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種了2000畝水稻,請問插秧機、直播機、拋秧機,我該如何選擇呢?專家指點下

6
回覆列表
  • 1 # 皖北農人小胖

    你可以參考一下

    長期以來,水稻產區的農民迫切要求改變面朝黃土背朝天、彎腰曲背幾千年傳統的水稻生產方式。

    改革開放以來,先進的水稻生產機械化技術以展現在人們面前,特別是水稻生產中的種植與收穫機械化技術。

    1、水田作業是有特殊性的,機械作業的難度應該比較大,它的機械化技術的發展應該遠不及小麥等旱地作物是嗎?

    是這樣。近幾年來,我們國家加大了攻關力度,水稻種植和收穫機械化這項技術已經逐步和國際接軌,達到了實用的階段。

    2、水稻種植與收穫機械化技術包含哪些內容,機具如何選擇,其技術要點及需要注意的問題,在節本、增收增效方面上又有哪些效果呢?

    水稻種植與收穫機械化技術可以顯著降低水稻生產成本,據一些地區實踐,機械化種植與收穫生產成本比常規方式降低三分之一左右,購機農戶實行跨區作業成為農民增收有效途徑之一。江蘇省已有許多購機戶年純收入過萬元的事例,江蘇張家港市農機跨區作業大戶呂興仁,三年的水稻跨區收割,單機純收入超過9萬元。

    3、水稻種植機械化技術包含著哪些內容。

    水稻種植機械化包含著水稻栽植和直播兩種栽培方式,水稻栽植機械化又分為插秧與拋秧兩項技術,水稻直播機械化技術分為旱直播與水直播兩項技術。

    水稻插秧機械化技術,由高效能插秧機及其配套育秧技術組成,高效能插秧機要求育出標準化、適齡的、帶土的壯秧。秧苗標準是:土塊規格(長×寬×厚)28×28×2釐米,苗高12~20釐米,秧齡20天左右、葉齡3~4葉。育苗方式有硬碟、軟盤、雙膜等育苗方式,其中以雙膜育秧成本最低。每畝大田的育苗成本20元左右。標準化秧苗與高效能插秧機配套,具有栽插效率高、插秧質量好的特點。雖然機插秧苗比常規育秧秧苗小,生長期稍短,但機插插得勻、淺,大田管理得當,成穗足,具有高產的優勢。插秧機有步行式及乘座式高速插秧機可供選用,催芽機、播種機等育苗裝置可根據經濟條件配用,中國產機以延吉生產的2ZT-9356獨輪乘座式插秧機為代表,中、日、韓合作生產的乘座式四輪驅動高速插秧機RR6,步行插秧機PF455S等。

    水稻拋秧機械化技術是在人工拋秧基礎上實現機械拋秧。使用塑料缽體軟盤育秧,育成秧後把帶土缽苗從秧盤內提出放在錐盤內,靠離心力作用把缽體苗拋入水田中、拋秧機具有拋得勻、效率高的優勢。常用機型為2ZPY-C型錐盤式自走式拋秧機。簡易的背掛式拋秧機利用機動彌霧機吹管把缽苗拋向大田。目前開發的有序拋秧機把缽苗定距定點落入田中,可以發揮水稻通風透光生產的優勢,它使用的秧盤與常規所用的蜂窩狀盤不同,採用矩形排列的秧盤,把成苗後的秧盤直接輸入機器中,省卻了從缽體軟盤取秧的工序,拋落密度可以調整。

    水稻直播機械化不經過育秧工序,直接把稻種播入大田,具有明顯的省工、節本的優勢,據江蘇的測算畝省5個工日以上、節本40元左右,水稻機械化直播包括水直播及旱直播兩個方面。機械水直播是在田塊經旋耕滅茬平整後,土壤處於溼潤或薄水狀態下,使用水直播機或噴撒機將浸種催芽至破胸露白後的種子直接播入大田、播種後管好排灌系統,立苗前保持田面溼潤,及時化學除草、以保全苗。與水直播技術配套的常用機型為滬嘉J-2BD-10型水直播機。機械旱直播是對田塊平整、溝系配套麥田或油菜田用旱直播機直播播種,或用人工撒播、蓋籽機覆蓋進行旱直播。播後灌淺水,幼苗出齊後排水化學除草,並保持田間溼潤,保全苗。與旱直播技術配套的機械,北方為穀物條播機,南方稻麥輪作區以2BG-6A免耕條播機為主,該機與東風12型手扶拖拉機配套,可一次完成淺旋滅茬、開溝、播種、覆土,鎮壓等多道工序。旱直播有不受外界氣候條件制約、除草效果好的優勢。

    4、水稻種植機械化技術具體的操作規範及注意事項又是哪些呢?

    現在我就機械化插秧、拋秧、直播等機械化技術分別介紹一下。

    ①機械化插秧技術:因插秧機是採用切土塊原理完成分秧動作,要求每土塊上種子數相當,且90%以上要成苗,因此對種子發芽率及播種均勻度、床土有嚴格的要求。

    床土應取雜草、病菌少,輕粘性土壤,最好是冬天取用晒垡後的土,pH值4.5~7之間,土壤經粉碎過篩拌肥後使用。種子應選用發芽率95%以上,發芽勢85%以上優質稻種,經翻晒除芒、鹽水選種、浸種消毒、催芽至露白。用硬碟在播種流水線上完成鋪底土(2釐米)、淋水、播種、覆土(0.5釐米)等工序,採用推放增溫出苗或直接進棚進行綠化煉苗成苗。用軟盤(襯套)套放在硬碟內通過播種流水線後,至秧田把軟盤從硬碟內脫出;或用雙膜育秧,機插前需切成相應的秧塊,提供機插。機插秧苗播種密度較高,每平方播量750~850克,成苗栽插時切忌超秧齡。機插田塊要求耙細無雜物,耙田后土壤需沉實、沉實的時間視土壤情況而定,以達到插秧機田間行走不擁泥為目的,田間水深不超過2cm。以充分發揮機插秧淺插、勻插,保證栽插密度的優勢。只有在滿足插秧機土塊規格、播種均勻、出苗整齊的情況下,插秧機作業質量指標為漏插率<5%相對均勻度合格率>85%,傷秧率<4%。

    ②水稻機拋秧:拋秧機利用離心力把缽苗拋撒至空中落向大田,要求田平,表層起漿。缽體軟盤的育苗技術與人工拋秧育苗技術相似。拋秧機對缽苗的缽土的乾溼度要求較嚴格,缽土含水率35%左右,缽苗不互相粘連,以利於拋撒的均勻度提高。有序拋秧機對缽苗育苗技術要求較高,缽體軟盤上每一缽體上都必須有苗,否則拋栽時就會缺苗。其對種子與床土的處理與機插相似。採用機播來保證播種均勻度,拋秧機的作業質量指標是:拋寬≥6米,拋高≥1.5米,拋距≥4米,入土深5~20毫米,密度20~45穴/平方米,密度變異係數≤25%,倒秧率≤20%。

    ③水稻機直播:機械化水直播。整地要求、整平後沉實,種子經選種、浸種、催芽至露白,條播機每米落種40~50粒,畝播量3.5~4.5千克/畝。播種後疏通田間溝系,排除田間積水,保持田面溼潤,播後3~4天第一次化除,3葉1心期第2次化除4~5葉期做好移苗補缺工作。機械化旱直播:機械收穫後,秸稈切碎或離田,保留疏通麥茬溝系,進行機械旱直播。選用良種:有高發芽率和發芽勢,種子經浸種消毒。播後清理畦溝,及時溝灌窨墒,防止大水浸灌和田間積水,播後3~4天進行第一次化除。3葉1心進行第二次化除,化除後1~2天建立水層保持5~7天,同時施好分櫱肥。以後做到淺水勤灌,保持薄水分櫱。

    條播機作業質量指標:各行排量一致性變異係數≤5.2%,總排量一致性變異係數≤2.6%,種子破碎率≤0.4%,斷條率≤1.0%,露籽率≤5%。

    5、機械化種植技術需注意哪幾個問題。

    機械化種植技術需要注意的是:

    要求大田耕整技術與之配套。機械栽植的田塊田面高差不大於3釐米,機械直播田塊不大於2釐米。泥腳深度20釐米左右。大於30釐米的田機器行走困難,機械插秧田,泥不能整得迷糊。要選擇適於機械化種植的高產優質水稻品種。機械栽植的機插秧,機拋秧可採用當地當家品種。多熟制地區的機械直播要選擇生育期較短的品種。北方及南方早稻育秧季節氣溫較低,要求有增溫催芽及保溫立苗措施。機械化種植,強調運用化學除草技術特別是直播稻田,需要掌握除草最佳時期,一般進行二次化除及時撲殺雜草。機械拋秧需注意颳大風、下大雨不能作業,缽苗過溼要晾乾後再拋,作業時要注意調整拋撒方向。

    種植機械的作業前需根據農藝要求調整好栽植密度、取秧量、栽植深度,作業時注意安全操作,調整時要停機,2人以上配合檢查調整時,需事先約定操作程式,特別是秧針部分,以避免誤傷,獨輪船板式插秧機或拋秧機在田間作業要輪打滑時,嚴禁人在機頭前方牽引,避免人腳捲入地輪,造成事故。

    6、過去也搞過水稻種植機械化,現在的機械化技術與過去的有什麼不同?

    現在機械化技術有3個主要特點:一是農機與農藝技術技術配合得很密切,比如機械插秧,農藝的育秧標準化提供給機插秧規格化秧苗,機插質量就比較好;二是一些機械都具有高科技含量,機械的可靠性好,確保不誤農時;三是有相關的配套技術,如機械直播,過去的苗難立、草難除、田難平的問題,現只要嚴格配套技術,這些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7、小麥收穫機械化已被農民朋友普遍應用,那麼水稻收穫機械化的情況又如何呢?

    都知道水稻與小麥存在著某些差異,比如說南方稻區田小、泥爛,有的地方收穫時田裡還有水,水稻收穫時稻穗含水率較高,難以脫粒,這些都給水稻收穫帶來了難度,但是這些問題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多數稻區機械收穫在技術上應該說沒有問題了。

    8、聯合收割機的選用情況怎樣呢?

    水稻收穫以選擇一次性完成收割、脫粒、清選的聯合收割機的收穫為宜,在機型選擇上,應從效能與價位綜合考慮。以動力分為自走式及揹負式,自走式機型又有輪式及履帶式之分,以進入滾筒脫粒方式分為全喂入及半喂入式機型,半喂入聯合收割機莖杆可整齊吐出,脫粒功率消耗較少。揹負式聯合收割機由桂林聯合收割機廠和上海嚮明機械廠等廠生產,適用於收穫地況較好的北方地區,價位較低,拖拉機能做到一機多用。11~22KW橡膠履帶全喂入自走式聯合收割機由四平聯合收割機廠、湖州聯合收割機廠等廠生產。15~37KW半喂入聯合收割機,生產效率較高,損失率低、清潔度高,國內代表機型為無錫的太湖1450、外國獨資久保田農機(蘇州)公司生產的PRO481及中日合資的洋馬農機(中國)公司生產的Ce-1,Ce-2等。這些機型價位較高,但水稻收穫適應性好,且能收穫倒伏作物,便於處理莖杆。莖杆可鋪放,也可切碎下地。

    11、如何評價水稻聯合收割機作業質量的好壞。

    聯合收割機一般收穫條件是泥腳深度不超過20釐米,作物高度不超過100釐米,倒伏角(穗頭根部和莖杆基部連線與地面垂直線間夾角)小於60°的水稻。全喂入式收割機在最大持續喂入量,切割線以上無雜草,作物直立,草谷比1.0~2.4、籽粒含水率為15~28%的情況下,其作業效能指標為總損失率≤3.5%,含雜率≤4%,破碎率≤2.5%,半喂入式聯合收割機在穗幅差不大於25釐米,籽粒含水率15%~26%條件下,其作業效能指標為:總損失率≤2.5%,含雜率≤2.0%,破碎率≤1.0%。通過效能:自走式地隙不小於25釐米、揹負式不小於20釐米。由此也可看到,半喂入式履帶聯合收割機收割水稻效果較好。

  • 2 # 農機每日熱榜

    規模化種植水稻的農戶,目前播種水稻的有插秧機、水稻直播機、水稻拋秧機三種機器。三種機器都有優勢也有缺點,如果要讓使用者選擇,的確是難以取捨的,所以需要專業人士的指導。

    如果是種了2000畝水稻,筆者認為這三類機器都可以考慮,但一定要從中選擇最適合的一種,當然要準確的選擇就要搞清楚這三種機器各有什麼優缺點。

    一、水稻插秧機

    (一)水稻插秧機類別

    從近10年的市場表現看,獨輪式由於工作效率低,質量不穩定,生產企業實力弱小等原因,佔比在逐年的減少,事實上國內水稻插秧機主要是手扶插秧機和高速乘坐式插秧機。

    從下圖可以看出來,高速乘坐式插秧機需求比例一直在上升,所以使用者如果是規模化種植,最好選擇高速乘坐式插秧機。

    1、優勢:

    ①產品成熟,技術可靠:大約20年前水稻插秧機由洋馬、井關、久保田,以及南韓大同、現代、國際等公司引進國內市場,本來就是成熟的技術。

    在國內經過適應性改進和不斷的優化升級之後,目前行走、插植以及自動控制、機電液一體化等技術已經很成熟,且中國產品牌基本上掌握了核心技術,在三大水稻播種機械中,插秧機技術最成熟。

    ②紮根深,通風透光,高產,適應性強

    對比看,機插秧的水稻比機直播和機拋秧的水稻行距、株距整齊、規範,秧苗根扎的深,植株粗壯,更搞倒伏,在沿海季風區和高原地區更適合,另外插秧通風透光,相對更高產,所以相對看插秧機的使用範圍更廣。

    筆者研究了三種種植方式,發現雜草少是水稻插秧機的一個獨特的優勢。

    這是因為機插秧機是通過大棚育秧,可以人為的錯開秧苗和雜草的生長週期,也就是在雜草快速成長之前,秧苗已經長高了,雜草由於無法和秧苗爭肥爭光而長不大,從而影響不到秧苗的生長。這個特點可以保證水稻高產和在生長過程中不用或少用除草劑,從而降低種植成本和減少對環境的破壞。

    2、劣勢

    ①育秧裝置昂貴,投入成本高

    大規模種植需要投入上百萬,甚至幾百萬的育秧中心,小規模種植也需要有育秧流水線,並且前期要育秧,這是個技術含量比較高的工作,非專業的人很難勝任。

    國家推廣水稻插秧機近三十年,之所以機插率仍很低,就是因為農民能買得起插秧機但建不起育秧中心。

    ②插秧機價格高,投資回報低率。

    據從2020年農機購置補貼系統資料看,6行乘坐式插秧機,日本品牌價格是9.5萬-13萬之間,中國產品牌在7萬-9.5萬之間。

    8行機日本品牌在13萬-18萬之間,如果按正常作業,機手回本時間在3-5年之間,近幾年隨著機器保有最的增多,機手回本時間在拉長,而如果超過5年,機手投資就沒有多大意義了。

    相對於水稻直播機和拋秧機,水稻插秧機是個複雜的高度技術整合的裝置,雖然看似簡單,但是集成了液壓行走裝備、機械化插秧裝置、動態平衡裝置、HMT技術、自動導航技術等,技術整合度高,製造難度大,後期維護成本高。

    二、水稻直播機

    (一)水稻直播機類別

    按大類分,目前國內的水稻直播機分為地面上行走的直播機和空中飛的直播機,其中水稻直播無人飛機是最近兩年才出現的一類農機,但發展速度很快,大家不能忽視這類機器。

    不過,筆者想特別提醒使用者要關注水稻直播無人飛機,目前大疆、極飛、天鷹兄弟、珠海羽人等企業都在推廣水稻直播無人飛機,與地面機械相比,直播無人飛機最大的優勢是速度和效率,據說是地面機械效率的5-10倍。

    1、優勢:

    ①速度快,效率高

    筆者發現在歐洲、美國也種水稻,但這些國家和地區並沒有採用中國和日本的插秧機,而是一直在用水稻直播機。

    主要原因是直播速度快,效率高,更適合大規模種植,另外美國很大比例的水稻種植採取飛機直播的方式,這個優勢也是最近幾年國內大規模推廣水稻直播的原因所在。

    ②成本低,綜合收益高或至今不比插秧低

    直播最大的好處就是在簡單的浸種、催芽之後直播到地裡播種,如果和機插秧機比較的話,我們就可以發現要直播可以省雲建議育秧工廠、購買育秧裝置,以及育秧、搬運秧苗等很多工序,對於規模化種植戶和沒有規模的種植戶都有好處。

    筆者認為。水稻直播機與一般的播種機的技術含量相當,所以國內能生產播種機的企業就能生產水稻直播機。

    再說了水稻直播機可以利用插秧機的底盤,在製造成本上要比插秧機低的多。

    當然使用者最關心的是價格,目前國內主流的水稻直播機市場售價是5萬元左右,有一些中國產品牌能做到3.5萬左右,可以看出來要比插秧機價格優勢明顯。

    2、劣勢

    ①雜草多,田間管理成本高

    相對於機插秧來講,雜草多是水稻直播中最頭疼的問題。

    這是因為直播時水稻秧苗與雜草的生長週期同步,但是雜草比水稻長的更快,所以在爭奪養分時水稻不佔優勢,所以往拄我們能看到直播田裡雜草長的比水稻還高的現象。

    ②容易倒伏,適應地區有限

    直播紮根淺,這是與機插秧相比最大的劣勢。紮根淺在快速生長期和季風季了或水大肥大了,就容易倒伏,而水稻一但倒伏,就會大量的減產甚至絕收,這也是很多用

    準確的講,這種機器叫水稻有序拋秧機,是三大水稻播種機裡出現最晚的一種,是中中國人發明的。

    筆者最早在2017年湖南湘博會上看到這種機器的,最先是由湖南雙峰縣一個小企業生產,後來被中聯重科收購了,所以現在市場上看到的機器就是由中聯重提供的。

    水稻有序拋秧機也需要育秧,所以不可避免,要和水稻插秧一樣要建立育秧中心或留出專門的育秧田,還要購買育秧流水線等。

    但有序拋秧機育的是小秧苗,大約3-5片葉子,15天左右就可播種機了,近兩年很多種植大戶在關注這類機器。

    2、水稻拋秧機優劣勢分析

    1、優勢

    ①效率高,適合規模化種植

    目前市場上見到的機器能一次性播種13行,而國內最高效率的水稻插秧機是9行,並且是小9行,在速度和效率上有序拋秧機明顯佔有優勢,據測算,13行水稻有序拋秧機要比8行插秧機的效率高1.5倍左右。

    筆者認為大規模種植的機器一定要農藝簡單,且能大量的減少人力,並且要高效率,而水稻有序拋秧機具備這些特點,筆者今年在市場上也推廣這種機器,種植規模超過300畝以上的戶最感興趣。

    ②生長期短,提前成熟

    據專家分析,現有的有序拋秧機能大大節省機器使用成本和人工成本和物料成本,據從湖南長沙地區使用者試驗田瞭解到的情況看,有序拋秧種穀用量1.5公斤/畝,可以省種穀肥料,加上增產的效益,測試情況看一畝可淨增值150-200元

    2、劣勢

    ①技術不成熟,機器不穩定,一切有待於觀察和時間檢驗

    前文說過,這種機器在2017年左右才推向市場的,並且是由小工廠發明的,在小規模試驗中效果尚可,但是並沒有大規模推廣和在全國範圍內使用,機器的實用性、可靠性、適用性都無從談起,所以我們對這類機器要足夠重視,但不能盲目的大面積推廣。

    ②育秧裝置昂貴,投入成本高

    拋秧和機插秧一樣,大規模種植需要投入上百萬,甚至幾百萬的育秧中心,小規模種植也需要有育秧流水線,並且前期要育秧,這是個技術含量比較高的工作,非專業的人很難勝任,另外拋秧盤是專門定製的,目前市場上銷售的是3-5元一盤,比機秧機育秧盤貴的多,這可能會影響產品的推廣。

    四、三種水稻播種機械優缺點綜合比較和產品選購建議

    表:機插秧、直播、有序拋秧機主要指標對比

    關於三種機器的選購,筆者提供個人的一些意見和建議:

    1、規模化種植優先選擇插秧機和直播機

    目前看,國內能達到2000畝種植規模水平的,水稻插秧機和水稻直播機都可以滿足需求,水稻插秧機最好選擇高速乘坐式,以及高速乘坐式裡的8行機。

    2、優先選擇成熟的產品,密切關注拋秧機的發展

    插秧機和直播機都是很成熟的產品,尤其是插秧機,在國內推廣了近三十年,農機和農藝都很成熟,所以建議優先選擇,其次才是水稻直播機。

    3、重點關注直播無人飛機

    這是新產品,但筆者認為其後期的發展速度和價值要遠遠高於地面機械水稻插秧機、直播機和拋秧機,直播無人飛機的最大優勢是效率,目前直播無人飛機已經有撒播、精量直播、條播三種機型,後期有望取代大部分地面播種機械。

  • 3 # 富水河畔

    種了2000畝水稻,請問插秧機,直插機、拋秧機該如何選擇?答:本人認為插秧機是最佳選擇,優勢是返青快,除草簡單,產量也不錯,缺點是用種量大,培育秧苗要用不少工。直插最省工,但除草成本高,荒田風險高,拋秧與機插區別不大,只是均勻度不如機插。謝謝!

  • 4 # 米伯農場

    插秧機、直播機、拋秧機三種類型的水稻種植機械,代表了三大類不同的稻作模式,要根據田地平整度、水源條件、品種特性等,來確定選擇何種機械。

    1,育秧工廠+插秧機的技術最成熟,適應性最廣,但投資較大,需要獲得政府扶持專案的支援。

    2,直播機械模式,需要大片平整的田地,水源充足和灌排水方便,除草技術成熟可靠,品種抗倒伏和耐密植。

    3,拋秧機模式,適應灌排水方便,較小塊、平整度較差或田埂較多的田地,小秧令的育秧方法較難掌握和控制,目前是最不成熟的種植模式。

    建議對這三種模式,進行認真的試驗和比較,並最終因地制宜地選擇出,最適合的栽培模式。

  • 5 # 龍兵過

    種2000畝水稻,是夠規模了。這樣大的規模,管理是最主要的。生產人員都需要有一定的技術。應當是獨當一面的全能農民。

    所以在工人的選擇上要充分考慮,選擇技術精,責任心❤強的工人。

    如果地利條件可以選擇水直播最好。直播相對於插秧可以節省插秧的投資,省去很多環節。也節省大量的人工。投資就少多了。

    播種可以用無人機。無人機的作用可以應用到水稻生產的各個環節。

    無人機 打封閉藥,楊底肥,追肥,除草藥等都可應用,減少大量人工。而且效果好。這樣比插秧可以減少大量的投資。

    至於直播的技術在這裡就不贅訴了,我這兩年正在實踐,認為可行,所以推薦。供參考。

  • 6 # 使用者江湖一臾

    2000畝水稻,豪無疑問插秧機。機插秧成本高,但是後期除草管理方便,機插秧受天氣影響小,穩定可靠。其他方法不適用大面積,但簡單方便。

  • 7 # 寒地水稻種植技術

    2000畝的水稻田,的確需要機械化的力量才能實現在相應的農時完成相應的田間作業。而且2000畝的水稻田,投入也是比較驚人的,移栽、直播以及拋秧,不同的種植方式也會對種植成本、產量、品質和收益產生一定的差異。下邊我就移栽、直播以及拋秧這三種不同的種植方式來談一下我的看法。

    1、移栽。如果採取移栽的話,只能是採取使用插秧機進行移栽才能獲得相應的移栽效率。但是,移栽的種植成本是最高的,不知道您在哪個地區。在我們黑龍江地區,流轉土地的話種植成本基本都會維持在1000元/畝以上的價格。如果您需要購買相應的機械、農機具的話,種植成本還是會大幅度的提升。

    1.1常規插秧機。指的是中國產的小六行插秧機,前面一個水耙輪和一個柴油座機,後面是插植臺。這類小六行插秧機的作業效率在20-30畝/天左右,一個插秧季15天計算的話,一臺小六行一個插秧季可以作業300-450畝左右。這是在插秧機不出故障、天氣條件適合、沒有其他的外力因素影響作業進度的前提下的作業量。按2000畝稻田計算,需要這類小六行插秧機至少5-6臺左右。購置裝置的資金大概在6-8萬元左右,由於小六行插秧機的結構簡單,對於培育秧苗的施用的消耗品要求也不高,成本相對低一些。

    1.2高速插秧機。大多數還是進口的品牌,作業質量、作業穩定性、機械作業的永續性都有一定的優勢。如果不帶側深施肥的話,一臺進口的高速插秧機每天的作業面積大概在50-60畝左右。按一個插秧季15天計算,需要3臺左右的高速插秧機。由於這類插秧機的價格較高,養護、維修成本較高,對育秧盤也有一定的需求。所以,使用高速插秧機的成本要高一些。而且,以目前的高速插秧機價格來看,平均都在6-8萬/臺左右的補貼後價格。如果您選擇高速插秧機的話,購置機械的費用大概在20萬左右。如果您選擇側深施肥高速插秧機的話,購置裝置款項會更高。

    1.3缽育擺栽機。這個機型是最難講述的,投入高、作業效率不穩定、對育秧耗材要求較高,整體機械的價格也比較高。以我們單位曾經使用過的江蘇某品牌的缽育擺栽機來講,整機價格40萬以上,補貼之後也需要20萬以上的價格。而缽育擺栽使用的育秧盤也是增加投入成本的關鍵因素,一張育秧盤的價格就在10元左右,而每天的作業面積真不好說,條件合適可能作業面積在40畝/天左右,條件不適合可能每天只有20畝左右。所以,如果您的資金不是十分充裕的話,不建議您選擇缽育擺栽。

    2、直播機。水稻直播這兩年有逐年增加的趨勢,主要的優點就在於種植成本低,免去了大棚育秧、機械移栽的過程,節省了前期的人工成本。而且,直播種植現在也發展除了水直播和旱直播兩種。至於說那種技術相對成熟、利潤好一些還是要看您當地的種植條件。

    2.1水直播。在大田直接播種芽種的種植方式,難點在於除草難、易倒伏、出米率低、保苗率低。優點也比較明顯,易於操作、成本低、技術相對成熟。如果使用大型的直播機,比如說一次可以直接播種十幾行的直播機,基本上一臺直播機就能完成2000畝的水稻直播作業。但是,一臺直播機作業會增加播種的時間段,對後期播種的秧苗成熟度會有一定的影響。所以,如果可以的話建議使用2-3臺直播機作業,減少作業持續的時間,爭取更多的有效積溫。雖然說成本低,但是後期的草荒、倒伏以及出米率低、品質差對水稻的售價有著直接的影響,也會對您的收益造成直接的影響。

    2.2旱直播。顧名思義,用種植旱田的方式種植水稻,使用專用的水稻旱直播機械播種水稻的幹種,作業效率高,每天可以作業100-200畝地;幹種埋在地下,根系相對發達,後期的倒伏几率小;根系相對發達,有機物積累充足,出米率與移栽稻接近,品質相對高。缺點也比較明顯,需要進行格田改造,將稻田的池子擴大面積,易於管理和作業;春澇的話會影響播期和水稻成熟度,有一定的風險性;機械尚有一定的問題,沒有一個完全適合旱直播的機械。而且,不同的地區對直播機的要求也有一定的差異。一般來講,這類直播機的價格在2-10萬左右,不知道您會選擇哪個哪位的產品。

    3、拋秧。目前,國內的一些企業也在研發拋秧機,一些拋秧機已經開始上市銷售。但是,這類機械的種類較少,價格也偏高。而且在售後方面也有一定的問題。如果依靠人工拋秧完成2000畝水稻的拋秧作業,人工成本和時間成本的確不是一個小數目。所以,不建議您採取拋秧的方式進行大面積的水稻種植。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

  • 8 # 農機人行天下

    2000畝水稻也算是一個種植大戶了,水稻種植也是一門技術活,不管選擇什麼機器,首先要考慮機器的實用性是否廣泛。現在水田機器都不便宜,如果就一季水稻,可以多育些秧苗出售,這樣水稻穴播機的成本可以提前收回,現在的插秧機很先進了,可以自帶拋秧功能,所以選擇一臺效能好的插秧機即可!插秧機一定要選擇適用性強的,比如行距可以插25--30公分的,水稻地域性適應性強,不撒秧、不推秧、不傷秧,保持秧苗的平穩性,秧苗插到田裡,不歪不倒,淺插的穩定性也很好!插秧機選擇高速電壓平衡裝置的比較好,轉向,速度,操控都可以跟上,本來插秧的最佳時期就很短,不能錯過好時期才行!等自己的地插完之後,也可以做些農服,給別人插,這樣,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機器的成本回來的也快,還多了項農服技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日本泡溫泉為什麼要裸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