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不亦樂乎
-
2 # 湘北安西教練
只能說面對成名帶來的誘惑師徒四人沒有抵擋住,楊導心痛也就是於此。
西遊記是一部電視也是一部藝術作品,那時候的老藝術家是不願讓這樣的藝術品沾染銅臭的氣味,有了矛盾,關係自然就有了嫌隙。
只能說面對成名帶來的誘惑師徒四人沒有抵擋住,楊導心痛也就是於此。
西遊記是一部電視也是一部藝術作品,那時候的老藝術家是不願讓這樣的藝術品沾染銅臭的氣味,有了矛盾,關係自然就有了嫌隙。
《西遊記》火了後,楊潔導演與六小齡童、馬德華等四人產生矛盾,楊潔更是表示因此而多年未看《西遊記》,其中楊潔導演與六小齡童等人之間產生的矛盾緣由有許多,很難被避免。
作為導演,楊潔無疑是偉大的,她對藝術的精益求精的態度讓人佩服,她對藝術不放棄的恆心值得人學習,她敢於對不公的事而向領導說“不”的勇氣也令人稱讚。
通過楊潔導演的回憶錄,我們可以得知她是一個性格倔強的人,是一個對於自己認為不公平的事敢於大膽說出來的人,而這樣的人才是最容易得罪別人的人。
也因此,在拍《西遊記》的過程中楊潔導演得罪了臺裡的領導。
二、
楊導不僅對六小齡童有知遇之恩,也對他有培養之恩。起初六小齡童是被嬌生慣養的,連洗澡都要家人打水,但楊導阻止了這種行為,六小齡童也因此不再嬌氣,和劇組人員有著平等待遇,將自己的身段放低,才能在歷練中成長。
由此可見,楊潔導演確實是如培養學生那樣培養六小齡童。
三、
然而在《西遊記》播完後卻發生了讓人大跌眼鏡的事,那便是楊潔導演和幾位主演間鬧了矛盾。
也就是說這件事楊潔導演也只是聽說。
再加上之前發生過在為新加坡商演排練時六小齡童、馬德華、閆懷禮和徐少華一起去濟南商演被楊潔導演批評的事情,就出現了六小齡童“報復”楊潔導演的“陰謀論”。
甚至連蔣大為在聽到楊導沒去時也憤憤不平,言語中透露著對幾位主演的不滿。而實際上蔣大為當時也並不知情,他的言語依然是建立在“聽說”上的。
四、
在這次矛盾中有幾點要注意。
1.當時“新加坡”商演時其實“西遊記劇組”已經解散,也就是說這時演員們是不必再聽導演的,就好比現在節目中的“《西遊記》劇中多少多少年重聚”一樣,演員們都已是自由之身,可以有自己的主見。
當然,對於楊潔導演而言,她更希望的是大家依然聽她的安排,這就出現了時代文化的衝突,或許楊潔導演早已將劇組的人當成了親人,早已習慣了當年拍《西遊記》時那種不分彼此的感覺。然而對於演員們來說,他們更看重的是以後的發展。
3.在拍攝《西遊記》時楊潔導演剛烈的性格其實就和央視一些領導鬧出了矛盾,此次新加坡商演楊潔導演被孤立也是這些領導所為。而實際上後來高層領導得知此事後親自出面調解,讓楊導一同去,但倔強的楊潔導演直接拒絕,這些在她的自傳中都有描述。
五.
這件事情讓楊潔導演很傷心,所謂“愛之深,責之切”,所以當“聽說”是六小齡童等人向領導打小報告時楊導直接就將責任歸給了六小齡童等人,並沒有去弄清事情的原委。
楊潔導演說,正是因為這件事,她十年沒看《西遊記》,可見她對於此事也一直耿耿於懷。
六、
1998年,楊潔導演再次踏上“西遊之路”,拍攝《西遊記續集》。
據六小齡童等人透露,楊潔導演十年不看《西遊記》另一個原因便是當年資金不足造成了未能將故事拍全的遺憾,這些年“師徒四人”常常勸楊導續拍《西遊》,才促成了《西遊記續集》的拍攝。
馬德華問楊潔導演為什麼換掉自己,楊潔導演給出的答案是臺裡覺得他再演豬八戒也不會有太大突破,而馬德華卻多次表示換掉自己是楊潔導演的報復。
《西遊記續集》拍攝後楊潔導演與馬德華之間真正產生了隔閡。
七、
在“西遊記劇組”30週年重聚的節目中楊潔導演直言當再次看到曾經一起拍《西遊記》的這群人時以前什麼不愉快的事情都已忘記了,楊潔導演表示對那些事情已經“一笑泯恩仇”。
至於六小齡童,其實和楊潔導演的恩怨並非網上傳言那般形同陌路。
並且在拍完《西遊記》後六小齡童也經常去看望楊潔導演,甚至楊潔導演出版的自傳書籍也是六小齡童提議。
在拍《吳承恩與《西遊記》》時六小齡童更是直言楊潔導演是他最感激的兩個女性之一。
而楊潔導演在自傳書中再次提到“新加坡商演”事件時,稱呼六小齡童也依然是“金萊”,也足以說明楊導很早就和他化解了恩怨。
八
再次回到問題上,楊潔導演曾經和師徒們的矛盾能否避免?
明顯是很難的,因為她和師徒們的觀念不同,身份不同。
比如,她就為了藝術而得罪了“白骨精”的扮演者楊春霞,再比如在拍“趣經女兒國”那一回硬是趕鴨子上架把徐少華從學校拉了回來。
再者,時代的觀念不同,楊潔導演或許認為西遊演員們應該“尊師重道”,但在各大演員心中又會是如何認為呢?畢竟他們都不是屬於同時代的人,觀念也會有所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