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和老公結婚前,他家特別窮。親戚都看不起!我倆結婚後,努力奮鬥買了房買了車,並且堅持自己帶孩子。但他家親戚現在見面都不愛搭理我們了,有時候走對面看見了也裝沒看見。老公不理解為什麼?大家覺得還有必要來往嗎?
-
1 # 彩蓮475
-
2 # 一個沒人用過的名字
看到這個問題,我有點不寒而慄!出身農村的我,生活在城市裡,對比明顯得讓人害怕!
我是農村人,老家一個社,有四五個姓大概兩百來戶,因為交叉婚配,而且不論五服,幾代人下來,所有人都是親戚,大小事情無論是春播秋收,還是婚喪嫁娶,都是一齊上陣,互幫互助。
聽我媽媽偶爾傾訴,在我還不曾記事的時候,家裡因為姐弟多,而且土地生產力低下,生活很困難,怎麼過來的呢?小姨父拉來燒火用的煤,說是找了門路弄得劣等礦,人家還出錢讓他拉走呢,不用錢,一些親戚逢年過節,肉食菜類都會送到……我知道她為什麼每逢我回一次家,逮到機會就跟我重複這些,是為了讓我不忘本,那些親戚什麼時候對我家付出了什麼,這麼多年了,她老人家記得清清楚楚,我明白,她告訴我的含義,這些都是恩,親戚們並不想著我家將來的報答,只是單純的想我們家也活得下去,活的輕鬆一些。
我的長輩們對“宗族”這個詞異常看重,我爺爺年輕的時候,因族譜缺損,曾幾度跋山涉水遠赴外省尋找宗親,那時候都是靠雙腳走來回的,一次迴轉一個月。我爸爸和叔叔們接過爺爺的責任,多方考究與統計,尋根朔源,合力編撰了我們這一分支的傳承傳記,不計報酬,戶均一本,告誡我們要傳承和補充。
而在我奮鬥的城市呢?說來也好笑,五年前我和妻子曾在一個小區租住六年,這個小區一層樓有四戶人家,而在這六年裡,我從未和鄰居說過一句話,有一戶甚至連他們是男是女長相如何都不知。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但是這樣的陌生“近鄰”,遠不及我腦海裡面容逐漸淡漠的遠親。
在城市生活這些年,由於我做的新聞媒體工作,接觸的盡是些鄰里因小事糾紛大打出手、兄弟姊妹因長輩遺產反目成仇老死不相往來、老人逝世後與隔輩親戚不再走動……這些無不體現著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親情越來越淡泊的事實。
為什麼會這樣?這不是我們上下五千年積累的文化傳統。我們的傳承是敬老孝親,光宗耀祖;我們的傳承是血濃於水,兄弟手足!
這幾年回家過年,我發現親戚走動不像我小時候了,我去串門,進了門坐下,聊上十分鐘外出境況,就發現無話可說了,尷尬充斥整間屋子,客套幾句找個藉口出了門,巡視一週小山村,雖然家家戶戶都建起小洋樓,過上了好日子,但是感覺那股親戚的味道好像也被關進了那堵牆裡,讓我聞不到了。
-
3 # 黑黢黢的黑
親戚來不來往要看情況,如果從小就在一起玩,後面一直聯絡著的,長大後應該還會來往,畢竟有一些共同的回憶在那裡,還有直系親屬肯定要來往的。
親戚有很多種,一般直系親屬都會有較密切的聯絡,還有兄弟姐妹有共同的父母需要孝敬,逢年過節一般也會聚聚,但一旦父母去世後,就要看這家的家風好不好,如好,作為老大的兄長或大姐就會擔負起責任,把下面的弟弟妹妹團結起來,互相幫助,一起走過餘生,常言道:“長兄如父,長姐如母”就是這個道理。其他旁系親屬就要分親疏,比如小時候就經常聯絡的親戚,長大後如果在同一城市,可能還會來往,逢年過節聚一聚,如不在同一城市,又沒有什麼事情交集,那麼聯絡必然會少。
其實,人一直在成長,在成長的過程中,不管親戚或者朋友,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原因,聯絡少了,所經歷的東西不一樣,慢慢就疏遠了,在一起也沒有什麼共同的話題,這種關係還不如不來往,尤其是現在社會每個人為了生存,忙忙碌碌,也沒有更多的時間耗費在這種疏遠的親戚關係中,不來往可能對雙方更好。我發現現在一般同輩的親戚還有一些來往,隔輩的來往就更少了,有一句話叫“一輩親,二輩表,三輩四輩認不到”是對親戚關係的一個形象概括吧,我現在回老家,一般也沒有興趣去見堂姐妹,原來出於禮節逢年過節還去看一下長輩親戚,後來他們去世後,與我們同輩的人因為各自的成長環境、三觀的不同,在一起除了回憶往事,好像真的找不到共同語言,與其尷尬地在一起玩,還不如不來往更自由。
-
4 # 帶著你夢出發
沒有必要來往了!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尚且以尊嚴為主,在自己沒有尊嚴的情況下是不會交往的。何況親戚,親戚瞧不起你買就是對你尊嚴的踐踏!這一點至關重要,親戚往往因為血緣關係的割捨不斷從而聯絡了在一起,而不是因為情投意合脾氣秉性等等原因而產生的聯絡。這種聯絡本身就有很大的不自主性,也就是不是自己從心裡往外願意交往的,有很大的外部原因。比如父母的壓力等等!鑑於父母的壓力,那麼父母的兄弟姐妹也就是你的長輩,你是必須尊敬和孝敬的,而且是無條件的尊敬和孝敬,也就是說,這種交往本身就不是平等的,跟你的脾氣秉性無關,這方面你沒有選擇性,因為,你的父母你選擇不了,那麼,父母的兄弟姐妹你也選擇不了,他們是你的親戚是你的長輩!如果沒有大的波折,忙時必須尊敬和孝敬的,這無可非議,也理所當然,畢竟是有血緣關係的長輩!但是,如果長輩為老不尊,比如,經濟條件比你好,甚至相差懸殊,從而就瞧不起你,那就沒有必要往來了!當今社會人們都很忙,哪有閒心考慮那些個陳芝麻爛穀子的事情,正事還忙不過來,也許有些事情照顧不周,那麼做為長輩的就不要橫挑鼻子豎挑眼,做晚輩的畢竟要有事業要幹,作為長輩的不支援就已經是底線了,如果因此認為對自己不尊重而橫加指責與干涉,我覺得實在不是長輩的所作所為!另外,有的長輩本身就是毛病太多,比如勢利眼,你的日子過得不如他,他就會瞧不起你,那你就沒有必要跟他交往了。因為,這就是長輩的為老不尊,那你又何必去尊重他,不尊重但是什麼話也不能說,畢竟是長輩,有輩份在那裡,這種情況下你只能轉身離開,跟這種長輩沒有什麼好講的,一刀兩斷是最好的辦法!如果是勢利眼的親戚,等你發達的那一天,他會回來主動找你認親的,這種人六親不認只認人民幣!到那時,在他身上給你弄丟的尊嚴他會幫你找回來,而且加倍奉還!年輕人,為了你的尊嚴,努力吧!親戚可以暫時丟棄,為了自己的事業,不要把精力放在這些無聊的事情上!
-
5 # 一如既往愛你zj
這個我還真可以答一下。我家親戚比較勢利。不是事業單位就是老師,所以很看不起我們家平民沒有固定工作,給私人打工的家庭。每次過年過年回去聚會,跟坐牢一樣,他們說笑我要陪笑,他們讓你做什麼,你要去做,他們說你什麼,你要贊同。不然就是大逆不道。如坐鍼氈,這個詞是我每年的寫照。我那些年也覺得沒必要跟這樣的親戚來往,還不如自己外面結交的朋友,但是家人說,再怎麼也是親戚,不允許我忤逆。所以前些年一直過著演戲一樣的日子。過年期間裝成乖巧女,親戚說什麼我就附和。也許是他們覺得我乖或是良心發現,居然有親戚願意幫我介紹好一點的工作。就這樣我的人生髮生了變化。現在工作穩定,那些親戚也不敢對我怎樣,有時候還會低聲下氣說我幾句好話,表揚一下我。我可以選擇搭理,也可以不搭理。
用自己的經歷總結一下,親戚來往可以有,該裝孫子就裝一回孫子,他們當中有能力的你就多巴結下,把親戚當成工作中的那些領導客戶,你就不會那麼難受。重要的是你自己要有實力,自己努力拼出一片天地,等到有錢有地位的時候,那些親戚對你的態度也會有所改觀。到時候你就可以決定要不要跟那些親戚往來。
-
6 # 心若靈動何必憂傷
這種情況,來往就算了,但見面還是要問候一聲,雖然他們看不起你 ,但他們還是你親戚,親戚怎麼對你是他們的選擇,你怎麼對他們是你的選擇。至少你要讓別人知道我沒有什麼做得不對,作為親戚自己該做的都做到了,這也體現了你的人品問題。你不能再像他們一樣用自己不喜歡的方式去對待他們,如果那樣的做,你和他們有什麼區別?
-
7 # 偉HZW
你們與親戚之間肯定有一些問題,如果是全部都不搭理你們的話就應該自我檢討一下了,是不是以前有什麼過節?是就主動解決。如果不是就不用理他們了。
-
8 # 茂松居士
在中國非常必要,因為我們是禮儀之邦!
忠孝禮智信,我們幾千年的文明就是以禮待人,所以才會重情重義,怎麼才會彰顯一個人的愛心?只有對自己的親人好的人,才會心中充滿愛!
如果連自己的親戚都不往來,就是六親不認!無情無義之人是所有中中國人不齒的,那是美中國人!
-
9 # mogu丸子頭
有
前提是不是那種極品親戚的
人情往來還是必需的
( :∇:)我太難了
-
10 # 天津王三可
一直被自己的親戚瞧不起,說明現在你可能生活條件一般,瞧不起我們的人我們也不用去巴結他們,做人要有志氣,努力改變自己目前的狀況,努力工作,活出個樣子來給曾經看不起的人看看,從前你對我愛理不理,它日叫你高攀不起。
有必要和親戚相處,但不要過度往來,逢年過節問候一下或見個面就可以了。這樣既可以把自己好的一面留給親戚,也不會顯得很煩。距離產生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