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愛國者的感人故事,它體現了一種名族氣節。
公元前100-150年間,胡漢多年交戰致使人民苦不堪言,都希望停止戰爭,過上和平的生活。
公元前100年,蘇武作為漢朝的使者出使匈奴,以求換取太平,匈奴單于好戰,給出非戰即降且條件苛刻,作為使者蘇武不能苟同,在單于的威脅下,寧死不降,單于見蘇武一身正氣,頓生愛才之心,招攬之意,百般遊說,但蘇武不肯低頭,單于無奈,但又不能殺害,就給蘇武押送到極寒之地北海牧羊。
就這樣堅持了19年的光陰,19年後,漢朝再次派出使者出使匈奴,得蘇武詳情,知蘇武不辱使命,使者被蘇武感動,便對單于說道:我皇在外狩獵時,打落了一隻大雁,大雁腳上綁著一封關於,蘇武在北海牧羊的信件......單于聽後,頓生驚奇,覺得一切都是天意,天命難違,就把蘇武放了。
歷經19年的磨難,蘇武早已是白髮蒼蒼。回到長安那天,城內外的官員及百姓都出來迎接他。見蘇武雖然,人面憔悴,但仍然高居那脫了歲的旌節,都無不為他的愛國的氣節所感動。
這是一個愛國者的感人故事,它體現了一種名族氣節。
公元前100-150年間,胡漢多年交戰致使人民苦不堪言,都希望停止戰爭,過上和平的生活。
公元前100年,蘇武作為漢朝的使者出使匈奴,以求換取太平,匈奴單于好戰,給出非戰即降且條件苛刻,作為使者蘇武不能苟同,在單于的威脅下,寧死不降,單于見蘇武一身正氣,頓生愛才之心,招攬之意,百般遊說,但蘇武不肯低頭,單于無奈,但又不能殺害,就給蘇武押送到極寒之地北海牧羊。
就這樣堅持了19年的光陰,19年後,漢朝再次派出使者出使匈奴,得蘇武詳情,知蘇武不辱使命,使者被蘇武感動,便對單于說道:我皇在外狩獵時,打落了一隻大雁,大雁腳上綁著一封關於,蘇武在北海牧羊的信件......單于聽後,頓生驚奇,覺得一切都是天意,天命難違,就把蘇武放了。
歷經19年的磨難,蘇武早已是白髮蒼蒼。回到長安那天,城內外的官員及百姓都出來迎接他。見蘇武雖然,人面憔悴,但仍然高居那脫了歲的旌節,都無不為他的愛國的氣節所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