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孔壁出書中有《論語》,是為《古文論語》(《古論語》),難道是漢朝人偽造出論語後,塞進孔壁裡的?
即使是疑古派,也一般是說《論語》後十篇(或後五篇)為後人所編,而對於“前十篇為孔子弟子所編”的說法是沒有疑問的。
縱然是極端疑古派,主張《論語》漢代成書,也不過是說《論語》先有篇後成書,也就是說在這些極端疑古派看來,論語各篇在戰國時就已經存在,只不過到漢代時人們才把它合編為一本書而已。
而現在一般學者如楊伯峻則認為,《論語》最遲應成書於戰國初期。
那麼,作為一個戰國中期的人物,宣太后引用兩句《論語》又有何不妥?
2、其實,戰國時就已經有文章引用《論語》了,最著名的的例子就是《禮記·坊記》中的一段話:“《論語》曰 : `三年無改於父之道 ,可謂孝矣。’ ”《坊記》這篇文章,據沈約說是和《緇衣》等文章一同出自《子思子》的,《子思子》是孔子的孫子子思所做,既然子思能夠引用《論語》,那當然說明《論語》很早就出現了。
除此之外,《孟子》中也有多處引用《論語》,據顧炎武統計,《孟子》引用論語的,共有8處。
1、孔壁出書中有《論語》,是為《古文論語》(《古論語》),難道是漢朝人偽造出論語後,塞進孔壁裡的?
即使是疑古派,也一般是說《論語》後十篇(或後五篇)為後人所編,而對於“前十篇為孔子弟子所編”的說法是沒有疑問的。
縱然是極端疑古派,主張《論語》漢代成書,也不過是說《論語》先有篇後成書,也就是說在這些極端疑古派看來,論語各篇在戰國時就已經存在,只不過到漢代時人們才把它合編為一本書而已。
而現在一般學者如楊伯峻則認為,《論語》最遲應成書於戰國初期。
那麼,作為一個戰國中期的人物,宣太后引用兩句《論語》又有何不妥?
2、其實,戰國時就已經有文章引用《論語》了,最著名的的例子就是《禮記·坊記》中的一段話:“《論語》曰 : `三年無改於父之道 ,可謂孝矣。’ ”《坊記》這篇文章,據沈約說是和《緇衣》等文章一同出自《子思子》的,《子思子》是孔子的孫子子思所做,既然子思能夠引用《論語》,那當然說明《論語》很早就出現了。
除此之外,《孟子》中也有多處引用《論語》,據顧炎武統計,《孟子》引用論語的,共有8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