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8
回覆列表
  • 1 # 誰是誰的菜

    公元208年,赤壁之戰以後,轄有長江南北八郡的戰略要地荊州,被曹操、劉備、孫權三方瓜分,荊州對劉備來說是一個至關重要的戰略基地。從荊州北上,可以經襄陽攻打許昌,東下則可以直搗東吳的腹地,使蜀漢處於進可攻退可守的有利境地。然而,孫權一直對劉備不還荊州之事耿耿於懷,終於在公元219年找到戰機,奪回了荊州,殺死了劉備的左膀右臂關羽。既失荊州又失愛將的劉備當然不會就此善罷甘休。在公元221年,親率蜀漢軍隊數萬人對吳國發動了大規模的戰爭,即三國時期三大戰爭之一的“夷陵之戰”。

    我們分析一下現在劉備的情況怎麼樣。關羽、張飛、黃忠三個都已經死了,謀士龐統早就不在了,法正也去世了。武將還有馬超,趙雲和魏延,謀士就只有諸葛亮了。魏延和馬超在北邊要防止曹魏的進攻,趙雲不受信任。因為趙雲不贊成劉備打孫權,劉備不聽,於是就不信任他,不讓他隨行。諸葛亮要鎮守成都,所以跟著劉備一起去打孫權的文武都沒有什麼像樣的人物。

    這樣一個情況下,劉備為什麼還要堅持打這場戰爭呢?

    劉備最害怕:孫曹聯盟

    種種跡象表明,孫權確有和曹魏聯盟之意。

    移禍曹操

    孫權決定在關羽背後捅刀子的那一刻,早就料到劉備會來進攻。所以奪得荊州之後,就在未雨綢繆,積極備戰了。關羽被殺以後,孫權把關羽的首級送給了曹操。意思很明顯,就是想讓曹操來承擔這個責任,向天下人宣佈我孫權殺關羽,是曹操讓殺的。曹操很明白,孫權這小子沒安好心,於是曹操就按照諸侯的禮節,厚葬了關羽。他也不認這個帳。

    孫曹相繼否認劉備身份

    不管怎麼說,孫權這一回是把劉備得罪到家了,孫劉聯盟徹底破裂。對於這一點,孫權的心裡非常的清楚。而他也知道依靠自己的力量,單獨對抗劉備是有問題的。因此戰爭之後,孫權就乾脆公開的倒向曹魏,和劉備翻臉。不翻臉也不行了,都把人家二弟給殺了,是吧。於是他宣佈,不承認劉備是益州牧,益州牧還是劉章。曹操也馬上表態,宣佈荊州牧是孫權。好嘛!劉備原來身兼益州牧和荊州牧,這一下子就什麼都不是了。

    俯首稱臣

    公元220年,也就是建安二十五年,曹操去世,曹丕繼承了魏王的爵位,同年逼漢獻帝禪位,自己當了皇帝,這就是魏文帝。那麼這件事情發生以後,劉備集團一片聲討,大罵曹丕是漢賊篡漢,孫權不表態,保持沉默。到了公元221年八月份,孫權就上表稱臣了。到了十一月份就接受了曹丕給他的吳王封號。這件事情對於孫權來說是很不容易的,他意味著兩點,第一個意味著他承認曹丕的政權是正當合法的,他向曹丕稱臣了嗎。第二個,意味著孫權承認曹丕和他的關係是君臣關係。所以他邁出這一步並不容易。而且當時有部下明確表示反對。孫權說不要緊,想當年我們高祖皇帝不也接受了項羽的封號,當了漢王嗎?也就是說,孫權的意思很清楚,他承認曹丕稱帝是權宜之計。

    這是為了什麼呢?就為了聯合曹魏對抗劉備。

    孫權遷都備戰,居安思危

    孫權在軍事上做的準備,就是遷都武昌。這個事情也是很困難的,當時住在建鄴的人都不願意到武昌去。有一句有名的民謠叫做”寧飲建鄴水,不食武昌魚”,就是這個時候的一個說法。但孫權說我們必須移到武昌,因為應該居安思危。

    對抗劉備,孫權是有備無患的。孫權在殺死關羽之後,就開始積極的規避戰爭。在政治上多是忍氣吞聲,對曹魏集團稱臣來換得曹魏集團的支援。同時為了軍事防禦的需要,不顧中國人的反對,竟然把指揮部遷移到武昌。

    孫劉聯盟已經破裂,一場大戰在所難免,遲早都要發生。我想即便是諸葛孔明也是心知肚明吧。此仗不好打,但箭已在弦上,不得不發。否則,劉備將陷入兩難的境地,誰也惹不起了!

  • 2 # 鄭說奇談

    你好,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劉備的一生大起大落,不平凡的人生會讓一個更篤信命運。

    失去荊州後的擔憂

    劉備在荊州求賢若渴

    劉備雖然稱帝,但是下屬的百官卻分成了三派,

    1.元老派,跟隨劉備南征北戰的部隊,如張飛、趙雲、、糜竺等等;

    2.益州派,基本書益州的降將們,如李嚴、法正、黃權、劉巴、許靖、吳懿等;

    3.荊州派,哪些在荊州加入的將領們,如諸葛亮、馬良、蔣琬、費禕、鄧芝等。

    如果失去了荊州,這些荊州派就不會穩定,荊州龐大人才梯隊也會斷層,逐漸的導向孫權集團。

    那本身的荊州派很可能因為家族的原因而倒戈。

    牆頭草孫權

    孫權雕像

    所謂的劉孫聯盟,長期是不穩定的,孫權簡直是補刀小能手,魏國與蜀漢只要一開打,他就隨時補刀,誰給好處聽誰的。

    如果不一次打敗或打服孫權,劉備的北伐之路,始終不能成功。

    皇帝的野望

    劉備努力那麼多年,從一個無名的小販到皇叔,最後稱帝,人的想法會改變,此時的劉備肯定是向效仿劉邦與劉秀,一統天下,讓漢室繼續統治天下;

    野心的膨脹下,關羽的死也只是一個出兵藉口,雖然最後功敗垂成,但是莫以成敗論英雄。

    以上就是我的答案,希望你滿意。

  • 3 # 設計師講歷史

    從219年12月,荊州之戰結束,關羽被孫權俘殺。劉備對孫權從此恨之入骨,恨不得馬上吃其肉,喝其血。自荊州之戰後,荊州軍盡數被滅,更是損失了數十名大將,對於蜀漢來說,這無疑是毀滅性的打擊。更讓劉備無奈的是,北伐大業受到了急剎車,以前有荊州,可以隨時北伐進攻許昌,而如今荊州被東吳奪取,蜀漢等於斷了一條大腿。時隔兩年後(221年春),劉備毅然決定對吳發動大規模戰爭。

    很多人看到此不免有些疑惑:咦,不對啊,經過兩年時間劉備難道還沒有將利害看清楚嗎?雖然東吳讓人著實可氣,但曹魏才是蜀漢的頭號大敵呀!難道忘了‘復興漢室’了嗎?難道劉備忘了曹丕‘廢帝’之仇了嗎?不,劉備沒有忘,時刻謹記曹魏所做的一切,更忘不了東吳對他的傷害!都有仇,那就要分清輕重、看清蜀漢現狀來進行抉擇,決定報哪個仇了。劉備的選擇是—伐吳。

    1.國內矛盾。蜀漢國內對於劉備來說,很不樂觀。隨著官員體制的完善,各派系的爭鬥也越來越多。不要看蜀漢地盤不大,卻分了三個派系:中原系、荊州系、益州系。中原系,忠於劉備,也是最早跟隨劉備一路顛沛流離過來的,其中張飛、趙雲、簡雍、孫乾、廖化為代表;荊州系,可以說是劉備死後最大實權派系,以諸葛亮、向朗、費禕、馬良、伊籍為代表;益州系,主要代表人物法正、李嚴。這三個派系哪個人物都不是省油的燈,而關羽呢?應當屬於三大派系之外的,如果硬算的話可以歸到荊州系一類,因為關羽是伐魏不伐吳,一心解救漢獻帝,一心匡扶漢室的主。為了穩定三個派系之間的穩定,只有對外戰爭才可以讓蜀漢眾臣一致對外,淡化國內派系爭鬥的矛盾。給蜀漢所有人的一個交代。荊州軍將士被殺的殺,被俘虜的俘虜,蜀漢不單單損失的是寶貴的人力資源,還有士氣!如果對此劉備不放一個屁,到時候真有與東吳決戰的那一刻,是不是所有高階將領都感覺低人(東吳將領)一等?感到窩囊的要死?對此,劉備已經承諾:定能讓東吳孫權為背信棄義血債血償!可以說,劉備之所以伐吳不伐魏,為的是給蜀漢所有人的一個交代!讓士氣、活力、朝氣重新回到蜀漢。個人原因。眾所周知,孫權是劉備大舅子,更是孫劉聯盟的締造者。一個揚言共同伐魏、共御曹賊的人卻在緊要關頭狠狠的捅了盟友一刀,你說氣不氣?更何況這個人還是個沾親帶故的人。俗話說,越是親近的人,一旦傷害了你,對你的創傷比陌生人要大十倍、百倍。劉備就是這種狀況。恨不得荊州之戰結束後,劉備每天睡覺,都會罵上孫權的祖宗十八代三遍。

    這就是劉備之所以伐吳不伐魏的原因了,我想只要是個人都會進行伐吳吧?只要你擁有七情六慾,有喜有怒都會選擇先伐吳,先讓東吳孫權受到應有的懲罰!而劉備的做法,更是讓蜀漢的大臣們(甚至所有人)都服氣!無論你的派系是什麼。

  • 4 # 公子無忌shy

    劉備進攻吳國,發動夷陵之戰,從史書上來看,有兩個:奪荊州,報關羽之仇;我認為最根本的原因還是為了奪取荊州

    關羽是公元219年被殺的,當時正好劉備剛剛佔領漢中,關羽率軍北伐,意圖收復襄陽和樊城,兵鋒直逼南陽,在曹操的腹地給上一刀,如果此戰獲勝,劉備的勢力將進一步和曹操拉近,超越東吳孫權勢力。但是很不幸,孫權在背後給關羽來了一刀,關羽被俘,後被殺,這種感覺就是心頭正火熱著,被一盆涼水當頭澆下,劉備心中肯定恨的要死。但是劉備沒有當場發作,本著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的原則,在益州和漢中安定後,於公元222年發動對孫權的夷陵之戰。《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罵周瑜“賠了夫人又折兵”,關於被殺後,劉備的心情肯定不比當時周瑜的心情好多少,甚至更差!

    那麼,為什麼劉備3年後,才為關羽報仇呢?這中間蜀漢內部肯定是經過了激烈的權衡討論,內部意見也是很不統一,劉備最後也可能是私憤佔據了上風,決定對吳作戰,所以史稱“怒而興兵”。

    個人認為這個是主要原因,為什麼呢?這個要從兩個方面看。

    首先,接著上面的說,如果關羽奪取襄陽和樊城,對劉備來說未來基本就是一片開闊了,荊州方面關羽可以一路指向南陽、洛陽,及時是進攻中原不順利,那也能在這一線吸引曹操的主力,那麼劉備就能騰出手攻略涼州和關中了,可以預見一旦關羽得手,那麼劉備和曹操未來的爭奪中心都會集中在南陽地區了,關中將成為劉備唾手可得的土地,問鼎天下不是沒有可能的,這是劉備心中的一大痛點。

    綜合兩個方面的原因,也就促成了劉備堅持要打這一戰,因為進兵吳國,為屬下報仇,更有一種“千金市馬骨”的意思,名利雙收,這一戰就必須要打了!

  • 5 # 迴歸cyc

    公元219年,孫權襲取荊州,擒殺關羽,吳、蜀兩國結仇。公元220年,曹丕代漢稱帝。公元221年,劉備於益州稱帝,年號為章武。同年,劉備為奪回荊州,為關羽報仇,親率大軍攻打東吳。孫權聞劉備將來伐,遣使求和,備不許。吳南郡太守諸葛瑾給備來箋[jiān]說:“陛下以關羽之親,何如先帝?荊州大小,熟與海內?俱應仇疾,誰當先後?若審此數,易於反掌”。來自吳人的議論,只能引起劉備的更大反感,而不會有何效果[1]。蜀漢猛將張飛率兵萬人,從閬中至於江州,與劉備會師,但在出發前,被部下張達、範強所殺,因為桃園結義所以要為兄弟報仇!

  • 6 # 黑天鵝之怒

    第一,師出有名,劉備最親近的兩員大將,關羽和張飛。其中,關羽死於孫權之手,張飛被部下範疆和張達殺死,二人隨後將張飛人頭獻給孫權。以為兄弟復仇為由進攻東吳可激發蜀軍鬥志,讓吳軍膽寒。

    第二,東吳軍力有限,總體實力遠不如蜀國。劉備興兵七十萬大軍攻打東吳,東吳最多兵力二十萬左右。

    第三,當時陸遜的名氣很小,並不被劉備重視,在劉備的眼裡,東吳沒有周瑜,魯肅那樣的大將坐鎮。便不再擔憂自己會像赤壁之戰的曹操那樣被擊敗。

    第四,東吳剛剛攻陷荊州,出於對未來的戰略考慮,必須要儘快奪回。

    第五,東吳領土面積不如曹魏,可以用相對較短的時間拿下。

    第六,如果進攻曹魏,則東吳必會偷襲蜀國,但如果進攻東吳,曹魏則只會相機行事,並不一定會偷襲蜀國,支援東吳。因為曹魏先後經過定軍山大戰,漢中大戰,水淹七軍,和樊城保衛戰,曹操,夏侯淵,龐德先後死去,于禁被俘虜。曹魏軍隊元氣大傷,很難再發動大規模的戰爭。而東吳則軍力充足,隨時可以根據戰局需要而發動攻擊。綜合考量,打東吳是正確的選擇。

  • 7 # 燕園紅袖

    謝邀,文友,喜歡這個問題,歡迎關注北大賢同學!看完這篇文章你可能就會覺得劉備陰的可怕

    劉備是《三國演義》中具有正面色彩的人物,他在群雄逐鹿的動盪時局中,用獨有的方式吸納了一批為興復漢室而揮灑熱血的賢才,可以說是三國時期分析與利用人性非常成功的領袖之一。劉備以兄弟情義籠絡人心,又利用其制衡君臣等級。文臣武將在與其交往的同時,好似“溫水煮青蛙”,已經逐漸陷入劉備的關係網中,受到各種制衡。劉備處在關係網的中央,利用兄弟情義決定著蜀國政治命運的走向。

    在封建社會的五種倫常關係中,“君臣”與“兄弟”是其中重要的兩種。劉備作為《三國演義》中忠君愛賢的代表人物,無論對百姓還是對臣子都表現出一種偏愛傾向。在劉備眼中,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只有兄弟情義不可辜負。但在實際統治中,劉備在兄弟情和君臣等級的矛盾中做出了一定的制衡。他以兄弟情感動賢才,又利用兄弟情作為維繫君臣關係的籌碼。在“義”與“權”的雙重保障下,蜀國的君臣關係呈現出一種另類的景象。

    (一)對兄弟之情的刻意培養

    在劉備創業初始,遇到了他第一個賢才——化名“單福”的徐庶。徐庶雖然出場不到兩回就被曹操用陰謀賺取,但在兄弟之情的培養上,劉備是一刻也不怠慢。第一,對於徐庶的照顧從衣食住行各方面均按照自己的待遇來辦;第二,戰術指揮也全權交給徐庶;第三,在得知徐母被囚禁之時,掩面長泣,痛心疾首,其表現已經超越了普通的君臣關係。但是徐庶在尚未歸順之前,就被迫離開了劉備。二人無奈分別,其送別場景之哀傷不亞於崔張的“長亭送別”。《三國演義》中有這樣一段描寫:

    玄德不忍相離,送了一程,又送一程。庶辭曰:“不勞使君遠送,庶就此告別。”玄德就馬上執庶之手曰:“先生此去,天各一方,未知相會卻在何日!”說罷,淚如雨下。庶亦涕泣而別。玄德立馬於林畔,看徐庶乘馬與從者匆匆而去。玄德哭曰:“元直去矣!吾將奈何?”凝淚而望,卻被一樹林隔斷。玄德以鞭指曰:“吾欲盡伐此處樹木。”眾問何故。玄德曰:“因阻吾望徐元直之目也。”

    我們可以看到,此時的劉備“凝淚而望”,痛徹肺腑。甚至於特別體恤百姓和軍士的玄德,要將與徐庶分別的樹林砍伐乾淨,僅僅因為它們擋住了元直遠去的背影。在這樣一種兄弟之情的培養下,徐庶回馬薦孔明,又在龐統獻了“連環計”之後並不說破,均可謂是為了兄弟保守祕密,是雪中送炭之舉。

    徐庶作為傑出人才的代表,能夠得到劉備的青睞,就是他具有政治手腕的一個縮影。對於有利用價值之人,可以說劉備的厚待令人難以想象。《孟子·滕文公上》有言:“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可見,劉徐二人做到了“朋友有信”,讀之令人難忘。

    相比兄弟之情,劉備對於夫妻之情則顯得異常冷淡,甚至可以說漠然,但其實並不是對女色毫無感覺。在周瑜設下美人計,想要消磨劉備的意志時,他所表現出來的情況的確與多數男人一樣沉淪其中。不過,這也只是征戰多年的劉備想要滿足自身的慾望,另外,也是利用孫尚香鞏固蜀吳聯盟。

    “劉備得荊州之前兵力尚弱,幾乎屢戰屢敗,屢屢讓人抄了後院,亦一再棄妻而逃。劉備對兩位戰地夫人實在是寡情薄義,戰事吃緊就棄之如敝屣”。在失而復得之後,劉備的表現的確令人心寒。比如在與曹操作戰失敗之後,劉備與兩位夫人被亂軍衝散。其後關羽“千里走單騎”,兄弟三人在古城聚首。玄德在此時對家眷的歸來表現淡漠,反而為了兄弟關羽歸來、收穫猛將趙雲而大擺宴席,並且連飲數日,但當兩位夫人向劉備傾訴衷腸時,作為丈夫的他的反應並非是撫慰,而是慨嘆自己與關羽之兄弟情義與雲長之義舉。因此,可以說作為劉備之妻就註定了自身的悲劇。《論語·陽貨》寫道:“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劉備對女性的輕視,應當是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響。

    (三)對父子親情的淡然

    在古人的五種倫常關係中,強調“父子有親”,在《三國演義》中劉備鮮有關心劉禪的舉動。當趙雲歷盡艱險救出阿斗之後,《三國演義》中有如下描寫:

    雲縱馬過橋,行二十餘里,見玄德與眾人憩於樹下。雲下馬伏地而泣。玄德亦泣。雲喘息而言曰:“趙雲之罪,萬死猶輕!糜夫人身帶重傷,不肯上馬,投井而死,雲只得推土牆掩之。懷抱公子,身突重圍;賴主公洪福,幸而得脫。適來公子尚在懷中啼哭,此一會不見動靜,多是不能保也。”遂解視之,原來阿斗正睡著未醒。雲喜曰:“幸得公子無恙!”雙手遞與玄德。玄德接過,擲之於地曰:“為汝這孺子,幾損我一員大將!”趙雲忙向地下抱起阿斗,泣拜曰:“雲雖肝腦塗地,不能報也!”(第42回,第295頁)

    這就是那個歇後語的由來:劉備摔阿斗——收買人心。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他對父子之情也是十分淡然的。自己征戰多年誕下的唯一骨肉成了收買下屬的工具。中國有句古話叫“虎毒不食子”,當然,用在這裡可能是譏諷其冷血。劉備的外貌描寫曾在第一回中出現過,言其“雙手過膝”,當劉備摔阿斗的時候,因其很長的臂展,擲於地或許不能造成傷害,但是,作為父親居然能做出如此之舉,即使孩子無事,也能顯示其冷漠。

    (一)以兄弟情制衡君臣等級的表現

    劉備在這一方面體現為以下三點:

    首先是對文官權力滋長的制衡。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被塑造為“多智而近妖”的形象,可以說是撐起蜀軍陣營的頂樑柱。無論是劉備在世之時萬人敬仰的軍師,還是白帝城託孤之後地位舉足輕重的丞相,都可以看出孔明在蜀國陣營中的空前地位。但是在這些光環與稱讚背後,他其實一直受到劉備以兄弟情義建立的關係網之牽制

    劉備為了請諸葛亮出山而“三顧茅廬”,並告知渴望興復漢室的巨集圖壯志,孔明在感動之下答應出山。劉備自稱此時是“如魚得水”,並與他同餐同眠,展現出一種十分深厚的兄弟情。在第40回中,諸葛亮首次獻計調兵遣將,卻受到了劉備另外兩位兄弟的責難。關羽和張飛認為此人名過其實,並表示不服號令。這種不信任在此處顯得十分突兀,在民間廣為流傳的“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安天下”,也許武將並未聽聞,但是,在諸葛亮之前曾經也有一個軍師——徐庶,劉備同樣是把軍隊排程全權交給徐庶,而那時的關張二兄弟並未表現出任何不滿。那麼在曹仁率軍直撲博望坡的危急時刻,關張所表現出來的不信任,其實正是劉備的一種警示。劉備作為諸葛亮的兄弟是不可能發出質疑的聲音的,這個時候他利用類似關張等武將的兄弟情義,給文官們造成一定的麻煩。這種源自為大哥著想的扯皮,良好地用以防止文官權力的過分滋長。由此產生的一些小小的摩擦,正是讓劉備充當了一個類似和事佬的中間人。於是,這位仁君就處在一個道德的制高點,在不得罪雙方的同時,讓其政治權力處於一個微妙的平衡之中

    諸葛亮可以說是蜀軍帳下文官的代表,劉備在出戰之時總是將文官帶離後方統治中心,其實都是在防止其權力的過分滋長,鞏固君臣等級

    其次是對手下人才的遴選。龐士元是劉備繼諸葛亮之後,得到的又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謀士。但是,龐統在加入蜀軍陣營之後英年早逝,可謂耐人尋味。臥龍鳳雛名滿天下,但是得到二人的劉備,卻內心惶恐。自己的才能與臥龍鳳雛相距甚遠,難以同時駕馭,利用其兄弟情篩選最適合自己的人才。

    恰逢此時,劉備得到了張鬆送來的地圖,又得其幫助順利進入西川。他選擇了帶龐統入川,其實完全可以選擇君臣關係融洽的諸葛亮。龐統隨軍出戰,正是劉備對他的一次考察,但結果不盡如人意。劉備是靠著“忠君愛國,仁義當先”的美德獲得威望,龐統在對攻取西川的計策選擇上激進而暴躁,根本不考慮上司的名聲。同時,劉備發現龐統的性格相比孔明過於狂放,自己死後,後人必定難以駕馭。所以,此時的劉備產生了一個很可怕的念頭。以仁義著稱的劉備是沒有任何理由霸佔同宗兄弟的地盤的,於是,他需要的已經不是一個深謀遠慮的謀士,而是一根能夠引爆自己與劉璋關係的導火索

    於是,劉備對龐統更加優厚,使得兄弟之情進一步加深。龐統受其恩惠必定會為了兄弟兩肋插刀,同時,龐統性格急躁,劉備不因其相貌的醜陋而怠慢於他,對他的照顧甚至超過了諸葛亮,又將自己的白馬相贈。此時的龐統就會倍感失落,明明深受器重卻不能為兄弟排憂解難。於是在攻打雒城之時,龐統全然不顧諸葛亮屯兵等待時機的建議,執意要從小路出發直取雒城。對於能與孔明的智謀相抗衡的龐統來說,自然會料到小路地勢狹窄,必定遭遇埋伏。可是龐統依舊毅然上路,即使知道等待自己的很有可能就是死亡。從劉備的視角上來看,通過他對賢才人性的瞭解,利用深厚的兄弟之情的誘導,使得龐統陷入不得不死的境地。劉備還可憑臥龍安天下,鳳雛之死就可以成為進攻西川的一根導火索了。此後,劉備高舉為軍師報仇之大旗一舉拿下了覬覦已久的西川,可謂機關算盡,當然,我們也可也看見其優秀的政治才能。

    最後是促使屬下臣子合理地競爭。在蜀軍陣營中,因為人人都為劉備的兄弟,是不存在結黨營私的團隊的。臣子們更多的是為了能夠報答劉備給予的兄弟之情而無懼生死。在攻取西川之時,猛張飛粗中有細,智取了瓦口隘。而在此時,作為老將的黃忠立刻產生了競爭意識,於是他智奪天蕩山,為決戰漢中奠定了基礎。此時的劉備安坐營帳,權衡大局。又在適當的時候給予人才些許稱讚,那麼屬下臣子自然拼盡全力,輔佐於他。

    當然,劉備這種以兄弟情為基礎的君臣等級也是具有很大弊端的。在人才的衡量上來說,劉備的標尺一直都是以最初建立的情感為基礎的。在劉備的陣營中,因為其人格魅力,總是有很多蜀國謀士能夠很快建功。但是,無論如何他們與劉備的關係是永遠也無法進入“第一梯隊”。開國以後,重要崗位與城池都由結義兄弟把握。自己守漢中,關羽守荊州,張飛任右將軍。其實馬超的能力是超過張飛的,可後續他並未被重用,孤獨地守在西北的遠城中。縱使是救了兩次劉備獨子的趙雲,也只是封為五虎上將,跟隨在自己的身邊受到各種各樣的限制。

    並且,劉備建立的這種君臣關係顯得過於感性。在關羽被孫權殺害之後,劉備看似被憤怒衝昏了頭腦,要與東吳決一死戰。其實,這裡更多的是一種無奈。在以兄弟情而建立的君臣等級下,臣子被害即是兄弟被害。此時作為兄長的劉備,就不得不為了兄弟的死而報仇。這次復仇是非常倉促的,劉備甚至並未整頓軍紀就令性格急躁的張飛作為統帥,張飛為了加速復仇的腳步鞭笞軍士,最終被偷襲殺死,令人惋惜。可以說劉備在此事上又間接害死了三弟。在夷陵之戰之後,蜀國痛失與魏國逐鹿的最佳部隊,也是走向西蜀衰落的原因。

    三、劉備以兄弟情義來制衡君臣等級的原因

    首先,與劉備經濟條件欠佳有關。劉備從發跡開始,財力就一直處於困頓之中。劉備的前半生一直都是一種寄人籬下的狀態,並無經濟自主權。對於立下戰功,獻出良策的武將和謀士,劉備沒有能力進行大力賞賜。他不像曹操那樣可以挾天子以令諸侯,利用天子給臣子加官晉爵。這個時候,劉備就只能以情動人,將立功之人擺到與自己同樣的高度,培養良好的兄弟情感,再利用這種情感驅使臣子,形成一種微妙而多重的君臣等級關係。

    其次,與劉備看重“人和”的觀念有關。劉備這種用兄弟情建立起來的君臣等級要比曹操、孫權的物質賞賜更加牢靠。自古就有說“人和”才是制勝的關鍵,劉備深諳此道。所以,他利用兄弟情將自己與臣子的利益緊密聯絡,就使得蜀國上下一心,能夠集中力量開疆拓土。比如關羽人在曹營心在漢,為了兄弟之情,“過五關,斬六將”,實際也是盡臣子之道。

    最後,與劉備輕視門第觀念有關。劉備自小淪落底層,以販屨織蓆為業。在很多情況下,他與大多數賢才一樣都是出生寒門,不會和袁紹這類具有很深的門第觀念之人相似。正因如此,劉備才能夠與屬下傾心交流與交往,臣子也樂於與其建立良好的兄弟關係,當這種“綜合性”的情感逐漸升華之後,就形成了一種微妙而和諧的君臣等級。

    總之,劉備一生忠厚待人,求賢若渴,又對與臣子的兄弟之情刻意培養。無論是謀士還是武將,在與他交心的同時就已經陷入了劉備的關係網中,在恩惠和牽制中為其所用。劉備利用積累的聲望處在一箇中間的位置,他成為維繫兄弟們關係的紐帶。劉備對兄弟情義與君臣等級的制衡藝術,既展現了他超常的政治才幹,又有急功近利的一面。今天,研究其處世之道,既值得我們思考,又提醒當代人應當客觀全面地評價小說中的人物。

    參考文獻:

    [1]羅貫中.三國演義[M].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255.

    [2]李慶西.劉備說“妻子如衣服”[J].讀書,2015(5).

  • 8 # 慄不為

    我認為有兩點。1,為了奪回荊州;2,關羽被殺;不要說劉備攻打東吳就是為了替關羽報仇。這是及其不負責任的說法。還有很多人認為劉備攻打東吳是一錯誤的決定,其實則不然。

    劉備為什麼攻打東吳,是因為東吳背信棄義奪荊州。荊州對蜀國的戰略地位是非常重要的。

    關羽為什麼敗了,因為是受到了魏和吳的聯手夾擊。重點在這裡。東吳和蜀國是聯盟狀態,共同對抗魏國,東吳竟然為了奪取荊州背信棄義,還殺掉了蜀國這麼牛逼的一位武將,這對蜀國的打擊是非常大的。如果蜀國在被東吳出賣之後,不出兵攻打東吳,收復失地,為關羽報仇,那劉備還怎麼混。

    知不知道諸葛亮當時為什麼不敢阻攔劉備?因為當初和東吳聯盟的計謀是諸葛亮出的,結果關羽關羽被殺了,荊州荊州被奪了,劉備正在盛怒之下,諸葛亮敢攔麼?

    攻打東吳,這是東吳作。好好的合盟不行麼,非要捅刀子,最後蜀國敗了,劉備也羞憤而死。蜀國因為這場戰爭死傷無數,國力大損,可是作為勝利方的東吳也不好過。

  • 9 # 望月寵良

     根據《三國志》記載,劉備,字玄德,幽州涿郡涿縣(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人,是漢室宗親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人,自小和母親以販履編席為生,後來建立蜀漢政權,和曹操的魏國以及江東的孫權形成了歷史上著名的歷史時期"三國鼎立"。

    大家都知道,在關羽敗走麥城之時,被東吳孫權殺害,劉備在得知訊息後,悲痛不已,發誓要為關羽報仇,於公元二二一年劉備以為關羽報仇的名義,向東吳發兵,這也就是三國曆史中著名的"夷陵之戰"。那麼,劉備真的只是為了給關羽報仇嗎?或許有,但是絕對不是主要原因,具體從下面幾點說明:

      第一, 從個人情感來說劉關張三人情同兄弟,關羽死了,如果劉備不作出任何反應會寒了蜀漢將士的心,這對於穩定大局非常不利,要知道,蜀漢取得天下靠的是人和。

      第二, 從大局來說,諸葛亮曾經在《隆中對》中說過: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所以說這兩個地方對劉備來說非常重要,可以說這兩個地方就是蜀漢的核心所在,所以劉備必須把荊州奪回來用以保證內部的穩定,因為這對於劉備完成統一大業至關重要,所以攻吳是必須的。

    最重要的一點是,荊州在東吳的手中時間並不長,根基相對來說還不穩定,所以要奪回荊州也不是沒有可能。

    第三, 就是當時的魏國內亂,已經無力進犯,而吳國自從呂蒙死後,後繼無人,劉備認為自己征戰多年經驗老到,可以輕易的滅掉東吳,說白了就是有點自信過頭還有就是輕視東吳,這點從《三國演義》中劉備得知東吳拜陸遜為帥時表現得那種不屑就能看得出來。

      所以,從上述就可以看出,劉備出兵伐吳是有為關羽報仇的原因,但是更多的可能就在於想要收復荊州滅掉東吳,而關羽的死就成為了一個劉備伐吳的導火索。

  • 10 # 日航通鑑

    我是日航君,為您解答。

    關於夷陵之戰,其實很多人都已經探討過了。大眾的觀點都是認為劉備不應該發動這場戰役,正是因為劉備發動了夷陵之戰,才導致了蜀漢損兵折將,精銳盡失。但是如果我們細看夷陵之戰,會發現蜀國內部反對的聲音並不是很強烈,至少說是劉備同意,諸葛亮默許。那麼夷陵之戰發動的原因是什麼呢?

    原因一:給關羽報仇雪恨

    打仗往往都是需要一個名義的,正所謂一個“名正言順”,只有名正言順的部隊在戰鬥之中才能夠發揮出自己的力量,而劉備採用的名義正是為了幫關羽報仇。在《先主傳》中如此說:

    “初,先主忿孫權之襲關羽,將東征,秋七月,遂帥諸軍伐吳。”

    可見在陳壽的認知之中,發動夷陵之戰的原因是為了給戰死在東吳手中的關羽復仇。

    在古代打仗的時候,往往都有一個說法叫做“哀兵必勝”,也就是說士兵處於一種悲哀的狀態下往往會爆發出更強的戰鬥力。

    就關羽的性格來說,他本人是屬於那種“善待卒伍而驕於士大夫”的人。關羽對待士兵的態度非常好,因此在蜀漢軍中應該是屬於那種頗得軍心之人。關羽在蜀漢軍中素有威望,藉助他死亡一事發動大軍進攻孫吳,正好可以爆發出蜀漢士兵最強的戰鬥力。

    原因二:懲罰背叛聯盟的孫吳

    孫劉之間結成聯盟共同對抗曹操,可以說聯盟成立的基礎就是抗曹。當曹操對於東吳施加巨大壓力的時候,兩方的同盟關係就會很堅固;若是當曹操逐漸減少了自己的壓力甚至蜀漢佔了上風之時,聯盟便會不攻而散。

    目前來看在存在兩種意見,有人認為是關羽襲擊孫吳糧草在先,是蜀漢先破壞聯盟;有人認為是孫權忌憚關羽,因此發動了軍隊進攻關羽後方。

    經過後人考證來看,關羽襲擊孫吳糧草一事無論是從地理位置還是時間還是兵力部署方面都是難以實現的,因此關羽襲擊孫吳糧草一事很有可能是出於孫吳自己的編纂,以為自己尋找一個進攻關羽的藉口。

    我個人比較偏向於孫權先背叛盟約一事。裴松之在註釋中曾經如此說道:

    “臣鬆之以為荊、吳雖外睦,而內相猜防,故權之襲羽,潛師祕發。”

    裴松之的話很明確,荊州與孫吳外表看上去很和諧,實際上內心都是互相提防的,雙方對把彼此當做了假想敵,常常暗中提防,因此孫權進攻關羽的時候都要祕密進攻,絲毫不像盟友的態度。

    我們可見孫劉之間雖然說是聯盟關係,但是其實都是“表面兄弟”,內心深處都是不折不扣的利益爭鬥,雙方都不過是互相利用以對抗曹操而已。我們看關羽的軍隊進攻曹操軍隊十分順利,達到了什麼程度呢?甚至要逼迫著曹操遷都。

    在這種情況下,曹操對於孫劉的壓力幾乎是沒了,因此孫劉聯盟存在的基礎也等於說是沒了,甚至三分天下的格局都將要被打破。雙方自然不可能像原來一樣和睦相處了,孫權進攻也是意料之中的。

    劉備發動夷陵之戰,可能也是為了給背叛盟約的孫權以警告。夷陵之戰失敗後,諸葛亮“遣使聘吳,團結和親,遂為與國”。也就是說孫劉聯盟重新建立了起來,可見這場戰鬥的失敗給了孫權非常大的心理陰影,因此即便是蜀漢勢力衰退,孫權依然願意與蜀漢建立盟友關係,說明這個懲罰效果確實到位了。

    原因三:重奪荊州,重建隆中對態勢

    劉備發動夷陵之戰的最主要原因還是為了重新奪回荊州,重新建立起《隆中對》中所說的荊州與益州兩路夾擊的態勢。我認為也正是因為如此,諸葛亮在夷陵之戰中並沒有出言阻止過劉備,因為諸葛亮認為重建隆中對是對的。在國君劉備與丞相諸葛亮的同意下,可以說夷陵之戰爆發是必然的。

    我們可見在夷陵之戰後,諸葛亮曾經感嘆說:

    “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傾危也。”

    諸葛亮的意思就是感嘆當年在蜀漢內部沒有出來一個說法管用的大人物來勸說劉備。當時的諸葛亮是蜀漢的丞相而且深得劉備信任,諸葛亮就是蜀漢的“大人物”,諸葛亮的話就說明其實諸葛亮也是同意劉備西征的。

    可以說蜀漢上上下下對於《隆中對》都有一種比較痴迷的心態,認為《隆中對》就是對的,就是要按照其中說的做,因此在夷陵之戰的發動上,大部分人都採用了支援的態度。但是《隆中對》一定就是對的嗎?一定就不會過時嗎?我想這個問題蜀漢內部人員都沒有去考慮過,而是一味地堅持了《隆中對》。

    原因四:劉備稱帝,需要一場大戰功

    我們還要注意到一個非常重要的背景,那就是這幾年出現的稱帝稱王的現象。

    在建安二十五年十月,曹丕稱帝,建立曹魏;第二年,劉備稱帝,建立蜀漢;而孫權則接受了魏文帝曹丕的封賞,成為了吳王。

    原來劉備、曹操、孫權三人雖然彼此之間打來打去,但是在名義上三人都是漢臣,這一點也讓劉備在大義方面佔了不少優勢。但是現在曹丕一篡位,天下局勢大變,漢獻帝沒了,劉備接過了漢室大旗;曹丕成為了一方帝王;孫權則搖身一變成為了魏臣而背離了漢室。

    在這種漢室威望大大衰退的情況下,劉備身為漢室宗親必然要採取一定的行動去重振漢室威望,不然時間一長,劉備賴以生存的重要基礎之一漢室的招牌也就沒有了,因此劉備需要進行一場戰爭去震懾天下人,然後重新建立起漢室的威望。

  • 11 # 鐵甲雄獅

    公元219年,孫權襲取荊州,擒殺關羽。使得吳蜀兩國結仇。桃園結義上劉關張三兄弟就發過誓:不求同年同月生但求同年同月死。劉備屬重義的君主,而關羽在劉備的創業路上可謂立下汗馬功勞。所示,當時聽說被吳國所害,悲痛萬分,力排眾議,決議為關羽復仇,舉全國之兵,誓在蕩平吳國。此次,劉備攻打吳國的另外一個原因是重新奪回荊州。荊州可謂是三國期間的戰略要地,誰擁有它,誰就有了極大的主動權。蜀國失去了戰略要地——荊州,會造成只剩益州的蜀國在戰略態勢上面大為不利。吳國消滅關羽,奪取全部荊州,也是因為先前魯肅提出的三分天下策略也是以荊州為主要目標,進而統一天下。因此,荊州幾乎成為了蜀國和吳國之間的死結。劉備實現他的口號,復興漢室,荊州可是必須握在手中的。可見,荊州當時戰略地位的重要性。只可惜,劉備只是看到了這一點,而沒有看到全域性。其實,當時諸葛亮主張的是北伐魏國,而不是東征吳國。聯吳抗曹一直是他給劉備的方針指引。只是劉備作為一代“仁君”,無法放下心中的芥蒂,最終落得慘敗而歸。蜀國更是元氣大傷,青年一代將才損失殆盡,導致後來蜀國雖然屢次主動攻打魏國,卻屢屢因為國內後勤補給跟不上而告終。這也是後話了。

  • 12 # 無雨聽風

    第一,在夷陵之戰之前,三國基本上屬於、魏,而蜀、吳兩國共同對付,在他們沒有絕對權力之前打破這一趨勢是不明智的。不管他們贏還是輸,他們都會輸並削弱自己。

    第二,荊州是一個戰略要地。控制荊州等於伸出拳頭。它可以在進入時攻擊,在撤退時防禦。然而,畢竟,一旦長江北岸被租給東吳,人們收回自己的土地是合理的。因此,為關羽報仇在道德上是牽強附會的。畢竟,誰能承受對手力量的無限制增長?儘管劉備攻擊東吳是為了報復關羽,但實質上它仍想完全控制荊州

    第三,劉備攻擊東吳,不僅是為了報復關羽,奪回荊州,也是為了證明自己。當時之戰後,蜀基本上沿襲了、的策略。當時,馬壯勢力強大,聲勢浩大。即使他不能取得好的戰鬥結果,也沒有問題去阻止雙方,他也沒有想到他會如此失敗。

    歷史是不可逆轉的,也不可能有任何假設。所謂的皇帝被激怒了,殺死了數百萬人。夷陵之戰不僅改變了蜀漢,的命運,也對當時三國鼎立產生了重大影響。

  • 13 # 納蘭子谷

    其實這看似是一個小問題,但是並不像其表面看起來那麼簡單,裡面牽扯很多事情,而且這件事情也充分體現了劉備的心術。

    在探討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需要先探討一些其他問題。

    一、劉備為什麼派關羽守荊州?

    肯定不是因為關羽的萬夫不擋之勇,當時和關羽武力相當的至少還有張飛,趙雲。張飛好飲酒而誤事,且飲酒醉後好暴打下屬,這一點誰都知道他不可守這麼重要的荊州城,可為什麼不派趙雲呢?趙雲素有常勝將軍之稱,且行事穩重,派他守荊州豈不是更為安全?要知道荊州可是以後西出攻伐最好的聯絡點。可為什麼偏偏是關羽?

    關羽深受曹操的喜歡和敬畏,當然也有害怕,其因過五關斬六將之事更是在魏國聲名大噪,在魏國大將裡面名望也很高,所以,由關羽守荊州,曹操不敢隨意進犯,而關羽攻打魏國,其守城之將雖沒有聞風喪膽,亦不敢全力出戰。關羽守荊州,魏國必不能得荊州,這就在一定程度阻止了魏國的擴張。

    關羽和張飛都不能呆在成都,其傲氣凌人的性格,已經影響到了劉備的統治,第一,在軍中威望太高,以至於軍中只聽關羽和張飛的命令,直接影響到了劉備的權威;第二,仗著劉備的寵愛,對劉備有時候也是陽奉陰違,這樣的兩個人劉備敢留在自己身邊?第三,戰功很大,留在成都,容易養成懶惰的性格,不如放在外面,周圍有危險,才能時時警覺。

    關羽,為人忠義,其在荊州,絕不會投誠,不管情勢多麼危機。

    所以,劉備把關羽放在荊州,就已經開始在走攻打東吳的第一步。

    二、關羽為什麼一定要死?

    三、劉備為什麼攻打吳國?

    報仇。最表面的原因,就是為關羽報仇。畢竟關羽是他的五虎上將之一,又是他的所謂左膀右臂,豈容他人隨意斬殺?

    立威。立什麼威呢?當然是皇帝之威。當時劉備剛稱帝沒有多久,為了鞏固政權,齊人心,必然要興兵攻伐。而且當時國內肯定有很多人心不服,不太重視這個皇帝,就會有很多階級的矛盾,所以,此時的劉備必要要做一件大事,來長皇家威嚴。

    野心。難道以劉備的野心,只偏安於一隅嗎?怎麼可能,其從將關羽守荊州就已經開始佈局,稱帝之後,必然伐吳,因為魏國強大,自己現在並不是對手,但是聯合吳國,只能守著平衡,只能想辦法吞併吳國,從而集合兩國之力與魏國開戰,況且東吳土地肥沃,以後攻打魏國藉助糧食肯定不是問題。

    統一。因為劉備早就知道,靠川地以後蜀國只會越來愈弱,說是天府之國,沃野千里,其實只是一群山脈圍著一個盆地,且自然災害不斷,怎麼可能比得上中原。北伐更是不可勝之舉。所以,真要統一,第一步只有伐吳,從而壯大自己的力量,增加自己的後方,然後才能打敗魏國,一統天下。

    最後功敗垂成,也是天意,其實劉備才是“出師未捷身先死”。總的來說,伐吳只是劉備此生下的一盤大棋的一步,如果不是英才輩出,碰見陸遜,以當時吳國之力,結局如何,亦未可知。你說是天意亦是人意?

  • 14 # 甘蔗林

    劉備攻打東吳,屬意氣用事,因關羽被殺,荊州被東吳佔領引起。攻打襄陽時,用法不當反而失敗又聽不進別人的進言,敗走麥城途中中伏擊而死。之前三國末能統一,是蜀國劉備與東吳聯動抗魏,致使天下暫三分。劉備帥軍攻打東吳,剛開始氣勢甚盛,後來戰線延長,疲憊不堪反而被對方擊擊潰,此戰把劉備多年積攢的國力消耗的差不多了,劉備於白帝城託孤後悲憤去世,從此蜀國苟延殘喘,雖有諸葛亮努力支撐,但已挽救不了國運,終被魏司馬懿所滅。

  • 15 # 小杭杭本杭

    [玫瑰]為何攻打原因:根據《三國志》記載,諸葛亮其實已經勸阻劉備攻打東吳,但當時關羽和張飛先後逝世,且荊州又被東吳所奪,衝動之下無人可以阻攔,諸葛亮知道後大嘆:“可惜法正故去,否則必能阻止陛下東征之舉。”

    劉備一意孤行,傾蜀漢之兵攻打東吳,顯然與諸葛亮在《隆中對》中所定的“東連吳會”的戰略相違背。劉備平定西川后,法正才是他最為倚重的謀士,諸葛亮的實權遠不如他。公元220年,法正去世,終年45歲。

    法正的死令劉備十分傷心,連哭數日。被追諡為翼侯,是劉備時代唯一一位有諡號的大臣。一年後劉備攻打東吳。這時侯諸葛亮還沒有取代法正在劉備的心中的地位,而且,伐吳也與諸葛亮制定的國策相違背,加之益州也需要他管理。所以最終沒有讓他一起去。

    [鼓掌]當時諸葛亮不同意伐吳,劉備沒有聽從任何人的意見,獨自帶兵殺入東吳。劉備當時已經六十多歲,自己的兒子們都不太成器,自己如果現在不做出點事情,這輩子真的死不瞑目。

    [比心]而且正巧東吳殺關奪荊,大將呂蒙英年早逝,朱然只能算一個半吊子,周瑜、魯肅也早已去世,所以劉備才會不顧一切發動進攻,劉備所欺負的就是東吳無人才可用。

    [加油]劉備宣佈稱帝以後,就向東吳發動了侵略的號角,這個時候關羽已經被殺將近八個月。古時候帶兵打仗,都講究出師仁義、為國而戰,劉備帶領大軍攻打東吳的時候,就是以為關羽報仇為理由。

    [中國贊]其實劉備的心思根本不是這樣,他只是為了奪回屬於自己的荊州,荊州可謂是東吳的咽喉部分,只要奪回所有的荊州,就等同於抓住東吳的命根。在這場戰役當中,兩軍差不多一共投入了十幾萬的兵力。實際的戰爭當中,由於蜀軍在漢中已經消耗了大部分兵力,之所以在八個多月後才為關羽報仇,就是因為兵力已經無法支撐起這場戰爭。

  • 16 # 永哥說古論今

    劉備為什麼攻打東吳?我的看法是為關羽報仇只是藉口,更深層次的用意在收回荊州,吞併東吳。原因有幾個方面。

    一,荊州太關鍵,必須收回

    劉備在創業之初的夢想就是恢復漢室,拯救黎民於倒懸,可謂鴻鴣之志。經歷萬苦,仍矢志不渝,自諸葛亮《隆中對》作出戰略佈署,基本就是按照此方向推進。

    自打劉備佔領益州,奪取成都後,在孔明和眾多謀士幫助下,努力安定民心,加強經濟建設,四川天府之國,土地肥沃,民風安定,幾年下來,不僅國庫充盈,而且軍力大增。公元219年奪取漢中,這可是攻魏的戰略要地,此時蜀漢的勢力到達巔峰,文臣武將,人才濟濟。綜合國力只在東吳之上。

    荊州事變後,曹丕於公元221年稱魏帝,因內部矛盾重重,無暇對外用兵,這也是天賜良機。

    三,替兄弟報仇成為最好的出兵藉口。

    劉備打天下采用仁義之法,不管對待兄弟朋友,還是黎民百姓,總是取其民心,古語道“得民心者得天下”,劉備還不時拿哭說事,用眼淚爭取到不少“仁義”之名。關羽之死,劉備痛入骨髓,報仇雪恨正好可激勵眾人,爭取主動,取得民心。劉備此時政治策略之高顯露無遺。為戰爭找到正義的藉口是劉備常用且行之有效的手段。

    有這麼多有利條件,對吳用兵也成為劉備的首選。試想,外中國人殺我大將,奪我城池,不去抗爭,誰人能服。更何況荊州重地,攻魏的橋頭堡,益州的門戶,不去奪回,無益於自毀城牆,還談匡復漢室呢?唯一遺憾之事就是沒有得到孔明的大力支援與協助,要不然三國的歷史就會重寫,說不定蜀漢先破東吳再滅曹魏也不是沒有可能。

  • 17 # 蝴蝶涯泉

    我覺得劉備執意要攻打東吳主要有以下原因:

    1.最主要的原因:奪荊州

    荊州作為劉備與諸葛亮隆中對策最重要的一環。

    一旦沒有荊州隆中對策的所有規劃皆成泡影。沒有荊州這個跳板,劉備只能屈居西蜀之地。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不是蓋的。龜縮發展史可以的,但是想圖謀天下估計是沒戲了。

    2.報關羽被殺之仇

    劉備作為最會演的皇帝,眼淚說來就來。對於關羽的死肯定是有一定程度的傷心的,但是想讓劉備僅僅因為關羽的死就攻打東吳,我覺得不太可能。

    3.劉備可能自知命不久矣

    劉備在漢中稱帝不到兩年,就在白帝城病逝。

    劉備可能自知命不久矣,想在臨死前給劉禪留下最好的局面,可惜劉備小看了陸遜小看了東吳。

  • 18 # 九里太史

    名義上是為關羽報仇,實際上是不甘心失去荊州。

    赤壁之戰後,劉備,孫權長期爭奪荊州的控制權,當時劉備勢弱,向孫權借荊州。孫杈本不想借,但為了孫劉聯盟的大局為重,還是借給了劉備。劉備答應取益州後歸還,卻又食言。孫權大怒,趁關羽與曹仁激戰正酣之際,派呂蒙白衣渡江攻佔了荊州,關羽回救,被東吳殺死。劉備對此一直耿耿於懷,但苦於準備不充足,一直沒有攻吳。公元221年,自以為準備充足的劉備。率兵攻吳,大敗與陸遜,退守白帝城,憂憤而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兒在寫作業,我下班回來看電視,這種行為對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