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張在遲至西漢早期就已經出現,一般人所熟悉的“灞橋紙”,年代不晚於漢武帝時期。此外,得益於乾燥少雨的自然條件,20世紀以來,中國新疆、甘肅、內蒙、山西等地都曾經發現不少漢代早期的紙張。在1986年發掘的甘肅天水放馬灘漢墓,還發現一幅紙質地圖,用細黑線條繪製了山脈、河流、道路等地地貌水文,其時代大致為文景時期。但大量出土實物表明,兩漢時期紙張的主要用途並不是書寫,而用於包裝和襯墊。
東漢和帝時期,蔡倫將製紙工藝改良以後,紙張的獲取更為便利。大致說來,從東漢中後期到東晉,即使紙張逐漸取代簡牘,成為主要書寫材料的時期。晉安帝元興二年(403年),桓玄稱帝,易晉為楚,下令“古無紙故用簡,非主於敬也。今諸用簡者,皆以黃紙代之”(《太平御覽》卷605引《桓玄偽事》),從制度上規定官府公文必須使用紙張為書寫載體。
當然,即如上文所述,“紙張逐漸取代簡牘,成為主要書寫材料”,並不意味著竹木不再成為書寫載體。比如斯坦因上世紀就曾發掘出一批明代簡牘,現藏英國國家圖書館。相關研究可參邢義田《英國國家圖書館藏明代木牘試釋》(收入汪濤、胡平生、吳芳思編,《英國國家圖書館藏斯坦因所獲未刊漢文簡牘》,上海辭書出版社2007年版,頁99-115。圖版亦見該書)。
紙張在遲至西漢早期就已經出現,一般人所熟悉的“灞橋紙”,年代不晚於漢武帝時期。此外,得益於乾燥少雨的自然條件,20世紀以來,中國新疆、甘肅、內蒙、山西等地都曾經發現不少漢代早期的紙張。在1986年發掘的甘肅天水放馬灘漢墓,還發現一幅紙質地圖,用細黑線條繪製了山脈、河流、道路等地地貌水文,其時代大致為文景時期。但大量出土實物表明,兩漢時期紙張的主要用途並不是書寫,而用於包裝和襯墊。
東漢和帝時期,蔡倫將製紙工藝改良以後,紙張的獲取更為便利。大致說來,從東漢中後期到東晉,即使紙張逐漸取代簡牘,成為主要書寫材料的時期。晉安帝元興二年(403年),桓玄稱帝,易晉為楚,下令“古無紙故用簡,非主於敬也。今諸用簡者,皆以黃紙代之”(《太平御覽》卷605引《桓玄偽事》),從制度上規定官府公文必須使用紙張為書寫載體。
當然,即如上文所述,“紙張逐漸取代簡牘,成為主要書寫材料”,並不意味著竹木不再成為書寫載體。比如斯坦因上世紀就曾發掘出一批明代簡牘,現藏英國國家圖書館。相關研究可參邢義田《英國國家圖書館藏明代木牘試釋》(收入汪濤、胡平生、吳芳思編,《英國國家圖書館藏斯坦因所獲未刊漢文簡牘》,上海辭書出版社2007年版,頁99-115。圖版亦見該書)。