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布夫舟
-
2 # 騎豬看夕陽423
南斯拉夫這個國家的誕生是源於塞爾維亞人的強國夢。塞爾維亞人在巴爾幹半島重新建國以後,為了能在強敵環飼的巴爾幹地區真正的獨立不受控制,就必須擴張領土和勢力範圍。而這個時期巴爾幹半島產生了“統一南部斯拉夫”的思想浪潮,讓塞爾維亞人看到了聯合其他南部斯拉夫民族國家組建強國的希望。當時巴爾幹地區在奧斯曼帝國退出後,處於多方勢力交錯的情況下,。首先想取代原奧斯曼帝國統治地位的是奧匈帝國,奧匈帝國佔有現在克羅埃西亞和斯洛維尼亞地區,因此想在奧斯曼退出後拿下整個巴爾幹半島;其次是俄羅斯想控制整個黑海制海權,還有法國、德意志帝國和義大利王國都不希望周邊出現一個更大的強國。於是塞爾維亞人陰謀在波斯尼亞首府刺殺了奧匈帝國皇儲挑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後奧匈帝國瓦解,巴爾幹各民族趁機脫離列強控制,以塞爾維亞為中心形成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王國,1929年改為南斯拉夫王國。
巴爾幹地區的斯拉夫人的文化同根,但是已經分化演變了太久,思想文化早已不同,斯洛維尼亞和克羅埃西亞地區信仰天主教,而塞爾維亞和波斯尼亞地區信仰東正教,在組建成聯合體後這些問題並未得到解決。而南斯拉夫作為一個國家、有兩種文字、三種語音、四種宗教、五個民族、六個共和國、八個政治區,正是這種複雜的形態註定了這個國家不會平靜。
1945年二戰後,在鐵托領導下重建了南斯拉夫聯邦,1946年更名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在六個組成共和國中波斯尼亞、馬其頓、黑山被視為塞爾維亞人的分支,算是一個體系;而克羅埃西亞和斯洛維尼亞屬於另一個體系。鐵托執政期間,南斯拉夫在國際上奉行不結盟政策,整個70-80年代南斯拉夫聯邦在經濟上獲得很大成就,其國民生活水平一度居於領先水平,由於鐵托本人在二戰期間建立起來的崇高聲望以及南斯拉夫不跟從蘇聯集團,也不依附西方集團,因此這個時期的南斯拉夫在國際舞臺上也擁有較高的地位。
但是南斯拉夫從誕生就附帶的各種複雜矛盾並沒有得到解決,由於鐵托本人是在克羅埃西亞和斯洛維尼亞地區長大的,因此在其執政期間對當時佔比42%的塞爾維亞族採取了打壓政策,到1981年後塞爾維亞人在南斯拉夫聯邦中佔比降到了36% ,正是這對主體民族打壓政策使得國家凝聚力大大降低,為後來南斯拉夫聯邦解體埋下了禍根。到80年代鐵托去世後,塞爾維亞和克羅埃西亞的矛盾開始逐漸激化。東歐劇變蘇聯解體給南斯拉夫造成了巨大沖擊,西方陣營對共產黨政權仇恨由來已久,利用南斯拉夫本身複雜的國情插手推動南斯拉夫的分裂,南斯拉夫統一的核心南共聯盟也開始瓦解,各共和國開始加大對自己共和國地區內的控制。
1991年克羅埃西亞和斯洛維尼亞率先宣佈獨立,隨後馬其頓和波黑也宣佈獨立。而原南斯拉夫聯邦僅存的塞爾維亞和黑山兩個共和國宣佈成立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其面積和人口只是原南斯拉夫聯邦的40%左右,但由於新的南聯盟還是共產黨政權,仍然不為西方接受。在西方勢力支援下,波黑爆發了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和穆斯林族之間的戰爭。到2003年南聯盟改國名為塞爾維亞和黑山,南斯拉夫徹底成為歷史
-
3 # 雪上長留馬行處
一說到南斯拉夫,我腦子裡立即蹦出《橋》和《瓦爾特保衛沙拉熱窩》兩部電影的名字,還有那首經典的歌曲《啊朋友再見》,以及鐵托、北約轟炸南聯盟,中國駐南斯拉夫聯盟大使館被炸,荷蘭海牙法庭審判米咯舍.維奇這些人和事。不知您是否和我有同感。
-
4 # 精華資源
南斯拉夫強盛時算是巴爾幹地區的超級大國。在鐵托強人的統治下,社會穩定、軍事強大,不僅有數十萬裝備精良的武裝部隊,還擁有坦克、飛機的製造能力,實力不可小視。
-
5 # 灼實
謝謝邀請。記得很小的時候剛上學看過一部‘橋’的電影。具體內容講什麼至今也還有點懵逼。總之場面非常激烈,敵我雙方在沼澤地帶你追我趕。當時只記得年齡比較大的夥伴說是南斯拉夫的電影。印象中敵對雙方衣服人種都差不多。都是金髮碧眼腮絡鬍鬚的勾鼻子大漢。當時有個場景是雙方休戰食飯一個人向飛刀手借刀剖地瓜。飛刀手遠遠的把飛刀扔出。飛刀精妙的插到他拿著瓜的手指縫上。我們大夥看了都很是偑服很崇拜這個角色,後來全部男學生都有樣學樣人手一支上面刻著南斯拉夫字樣的小刀。有事沒事都拿出來東刺西插的。個個哼著電影橋裡面的插曲:好朋友再見。把每張書桌椅子都插得體無完膚。
後面學校校長髮現了這個損壞公物的行為。由班主任出面挨個搜身收繳。還強令每人寫了份檢討。為此我們還仇恨了班主任好大一陣子。
-
6 # 佐羅周
一個曾經獨立自主的歐洲社會主義國家,南斯拉夫以自主的獨立性,既不倒向蘇聯,也不屈服於美國西方,鐵托總統以強有力的對內對外政策使本國成為完全獨立自主的社會主義國家,鐵托離世後,隨著蘇聯解體,西方勢力以民主人權為由,挑撥南斯拉夫聯盟民族間矛盾,以民主,經濟手段支解了前南斯拉夫,成為今天名存實亡的南聯盟,既現在的,克羅埃西亞,科索沃,黑山共和國,寨爾維亞,馬其頓等多個小國家,曾經強大的南斯拉夫不復存在。
-
7 # 古風93814281
謝邀,那是一個強人七拼八湊出來的一個臨時性地區強國,強人是鐵托。但是這個國家從誕生之日就潛伏了深刻而廣泛的危機,主要包括民族性和宗教性。在鐵托時期,可以用他的領袖力和強力來壓制這些矛盾。而鐵托一死,矛盾即爆發,想壓也壓不住?最終這個國家又變成了一個歷史地理名詞和一堆小國。
-
8 # 澹奕
南斯拉夫是1929年到2003年存在於歐洲巴爾幹半島上的一個國家,曾經興盛一時,最終與蘇聯一樣四分五裂,解體成了多個國家。
曾經的南斯拉夫,平均經濟年增長速度超過7%,幾乎能夠生產所有的陸軍工業產品,每年超過700萬西方遊客進入南斯拉夫。南斯拉夫作為社會主義陣營一份子,但卻始終遠離蘇聯保持著自己的相對獨立,也是除了中國之外唯一一個敢對蘇聯說不的同陣營國家。
回覆列表
南斯拉夫對於大多數的我們是一個陌生而又熟悉的名字。提起南斯拉夫,大家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1999年的時候,美國利用導彈擊中了我們駐南斯拉夫聯盟大使館。當時,這件事情可以說是刺激了無數人,畢竟那個時候國力比較弱,常常被人輕視,所以大家對美國這種行為是非常的憤怒。
所謂的南斯拉夫全稱是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從名字上就能夠看出來,他們和我們一下,都是同樣性質的國家。南斯拉夫最有名的領導人是鐵托,可以說南斯拉夫成也鐵托,亡也鐵托。
鐵托是二戰時期有名的政治人物。在二戰期間,鐵托帶領著南斯拉夫人民沉重的打擊了納粹。正如鐵托自己所說的那樣:
我們是歐洲唯一自己解放了自己國土的人民。二戰期間,他們消滅了9.8萬德中國人,俘虜了28.5萬德中國人和偽軍。當然南斯拉夫人民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在歐洲,南斯拉夫的傷亡僅次於蘇聯和波蘭,共計170.5萬人,佔全國總人口的10.8%,其中犧牲的戰士高達30.5萬,受傷有42.5萬。
可以說正是通過二戰的歷練,鐵托把南斯拉夫擰成了一股繩。
從歷史上來看,南斯拉夫形成的時間並不長。他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才形成的一個聯合王國。南斯拉夫主要有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等國組成。
由於二戰的時候鐵托個人能力非常的強悍,威望也非常的高,所以南斯拉夫能夠緊緊的團結在一起。
當時的鐵托可是一個敢於反抗斯大林的人。他不參加任何集團,可以說是不結盟主義的創始人之一。當時的南斯拉夫左右逢源,可以說是風雲一時。這也使得鐵托在世界上有著非常高的知名度以及影響力。
南斯拉夫在當時發展也算不錯的。1976年,全國36%的人擁有自己的汽車,沒1.8個家庭擁有一臺電視,所有7到15歲的孩子可以免費接受8年義務教育。
不過前面說過南斯拉夫成也鐵托,亡也鐵托。他們在一些問題上是有著自己的問題的。比如由於鐵托個人威望高,他活著的時候大家關係都很好,所以給人一種錯覺就是南斯拉夫的民族問題已經徹底解決,因而他們實行一種寬鬆的民族政策。
特別是1974年,南斯拉夫的新憲法削弱了聯邦的權力,為日後解體埋下了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