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765375850720

    古代的天文儀器誕生於簡陋的條件,其中,蘊含著很多創新思維和方法,能夠為我們今天的科學活動提供啟迪和啟發。

    先來說水運儀象臺。水運儀象臺於1092年(北宋年間)落成。它是一個國家工程,由當時的宰相蘇頌主持建造,從全國各地邀請了很多精通天文、歷算、機械的儒士畫圖設計,具體工程由各地的能工巧匠(包括木匠、銅匠等)一起完成。所以說,這是一箇中國古代比較罕見的儒士古代也需要天象演示,白天看不見星星,晚上天氣不好時也會看不見星空,如何知道哪顆星上中天?

    透過渾象。北宋的這個渾象上面密密麻麻刻著1400多顆恆星的位置,而且透過下面的水輪機構來驅動它,能夠在24小時(一晝夜)緩緩地轉一週,模擬星辰的東昇西落,非常精準。下層既是一個驅動系統,也是一個報時系統,一層一層的木人,木人手裡拿著牌子,木人手裡敲鐘、敲鑼或敲鈴鐺,就像現在的報時鐘表。和工匠合二為一的一個工程技術的典範

    水運儀象臺是一個技術整合的典範。裡面有如此多精巧的機構,其實很多來自民間智慧。比如擒縱器,就來自中國傳統民間的灌溉工具——筒車,裡面的齒輪齒條也來自於很多灌溉工具。所以說,這個水運儀象臺不但是一個大科學工程,也是一個高度整合的工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高速公路攝像頭能拍到車內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