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生活小陀螺
-
2 # 春雨醫生
這主要是牙齒受力的問題。
首先,我們來說咬牙,咬牙時是牙齒廣泛接觸的狀態,口腔內所有牙齒咬在一起,加上牙齒本身有很多溝壑,上下牙之間能很均勻的接觸,受力分佈均勻,想把牙齒咬斷太難了,或者說是不可能的事。
而嗑瓜子就不一樣了,嗑瓜子我們用的是上下各一顆牙,兩顆牙齒用力,把瓜子咬開,而且我們基本習慣在一個比較固定的位置嗑瓜子,水滴還能石穿呢,更何況瓜子皮了。
時間長了,嗑瓜子的部位就會嗑出一個小凹陷,以後就是這個小凹陷與瓜子接觸,還是同樣的力量,接觸面積小了,受到的力自然變大,這個小凹陷會逐漸變大,甚至一部分崩裂,但崩斷牙齒這個機率比較小,對於牙齒前突的人,嗑瓜子牙齒崩裂的機率會更大,這是受力不垂直導致的。
所以,平常儘量少嗑瓜子,尤其是正在正畸和做了牙冠、貼面的人,嗑瓜子還很容易把託槽、牙冠、貼面磕掉。
誰會真的用力咬斷自己的牙齒,打架時用力撞擊下巴,也會看到有牙齒飛出來的情況。
嗑瓜子使用門牙磕,牙齒越尖,牙尖斜面越大,所產生的水平分力越大,牙裂的機會越大。瓜子破裂的時候產生的反衝力作用牙齒上,所以牙齒有崩裂的危險。長期嗑瓜子會產生“瓜子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