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沒有音樂審美,沒接觸過優秀的音樂。流行音樂中也有很多優秀的作品,但是大眾接觸更多的是那些沒有營養的口水歌,順耳能唱就行。前兩個月《新週刊》出了一期“低美感社會”,述說了中國審美的可憐程度,它主要是針對視覺審美說的。大眾的聽覺審美也非常差勁,否則抖音神曲們也不會火。
有很多人打著“愛音樂”的旗號,其實只是愛聽流行歌而已,他們以為這就是音樂。很多流行歌其實也是打著音樂的幌子,幹著娛樂的勾當。你要說它不是音樂肯定很多人跟你急,“就你懂音樂?貶低別人抬高自己……”。這些歌畢竟用的還是音樂的形式,但充其量也就是沾了沾音樂的邊。我在蝦米網見過幾位“音樂人”,把流行歌改成“咚 咚 咚 咚”那種腦殘土嗨曲,自稱DJ某某,居然也有不少粉絲。
我高中時有一次在放Anthrax的Among the Living,我一個同學也在聽,等聽到一分鐘時,他不耐煩地自言自語“怎麼還不唱啊?”。另外一次在我家幹活的工人也聽了,聽完評論“光說不唱”。可見大眾對人聲旋律的需求多麼迫切,他們的欣賞模式已經固化,只要有調子有人唱就行,根本注意不到樂器的旋律、節奏、音色,更不用說編曲了。你讓他們聽純樂曲,確實有點難為他們了。
說明沒有音樂審美,沒接觸過優秀的音樂。流行音樂中也有很多優秀的作品,但是大眾接觸更多的是那些沒有營養的口水歌,順耳能唱就行。前兩個月《新週刊》出了一期“低美感社會”,述說了中國審美的可憐程度,它主要是針對視覺審美說的。大眾的聽覺審美也非常差勁,否則抖音神曲們也不會火。
有很多人打著“愛音樂”的旗號,其實只是愛聽流行歌而已,他們以為這就是音樂。很多流行歌其實也是打著音樂的幌子,幹著娛樂的勾當。你要說它不是音樂肯定很多人跟你急,“就你懂音樂?貶低別人抬高自己……”。這些歌畢竟用的還是音樂的形式,但充其量也就是沾了沾音樂的邊。我在蝦米網見過幾位“音樂人”,把流行歌改成“咚 咚 咚 咚”那種腦殘土嗨曲,自稱DJ某某,居然也有不少粉絲。
我高中時有一次在放Anthrax的Among the Living,我一個同學也在聽,等聽到一分鐘時,他不耐煩地自言自語“怎麼還不唱啊?”。另外一次在我家幹活的工人也聽了,聽完評論“光說不唱”。可見大眾對人聲旋律的需求多麼迫切,他們的欣賞模式已經固化,只要有調子有人唱就行,根本注意不到樂器的旋律、節奏、音色,更不用說編曲了。你讓他們聽純樂曲,確實有點難為他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