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梓彤說電影

    寒食》這i首詩表達了作者對封建政治腐敗現象的諷刺的思想感情。

    《寒食i》

    唐代: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譯文:暮春時節,長安城處處柳絮飛舞、落紅無數,寒食節東風吹拂著皇家花園的柳枝。夜色降臨,宮裡忙著傳蠟燭,裊裊炊煙散入王侯貴戚的家裡。

    擴充套件知識:寒食是中國古代一個傳統節日,一般在冬至後一百零五天,清明前兩天。古人很重視這個節日,按風俗家家禁火,只吃現成食物,故名寒食。唐代制度,到清明這天,皇帝宣旨取榆柳之火賞賜近臣,以示皇恩。這儀式用意有二:

    一是標誌著寒食節已結束,可以用火了;

    二是藉此給臣子官吏們提個醒,讓大家向有功也不受祿的介子推學習,勤政為民。唐代詩人竇叔向有《寒食日恩賜火》詩紀其實:“恩光及小臣,華燭忽驚春。電影隨中使,星輝拂路人。幸因榆柳暖,一照草茅貧。”正可與韓翃這一首詩參照。

    中唐以後,幾任昏君都寵幸宦官,以致他們的權勢很大,敗壞朝政,排斥朝官,正直人士對此都極為憤慨。有意見認為此詩正是因此而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當今社會是一個快節奏社會,根本原因是什麼?是生活工作的壓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