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三伏天有歌謠唱道:入伏別不服,經常親水壺。菊花茶常飲,綠豆能敗毒。

6
回覆列表
  • 1 # 宋一方養生

    常言道,熱在三伏,作為一年中最熱的季節,人的體質正處於最虛弱的階段,所以養生方面要注意的事項也就更多。

    1、飲食要清淡

    天氣炎熱,人的食慾下降,汗氣蒸騰,會有大量的營養物質不斷流失,這個時候需要做的就是在飲食上保持清淡,避免引發火氣,堅持將清熱健脾、祛暑化溼作為原則,在保證清淡的基礎上,也要注意營養的合理搭配。

    2、不要貪涼

    三伏天氣炎熱,很多人喜歡食用冰鎮的飲料或食物,來達到降溫解暑的目的,雖然這解除了我們表面的酷熱,但無疑加重體內的含量,特別是對於女性朋友來說,寒氣過重可不是什麼好事。

    吃涼可以,但不要貪杯哦。

    3、不要常坐

    炎熱的天氣待在空調屋美美的追劇應該是很多人想要的生活,畢竟這隨便動一動都能一身汗的季節誰都不想出去遭罪,但是長時間的躺或者坐只會造成人體血液供應不暢,加重疲勞和肌肉的痠痛,而且不利於人體的新陳代謝,加重體內溼氣。

  • 2 # 第三隻眼讀故事

    養身重在養心。三伏天的養生養心是第一位。古人說“心靜自然涼”就是這個道理。學會與世無爭,學會在高處能勝寒,在低處不悲傷,花開花落雲捲雲舒勝似閒庭信步。這樣的心態,哪怕是三伏天也不會讓你煩躁不安。

    飲食確實要清淡。夏季也是萬物最茂盛的季節,體內的火氣旺,飲食清淡才能陰陽平衡。五腑六髒才能和平相處相安無事。

    適當的體育鍛煉是非常有必要的。比如健步走,每天走15000步左右比較適宜。另外,在三伏天游泳是不錯的選擇。

    中國有冬病夏治之說,所以在三伏天還是適當的讓自己多出出汗,不能整天呆在空調房裡。

  • 3 # 珠海市場監管

    三伏天到了,如何養生?

    民間有“春捂秋凍”“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醫開藥方”等的說法。

    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很多人視此為自己的“養生準則”!

    這個源於《黃帝內經》的“養生準則”,

    可是左右了不少人的養生觀念,

    但有多少人懂得這句話的

    真正含義是什麼?

    為什麼春夏氣溫高反而養陽?

    秋冬氣溫低反而養陰?

    今天的這篇文章,或能撥開迷霧識得真滋味!

    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

    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

    一般我們認為,

    春夏氣溫較高

    應該適當多吃一些寒涼的食物

    才沒有那麼熱?

    中醫認為:春天陽氣生髮,

    夏天陽氣極盛,盛夏時節,

    自然界生機勃發、萬物生長,

    古人認為是陽氣充旺的緣故。

    已經萌動著的陽氣,

    從而來增強體質,

    或修復自身,延年益壽。

    當到達夏至,陽氣達到了極致,

    此時綠蔭蓊勃,莊稼成熟。

    人體也一樣,

    全身細胞隨著大自然陽氣的鼓動

    而生長旺盛,

    連頭髮也不易脫落,想必都有體會,

    一年四季當中,夏天洗頭是掉髮最少的,

    一發可知全身,

    內臟器官又何嘗不是這樣呢?

    陽氣生髮對人體的重要性,

    由此可以想見了。

    但是我們現代的人

    往往要違背大自然的規律,

    用盡手段來阻遏和背逆氣候的更迭,

    濫用空調就是顯著的一例:

    現今不少人,出門冷汽車,

    地鐵空調像是進入冷庫,

    工作八小時蜷縮在空調下撥弄電腦,

    晚上吹著空調入睡,

    與春夏當令的陽氣生髮背道而馳,

    人體數千年來積漸形成的生物鐘本能,

    被非時之寒顛倒得昏頭轉向,面目全非,

    抗病能力隨之下降。

    夜間我們睡覺時,

    人體處於一個很放鬆的狀態,

    人體的防禦功能很低,

    再加上全身毛孔都是開啟的,

    所以邪氣很容易侵襲身體,

    最常見的就是白天神疲乏力,頭部沉重,

    食慾差,關節痠痛,腹痛腹瀉,

    容易患有呼吸道疾病,

    如過敏性鼻炎、腺樣體肥大、哮喘等,

    貪涼後越是容易中暑,

    趕緊喝支藿香正氣液。

    盛夏季節,

    陽氣都浮越於表,

    體內呈現一個空虛的狀態,

    如果再吃冷飲,身體會更惱火,

    寒溼容易悄悄侵襲體內,

    有些人短時間看不出來什麼問題,

    時間長了就有很多問題,

    而且現在這種問題趨於年輕化。

    凡事要順從自然規律,不能隨意違背。

    要符合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時序規律,

    “春夏養陽”除了生活起居

    必須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外,

    突出一點就是避免過度的寒冷刺激,

    它有利於陽氣的生髮,

    有利於正氣的記憶體。

    所以春夏養陽(三伏天特別注意)

    我們在飲食和生活上要注意一下幾點:

    1.要遠離空調

    因面板會遇冷而毛孔收縮,

    影響藥物的滲入,

    同時也會降低經絡傳導的速率和活躍性。

    2.少吃冷飲

    (冰激凌、冰鎮飲料、啤酒,寒性水果,如果身體平時比較好可以吃,如果是小朋友,脾胃虛弱,儘量不吃寒涼食物,不然容易傷脾胃,孩子的脾胃傷了,三天兩頭在生病。)

    冷飲一方面可傷及脾胃的陽氣,

    使本已陽虛的體質更加虛弱,

    另一方面冷食可使沉積在體內的寒氣凝滯

    而影響治療效果。

    3.睡眠充足

    進入深度睡眠可使全身肌肉放鬆,

    神經緊張得到調整,免疫力得到修復,

    從而提高經絡穴位對藥物刺激的反應。

    4.適度鍛鍊

    可增加神經肌肉的協調性,

    鼓舞陽氣的發生,

    增加汗液的排洩,

    以帶動體內滯留的寒氣溼氣發出體表。

    5.注意飲食營養

    可選服些健脾養肺、補益肺腎的藥膳,

    避免菸酒、辛辣、海腥發物。

    6.那麼如果本身體質虛寒或者吃冷飲多了之後(現在大多體質是虛寒性的)怎麼辦?

    這個時候大地的陽氣很旺,

    我們藉助外力,

    比如艾灸、三伏貼等養陽,

    把陽氣養在體內。

    人的精神狀態也是非常好的。

    人的生命活動一定遵循自然的規律,

    如此才能保證身體健康、百病不侵。

    這個道理很好理解,就跟治洪水一樣。

    大禹的父親治洪水用堵,

    結果洪水衝破了堤壩,大禹用疏,

    洪水就治理好了。

    人也是如此,順著自然規律,

    就是養生,逆反自然,就是自尋死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生的經歷當中,讓你最絕望的經歷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