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漢惠心理工作室但老師

    什麼是不能放棄的原則呢?這個不能放棄的原則是你制定的,還是你們共同商定的呢?如果是你制定的,那你就放棄吧。如果是你和孩子共同商定的,那就不存在放不放氣或堅不堅持的問題呀。

    所以看來這個原則是你制定的,所以你青春期的孩子毫不退讓。因為這個原則有可能。侵犯了他的利益或邊界。所以這個時候你就要跟孩子商量,而不是單方面的堅持。單方面堅持的結果有可能是你們親子關係破裂,你仍然不能堅持你的原則。

    因為看來你的孩子是很有主張的。對於青春期的孩子,他們最需要的就是被尊重,被信任,他們需要自由和做自己。

    但是父母們太害怕孩子們會出現什麼狀況,太害怕放手。所以青春期的孩子們,要麼用叛逆的方式來反抗。要麼就縮回到自己的世界裡,放棄反抗。如果孩子用叛逆來反抗,這說明他還有內在的動力,來為自己爭取。如果收回到自己的世界裡,這就比較危險了。比如現在有些大學生或者甚至研究生,在畢業之後就又縮回到家裡,因為他們太害怕面對外面的社會,還是家裡安全,是他熟悉的模式。

    以上是我個人的觀點,我尊重每一位和我觀點不同的人,以及你們的每一個觀點。

  • 2 # 張鐵軍158

    年輕人犯錯誤,上帝都原諒。

    沒有叛逆的孩子缺乏主見;跟孩子對質,強化叛逆,同時損害親子關係,並促使局面惡性迴圈。

    包容叛逆,叛逆淡化,未來有人格魅力。

    包容錯的,讚美對的。如能一如既往,必然母慈福壽,子孝而福祿安康。

  • 3 # 秦豔鴻

    首先,不知道你所謂的“原則”是什麼,建議要對自己的“原則”反思一下,要考慮這個“原則”是不是有必要堅持的,可以私下和配偶、朋友說一說,聽聽他們的看法,來拓寬和檢測一下你的觀點想法。

    另外,如果經過反思斟酌,你認為這條“原則”是有必要堅持的,你就可以坦誠的和孩子講,你是在意也樂於聽到他可以表達不同想法,他有這個權利,你尊重並欣賞這一點。但是,在思考斟酌之後,你還是堅持你的,關於這一點你的理由是什麼。

    一般來說,孩子不是要求家長什麼都聽孩子的,這也不合理。但孩子需要家長一個平等、尊重的態度。面對青春期的孩子,要像面對一位成年人一樣對話,要平等、尊重的講清楚,而不是覺得自己是家長身份,不需要或懶得過多合理解釋,看起來態度敷衍或專制。

  • 4 # 留學薈

    我理解這個時候的心情,記得上海有個案例,有個孩子跟家長在車上爭執,估計家長沒有同意啥要求的,孩子趁家長一個停車,拉開車門,飛奔跳下大橋而去。這個案例後,很多家長更加憂慮,更加不肯嚴格管束孩子,怕孩子走極端。其實是不對的。

    家庭教育貴在平時,平時的三觀建設和基本規矩一定要堅持,才不會到臨了完全相融不了,走極端的。孩子憤而跳橋,可能跟他從小拿不到糖,哭泣一下,家長就給了有關。我們要注意的是,要給家長平時就要給孩子講生命的重要,原則的重要,而不是一貫的沒有原則,是沒有原則的教育,才會導致孩子走極端的。

    當然家長在講求原則的時候,該反思,這個是不是約定的內容,比如原先約定多少零花錢,超過了,會怎樣處理,孩子化光了,強行要,不顧及原來的原則。那麼要強調既定的,大家都同意遵守的原則是重要的,如果違背,怎麼做變通,怎麼做補償等,那樣孩子會養成一個遵守約定的習慣,沒有胡攪蠻纏的習慣了。其二才是好好溝通,孩子大了,平等和尊重在說話態度上都要展示出來,不能家長有唯我獨尊,必須聽我的的習慣,講道理,是雙方的,好習慣是言教身傳下來的。

  • 5 # 檸檬綠葉2011

    父母跟孩子的關係是父母,是領導,孩子是被領導者,那肯定是父母的知識大於孩子的知識,讓孩子不放棄原則,難道孩子是領導嗎?大人還要聽孩子的嗎?肯定是父母的知識大,給孩子一塊兒知識,讓知識來說服孩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一份工作你感覺到累,是選擇離開還是選擇繼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