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5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屈之子

    劉備,浩浩蕩蕩,舉傾國之兵御駕親征,不僅僅是為兄弟報仇,他還有另外的企圖,那就是:重新奪回荊州。

    關羽大意失了荊州,也掉了惱袋。蜀漢政權的東北部地區已直接面臨曹魏政權的威脅。

    一意孤行,志在必得的劉備順江而下,在猇亭與東吳陸遜對峙數十日。進不得,退又不甘,終被陸遜抓住戰機一舉擊潰,劉備抄小路逃往白帝城,他在此重新聚集力量以固守蜀國最後的防線。

    劉備用重兵與東吳對抗,一是動搖了三國鼎立的基石,吳蜀聯盟破裂;二是重創了蜀國的國力,使得蜀漢政權在隨後的數年內錯失了很多(有可能)一統江山的良機;三是為曹魏集團贏得了充分的備戰時間,曹魏政權從此一家坐大。此消彼長,儘管蜀國在隨後的幾年,通過發展基本恢復實力後,連續北伐,但已無法從根本上改變歷史的程序與結果了。

    劉備失敗主要是因為:缺乏戰略定力,政治眼光短淺,急功近利所致。其深刻的歷史教訓值得今天的我們認真思考與借鑑。

    如今,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列強對中國是:一心打壓遏制、四方挑釁、八方圍堵,……。

    打鐵還需自身硬。我們一定要保持強大的戰略定力不動搖,一心一意謀發展;我們堅信,機遇與挑戰並存;我們更加堅信,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指日可待!

    和平來之不易,好戰必亡。

    犯我中華者,雖遠必洙!

  • 2 # 歷史小奴才

    劉備舉兵伐吳,為關羽報仇是藉口,征服東吳才是目的。劉備所舉之並無70萬。

    分析如下:

    史實:公元219年,呂蒙偷襲荊州,斬殺關羽,關羽所屬荊州3萬精銳被消滅,荊州被東吳佔領!時隔兩年後的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是為蜀漢昭烈帝,同年3月,劉備率約8-10萬蜀軍,以給關羽報仇為藉口,大舉入侵東吳。

    到221年,蜀國實力有所恢復,又提前準備了戰爭物資,劉備稱帝后,野心開始膨脹,誓要收復荊州,蕩平東吳,統一南方。於是協同張飛,率數萬大軍進攻東吳,此時的劉備準備充分,兵強馬壯,志在必得。而東吳軍力單薄(全國上下合計5-8萬),大都督呂蒙已死,朝中無可用之將,於是向劉備請和,願歸還荊州。然劉備野心勃勃,志吞東吳,不願和談。孫權見和談不成,遂與曹魏結盟,解除後顧之憂,並任用年輕的將領陸遜為大都督,抵抗劉備,雙方最終把決戰之地定在了夷陵。

  • 3 # 天晴愛睡覺

    首先就現實而分析,這是不可能的,眾所周知三國時期全中國人口只有2000萬,天下分為13州,曹魏獨佔北方最肥最富的九州,東吳佔兩個州,蜀漢佔荊州益州兩個州,後期更是連荊州也丟了;人的生存是脫離不了土地的,咱們就按人口平均分佈來算,劉備起兵時荊州已經丟失,天下13州而劉備只有一州之地,那麼所管理的人口不會超過160萬,按照古代十人養一兵 的給養原則,劉備的兵馬很難超過16萬之數!70萬就是個笑話,劉備根本養不起那麼多人。由此可見這種說法只能出自於演義小說!

    既然是《三國演義》的說法那就很好理解了,須知《三國演義》只是一本小說,所謂小說就是作者的藝術創作,所有的人物、劇情、場景都是作者拿來表現自己觀點的工具,那麼羅貫中寫劉備七十萬大軍伐吳,是為了彰顯什麼呢?

    第一,可能是為了彰顯劉備的強大,須知羅貫中是劉備的忠實粉絲,《三國演義》中充滿了吹噓劉備而誹謗曹操的地方,對東吳就更加是不屑一顧了!

    第二,為了彰顯東吳的可恨。關羽是羅貫中的愛將啊,給足了鏡頭給足了牌面,結果被東吳搞到退場,羅貫中豈能不恨,巴不得把東吳寫的人馬暴斃,只因不敢過分篡改歷史,所以只能作罷,但也不能讓孫權好受,怎麼也得給劉備安排個70萬人馬,讓孫權今晚睡不著覺!

    第三,為了彰顯諸葛亮的神機妙算!須知這劉備伐吳乃是諸葛亮極力勸阻的事,然而劉備不聽從;後期更是大熱天在樹林子裡面紮營,手下人勸他跟諸葛亮商量反遭教育,結果剛愎自用捱了一通火烤,這恰恰是劉備的失敗,也正好是諸葛亮神機妙算的最好寫照!

  • 4 # 追尋歷史足跡

    很高興回答你的提問,首先我們要客觀點說,70萬大軍不過是個虛無的數字而已,真正有不足十萬人而已!劉備不顧諸葛亮的勸阻,執意為期盟弟關羽報仇雪恨,在將帥乏人的情況下,貿然出兵,並且聯營七百里,犯了兵家大忌! 結果失敗!

    劉備伐吳失敗的原因,是夷陵之戰中,劉備紮營漏洞的軍事失誤,犯了兵家大忌, 被陸遜發現後,採取火攻的方式,使蜀軍大敗。這場大戰也是幾場著名的火攻戰役之一,一路上劉備也是勢如破竹最後遇到東吳大都督陸遜被一把火燒得大敗。

    公元221年夏,劉備藉口為二弟報仇發動了伐吳的戰役。這一戰形容是劉備傾國之力發動滅國之戰,打算一舉攻滅吳國,孫權派諸葛瑾求和不成後,決定一面向曹魏稱臣,避免兩線作戰,一面任命陸遜為總指揮率軍應戰。

    從正月到六月,兩軍仍然相持不決。劉備為了迅速同吳軍進行決戰,曾頻繁派人到陣前辱罵挑戰,但是陸遜均沉住氣不予理睬。後來劉備又派遣吳班率數千人在平地立營,另外又在山谷中埋伏了八千人馬,企圖引誘吳軍出戰,伺機加以聚殲。

    但是此計依然未能得逞。陸遜堅守不戰,破壞了劉備倚恃優勢兵力企求速戰速決的戰略意圖。蜀軍將士逐漸鬥志渙散鬆懈,失去了主動優勢地位。六月的江南,正值酷暑時節,暑氣逼人,蜀軍將士不勝其苦。劉備無可奈何,只好將水軍舍舟轉移到陸地上,把軍營設於深山密林裡,依傍溪澗,屯兵休整,準備等待到秋後再發動進攻。

    陸遜看到蜀軍士氣沮喪,放棄了水陸並進、夾擊蜀軍的作戰方針,認為戰略反攻的時機業已成熟。

    陸遜在進行大規模反攻的前夕,先派遣小部隊進行了一次試探性的進攻。這次進攻雖未能奏效,但卻使陸遜從中尋找到了破敵之法—火攻蜀軍連營的作戰方法。

    夷陵之戰中,“火燒連營”可以認為是重要轉折,這既是劉備最大的軍事失誤,也是陸遜軍事謀略的重要體現。當魏文帝曹丕得知劉備連營七百里,就對群臣說:“備不曉兵,豈有七百里營可以拒敵者乎。從此段話中,我們可以看出,劉備的軍事失誤是主要問題。

  • 5 # 一杆筆一張紙

    大家都知道,關羽被殺,劉備一怒之下向吳國發動進攻。最終白帝託孤。關於劉備向吳國發動進攻,我是這樣看待的:

    1,兄弟情

    劉備,關羽,張飛桃園結義——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願同年同月同日死。關羽,張飛跟劉備從黃金之亂,經歷祀水關之戰,虎牢關之戰等等戰役。留下了很多事蹟,最為熟知的就是“三英戰呂布”。而關羽為了和劉備相會,更是“掛印封金”、“過五關斬六將”。種種事蹟表明三人感情親如手足,劉備曾言“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縫,手足斷安可續”。可見,劉關張三人感情深厚。

    關羽失荊州,敗走麥城,最終被孫權斬首。劉備何等痛心,決定為二弟報酬。

    2,荊州重地

    3,孤軍深入

    從個人看來,劉備發兵東吳一方面是為關羽報酬,一方面是吞併東吳。而具備戰敗的原因又可以歸位三方面原因:1,復仇心切,沒能顧全大局;2,不聽勸阻,一意孤行;3,驕傲輕敵,孤軍深入,不諳地形。

  • 6 # 持筆小鈴鐺

    大家好,如何看待關羽敗走麥城被呂蒙砍了腦袋,劉備盡起八萬大軍號稱七十萬大軍攻打東吳。我覺得應該從三個方面去看,第一從個人情感來看待,第二從戰略上來看待、第三從結果上來看。下面小編從這三個方面系統全面的對劉備舉號稱七十萬大軍攻打東吳的事件進行分析說說自己的看法。

    一、從個人情感來說,我佩服劉備

    眾所周知劉關張桃園結義,兄弟情深,他們吃喝住都在一起可以說關係相當好,大家有沒有發現張飛、關羽都是死在東吳這邊。關羽一死,劉備真的是心疼,而且基本失去理智,諸葛亮、趙雲都勸劉備,但是劉備不聽,人們都說劉備假仁假義,我怎麼沒有看出來,劉備敢用自己所有的一切不計後果的去給兄弟報仇,誰能做到。劉備回來到白帝城直接生病,我覺得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劉備傷心過度,在加上報仇無望,蜀國精銳損傷殆盡,急火攻心直接一病不起了。所以說我佩服劉備重情重義並非作假。

    從戰略上看劉備攻打東吳是完全正確的,當時吳國軍隊滿打滿算也就是五萬多,劉備這邊最起碼八萬多完全可以啊滅了吳國,最起碼能夠拿下幾個重鎮,同時隆中對中諸葛亮對蜀漢的規劃就是要佔領荊州,現在荊州丟了對蜀國的發展十分不利,所劉備對東吳用兵完全正確的,只要拿下荊州,蜀漢還可以根據隆中對規劃那樣的繼續發展。為未來爭霸天下奠定了基礎。

    從結果上來看,對蜀漢的影響太大了,差點導致蜀國崩潰,劉備大軍被陸遜火燒連營,導致蜀國元氣大傷,從而從根本上上失去爭雄的資本,其他兩項劉備都沒有錯,錯的是他失去了理智,錯的是沒有好好規劃就提槍上陣。所以最終的結果,差點滅國,還好有諸葛亮穩住局勢,但是蜀國從此已經失去機會了,再怎麼發展也彌補不了缺憾。

  • 7 # 歷史是本書

    關於《三國演義》中劉備率領70萬大軍攻打東吳,我有自己的看法,不正確的地方還請大家指正!!

    一、奪取戰略要地——荊州

    荊門四通八達,人口眾多,而且非常富庶,一直以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可以說誰掌握了荊州誰就掌握了主動權。並且諸葛亮在隆中時就說過要從荊州出兵的方略。

    二、為將士們奪回失去的家園

    《三國演義》說劉備是為了給關羽報仇,以成全桃園結義的誓言。個人覺得這個說法有點牽強。與其說劉備攻打東吳是給關羽報仇不如說是為了穩固人心,想黃忠、魏延等荊州派系將領與張飛、趙雲不同,劉備入川時帶的人馬大部分是原劉表舊部,他們的老家、祖墳、妻兒都在荊州,如果不奪回來對劉備集團來說是一個巨大的隱患,很可能出現不戰而降的局面,劉備作為蜀漢創始人不可能不明白這個道理。

    三、安排身後事——削弱諸葛亮的權力

    諸葛亮當時在蜀漢掌握著絕對的軍政大權,雖然劉備仍然健在但是在荊州駐守的關羽忽然陣亡,這就為諸葛亮日後謀權篡位創造了條件。如果關羽活著諸葛亮絕不會亂來,因為諸葛亮想造反必須要考慮關羽拿數萬荊州軍的力量。要知道當時荊州系將領幾乎對諸葛亮言聽計從,就連趙雲也非常支援諸葛亮,這讓劉備感到不安。雖然劉備入川時提拔重用了黃權、李嚴等人,但是川蜀舊臣始終掌握不了實權,所以劉備急於帶著青年將領和蜀漢舊臣東征,好讓他們有更多的軍功,找藉口提拔起來,等劉禪登基就不會出現諸葛亮專權的局面。

    所以,劉備討伐東吳是必然的,關羽之死只是藉口。雖然夷陵戰敗,但劉備率領70萬大軍攻打東吳是不得不為。

  • 8 # 經典守望者

    劉備本身雖然自稱是漢室宗親,但是缺乏必要的戰略眼光。在獲得了漢中益州和荊州之地後,就開始佈局效法高祖劉邦兵發中原,統一天下。就猶如政治暴發戶一般,缺乏必要的深沉和內斂。

    劉備舉兵攻打東吳實際上是被小說過度渲染。在真實的歷史上,就是劉備的政策目標有了大幅度的轉變。當時的劉備已經稱帝,稱帝就需要立威。所以征伐東吳很大程度上就是劉備建立威信,震懾天下的過程。但是,由於劉備缺乏必要的戰略眼光,不懂得適可而止,見好就收。最終導致功敗垂成,全軍覆沒。實際上,當時的天下三分局勢已經顯現。任何一方在短時間內都不可能統一天下。只能是通過鯨吞蠶食的手段逐步擴大自己的地盤,荊州確實是吳蜀之間的利益糾葛。誰得到荊州誰就能夠掌握先機。據《三國志》記載:“初,先主忿孫權之襲關羽,將東征,秋七月,遂帥諸軍伐吳。孫權遣書請和,先主盛怒不許。”很明顯,他的目的就是要不斷擴大戰果,最好可以乘勢逼迫吳國投降,這都符合一個窮人乍富者的心理。如果,劉備能夠在孫權求和的時候乘勢答應,那麼所攫取的利益絕對要大得多。也不會有後來的猇亭之敗。

    實際上,如果把劉備和劉邦的經歷對比看來,我們就可以發現。劉邦稱帝時是在蕩平了項羽之後,天下幾乎已經沒有劉邦的對手,所以他才在諸侯的擁戴之下登基。但是,劉備就只佔據了一隅之地,是因為傳來了漢朝覆滅的訊息之後,為了繼承法統才倉促繼位。這兩者有明顯的差別,一個是功德圓滿,一個是根基不穩。這也是二者地盤類似,但是最後的功業完全不同的原因。可以說劉備的失敗在於沒有及時設定好戰略目標,對於自己的實力過於樂觀,才會做出這樣不明智的決定。

  • 9 # 張政133704202

    劉備攻打東吳,顯然是一個錯誤的決定。劉備集團自赤壁之戰後,發展很快,取得了荊州,益州,又拿下漢中,可謂順風順水,作為領袖的劉備此時或許是有些飄飄然了,對時局的發展有些誤判。蜀漢政權這個時候剛剛建立,根基還不牢固,又失去了關羽張飛這些戰鬥力很強的戰士和部隊,失去了荊州這個戰略要地,這時候應該採取防守態勢,休養生息,提升實力。而劉備可能覺得自己連續打了赤壁之戰,益州爭奪戰,漢中爭奪戰之後,過於自信,又發動對東吳的戰爭。仔細分析一下,劉備此戰幾乎沒有勝算,首先東吳也很強大,尤其在赤壁之戰後,人心振奮,地盤擴大,實力增強,所以劉備不一定能打得過東吳;其次,就算劉備打敗了東吳,殺敵一千,自損八百,也一定是慘勝,所謂鶩蚌相爭,漁翁得利,此時曹魏還在虎視眈眈的看著,等劉備和東吳拼光了有生力量,曹魏就順利進場收割了。戰略上錯誤了,戰術上再強也無濟於事,縱然劉備善於用兵,縱然黃忠關興張苞等人驍勇善戰,也免不了兵敗夷陵,最終白帝城託孤。

  • 10 # 品味文化創作

    首先,劉備討伐東吳的兵力沒有70萬之眾,綜合估算,大概在8萬人左右。

    因為在三國之中,蜀漢的國力、兵力是相對比較弱的。

    蜀漢的總人口是90多萬人,總兵力大約10.2萬人。

    另外還要由諸葛亮領部分人馬防守成都。

    所以說,劉備雖是舉全國之力,但並不可能百分之百的把兵力用在討伐東吳上。

    其次,是這場戰爭該不該發動的問題。

    歷來都有兩種觀點:

    一種認為劉備不應該意氣用事,為了報關羽之仇而忘掉討伐曹魏,恢復漢室的大業。

    同時也忘掉了諸葛亮在隆中對中給出的策略“聯吳抗曹”,東吳是可援不可圖的。

    所以討伐東吳就犯了戰略上的錯誤,屬於軍事冒險的行為。

    趙雲的理由也是恢復漢室是大局,為關羽報仇的事,應該放在次要地位。

    打敗曹魏,統一大業完成,關羽的仇恨自然也就報了。

    這一觀點是不認同劉備伐吳的。

    另一種觀點認為,也許當時劉備興兵伐吳的選擇是正確的。

    東吳強行奪回荊州,斬殺關羽,堵死了蜀漢東邊沿長江水路的出口。

    如果這種局面繼續下去,蜀漢的興漢大業就無法完成,諸葛亮設計的隆中對也將無法實現。

    所以,劉備當時趁東吳拿下荊州之後,還沒有完全消化掉,沒有把荊州的各階層人士同化掉,及時奪回荊州是最佳的選擇。

    如果時間長了,東吳牢牢地控制了荊州,到時候就無法收回了。

    第三,是這場戰爭的結局問題。

    從劉備發動對東吳戰爭的結局來看,劉備不但沒有奪回荊州,反而組織發動討伐東吳的軍隊基本上損失殆盡。

    不但如此,還損失了蜀漢非常缺乏的將領等軍事人才。

    這場戰爭耗盡了蜀漢的人力財力物力,使剛剛建立起來的年輕的蜀漢政權元氣大傷。

    以至於後來諸葛亮用了五年左右的時間才恢復國力。

    不管劉備發動這場戰爭是對是錯,結局總體對蜀漢是非常不利的。

    基本可以說,正是這場戰爭造成的損失,使蜀漢基本喪失了在三國之中與另兩方爭奪天下的資格。

    綜合以上情況,筆者認為劉備發動這場戰爭,確實顯得有些倉促。從造成的後果看,劉備興兵伐吳是政治賭注,戰略誤判,軍事冒險,結局是蜀漢元氣大傷。

  • 11 # 鄧眼看世界

    話說呂蒙趁關羽鎮守荊州之時,連蒙帶騙,終於率領東吳將士渡江

    關羽死後,劉備悲痛欲絕,當即表示要率兵殺向東吳,為他二弟報仇。不過以諸葛亮為首的大臣,苦勸劉備,讓他務必要冷靜,不能意氣用事。為什麼呢?因為國仇大於私仇,蜀漢最大的敵人不是東吳,而是曹魏。劉備這才被勸住了,整天以淚洗面,哭祭關羽。

    章武元年(公元221年)三月,劉備在成都稱帝。三個月後,劉備為了給關羽報仇,率領七十萬大軍討伐東吳,這就是夷陵之戰。結果,陸遜火燒七百里連營,大敗劉備於夷陵。

    那麼,問題來了:劉備率領七十萬大軍,發動夷陵之戰,為什麼會失敗呢?下面我將根據演義的記載,分析如下。

    首先,劉備求勝心切,太過輕敵了,而“驕兵必敗”。

    劉備當時率領七十萬大軍,御駕親征,進攻東吳,可謂是來勢洶洶,志在必得。東吳方面得知訊息後,文武百官皆驚悚,不敢迎戰。之後,諸葛瑾前去蜀漢,覲見劉備,對他曉以利害。哪裡知道,劉備此時已經怒氣充斥心中,他什麼話都聽不進去,一定要討伐東吳。劉備還說,如果不是看著諸葛瑾是諸葛亮的哥哥,今日一定將他斬首。

    諸葛瑾回到東吳,將劉備的話告訴了孫權。孫權聽到後,一臉恐懼,說道:“如果真的這樣的話,東吳就危險了。”可見孫權也認為,劉備大軍不可戰勝,東吳危在旦夕。

    劉備自己就更是這樣認為了,他一路披荊斬棘,擊敗孫桓和朱然五萬大軍,直接抵達了宜都。之後,降將糜竺和傅士仁害怕劉備,殺死了馬忠,打算投降劉備。劉備看到他們,當即大怒,將他們斬首示眾。此刻,劉備大軍的士氣達到了頂峰,孫權方面則人人膽戰心驚,日夜號哭。這時候,步騭就向孫權獻計:“現在範強和張達二人還在東吳,可以將此二人送回蜀漢,讓他們將荊州交給劉備,以表求和。”孫權聽從了他們的建議,結果劉備仍然不滿意,殺死了範強和張達。

    從這一系列的事情可以看出,劉備如果不是被勝利衝昏了頭腦,驕傲狂妄了起來,壓根不會兵敗夷陵。

    其次,東吳主將陸遜是一個了不起的軍事家。

    夷陵之戰,東吳要是沒有派出陸遜,劉備恐怕就不會兵敗了。

    陸遜,表面上看起來是一個文弱書生,不足為懼。其實他自幼飽讀兵書,對軍事極有見解。他知道劉備率領七十萬大軍,來勢洶洶,不可輕敵,更不能主動迎戰,要堅守不出。

    這一做法,軍中大將甚是不滿,尤其是韓當,當即表示要去擊敗劉備。陸遜阻止了,他說劉備大軍氣勢正盛。如今之計,只能據險而守,不能出戰。等到劉備將大軍駐紮在森林時,自有禦敵之策。演義中相關描述如下:

    劉備舉兵東下,連勝十餘陣,銳氣正盛;今只乘高守險,不可輕出,出則不利。我堅守不出,彼求戰不得,必移屯于山林樹木間。吾當以奇計勝之。

    話說劉備大軍節節勝利,來到了川口,大軍接連七百餘里,前後四十座營寨,白天旌旗蔽日,夜裡火光滔天。劉備看到眼前的景象,開心地笑了。馬良知道敵將是陸遜,告訴劉備:“陸遜之才,不亞於周瑜,不能輕敵。”劉備卻完全不把陸遜放在眼裡,說:“我用多年,難道還懼怕一個孺子嗎?”

    劉備的失敗是註定的,從他輕敵的那一刻,就已經開始了。

    眼看天氣就要炎熱了,劉備為了給大軍解暑,將軍隊全部移於茂林之中。陸遜得知後,當即大喜,之後就有了大家耳熟能詳的“火燒七百里連營”。原來陸遜一直堅守不出,等的就是劉備駐軍林中。這樣一來,他只要讓眾將手持一把火,就能大破劉備七十萬大軍了。

    最後,劉備發動的是一場不義之戰,結果只能是失敗。

    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是三國時期最著名的三場戰爭,結果都是發動戰爭的一方,兵敗如山倒。

    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首要的原因,當然是防守的一方準備的充分,攻擊的一方大意輕敵。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攻擊的一方,發動的戰爭都不是正義的。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如此,夷陵之戰亦然。

  • 12 # 秋水長

    如何看待劉備舉兵七十萬攻打東吳?

    題主說的是劉備舉兵七十萬攻打東吳,這種說法來自於三國演義。三國演義的說法是七十五萬,而真實歷史應該是七萬左右。所以更接近於三國演義。既然這樣我就我讀三國演義的理解來談談我對劉備攻打東吳的看法

    1. 蜀國內部有個大奸細。我讀完三國演義所描述的夷陵之戰後,我覺的蜀國有個大內奸,這個人就是諸葛亮的岳父黃承彥。按照三國演義的說法,劉備夷陵兵敗後退到永安。陸遜率領軍隊追到魚腹浦。而在魚腹浦有諸葛丞相按八卦圖佈下的石頭陣。這個石頭陣可抵十萬兵。只要誤入如果沒有人帶領絕對出不來。而陸遜不信邪偏偏帶兵闖了進去,頓時飛沙走石,煙霧四起。正在陸遜焦頭爛額的時候,黃承彥出來了,他把陸遜和他的部隊帶了出去。給出的理由居然是覺得陸遜年輕俊才不忍他死在這裡。你想啊劉備費勁巴哈的攻打東吳不就是為了給結拜兄弟關雲長報仇嗎?要知道陸遜也是當初東吳偷襲關羽的密謀者之一。也是劉備的大仇人。黃承彥居然把人放走了,他不是要和劉備做對嗎?

    2. 哥們義氣害死人啊。哥們義氣害死人在劉備伐吳中得到了充分體現,這個體現有兩方面。一方面,是害死了張飛,張飛得知二哥被害,急於報仇喪失理智居然向部下範疆張達,下達了三日內打造全軍的白衣白甲的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結果範疆,張達沒能完成。張飛不但打了他們五十軍棍,還威脅再完成不了任務就要殺人。於是範疆,張達為了自保只能把張飛給殺了。可見如果不是哥們義氣,張飛不至於失去理智辦出如此不理智的事情也不至於丟了性命。另一個被哥們義氣害死的就是劉備了。按三國演義的說法攻打吳國就是劉備為了給關羽報仇所發動的。劉備由於哥們義氣不顧諸葛亮和趙雲的勸諫,非要興兵伐吳,結果被陸遜一把火燒得屁滾尿流,夷陵之戰不僅使得劉備由於大敗氣急攻心進而鬱鬱而終,還使蜀國的有生力量損失慘重,使得蜀國失去了爭霸中原的機會,可見哥們義氣真的害死人。

    3. 科技技術可以扭轉戰局。技術進步才是打敗敵人的關鍵。在三國演義中,劉備把營寨移到密林中後馬良把營寨畫圖給諸葛亮看,諸葛亮一看就知道要出事,於是叫馬良趕緊回去告訴劉備,結果馬良在半路上的時候,劉備就被陸遜給幹趴下了。試想這種情況在通訊技術發達的年代是不可能發生的,哪怕蜀國當時有養信鴿的技術,劉備的慘敗也有可能避免。由此可見,技術裝備是戰爭取勝的基礎。如果敵方擁有比我方絕對技術裝備,我們再有意志力也是很難取勝的。科技強軍才是正確的發展之路。

    以上就是我讀完《三國演義》後得出的劉備伐吳發動夷陵之戰的一些看法。

  • 13 # 水墨疏窗

    合肥,一座讓東吳惦記、憤恨了幾十年的城市。在大運河尚未開通之前,合肥作為南北路上交流的重要城鎮,其戰略地位是極為重要的。

    一旦東吳掌控了它,不但能夠為自己的首都建鄴創造更多的戰略縱深,也能作為自己北伐的大本營與基地,從而實際威脅到曹魏政權的統治。

    然而,從東吳建立到滅亡,也最終未能攻下這座城市。但令人感到奇怪的的是,在關羽水淹七軍使曹魏軍力大損之後,東吳卻未趁此機會拿下合肥,其中原因又是為何呢?

    關羽水淹七軍

    東吳整體實力與曹魏相比遠遠不及

    與東吳所掌控的南方土地相比,北方作為中國一直以來的政治與經濟中心,不但要顯得富庶很多,而且其中的軍民飽經多年戰爭,戰鬥力上實在非南方能及。

    以曹操攻烏桓之戰為例,曹老闆在官渡之戰中打敗袁紹建立自己在北方的霸權之後,為了將袁氏勢力徹底消滅,在天氣、兵力都不理想的情況下,硬生生憑著嚴明軍紀與合理指揮將烏桓部落打的七零八落。

    官渡之戰

    這一戰,不僅表明了北方軍力的強盛,同時還解決了北方少數民族的威脅,使曹魏能夠更安心的在中原爭霸。與這樣的敵人相比,孫吳即便已經在江東經營多年,但若要論真正的硬實力,卻還是遠遠不如的。

    此外,正如孫策所說,“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陳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

    雖然孫權在對內安撫民心、鞏固統治上頗有天賦,但在對外征戰、建功立業上,自身才能卻不太夠,這就使其在位年間最多也只能固守江東,至於開疆擴土,便有些勉強了。

    在東吳第一次伐合肥中,曹魏防守並不算嚴密,孫吳可謂是來勢洶洶,可最後不僅“逾月不能下”,孫權也被敵將一則援兵快至的假訊息嚇得連忙退還,其戰略能力的不足顯露無疑。

    即便水淹七軍後曹魏的實力有些許損傷,但憑藉合肥的天險來防禦住東吳的進攻,卻還是綽綽有餘的。

    孫權

    孫吳士兵面對曹魏天生就有嚴重的短板

    赤壁之戰中,吳蜀聯盟之所以能夠取得最終的勝利,一方面是諸葛亮與周瑜的計策得當,另一方面,也與東吳與曹魏兩方在水上作戰的能力不同有重大關係。

    對曹魏來說,這是“且舍鞍馬,仗舟楫,與吳越爭衡,本非中國所長”;而對吳國來說,卻是開水鍋裡伸胳膊—— 手熟。

    然而,合肥作為一座陸上城鎮,若要奪取,便只能採取陸上進攻的的方法。試想一下,一群天天乘船作戰的水軍,突然要騎馬作戰,在陸地上攻打一座有大量陸軍鎮守的重要城市,如果能夠成功,那才叫做是奇蹟。

    此外,孫吳的兵制在當時也很有問題。孫吳政權建立於南方,其所掌握的土地也基本都在東南一帶,與北方相比,雖然南方的少數民族勢力不算強盛,但組成眾多,來源十分複雜。

    這就導致在孫吳的軍隊中,雖然人數不少,但其中卻分成了諸多名號。

    “兵有解煩、敢死兩部,車下虎士、丹陽青巾、交州義士及健兒、武射之名非一,排程亦最無法。”

    這就使得整個軍隊並非團結一心,在碰到優勢仗時尚還能發揮出一定的威力,可一旦碰到僵持或者劣勢局面,很快就會軍心渙散、亂作一團,進而快速潰敗,攻打合肥時就曾多次出現這種局面。

    孫吳在前幾次失敗中已經變得十分忌憚

    在孫吳攻合肥的幾次戰爭中,幾乎都是以孫吳的慘敗收場。在這些戰役中,尤以第二次合肥之戰對孫吳的影響最大。曹操主力正在漢中與劉備鏖戰,孫吳則剛從荊州撤下精兵十餘萬,合肥只有張遼等守軍七千餘人,無論是從哪方面看,似乎孫吳都已必勝。

    但是,張遼卻瞧中了孫吳兵力尚未集結完成的破綻,在制定合理戰術的同時,還上演了一場個人秀。

    “遼被甲持槊,先登陷陣,殺數十人,斬二將,大呼自名,衝壘入,至權麾下。權大驚……”

    這一戰,孫吳以多打少,不但無功而返,就連孫權都差點被活捉,“張遼止啼”的典故也是出於此。鑑於前幾次慘敗的經驗,孫吳對合肥已經產生了深深的忌憚心理,不敢再隨意集兵攻打。

    此外,據古籍記載,“圜圍也。四千人為軍”,也就是說,水淹七軍中曹魏所損失的兵馬約為近三萬人。然而,曹魏政權一直是三股勢力中最為強盛的那個,天下十三州,曹魏就佔了九州半。

    廣袤的土地帶來了豐富的人口與士兵來源。據孫盛所說,僅冀州一地,“昨案貴州戶籍,可得三十萬眾”,更莫說其他幽州、青州等地方了。若是再加上西涼之軍、朝廷禁衛軍,其數量可謂極其驚人。

    雖然水淹七軍對曹魏影響重大,但更多的卻只是如於禁、龐德兩人的一降一死所造成的聲威損失,其實際並未傷筋動骨,很快就能將這點空缺填滿。

    水淹七軍發生之時離孫吳第二次合肥之戰失敗僅過去四年,張遼威名猶在耳畔迴響,他們又怎敢再去摸老虎鬚?而分析形勢之後,發現曹魏其實並未在水淹七軍中真正遭到重創,自然也就不會生出再次攻打合肥的心思了。

    值得一提的是,孫吳攻打合肥一般都是季節性的,糧草充足之時才能發起一陣短暫的猛烈進攻,只要曹魏堅壁清野、不選擇與之硬拼,防禦住這種進攻並不困難。

    張遼

    總結

    歸根到底,孫權之所以不能在曹魏手中奪走合肥,還是一個實力不夠的原因。雖然水淹七軍看似為孫吳創造了良好的時機,但細細分析下來,孫吳依舊沒有攻打合肥的資本。當時的南方大部分地區都較為貧瘠,孫吳首都只能在武昌和建鄴之間來回遷徙,尤其是建鄴,更是一直成為了孫權在位時期的首都。然而,合肥不取,建鄴不安,孫吳也只能在三國爭霸戰爭中,居於下風了。

  • 14 # 塵緣易絕

    關羽敗亡的訊息卻傳來,使劉備進入了深深的憤恨狀態,劉備當即決定發兵攻打東吳。當然,一場大型戰役的發動絕不可能僅僅只是頭腦發熱的衝動之舉,其背後一定存在著更為深厚的戰略意義,夷陵之戰便是如此。

    劉備攻打孫吳的原因有著表裡兩層

    1、憤怒之下為兄弟的報仇之舉

    縱觀劉備起兵的一生,與關羽、張飛有著深厚且密切的感情,“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實鑑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的結義誓言更是廣為流傳。

    在這種情況之下,很難有人能夠保持冷靜而不去報仇,再加上劉備身為皇帝,大臣也不敢輕易勸阻,就導致了夷陵之戰的爆發。

    此外,關羽被害的過程也讓人十分氣憤。在水淹七軍後,關羽的威名一度威震華夏,甚至曹操都因此產生了暫時遷都以避其鋒芒的想法。正當關羽風頭正盛之時,孫吳卻在背後對他發動了襲擊。

    麋芳、傅士仁也趁機背叛,再加上在正面戰場上與徐晃交鋒的不利,使關羽陷入了極其危險的境地,並最終兵敗被殺。也就是說,關羽的死亡固然有其自己的原因,但更多的卻是被偷襲、坑害致死,可以說是死的非常憋屈,換句話說,孫吳乾的很不地道,劉備自然對此更加憤怒。

    在《隆中對》中,諸葛亮曾就荊州的戰略地位做出了關鍵論述: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

    此外,如果全面佔據荊州,南下可水陸兩軍聯合滅孫吳,北上可配合漢中軍隊聯合夾擊曹魏。因此,只要將荊州牢牢掌握在手中,蜀漢就可以擁有在三國之中爭霸的資本,作為荊州守將,關羽的任務非常重要。

    呂蒙當時已經去世,此時孫吳恰好無人可用,可以說讓劉備瞧中了機會。在襄樊之戰後,曹魏的實力也遭到了損失,此時並未恢復過來,不宜發動大型進攻戰爭。再加上自己本身的實力並不差,多重結合與考量之下,劉備自然認為可以放心大膽地攻打孫權。

    劉備最終在夷陵之戰的大敗有多方面因素

    1、蜀國大將的缺失導致其戰力不足

    在夷陵之戰之前,蜀國就已經失去了關羽、張飛兩員大將,馬超、黃忠也先後因病去世,對其國力和士氣造成了巨大打擊。為了達成前文所說的目標,劉備毅然決然地決定發兵攻打孫吳。

    憤怒之下的劉備聽不進去趙雲的勸告,甚至在征戰時把趙雲留守在江州,又使蜀漢的討伐大軍失去了一員大將。此外,為了留守後方,諸葛亮本人並未參與到夷陵之戰中,劉備沒有在討伐時沒有可以與之商量計策的可靠謀士。

    即便他佈置有誤,其他大臣限於自身地位,也不敢過多反駁。雖然夷陵之戰中蜀漢軍隊強盛,但卻只是體現在兵力上而已,真正的謀士與大將已經失去了太多。

    2、劉備本人在戰略計策謀劃上的失誤

    在討伐的時機上,劉備就犯了一個錯誤。在七月開始,劉備揮兵東進,此時正值天氣炎熱,士兵人數眾多且身著鐵甲,更是讓人燥熱難耐。

    此外,關羽早先的敗亡對孫吳的軍隊也有著極其重要的激勵作用,讓他們明白了蜀漢軍隊並不可怕。兩相對比之下,即便蜀漢軍隊在人數上佔據優勢,但等到了真正攻伐的時候,戰鬥力卻不一定能夠領先。

    最終導致夷陵之戰失敗的原因,便是劉備的七百里連營策略。為了使士兵在夏日之時得到一個能夠歇涼休息的場所,劉備選擇在不便於軍隊活動的山林之中安營紮寨。而正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曹丕在得知劉備的連營陣地之後,立馬對臣子說道:“備不曉兵,豈有七百里營可以拒敵者乎!”

    總結

    對劉備而言,夷陵之戰並非簡單的報仇之舉,它更是實現其本身的戰略目標而發動的戰爭。然而,奈何自身才能受限和時機不符,使新生的蜀漢政權進入了極其危險的地步,並最終導致了其只能偏安一隅的狀況。若非諸葛亮其後的苦心經營,蜀漢只怕還會滅亡的更快,更別提北伐曹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牙膏有什麼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