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我獨難行

    日本的再度瘋狂

    1940年,作為軸心國聯盟的德國在西歐發動閃電戰,頻頻得手。荷蘭、英國、法國等國家在亞洲尤其是在東南亞地區的殖民勢力嚴重削弱。日本有著不要錯過“末班車”的心理,妄想趁荷、英、法等國虛弱之際奪取其在亞洲的殖民地,擴大日本的殖民範圍,但最重要的是為了奪取婆羅洲的石油,保證日本帝國主義長期的戰爭需求。在太平洋地區如果日本進一步擴張勢力那必然與美國發生嚴重衝突。此時菲律賓就是美國的殖民地,美國當然不願意日本獨佔太平洋地區,但是美國國內奉行“先歐後亞”的戰略方針,在太平洋地區並未做好戰爭準備,不想立即向日本開戰。日本雖早想發動太平洋戰爭,只是時機還沒有到,於是就用談判的方式作為掩護來迷惑美中國人,暗地進行戰爭準備。

    1940年9月,《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 簽訂。

    三國同盟條約簽訂後,日本與美國 的關係急劇惡化,但雙方都避免徹底 攤牌,不願意公開發生衝突。

    1941年3月,日本松岡外相親自訪問莫斯科,與斯大林簽署了《日蘇中立條約》,此條約的簽訂徹底解除了日本南進的後顧之憂。

    1941年6月,希特勒發動侵蘇戰爭,日本不甘落後,1941年7月2日,日本不顧美國反對,登陸東南亞南部(印度支那)。

    7月24日,美國總統羅斯福告訴日本人,可以通過石油來換取日本的停止前進。

    8月15日,美國宣佈禁止所有貨物出口日本包括石油。

    這個時候,日美談判再次陷入僵局。為了獲取荷蘭在東印度群島年產800萬噸的石油的油田,以及東南亞的豐富資源,日本加緊通過戰爭掠奪資源的步伐。

    1941年11月5日,日本已經決定向美國、英國、和荷蘭開戰,時間定在13月初。但是,他們對美國的談判依然雷打不動的進行著,讓美國對和平還抱有幻想。

    其實早在1941年美國向日本全面禁運之後,日本政府更加堅定了與美國決一死戰的想法。日本海軍大將山本五十六開始全身心的投入到怎樣打敗美國的計劃中去。精通海戰的山本五十六敏銳的指出,日本與美國不能打消耗戰,必須在開戰之初就立即擊沉美國太平洋主力艦隊,挫傷美國的銳氣。然後在沒有美國的阻撓之下進攻荷屬東印度的資源產地。山本五十六是日本海軍航空兵專家,他自然想到的是出動航空兵偷襲美海軍太平洋艦隊駐地珍珠港。

    除此之外,突擊機群起飛海域的距離,也是經過精心算計的。經過多次研究,山本五十六將起飛的海域確定為瓦胡島以北200海里的海域。根據美軍的活動規律,星期日在港內停泊的艦船最多,星期天美軍休假也最多,防備鬆懈。山本把突擊時間定為:東京時間12月8日早晨6點起飛,8點發動攻擊!

  • 2 # 三十依舊惑

    1941年,日本在侵華戰爭、物資供應和對美英關係等方面陷入新的困境,急於尋求出路。

    首先,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已進入第5個年頭,然而其最終解決仍遙遙無期,多達85萬的日軍被拖在中國戰場,陷入一場長期的消耗戰。

    同時,日本在政治上的“策略攻勢”也未能奏效,除拼湊一個實力有限的偽“國民政府”外,遠未實現其分裂蔣介石政權並使之屈服的目的。

    日本想和蔣光頭談判,希望割讓整個東北,換取日本撤軍。蔣光頭也不傻,知道這麼幹是要遺臭萬年的。只同意恢復到“七七事變”之前的狀態。日本就懵了,如果這樣這些年我瞎忙活什麼呢。對華戰爭日本是純虧錢的,搶東西的成本太高了,拖下去不要說佔領中國了,大概率會把自己拖垮。

    其次,日本是一個資源貧乏的國家,重要的軍需原料均不能自給,戰時石油自給率只有5%~10%;鐵沙、鑄鐵、銅、鋁、棉花、鉛、錫、鋅、羊毛等自給率也很低,分別為23%、70%、59%、30%、20%、8%、29%、29%、5%。此外,如橡膠、銻和鎂,日本完全沒有或幾乎沒有。由於侵華戰爭陷入持久戰,日軍軍費空前增加,國內矛盾加劇,特別是軍需物質日益短缺,即使是盡力搜刮中國東北和其他佔領區的財富,也不能滿足其龐大的戰爭消耗。

    襲擊珍珠港之前美國是不對日本禁售的,大量的戰略物資出售給日本,但是隻允許美元和黃金交易,到了1941年日本基本被美國榨乾了,經濟面臨崩潰。日本老百姓的日子比中中國人還慘。士兵的膠鞋換成了和國軍一樣的布鞋,機械化部隊也成了騾馬隊。東北大慶幹到1000米以下也沒出油,下鄉搶糧食,路多難走就別說了。人少了有去無回,人多了搶回來的東西不夠開銷。日報面臨著無油,無鋼鐵,無橡膠,無糧食的危機。看著打國軍爽的一批。自己的苦只要自己知道。

    美國看日本榨乾了,也就開始正義了,對日本開始禁運。其實就算不禁運,日本也買不起了。到處看一圈,東北老毛子有資源,諾門坎那一仗日本是心有餘悸啊,不敢碰,中國就算了,窮的毛都沒有。看來看去,瞄準了東南亞,有糧食,有石油,有橡膠,還弱,當時英法正被德國按在地上摩擦。反正資源耗盡也是個死,還不如趁著有點力氣,幹一場大的。於是發起了東南亞戰役。

    12月8日這一天,日軍同時對泰國、馬來亞、菲律賓、關島、威克島、吉爾伯特島以及香港發動了進攻。

    偷襲珍珠港是對東南亞戰役的策應,日軍在太平洋牽制美軍力量,從1941年12月7日到1942年5月上旬,日本軍勢如破竹,橫掃東南亞,相繼侵佔了泰國、香港、馬來亞、菲律賓、荷屬東印度、緬甸以及太平洋上的一些有戰略意義的島嶼和城市,統治面積達380萬平方公里。

    佔領東南亞為日本續了命,襲擊珍珠港也不是日本瘋了,而是有計劃有預謀的,雖然歷史不能重演,但是萬一德國把蘇聯幹趴下呢,那時候二戰誰勝誰負未可知了。

  • 3 # 熊貓先生觀天下

    日本向來有著以小博大的賭徒心理,拿國運做賭注,對日本來說,不是第一次,前面已經有了兩次,而幸運的是,前兩次日本都賭贏了,分別是日清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

    兩次戰爭,日本都是舉全國之力,冒著巨大的風險,戰敗則國力驟降,勝則利益極大。

    珍珠港事件被後人認為是日本在二戰中最愚蠢的行為,但就當是的世界形勢和日本的侵略戰爭的需要來看,也是不得不為的一件事。

    不得不說,賭博容易上癮,日本偷襲珍珠港是又一次國運之戰,他們祈禱幸運之神再次降臨,一旦成功,美國將被趕出太平洋,日本將獨佔東南亞的所有戰略資源,為後面的侵略戰爭,打下堅實的物質基礎。

    日本在1937年全面侵華以後,曾經制定了兩個主要作戰方向,一個是南下攻擊東南亞,一個是北上進攻蘇聯。

    北進計劃

    日本在1939年5月開始,首先按照計劃進攻蘇聯控制的外蒙古,進而佔領整個西伯利亞,奪得蘇聯在該地區豐富的戰略資源,經過4個月的慘烈戰鬥,日本被蘇聯在諾門坎地區狠狠的修理了一頓,日本也終於認識到蘇聯的強大,不再是1904年可以戰勝的沙皇俄國了,決定徹底放棄北進計劃。

    南下計劃

    放棄北進計劃,選擇南下,依然要面臨新的挑戰,由於日本成為近代地區強國曆史較短,東南亞很多地區已經是英美或者荷蘭等西方列強的殖民地,如果日本要佔領這些地區,就不可避免的與這些西方列強發生利益的衝突,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與美國的利益衝突。

    由於當時日本在中國陷入長期的戰爭泥潭,繼續大量的戰略物資和石油,但是日本在中國的全面勝利不符合美國的利益,於是美國以切斷對日本的石油供應威脅日本放棄對中國的侵略戰爭,甚至推出中國,這個是日本無法接受的,而為了獲得更多的石油和戰略資源,當北上西伯利亞放棄之後,可以的選擇也只有當時還是英美殖民地的東南亞,這就造成了日美必然會開戰的無法避免的歷史宿命。

    日本認為,既然日美早晚會開戰,作為資源貧乏的小國,要想取得勝利,必須先發制人,一擊讓美國損失慘重,取得日本對美國的戰爭優勢。

    經過仔細的研究和周密的計劃,有“賭徒”稱號的日本聯合艦隊總司令山本五十六決定,偷襲夏威夷上的珍珠港,消滅珍珠港內美國的三艘航空母艦和能看的見的所有艦艇。

    此戰過後,美國憤怒的對日本宣戰,而偷襲成功的日本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因為他們徹底惹惱了一個還在猶豫不決的巨人。

    當德國的希特勒聽到珍珠港的訊息後,也出奇的憤怒了,大罵日本是個愚蠢的“笨牛”,連帶著害了德國。

    結語

    法西斯戰爭註定是與人類為敵,不可能取得勝利,但總有不懷好意的獨裁者想要嘗試,日本作為一個島國,千百年來一直都有生存危機,雖然夠聰明,但始終缺乏大局觀,悲劇很難避免。

    希望以後的日本,是個愛好和平的日本。

  • 4 # 芸煙一縷

    第一次世界大戰美國隔岸觀火,享受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第二次他本想待各國滿目瘡痍之後,再出手收割一把。 可惜,1941年12月7日的清晨,身披太陽旗的300多架飛機烏泱泱的出現在美國夏威夷島珍珠港上空。僅僅過了一個半小時,珍珠港便陷入一片火海。次日,美國正是對日宣戰,太平洋戰爭拉開始序幕。

    二戰期間,日本一開始並沒有將美國列為敵手,他們原打算控制中國然後北上,入侵蘇聯搶佔西伯利亞,1939年5月至9月,日軍按照計劃進攻蘇聯,在中蒙邊境兩軍爆發了戰爭,在荒地和戈壁灘上,雙方打了一場持久戰,由於戰術和武器裝備落後,日軍吃了個大虧,北上計劃無奈擱淺。

    在北上計劃失敗,中國戰場陷入持久戰後,擺在日本面前的只剩下兩條路,要麼放棄擴充套件,收縮戰線,把軍力都投放在中國戰場上,要麼就繼續擴充套件,掠奪戰爭資源。膨脹的日本,自然選擇了繼續擴充套件,如果繼續擴充套件,就必定要南下,因為日本的石油儲備不夠了,一旦石油短缺,艦艇和坦克都將擱淺停擺。

    日本是一個貧瘠的島國,本土沒有充足的石油資源,在佔領區也沒有發現可持續供給的石油資源,就算有也不能及時開採,時間來不及,為了繼續維持軍事擴張,日本只能南下搶佔美英荷等國的資源,當時,美國又對日本進行了經濟制裁,封鎖了日本石油的來源,正是這樣的困境,才讓日本生出了冒險炸掉珍珠港的想法。

  • 5 # 史海論春秋

    人類的整個歷史上從來不缺乏戰爭,冷兵器時代,戰爭的影響力是有限的,但是隨著人類生產力的發展,戰爭的破壞性以及規模也不斷擴大,尤其是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戰,讓人類見識到了什麼是現在戰爭。

    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德國軍工方面有了質的飛躍,希特勒上臺之後,他的也心也展露了出來,為了達到他站在世界最高峰向全世界的軍隊說“立正”的夢想,做足了準備之後,他集結了日本和義大利組成了法西斯陣營,挑起了二次世界大戰,這次戰爭幾乎讓全世界所有國家都捲入進來,而希特勒憑藉現代化的優勢,閃電戰術的威力幾乎達到了駭人的程度。

    義大利和德國的戰場主要在歐洲,幾個周的時間內,希特勒幾乎佔領了整個歐洲,唯獨俄羅斯和英國在頑強的抵抗,他們的目的是讓日本侵略中國,在佔領了中國之後,利用中國的人口以及資源優勢,北上增援德國滅俄羅斯,之後災滅英國,最後再是美國。

    但是日本太低估了中國這個五千年文明的民族,抗日戰爭期間,日本激發了全中國人民的愛中國人情,驚醒了東方這條獅子,日本彈丸小國,本身國內資源和人口非常有限,為了完成自己的資本積累才侵略中國作為跳板,到了戰爭後期,面對中中國人民頑強的抵抗,日本兵源枯竭,資源匱乏,已經不能再支撐持久作戰。

    為了能夠快速獲取資源,日本也是狗急跳牆,飛越太平洋偷襲了美國的珍珠港,本來美國一直是個旁觀者,沒有參與到世界大戰中來,可是這一次日本摸到了老虎屁股,美國將新研製出來的原子彈投了兩顆到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日本人見到了原子彈的威力,這再不投降那就是滅國的事情。另外蘇聯也準備了一項計劃,那就是用導彈轟炸富士山,將富士山的火山引爆,要是這樣的話現在就沒有日本這個國家了,日本也要慶幸美國提前投放了原子彈。最終日本選擇了無條件投降。

    在日本偷襲了珍珠港之後,希特勒得到訊息直接氣的冒煙,這完全打亂了他的計劃,當場罵了一句 “豬隊友”,不過即便日本不偷襲蒸珠港,他的計劃也是不可能實現的,中國的抗日戰爭已經慢慢扭轉劣勢,一直打下去也用不了多久就能將日本趕出中國,想要北上增援德國更是痴人說夢。

    所以,中國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貢獻是非常大的,可以說是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不過這也為中國後來聯合國贏得了常任理事國的席位。落後是要捱打的,這是歷史給我們最沉痛的教訓,我們要牢記歷史,砥礪前行!

  • 6 # 零基礎養雞金

    1941年的日本感到了絕望

    打仗是打後勤,大規模戰役爆發前,準備時間太長,成千上萬噸的彈藥和物資從軍火庫提出來,通過鐵路運到離戰場最近的車站,然後卸貨,作戰部隊用騾馬馱著這些物資開赴前線,這種作戰方式決定了日軍不能離開車站太遠。

    在這個背景下,日軍不會離開鐵路三天的“騾馬里程”,因為離得太遠了,彈藥耗盡補充不上來,一旦被圍就完蛋了,整個抗日戰爭22次正面大會戰全是發生在鐵路附近200公里內,日軍偶爾突出這個範圍,很快就撤回去了,鐵路是日軍的生命線,日軍一般不會離開這個範圍。

    到了1939年,戰爭形勢很快瞬間就穩定下來了,日本反而虛了,日本政府希望趕緊結束戰爭,是的,日本的初心是東北,後來是華北,他希望趕緊結束戰爭,日本也不希望在中國陷著,所以中日談判從來沒停,一直在談,只是談不攏,日本要蔣同意割讓東北但蔣死活不同意。

    這種情況下,日本國內的一個大問題解決不了了,沒資源!戰前日本國內很多人反對跟中國開戰,反戰勢力不願意對華開戰的幾個原因就有“戰略物資黑洞”,擔心一旦打起來,天文數字般的物資消耗,讓日本徹底丟失主動權。

    事實上他們是對的。在1930年,也就是抗戰爆發前7年,日本把佔領區的所有的石油都加起來,包括臺灣地區的,還有庫頁島的,總共擠出來45.9萬噸。但是當年的日本總需求是多少呢?180萬噸!注意這是和平年代,也就是說日本僅能自給自足25%,剩下的75%是哪來的呢?

    對,美國賣給日本剩下的75%。

    對華開戰之後,這種依賴達到了新高度,到了1939年,也就是開戰兩年後,隨著日本在中國佔領範圍變大,石油消耗也急劇增加,全年總需求量達到了445萬噸,日本自己生產能力變化不大,對美國的依賴達到恐怖的90%!這還不包括橡膠、廢鐵和機床方面的物資。

    當然了,美國給日本石油是要錢的,美元結算,這種天量的消耗,導致日本的美元儲備迅速見底,到了1939年之後,日本在華攻勢就停了下來,重點搞治安戰,沒錢嘛,只能打打“經濟適用戰”。

    1940年,也就是開戰三年後,當時外匯已經扛不住了,預計1941年耗盡,所以開始籌劃萬一枯竭了怎麼辦,去哪找石油和橡膠?於是制定了相關計劃,準備南下太平洋,去搶英美荷的東南亞殖民地,到了1941年,德國駐日大使給本國發電報,說是日本外匯已經枯竭,石油隨時斷供。

    日本和蔣委員長的祕密談判一直沒停,只要蔣同意承認東北獨立,放棄華北,日本就停戰,蔣這邊的意思是,東北獨立這事想也別想,在中國沒有一個政府能冒這個險,華北就更別想了,只能接受“日本退回盧溝橋事變之前的勢力範圍”,也就是說,東北你先佔著,將來再談。這一點日本是沒法接受的,所以一直在那裡僵著。大家知道抗戰時期我們非常苦,其實日本也沒好哪裡去,1940年的日本連火柴都要定量配給。怎麼辦?所以日本準備在石油徹底見底之前冒一把險。

  • 7 # 勁爆公考

    珍珠港戰役是美國與日本之間的戰爭,日本人為了扭轉戰爭局勢,建立了狂妄的《大東亞新秩序》計劃,這個計劃損害了美國的利益,美國的政治利益和經濟利益都受到了損害,因此造成美國和日本之間的矛盾加劇,日本從此想稱霸世界的夢想快要破滅了。

  • 8 # 千里馬說戰史

    1941年12月7日,日本聯合艦隊在山本五十六的指揮下,先後分兩個批次、出動近400架次飛機,偷襲了美國夏威夷的珍珠港,擊沉美軍艦艇5艘、擊傷3艘,擊毀擊傷飛機480架次,打死打傷美軍4400餘人,險些造成美國太平洋艦隊的全軍覆沒。

    然而太平洋戰爭的爆發,有其特定的歷史背景,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 9 # 愛吃零食的臭貓貓

    珍珠港發生於1941年12月7日,原因是美國開始對日本開始禁運石油,橡膠鋼鐵等戰略物質,其實美國從二戰開始就做著大發戰爭財的目的來複蘇國內經濟,開始賣給日本石油橡膠鋼鐵等戰略物質,還有武器。但是隨著二戰的不斷髮展,局勢的不斷惡化,美國慢慢的意識到日本變得瘋狂起來,所以開始禁運。這樣就激怒了日本,所以為了獲得東南亞的石油,橡膠,所以日本人開始南進計劃,而東南亞是美國的核心利益所在。而太平洋也有美國的利益,之所以惹惱美國,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日本不好惹蘇聯人,因為在1939年的諾門坎事件中敗給了蘇聯人,所以有了還怕的陰影。

  • 10 # 雅興風語

    珍珠港被偷襲這一歷史事件發生在二戰期間,日本法西斯的貪念促使此次事件發生,也就是說日本妄想征服整個太平洋地區,可他萬萬沒想到,經過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美國是如此強大,再加上美國二戰時的資本積累,大量拋售武器,使美國資本迅速發展起來,滯脹問題也迎難而解,雖然日本一時挫傷了日本,但經濟強大的美國很快恢復正常,美國對日宣戰,加快了法西斯滅亡和反法西斯勝利的腳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當今社會文化亂象是什麼原因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