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五銖
北魏建國百餘年以後,開始鑄錢。
自孝文帝太和十九年(495年)開始,先後鑄造“太和五銖”、“永平五銖”、“永安五銖”三種錢幣。
“太和五銖”鑄造於孝文帝十九年,是北魏建國的“第一錢”,鑄行的數量不多,只在京師(洛陽)一帶流通,形制與漢五銖相類似,字型呈方折,在篆書和隸書之間。
錢文順讀,均為光背。錢體輕重、大小不一,大者直徑2.5釐米左右,記重3.4克,小者直徑2釐米左右,記重2.5克。
根據我的經驗,“太和五銖”,共有四種不同版別,特敘述如下:
(一)普通版,直徑2.4釐米左右,五級品。
(二)長禾版,和字的禾稍長,直徑2.5釐米左右,五級品。
(三)雙點太〈好郭〉,“大”字下面中間,加上下兩點,直徑2.5釐米左右,四級品。
(四)小樣板,直徑2.1釐米左右,六級品。
有關你的問題,我在上面做過解答了,從圖片上看,你的錢幣,屬於我所介紹的第二種,如果是真品,屬於比較少見的品種。
時間關係,就不多說了。
太和五銖
北魏建國百餘年以後,開始鑄錢。
自孝文帝太和十九年(495年)開始,先後鑄造“太和五銖”、“永平五銖”、“永安五銖”三種錢幣。
“太和五銖”鑄造於孝文帝十九年,是北魏建國的“第一錢”,鑄行的數量不多,只在京師(洛陽)一帶流通,形制與漢五銖相類似,字型呈方折,在篆書和隸書之間。
錢文順讀,均為光背。錢體輕重、大小不一,大者直徑2.5釐米左右,記重3.4克,小者直徑2釐米左右,記重2.5克。
根據我的經驗,“太和五銖”,共有四種不同版別,特敘述如下:
(一)普通版,直徑2.4釐米左右,五級品。
(二)長禾版,和字的禾稍長,直徑2.5釐米左右,五級品。
(三)雙點太〈好郭〉,“大”字下面中間,加上下兩點,直徑2.5釐米左右,四級品。
(四)小樣板,直徑2.1釐米左右,六級品。
有關你的問題,我在上面做過解答了,從圖片上看,你的錢幣,屬於我所介紹的第二種,如果是真品,屬於比較少見的品種。
時間關係,就不多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