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左一介
-
2 # 敢潮
都說從2018年,服裝行業就開始進入了寒冬的時代。很多廣州杭州大的服裝批發市場的檔口主都在轉讓自己的店鋪,做了很多年的服裝生意卻都轉行做其他的去了。或者是做服裝年年做生意年年欠債,讓人很心寒。
但是反之,又有很多的服裝老闆生意卻沒有因為形勢的影響,依然門店客如潮。
為什麼會呈現這樣的反差呢?
01主要還是看服裝老闆的經營方式是否跟得上當前資料化智慧化,還有引流方式多樣化。
服裝老闆每天都在為什麼沒有客人上門,為什麼自己的店鋪推不出去而煩惱,老客戶都是隻消費一次就不來店內了?
每個月光是請導購小妹人工成本就已經耗費了很多成本,對於沒生意的老闆是雪上加霜?開了很多家,每家店的資訊不流通,實在是一個經營難題。
02如何解決這些難題呢?
不僅如此,對於童裝男裝女裝加盟連鎖品牌來說,還能實現多門店管理,每個店鋪的資訊同步化,庫存對賬都可以進行同步。
而且系統的智慧化,用手機就能管理店鋪,上下游,進銷存管理,庫存管理,3秒實現開單,不需要盤點就能庫存資料同步。
-
3 # Winbo
本來不想過來湊這個熱鬧的,但是實在忍不住想要過來說兩句。
作為一個服裝行業從業者,經歷得不算多,但是聽得就多了去了,每年都會聽到外面風聲說某某品牌又倒閉了。在這個圈子裡面聽聞太多這樣負能量的東西了,搞得自己現在神經衰弱。
80 90年代做服裝的不管怎麼樣都能賺到錢,那個時候做服裝的只要敢拼命,絕對賺錢。上去去布行拿布,下午裁剪,晚上做貨,天亮就出貨了。不用擔心庫存,肯定能賺錢。到了21世紀市場開始變化了,有實力的服裝店,或者批發檔口什麼的,這些就開始自己做品牌了,中國的服裝品牌也就是那10年時間裡面猛增。不過還好那個時候批發或者品牌都好做,款式什麼也不是特別講究。基本上不會有多少庫存,所以很多品牌方就大量生產,造成10年後全世界都在說服裝鞋帽的庫存問題。10年開始就不用說了吧,反正是一年不如一年。說多了都是淚呀。
下面分析一下現在這個情況還能做出些什麼改變:
1:渠道佈局
傳統渠道都是做線下,專櫃專賣店什麼。自從淘寶天貓出來之後,把整個服裝行業的價格變得透明,中間渠道縮短。造成服裝零售價都下來了,所以線下跟線上比價格肯定比不過的,畢竟你要養的人會更多,成本也就更高。
針對這樣的問題,能做的就是順應時代,順應趨勢去改變,多渠道佈局。線上不僅僅做可以做淘寶 天貓,還可以有跨境電商,或者社交電商,抖音帶貨。這些都是應對方法。
2:開發設計
現在很多老闆都覺得設計師,設計的款不好看,這裡不對味那裡不對味。其實作為老闆想過沒有,本來設計師是有想法的有創意的,結果老闆一句現在流行什麼東西,我們要做什麼東西,我們要怎麼怎麼樣,這個時候設計師只能跟老闆思路走,縱然有再多想法也枉然。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時間一長設計本身的菱角已經被磨平了,你叫他怎麼做出有創意的產品。然而老闆也是不停在跟風,跟趨勢。結果趨勢太多,到後面連自己都不知道怎麼辦。
其實只要確定好自己的客戶群,就可以很快得出自己的市場定位。這樣自己的零售價,渠道,品牌大致風格等等就能確定。然後根據自己分析出自己具體的品牌風格,根據自己品牌的關鍵吃去做,守住最本質的東西,不管外界流行趨勢怎麼改變,也能跟上。
3:行業惡性競爭
現在很多貼牌公司能夠為品牌方提供設計和生產支援,所以減輕了品牌很多壓力。但是在品牌方收到報價之後,總覺得貴,其實這可以理解,誰都想要低價高質的東西。然後品牌方瘋狂壓價,貼牌公司為了賺錢為了生存,就偷工減料。這樣貨品還能好嗎!
有時候工廠自己為了獲得訂單,也亂報價,把單拿到手之後,又不能按照報價生產出合格的產品,也偷工減料。
這個行業還有很深很深的水,一兩句話說不完。
現在還能堅持下去的,都是有一定根基企業。
我自己本身也是在服裝行業做了很多年了,現在還失業,也不知道自己能幹嘛。想過轉行,但是又沒有門路。也不知道該怎麼走下去
-
4 # 實體阿偉
經常聽說身邊的人抱怨生意不好做,賺不到錢,轉行的轉行破產的破產。到底是什麼原因讓生意大環境差成這樣。我想說無非是資訊的透明化,市場飽和,以及過剩的生產力,導致許多沒有核心競爭力的中小企業,個體戶舉步維艱。
生意不好做,我們是選擇放棄想法還是老老實實去上班。
作為一個90後渣渣大學混出來的小白,一無背景,二無人脈。所有的事情都是自己去嘗試去闖。經歷了太多失敗,也收穫很多成功的喜悅。我的創業路最終在去年給我來了個狠狠地打臉。因為盲目擴張,經營管理不善,透支信用卡以貸養貸,讓我背上了沉重的債務,壓的喘不過氣來。要是沒有家人朋友的支援和鼓勵各位支援,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熬出頭。
有幸通過快手平臺認識了我的恩師千色基地女裝創始人安哥,給了我迷茫的人生指點迷津。恩師通過自身十幾年的服裝經驗讓一大批創業失敗者,小白寶媽,完成了逆襲。走上小康的道路。對於我來說,糟糕的日子慢慢有了起色。下半年在努力一把,我一定會重新上岸。
失敗並不可怕,我們一定要總結經驗。看準方向,努力拼搏。未來的你一定感謝今天努力的自己。試錯的成本很低,錯過的成本很高,
-
5 # 有那麼一天記起你
其實不光是服裝店,很多其他行業的實體店也一樣,大家都覺得生意非常難做,能否堅持下去很難說,服裝行業是受網購衝擊最大的行業,再加上近幾年商鋪增多,進入服裝店這個行業的人明顯增多,在網購更被人們所喜愛的今天,實體店在短期內振興是不現實的,因此給你如下建議:1、如果實在不行就將貨物打折處理,可以償試進其他行業,如果你還年輕,又肯吃苦,其他作還是比較好找的,起碼不象現在這樣操心。2、不知道你店裡主要賣什麼樣的服裝,如果是時裝女裝,現在變化太快,這類服裝易過時,可以償試賣中老年裝,這類人群體廣,還是比較愛在實體店買。再或是改為賣童裝,由於孩子身體發育快,衣服一年一換,很多媽媽為了找到準確的衣服尺碼,還是喜歡逛實體店,我有一個熟人是做童裝生意的,他長年都請三個幫手,生意非常好。3、現在是抖音短視訊最火爆的時代,利用抖音、火山小視訊亦或是開直播帶貨這都是未來發展趨勢,學無止境,活到老學到老,利用網路銷貨前景還是非常廣闊的,望能幫到你。
-
6 # 優裁線上
外部壓力在一定程度上會推動行業轉型。
服裝行業作為經濟的晴雨表,受大環境影響增速有所回撥。整個服裝行業目前正在面臨變革期。由於人口和經濟發展上的紅利,曾經很長時間內服裝都是高倍率定價的一個行業,盈利也比較容易,現在伴隨著電商和快時尚品牌的衝擊、人們對服裝的需求轉變……整個服裝行業都在面臨轉折點。
技術不是問題,產能也不是問題,衣食住行作為生活必需品,市場依然有需求,作為服裝人卻不能粗放式經營,坐等客戶上門了,是時候該瞭解我們的使用者到底在想什麼。比如這兩天優衣庫99元KAWS聯名款T恤被瘋搶,人們衝到優衣庫的門店,看到模特身上的樣衣也扒,雙手挎上幾個購衣籃衝鋒陷陣……
瞠目結舌之餘,我看到了優衣庫在一些小眾領域開疆拓土,抓緊ACG圈子、不放過追潮流的大眾,UT聯名連文藝青年也要收入囊中,不管是音樂發燒友,還是藝術博物館愛好者,總能在優衣庫找到他的T恤。
除了設計和營銷的思路要更新,供應鏈管理的思路我們服裝人也要更新,今天你是小訂單客戶,沒有話語權,那麼在產品品質、產品迭代、生產時間等把控方面,就只能在與供應鏈的博弈中進行。但如果有產業共同體的思路,把碎片化需求聚集起來,必能提高整個交易鏈條的效率。所以考驗與機會共存,願各位都能安全渡過。
-
7 # 潮前幕後
第一,任何行業剛開始都好做,後來,越來越多人做,肯定會不好做的,這不光是服裝行業的事情,這是商業規律來的,還是要放平心態,踏踏實實的跟緊時代的步伐。
第二,服裝行業剛開始的時候是需求大,供應跟不上,所以當時做服裝的都很掙錢,但是你再看看現在是什麼時代,現在是需求量很大,但是供應量也很大,本來服裝這行又沒什麼門檻,所以大量的年輕人從事這個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
第三,現在大家生活條件都好了,然後手上基本上都有點錢,這個時候大家對物質對服裝的要求也會不斷的提高,款式的個性化也不斷的豐富,加上前面說的市場競爭特別大,價格又壓得特別低,兩方面的壓力直接就導致沒有利潤了,或者是乾脆沒有生意。
第四,看看身邊的朋友做別的行業的,也都是這個規律,不光是服裝行業,這個行情,任何行業都有這個規律,所以還是放平心態,跟上時代的步伐,做了很多年服裝行業的,多少都有一點積累,只是沒有以前掙得多了,所以心態很不平衡,覺得做得很累。我也做服裝這行好多年,深刻感受到很難做。但是我也理解為什麼難做。
第五,我想如果還想在服裝這行只有堅持,積累,沉澱,然後不斷的創新,那些網紅,還是掙不少錢的。只是我們做不到,感覺眼紅而已。
-
8 # 廣州女裝貼牌-張添許
做了十幾年的服裝人和你說一下服裝歷史。過去的品牌是傳統提前半年訂貨,有一定的換貨比例,最後造成客戶和品牌商都很多庫存;現在的主要模式是組貨買手製品牌,款多量少,和客戶聯營,零庫存,品牌商庫存也控制的很好,這種方式複製很快,一幫人跟風,這兩年開出了大量同質化的店鋪,競爭激烈了就會洗牌;未來會是線上線下結合新零售,甚至加更新的模式。至於電商,過去和現在都是大品牌和中低端產品的天下,隨著電商的弊端出現,線上會成為各大品牌促銷和清庫存的渠道,或者成為實體店的輔助渠道!
-
9 # 小白哥
創新 創新 要創新 要跟著時代走 停留在傳統會死的很慘 以前的人都喜歡往大城市跑 喜歡聚集在一起 也喜歡逛街 做生意只要位置好 有點頭腦會營銷 基本都賺錢 現在人都不集中了 分散了 現在很多二 三線城市都發展的還可以 人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 交通發達了 很多人都不願意跑遠 都選擇了在老家發展 加上現在的科技發達 網際網路的到來 人們生活習慣都改變了 以前沒事的時候都是約一幫人逛街 哪裡熱鬧哪裡走 現在的人只要有手機就不會無聊了 下班回家就抱著手機 各種刷 各種看 因為有WiFi 嘿嘿 還有就是現在的人都是喜歡網上購物 都養成一種習慣了 電商剛開始起來的時候 可能很多人怕在網上買到假貨 買到質量不好的貨 但是現在只要不是很貴的東西 現在的人都基本會選擇在網上購買 知道為什麼嗎? 1 現在的人不喜歡逛街 因為有手機的樂趣 加上懶 2 網上的東西可以隨便看 隨便選 隨便挑 沒人管 雖然都知道圖片跟真實貨物會有區別 但是誘惑就在那一瞬間 看起來就是舒服 看到喜歡就買買買 傳統店的衣服有網上的圖片看起來好看嗎 沒有吧 有網上的衣服品種多嗎 沒有吧 有網上的便宜嗎 沒有吧 去店裡買衣服吧 品種少 有人在吧 又不好意思隨便看 隨便挑 隨便選 又不是自家的東西 就是在你店裡看上好看的 她也會想 你這是實體店 要交店租 肯定比網上貴 不如網上搜同款 肯定便宜點 我說的是部分人哦 嘻嘻 也別跟他說你的是真貨 網上的是假貨 他會想 你是為了做生意故意這樣說的 所以沒用 還有種喜悅就是~ 等快遞到來的那種感覺 嘿嘿 電商的到來 是個轉折點 普通的服裝店肯定要面臨關門 生意慢慢下劃 如果轉電商的話 那就是要燒錢嘍 各種推廣費 各種廣告費 各種培訓費 費費費 都是錢 而且不一定有回報哦 還要比價格 比手段 比營銷 比人才 比質量 比服務 因為網路是全國性的 什麼樣的人才都有 各種大神 不過網路也是一個成就人的地方 這波富人下去了 另外一波富人又起來了 做的好的話 有可能一天利潤比你之前一個月多 有的人說堅持就好了 說不定熬過去就好了 人的生活習慣隨便能改變的嗎 時代發展能控制的了嗎 只能說會變的越來越成熟 就算馬雲倒了 那還有牛雲 羊雲 豬雲啊 到時候就更跟不上節奏了 工廠熬的話 那熬唄 畢竟衣服都是人人要穿的 手藝人生產人都沒了 搞個屁呀 嘿嘿 這個轉折點肯定會死一批小工廠 能力不夠的工廠 能堅持下來的工廠應該還是可以的 純屬個人看法 說的不好的地方 還望見諒
-
10 # 周子周
當電商發展如此迅猛的時候,實體店受到了嚴重的打擊,可這不能怨誰,因為這是時代發展必須經歷的。
為什麼電商可以吸引消費者?我覺得不僅僅是因為方便,對於服裝來說,這種方式確實存在一定的問題,比如尺碼不容易選的合適,容易買到假冒偽劣的等等,但為什麼還這麼受歡迎呢?我覺得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網上的樣式多而且並不是很貴,很多人都是抱著穿幾次就夠了的心態去購買,所以對於網購衣服的缺點,大部分都可以忽略不計。
所以我的第一個建議就是樓主可以嘗試電商,先推出當下流行的爆款,打價格戰,打出名氣,慢慢發展。當然,實體店也不能扔,因為有實體店的電商商家,會給人一種正規的感覺。
第二個建議就是實體店的轉型。很多有錢人買衣服,其實很少網購,因為他們需要感受被店員圍繞羨慕的感覺,這是電商給不了的,所以樓主應該將實體店轉型為高階服飾,將目標定位於富人,具體該怎麼做,樓主應該有獨到的見解。
第三個建議就是需要做宣傳。投放廣告、舉行活動等都可以擴大自己的知名度。如今的廣告效應不容忽視,如果可以的話,找明星代言也是很好的途徑。
已經打拼了這麼多年,千萬不要輕易放棄。畢竟樹挪死人挪活,不破不立。希望樓主可以挺過來。
-
11 # 曉飛家幸福日記
做了十幾年的服裝人和你說一下服裝歷史。過去的品牌是傳統提前半年訂貨,有一定的換貨比例,最後造成客戶和品牌商都很多庫存;現在的主要模式是組貨買手製品牌,款多量少,和客戶聯營,零庫存,品牌商庫存也控制的很好,這種方式複製很快,一幫人跟風,這兩年開出了大量同質化的店鋪,競爭激烈了就會洗牌;未來會是線上線下結合新零售,甚至加更新的模式。至於電商,過去和現在都是大品牌和中低端產品的天下,隨著電商的弊端出現,線上會成為各大品牌促銷和清庫存的渠道,或者成為實體店的輔助渠道!
為什麼現在服裝難做,如果不知這三個主航道上,真的很難有什麼客戶。
我以前買衣服,很雜,不會特意看牌子,逛街看到合適就買,便宜和款式。慢慢地,會看牌子,記得當時喜傑克瓊,select這些。現在,逛街為主,我男的,目的性強,網購為輔,基礎,優衣庫,zara,出行,大的,mass,aber,nike等。
結合我自己的觀察和經驗來說,三個航道,
1,低端的,像荷花池批發,只能下沉三,四線,或網上,低價走量。如果在一,二線很難混。
2,中端的,做高階品質或鮮明個性的,別做中端質量和款式的,優衣庫,zara,gap這些要麼質量行,要麼款式快,還全,單個牌子很難做。
3,高階的,價格往下走來做。
服裝行業其實也有很多賺錢的!首先要改變經營思維,把店主自己打造成網路社交紅人,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幫助和服務好顧客,生意肯定不差的!我也是做了十二年的服裝生意了,我幫我們家客戶搭配最好看的衣服,她們買回家,朋友都說很好看的!然後她們又幫我帶回頭客來的!她們幫我主動推薦,比我說管用很多!
-
12 # 侯哥1971
我從01年進入服裝行業,因為我是東北一開始是做的是羽絨類,後來又加入了童裝行業,那幾年真的是好做,不知道啥叫害怕,就是不斷的開店,一直順風順水,記得非典那年,我們這都沒有受到影響。真正感到這個行業不好做的是16年,那時我就專做童裝了,其它在商場裡的店都陸續撤了,最後開了一個大店,100平左右,是租賃那種形式,一直能維持,一年能賺十幾萬那樣吧!自從去年新冠病毒爆發,我們這沒能倖免於難,全市封城兩個月,解封以後再也沒好過,原來的人潮湧動再也看不見了,春節都很冷清了,一夜之間就有服裝店撤光的,也有大商場停業了,到現在還是大門緊鎖,但是也有幾家我熟悉的店還可以,過完年,國家已經控制住疫情,我也把店面升級完畢,繼續做我喜歡的行業
-
13 # 赫本的風
我是2015年開始做的二批,和妹妹合夥做的。那一年兩個人把所有的存款投入進去,還借了一點錢。檔口一年20萬,7個平方,座標武漢漢正街。當時檔口是別人到期不做了,裡面裝修還很新,包括貨架之類的都送給我們了,我們就沒裝修省了一筆費用,直接鋪貨了。我們那是第一年幹,每天起早貪黑的,鉚足了勁兒賣貨,很有成就感。第一月開春搶貨,廣州現貨不多要排單,拿到貨就等於搶到錢,第一個就月賺了10萬,看著賬單上的數字,我和妹妹真的特別激動。上半年就把一年的門面錢賺回來了還賺了10萬,下半年才是服裝旺季。我清楚的記得第一年就純賺60萬,除掉營業員工資以及所有的雜費。我們那時候工資一個月5000不到,第一年就分了30萬。跟父母說,父母都覺得不相信,直到給他們看銀行卡的數字,他們才信了。不知道是不是付出了就有收穫,還是我們真的熱愛服裝,把所有的心思和精力都放在做生意上。2016年,我們那一年賣了好幾個爆款,尤其是冬天毛衣,不誇張的說,每天都到很多包貨。包括微信上下單的,發快遞天天加班,市場規定5點下班,營業員到點下班,我妹妹一個人加班到7-8點,打快遞單,生意好的時候我會在廣州多住幾天打爆款。那一年純利130萬,過年分賬的時候,我們覺得人生看到希望了,覺得自己不是廢物了,再也不用打工看人臉色了。生意一直持續到疫情爆發之前都比較穩,我們把冬天的貨賣完了,營業員放假了。關門沒幾天,要過年了,疫情席捲而來,武漢封城了。疫情爆發,對我們服裝行業來說是致命的打擊,大部分二批都幹不下去了。直到去年,我懷孕加生寶寶,生意直線下滑,很多零售店的客戶不幹了,轉行了。我們很難維持,市場降租,我勉強做了半年就沒做了。寶寶又沒人帶,婆婆身體不好,找不到合適的保姆,就索性不幹了回家帶寶寶。我幹了5年的服裝二批,真的是大起大落。現在直播盛行,網路帶貨,我們二批也很難堅持走到最後....
-
14 # 雲姐時尚穿搭
確實是不太樂觀!
之前生意真的好做,開店就能賺錢。不管什麼款式都有人買,但是現在是真的好難!以前的金九銀十好像現在不存在了!金九同樣也只是保本!
現在最主要的就是電商直播分流了!特別是直播,新興的行業大家都覺得新奇,看著主播穿得漂亮就拼命下單,結果回來一穿不是這回事,可能久了,大家又會迴歸實體了,因為實體店畢竟大家是看得見摸不著,穿上身才知道效果,永遠都不會有買家秀和賣家秀的區別!
我自己做實體店已經十年了!現在確實是一年比一年更難!我們也做過直播,但是退貨率太高了,這樣算下來成本更高,因為我做的是中高階的女裝,衣服確實比較挑人穿,所以還是來店裡試了才知道效果。
所以目前還是堅守崗位吧!維護好自己的老客戶,我覺得就很好了,做好社群營銷,維護好老客戶就是我目前最重要的工作!
實體店,加油!
-
15 # 率真的小路姐姐
我已經從事服裝行業21年,大學畢業就做服裝設計師,還做過一年面料設計師,做過二個品牌的設計負責人設計總監,經歷了服裝行業鼎盛時期,現在再也不是那個暴利年代,那時老百姓只知道貴的就是大品牌,多試穿幾件還要看臉色的時代已經過去,老百姓更加務實,大多數人的衣櫃裡的衣服可以穿十年不用買新衣服,去買衣服已經不是什麼剛需,購買的是一種心情,是一種服務,是一種感覺,如果服裝行業從業人員還是以前的觀念去設計和經營服裝,勢必日落西山,做成夕陽產業。
回覆列表
店鋪位置:寧波慈溪市(具體位置捨去,免得有人說我打廣告)
2017年,辭去老師職業,在慈溪市掌起鎮開了第一家服裝店;
2019年,掌起店擴大了兩倍經營面積,滸山一家分店,慈溪市區一家分店;
2020年,今年她打算再開兩家分店,選址中。
19年的冬天,我出差杭州,她恰巧也在杭州給新店鋪選址,就約了一頓飯。一頓飯的功夫,我們聊了很多,在大學裡遇見的趣事,初入社會時的囧事,當然,兩個服裝人聚在一起,最不可能少的是,關於服裝經營的話題。
儘管在生意上拼搏了兩年多,她的言行舉止還是很難抹掉那份書生氣,帶著青澀,像剛出社會的小女孩。這令我對她的服裝店經營多了幾分窺欲,隨後向她表達了想法,她客氣的說著歡迎領導指導工作。
下午的時候,隨她的車到了掌起鎮,真的地如其名,掌起就巴掌大的一個小鎮,全鎮只有兩條商業街,兩街交匯的地方是一個購物廣場,與其說是購物廣場,我覺得大超市會更貼切些。
到的時候已是傍晚,11月的小鎮灌滿了刺骨的寒風,冷風裡還夾這細雨。吹打在臉上就像尖錐子一樣。街上很多商鋪都早早打了烊,路上行人更是寥寥無幾,估計都是在躲著這鬼天氣。
在這淒涼的街景裡,包子的店鋪就顯得無比刺眼,好像它並不屬於這個地方的一樣。店鋪的裝修有點像香港的潮人買手店,高冷的燈光打在展示櫥窗上,總有點勾引人的感覺。
店鋪裡面有三個搭配師(後來包子介紹說,是她根據她們的崗位來取的名字),一個30歲左右的男性,來幫老婆拿衣服的,他老婆前兩天在包子的店裡買了4件衣服,忍受不了這天氣,把他給打發來了。
一個搭配師在拿著手機噼裡啪啦的打字,包子說她在給群裡的老客戶推薦搭配方案。
另外兩個在整理剛到的新款,我一眼就看出來了是我們家發過來的衣服,我打趣說:“早知道直接給你們帶過來得了,把快遞費省了”。
一個小姑娘接了話:“可不是,這樣我們就能早點把客戶的貨配齊了”。
打開了話閘,感覺這高冷的店鋪有了點溫度,慢慢暖了起來,幾個女孩子時不時的冒出幾句寧波話,大家就有一句沒一句的聊著天,開著玩笑。有那麼一個瞬間的錯覺,似乎我就是在這裡土生土長的人,親切而熟悉。
也就是在那個時刻,我好想明白了為什麼一個青澀的小女孩可以3年開5家店,並且每家都有著不錯的盈利。她不像一個生意人,卻勝過了很多生意人。
大概可以把她的成功經驗總結為兩點:
1.把賣場經濟變成社交經濟
過去,服裝店一直承載著賣場的角色,一個純粹店家和客戶,貨和貨幣之間的交易場所。如今,交易可以在微信或者其他平臺上完成,而服裝店可以勝任更多社交功能。一場“名媛範美學下午茶”又或者一個“搭配學的小課堂”,把服裝店運營成“形象管理顧問”的角色,確實有著莫大的降維打擊優勢。
在包子的社交經濟學裡,導購不僅僅只是一個導購,既是一個專業的形象管理顧問,也是一個客戶生活中一個有溫度真實存在的朋友,從而變成店鋪和客戶之間的強力紐帶。
2.矩陣營銷為店鋪持續引流精準目標
包子聯盟了一些當地的美髮、美甲、美容店,彼此之間建立了信任又默契的合作,因為彼此之間的客戶重疊率極高,那麼就可以做美甲送一張200元的服裝代金券,憑代金券還可以進群參與每週免費送T恤活動,社群由她們幾個美髮、美甲、美容店還有包子一起管理,做到真正的形象管理顧問價值。
在包子的矩陣營銷學裡,給每個客戶提供真實的價值,讓每個進店的新客戶切切實實的感受到新客戶福利,以至於新客戶包子幾乎都是0利潤甚至是虧本買賣。用她的話來說,能讓她虧得越多,她以後賺得就越多。
當然,除此之外,她還有其他亮點,因為篇幅原因,在這裡就不詳細展開說了,下面一筆帶過吧:
比如,產品定位清晰,小鎮上除了她家服裝店以外,全是混著賣,賣什麼的都有,唯有包子專注在輕奢風格;再者是,庫存管理趨向於零,這是因為得益於和我們的合作,我們合作的方式是一週之內賣不掉的可以全退,讓實體店保持低庫存甚至零庫存;還有一點比較重要的是,快速並且多上新款,她維持著每天可以更新15款新款,每個月更新450款,因為賣不掉可以退,並不存在庫存壓力。
寫著寫著,發現答案寫得有點長了......
最後結合題主的問題,給一個不太負責任的答案,現在服裝業一片黑暗,該怎麼辦?答案是:因人而異!
那麼,如果火熱的是直播帶貨或者其他新型電商,對大多數服裝實體店來說算不算雪上加霜呢?
雖然現在的直播電商不會像當年的淘寶一樣來勢洶洶,但也不為是低成本的引流選擇。
當然,你只有看懂了並且能做到以下一兩點,這個春天才會和你有關係。
時代的進步,讓競爭越來越激烈,但優勝劣汰,一直是人類史至今不變的真理,不是嗎?
你要知道,我們服裝人喊了10年“生意越來越難做”,與此同時,H&M、ZARA、優衣庫等快時尚品牌卻在擴張他們的商業版圖,門店越來越多。不向強者學習,我們或許永遠只能在寒冷的黑暗裡度日。
我們的資本也許不夠雄厚,但是好的電商、好的抖音帶貨博主、優秀的品牌一定有我們可以學習並加以運用的地方。
我不上課,也沒有知識付費,唯有一顆真誠和服裝人交流學習的心。接下來我會在我的主頁裡,定期更新一些從全國優秀服裝人那裡學習總結得來的經驗,或許是文章也可能是視訊,但一定是免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