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財經宋建文

    全球降息潮來臨,主要是各國央行為了應對經濟增長放緩的壓力所採取的措施,歐洲及日本等多國進入負利率時代。但中國目前並未進入負利率時代,老百姓資產保值的參考目標主要是能否跑贏通貨膨脹,可以通過合理的投資與理財,讓資產儘可能實現保值。

    一、全球為何進入降息潮?

    今年以來,全球多國央行相繼降息,印度已降息四次,最為引人注目的是美聯儲雖然一再否認進入降息週期,但在7月份和9月份兩次分別下調了聯邦基金目標利率25個基點,並在10月份公佈了每月600億美元的購債計劃。歐洲也在9月份再次降息並重啟QE。全球開啟降息潮,主要是三方面的原因:

    第二,貿易保護影響,自去年以來,貿易保護主義升溫,中國與美國,美國與歐盟,日本與南韓,都相繼產生了貿易摩擦。在貿易不確定性影響下,全球各國貿易進出口總量都出現了下滑,貿易份額的縮減,會抑制生產端的持續增長,進而可能會造成失業率的上升。

    9月,歐洲央行將隔夜存款利率下降10個基點至-0.50%,這是歐洲央行自2014年6月實施負利率以來的第四次降息,日本則繼續維持-0.1%的負利率水平。雖然這些國家採取負利率政策,但實際效果有限。

    第一,負利率釋放流動性邊際效應遞減,歐洲及日本,自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以來,一直採取的都是非常寬鬆的貨幣政策,但與美國不同,美國碰上了頁岩油革命,還有科技巨頭分享到了移動網際網路的紅利,歐洲及日本則主要是被動復甦,沒有找到明顯的經濟擴張動力,本身持續性的流動性寬鬆未來產生較好的經濟刺激效果,在此基礎上繼續進行寬鬆,實際產生的邊際效應遞減。

    第二,負利率侵蝕金融機構盈利能力,政策負利率後,貨幣市場利率下行,債券收益率下行,德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已經為負0.68%,法國、荷蘭等國國債收益率略高,但同樣是負收益。負利率使得全球出現了高達16萬億美元的負收益債券,成為新的潛在風險資產,削弱金融機購的盈利能力,反過來壓制金融機構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抑制經濟增長。

    因此,從實際經濟表現來看,雖然多國實施負利率,但經濟增長不通預期,通脹一直未能有效提升,失業率居高不下,負利率政策難言成功。

    三、中國的利率水平及走向

    中國目前利率水平已多年沒變,最近一次調整利率是2015年10月24日,金融機構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4.35%;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1.5%。

    雖然各國都在相繼降息,但中國的利率政策保持了相對的定力,一方面如果被動的跟隨降息,可能會推升通脹水平和資少泡沫;另一方面,目前中國經濟需要進行結構優化,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在此情況下,需要對產業進行更加精準的資金支援,而不能採取“大水灌漫”式的貨幣刺激政策。

    不過2019年9月份後,央行進行了LPR報價利率改革,引入民營銀行參與報價,並且在10月8日後房貸利率取消了原有的基準利率浮動形成方式,改為通過LPR報價利率加點形式的方式,未來LPR利率將逐步取低基準利率,利率水平更市場化,與市場實際利率相符,有利於減少政策調控滯後等不利影響。

    四、如何進行資產保值?

    資產保值,實際上就是戰勝通貨膨脹對資產的吞噬。比如前面所講到的歐日負利率,可能有人會覺得負利率誰還存錢?這需要和通脹水平對比,比如說通脹率是0.5%,存款利率是0%,則收益是-0.5%。而如果存款利率達到5%,但通脹率達到8%,其實真實的收益是-3%。因為現金的價值,需要體現在購買力上。

    那麼只要每年讓自己的錢可以獲得超過3%的收益,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都算是不錯的目標了。可以選擇以下幾種方式:

    第一,銀行存款,目前一年期的銀行定期存款利率在2%左右,顯示跑不過CPI。我們可以選擇三年期存款利率在3%左右,可以跑贏CPI。

    第二,大額存單,大額存單是銀行鍼對資金量較大的儲戶提供的利率更高的存款資產,三年期大額存單利率4%左右,可以跑贏CPI,但缺點是需要20萬元起存。

    第三,定期理財,前兩者屬於存款產品,受存款保險條例保護,50萬元以下本金可獲得全額保障,而理財理論上存在一定風險,可以選擇中低風險的定期理收,年收益在4%左右。

    以上三種方式,在目前來講,對普通人來說,是比較合適的對抗風險方式,對於風險承受能力較高且具有投資理財專業知識的人來說,可以通過定投指數基金等方式來對抗通脹,但對應的風險也更大。

    總結:

    全球進入負利率時代,主要是因為全球經濟面臨週期性下行及貿易保護主義升溫等不確定影響下各國央行採取的應對之策,實際效果有效。目前中國利率尚未進入負利率,保值方面主要目標是對抗通脹,對於普通人來說,通過合理的投資理財方式戰勝CPI是較為合理的目標。

  • 2 # 諮詢師天生

    首先要明確的是,全球降息潮中確實中國也在進行寬鬆政策,但是目前來看中國進行負利率的可能性非常的低。有一種負利率是指,利率在通脹的擠壓下,實際為負的情況,但是即使如此,目前中國也暫未出現這種情況。

    因此負利率實際上對中國的影響並不是很大,因為中國的市場相對封閉金融市場監管比較嚴,外來的流動性進入金融市場的量不大,很難推高泡沫和通脹。

    不過全球蔓延的負利率,很可能造成貨幣價值的總體下降,我們看到歐洲的負利率規模不斷擴大和量化寬鬆,實際上在美元指數堅挺的同時,造成了美元實際價值的下降,這點從黃金上漲的幅度中可以看出。

    另外,目前看來美聯儲很有可能在考慮將利率降低為0後出臺負利率政策,這樣對於美元的幣值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挫折,由於中國貨幣是與美元進行繫結的,美元的貶值肯定會讓中國貨幣進一步貶值,所以通過這個渠道對中國造成一定的影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全職媽媽,如果投資10萬可以開個什麼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