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半仙龍

    第一杯泡茶水倒掉,稱之為“洗茶”。有些茶人解釋這樣做是因為要洗去茶葉中不乾淨的夾雜物如茶灰、塵埃。他們認為不“洗茶”的人,是“不講衛生”、“不懂茶藝”。但有否想過,這樣“洗茶”,連茶葉精華也在不知不覺中洗掉了?

      其實,據學者考證,“洗茶”一詞始用於北宋,原屬於茶葉採製過程用語,後延伸至飲用過程中。而鮮葉從茶樹上採摘下來以後經過初制、精製,其中有多道工序如做青、釜炒、揉捻、烘焙、篩揀等,不僅獲得茶葉品級,而且達到衛生標準。

      其中偶有夾雜物如茶灰、塵埃,經注入沸水即倒掉,也迅即去除。而第一泡茶的操作,主要是進行浸泡,有利於茶葉的舒展和茶汁的浸出,使飲用者很快感覺到茶葉香味,而不是單純為了洗去茶葉不衛生的東西。

      第一泡茶的有效成分較多,如茶多酚、氨基酸、醚浸出物等,不但對人體健康有益,而且盡顯茶的美味。根據有關實驗,茶的香味和有益人體的成分在第一泡後3秒即開始浸出,若超過3秒鐘倒掉茶水,上述茶中的有效成分就會大量損失。從市場經濟角度看,為拓寬中國烏龍茶銷路,謀求跨越式可持續發展,“洗茶”用語宜修正為“浸茶”或“溫茶”較為確切和科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極限青春》的明星嘉賓你最喜歡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