2億票房現在看來不多,在2000年左右,堪比現在四十五億票房的震撼,也正是這些商業片,把張導打下了神壇。

    不知道為什麼張藝謀的商業片非常執著於濃烈的色彩和背景的絢爛,至於一部優秀電影應當講好故事這個先決條件,張藝謀忘得一乾二淨。

    儘管後來有人提醒,張藝謀依舊我行我素,《十面埋伏》、《金陵十三釵》、《影》、《長城》這些影片給人的感覺就是形式大於內容,像極了空有一張俊俏臉孔的美少年,美則美矣,少了靈魂。

    奇怪的是,張藝謀一旦迴歸文藝片,彷彿靈魂附體一半,又是一個可以講述完整故事的大導演,真真是一件讓人匪夷所思的事情。

    陳導是幸運的,人生第一部作品就是《霸王別姬》,至今還是中國唯一拿到戛納金棕櫚大獎的華語影片,其現實意義已經作品影響力,都無可替代。

    貌似,《霸王別姬》消耗了陳導所有的運氣,往後的作品中,陳凱歌有意無意加入自己的人文思考,反而顯得極其刻意,作品流暢性大大降低,那部備受詬病的《無極》就是很好的例子。

    許多年過去了,陳導還活在《霸王別姬》的影子裡,是幸運,也是不幸。

    當然,這一水準並不是很高,不過,大多數作品中都保持了馮導的味道,偶爾變味也是《一九四二》、《唐山大地震》、《集結號》這樣的主流影片,故事性藝術性也非常不錯。

    個人覺得馮小剛是唯一一個沒有走下坡路的導演,甚至有越來越好的感覺。

    首部作品《Sunny燦爛的日子》太過於經典,後期始終沒有拍出超越的作品。

    加上姜文性格倔強,對自己追求的東西太過於自戀,最近幾部作品都給人濃濃的姜文式裝逼感,看他的電影,可能只有他感覺很爽,別人往往不知所謂,《太陽照常升起》、《一步之遙》、《邪不壓正》皆是如此。

    《紅河谷》、《黃河絕戀》...這些影片拍的不錯,可是真被問起導演是誰,反而措手不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可以自己瞧不起自己,但別人不行,這種思想是否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